暇字详细释义
意思:空闲时间
组词:应接不暇,无暇,暇晷,暇时,暇景,目不暇接,无暇及此
xiá
<名>没有事的时候;空闲:无暇兼顾自顾不暇
(形声。从日,从叚(xiá),叚亦声。“日”指“时光”。“叚”意为“非原本的”、“借来的”。“日”与“叚”联合起来表示“借来的空闲时光”。本义:忙里偷闲。挤出来的空闲时光)
1.同本义[freetime;leisuretime]
暇,闲也。——《说文》
不敢自暇自逸。——《书·无逸》
好以暇。——《左传·成公十六年》
救亡不暇,安得王哉?——《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
——龚自珍《病梅馆记》
将吊不暇。——《国语·晋语》
炊不暇熟。——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君诗书之暇,被鹤氅衣,支九节筇。——明·宋濂《看松庵记》
又如:暇时;暇刻(空闲的时间);暇晷(空闲的时日);暇景(空闲的时光)
造句:花店里美丽的鲜花,使我们应接不暇。
暇xiá<形>
2.悠闲[leisurelyandcarefree]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暇裕(悠闲不迫);暇适(闲暇舒适)
3.从容,不慌不忙,大方自如[unhurried]
于是公(袁可立)之整暇再见之矣。──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谢便起舞,神意甚暇。——清·魏源《默觚下》
通假字
通“夏”
“夏、暇——《尚书·多方》:‘天唯五年,须暇之子孙。’暇即‘夏’字。联系上下文意谓:天既降丧于殷,以夏后氏,大有功德于民,故以五年,须待夏后氏之子孙,冀其克念作圣,而作民主也。《诗经·皇矣》郑注:引此经,正作须‘夏’之子孙。《尚书》以‘殷’代‘夏’。按《毛诗古音考》卷三,暇字音甫,夏字音虎,虎、甫一音之转,故夏、暇可以通假。”(引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7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案:“须暇之子孙”应理解为“把时间留给子孙”,即让子孙后代去解决问题。
带有暇字的成语大全
一、不暇应接
二、绰有余暇
三、日不暇给
四、应接不暇
五、席不暇暖
六、食不暇饱
七、疾霆不暇掩目
八、应接无暇
九、不遑暇食
十、席不暇温
十一、好整以暇
十二、自救不暇
十三、国家闲暇
十四、目不暇给
十五、饥不暇食
十六、无暇顾及
十七、救过不暇
十八、卒卒鲜暇
十九、接应不暇
二十、自顾不暇
二十一、磨盾之暇
二十二、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二十三、急不暇择
二十四、目不暇接
二十五、敬事不暇
二十六、日无暇晷
二十七、疾雷不暇掩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