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内容页

四渡赤水的观后感500字

2023-09-30 22:39:01互联网心得体会手机版

四渡赤水的观后感 篇1

20XX年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69周年的生日。如今,我们国家已经成长为一个国泰民安、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这与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密不可分。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再次观看了《四渡赤水》这部经典的红色电影。

在第五次大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共产党纠正了自己的左倾错误,确认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做出了四渡赤水的英明决策,一渡赤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红军渡赤水时,得到了老百姓的帮助,成功地一渡赤水。二渡赤水,红军为跳出敌人川军、黔军的包围圈,毛泽东当即决定,丢掉所有的重物,以最快的速度安全渡过赤水河,终于完成了二渡赤水。三渡赤水,到了赤水河东岸,红军拿下了娄山关,控制了乌江渡口,实施了三渡赤水,渐渐夺回了主动权。四渡赤水,红军用小部队引开并拖住了敌人,于1935年5月9日完成四渡赤水,成功摆脱了敌人的追击。

由于毛泽东的高超指挥,有计划的调动敌人,发挥了我军的优势,打破了敌人妄图歼灭我军的战略计划,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感觉到我们国家正在上演一部现代版的《四渡赤水》。最近,美国想尽千方百计来阻挠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在损人不利己的情况下发起了中美贸易战。这场现代化的战争和当年的“四渡赤水”相比毫不逊色,在美国人“狂轰滥炸”下,我们国家在习近平主席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两轮的较量,我们已经成功地“二渡赤水”。现在我们正处于“三渡赤水”的过程中,渐渐地夺回了主动权。我坚定相信,我们国家一定会像当年“四渡赤水”一样,打赢这场贸易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出自 wwW.WeNaNDaQUaN.CoM

四渡赤水的观后感 篇2

我一看影讯心动不已,晚饭后同工友一起走进职工之家。那里优雅的环境,整齐的桌椅,可以与县城的影院媲美。看电影是对童趣的一次追忆,记忆的长河里,露天电影是一朵花絮。看电影是一段甜蜜的陶醉,牵手情侣,忘记买票的拥挤。今宵这一刻,我静待开演,特别满足,倍加珍惜。带着一份感恩,揣着一份热情,去看我心仪的四渡赤水。

电影拉开帷幕,走进烽火岁月,看一段红色传奇。与工友畅谈剧情,领略伟人的神来之笔,仰望前辈史诗般的英雄无畏。去感受那份艰难,去传承那份精神,去接过那份信念,满怀豪情,走上自己的岗位,不迷茫,敢担当。

大家共聚一堂,观看电影,其实是一种缘分。共享精彩,指点得失,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不应错过。共同经历剧情的起伏跌宕,生离死别,仿佛一起走过一段不平凡的人生岁月。有了这份经历,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笑看风雨。电影是一项有益的文化活动,它很迷人,我很留恋,我们相约下次一起看电影,如今晚一样,来时华灯初上,归时明月高照。

四渡赤水的观后感 篇3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看了一部名叫《四渡赤水》的电影。

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在贵州、四川、云南三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敌军进行运动战。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人的带领下经过整编,继续进军。为了摆脱数十万敌军从四面八方对红军的追击、堵截和包围,毛泽东亲自指挥红军,在云贵高原展开了一场灵活的运动战。1935年1月9日,红军从遵义出发向北进军,一渡赤水,准备从四川泸州和宜宾之间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北上抗日。此举引起了蒋介石的极大恐慌,急调重兵布防在川黔边境,封锁长江。2月8日,红军二渡赤水,重入贵州,奇袭娄山关,再战遵义,歼灭贵州军阀王家烈部队,重占桐梓、娄山关和遵义,并歼灭敌军20多个团。为了进一步迷惑和调动敌人,红军于3月16日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假装北渡长江。3月22日,毛泽东指挥红军突然调动东下,四渡赤水,南渡乌江,直逼贵阳。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一位重庆的老人,用石头用力砸向国名党的发炮人,发炮人当场昏过去。而那位重庆的老人身负重伤,家里买不起盐,还有一个女儿。当时有两名红军把老人送到家中。其中一名红军拿出一个袋子给了小姑娘,然后快速上了路。小女孩打开后发现,原来里面装着盐。

那时,我才发现以前的人连盐都吃不起。而我们现在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难道不幸福吗?

那时的重庆,老百姓们骨瘦如柴,衣服破烂不堪,吃不饱,睡不好,穿不暖。红军带着许多盐块,前来帮助。老人和小孩们各个欢天喜地说道:“我们有盐了!”

这时,我才发现,原来盐的原型是盐块,颜色微白,有点儿像石头。每家拿到一点盐块就非常高兴了,而我们饭、菜都要挑三拣四,难道我们不幸福吗?这部电影给了我启示:原来,我们的祖国是这样打来的,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

我们国家的和平来之不易,生活更是如此。当生活中遇到困难,想想红军,想想战场,想想胜利,我们要克服困难,永远做一个勇争第一的人!

四渡赤水的观后感 篇4

蜿蜒千里的赤水河静静地流淌在川滇黔三省的交界,发于云南镇雄,东流至仁怀,又转而向北于四川合江汇入长江。八十一年前,革命先烈在这里浴血奋战找到了革命的方向,八十一年后的今天,透过车间党员活动室银幕,看着雨点般的炮弹打破静谧的水面溅起擎天水柱,我不禁心生联想,赤水洪流不正如同红军铁流吗?河水名赤、军旗姓红,赤水河的目的是汇入大江,红军的战略目标是打破敌人的围追堵截,保存自己,寻找新的落脚点。由于大山的阻隔河水不能一蹴而就直奔长江,红军也是如此在胜败交集的场场战役中找到了胜利的路。

“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毛主席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得意之笔。得意在何处?看过影片之后我认为不是如神的奇兵,而是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对决策及时作出修订,一次次化险为夷,最终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水是至柔之物,任何山石都可将其阻挡,这才造就了蜿蜒千里的赤水河;同时有是至刚之物,水滴石穿,河水不会因为障碍的阻挡而消失,他一定会汇入江海。红军正如这河水一样,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磨难,都会用自己的智慧找到解决的方法。

以上是我观看《四渡赤水》后的几点思考,作为一名铁路信号工,一定要多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总结出的经验,多思考争取能灵活运用到工作生活中去。

四渡赤水的观后感 篇5

观看了《四渡赤水》经典电影,大家感受很深。在简短的电影中,在共产党的生死存亡之际,我们看到了大智慧、大魄力,看到了兵贵神速、知己知彼,看到了红军精神、众志成城。

此次战役位对于红军至关重要,用生死存亡、千钧一发形容丝毫不为过。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于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长征初期,由于博古”左”倾错误,使中央红军从八万多人减少到只有三万多人。在这个危急关头,毛泽东主席力主摆脱敌人主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争取主动,由此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革命家的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在3个月时间里,毛泽东主席指挥中央红军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毛泽东本人也曾说过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最得意之笔”。

在许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我们的目光穿越历史的峰峦,回到今天,我们更应该加倍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加倍珍惜我们难得的工作岗位,加倍珍惜我们基地良工作好的环境。牢记革命先烈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坚韧不拔,英勇顽强,无坚不摧,一往无前的精神。立足岗位、拼搏进取、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争创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