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和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的报
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和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的报告 篇1
20xx年我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xx市人民政府20xx年依法行政重点工作安排》,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主动担当、务实作为,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使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为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现将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站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
我局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专题召开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习近平法治思想培训会,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实质要义,进一步增强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强化依法行政的法治意识,着力打造一支善于学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工作难题、严格遵纪守法的xx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局主要负责人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研究解决关于加强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推动差异化执法监管工作、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等法治建设重大问题、听取并审议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采购、市工程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负面清单、关于聘请法律顾问、法治政府建设督查自查报告、污染源监测与执法协同工作等法治建设有关工作汇报。
二、多措并举,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能
(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1、注重精准施策,稳步改善大气环境。积极组织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开展碳排放报告核算;组织编制xx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和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全面摸排xx市温室气体重点排放源和排放总量。指导企业制定超低排放改造计划,帮扶企业申报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深入重点企业开展专项溯源帮扶,建立VOCs年度治理清单和重点企业“一厂一策”清单,开展VOCs帮扶执法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全市柴油货车安装OBD项目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编码工作,督促抽测不合格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完成整改,联合交警部门开展机动车路检并移交遥测超标及黑烟车处罚工作;联合气象部门建立大气污染防治联动合作机制,联合设立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中心,共享数据信息。开展重点行业绩效分级评价,鼓励企业向A级标准开展治理,重污染天气期间实施差异化管控,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
2、注重标本兼治,持续改善水环境。定期调度通报水质情况,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实现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全覆盖。探索建立地表水断面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将长江、漳河、青弋江等主要河流13个控制断面水质达标情况纳入生态补偿范围。积极开展水生态项目申报及资金分配,获得省级提前批次下达的20xx年中央财政水污染防治资金3832万元,用于支持红杨镇河滩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和湾沚镇罗保南湖水域生态保护修复2个项目;获得提前批次下达的20xx年中央财政水污染防治资金2545万元,用于支持湾沚区青弋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3、注重追根溯源,加强土壤环境安全。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监管,加强工矿污染源监管。发布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新增至73家。稳步推进农村环境治理重点工作。以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乡镇政府驻地污水设施提质增效为重点,加强污水治理与农村改厕工作的有效衔接,基本消除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空白区。持续疫情防控常态化医疗废物环境监管。对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开展专项检查,提升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确保危险废物得到有效处置利用,消除环境风险隐患,
(二)坚持问题导向,持续保持环境监管高压态势。
一是开展重点领域大排查。重点开展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报废机动车拆解企业、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重点排污单位废气旁路摸底、排污许可、石灰钙粉企业、城东污水处理厂周边部分涉水企业、环境安全隐患、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一厂一策”等领域专项执法检查。同时大力推进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会同市交通运输局港航部门开展港口码头联合执法检查,会同市城管局开展建筑施工噪声联合执法检查,联合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局、市城管局、市水务局、市卫健委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联合公安交警部门对机动车开展尾气排放路检路查工作,会同市检察院、公安局印发《xx市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二是切实推进非现场监督执法。督促指导全市159家重点排污单位按期完成自动监控设备安装联网,目前完成153家。随机检查企业760家次,超标核查企业205家次,目前因企业超标排放已立案查处7家,国发软件联网重点污染源企业数据传输有效率98。41%。hTtPs://WWw.WenANdAqUaN.cOM
三是持续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累计检查企业2058家次,出动执法人员4534人次,今年已累计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91件,罚款金额2902。4381万元,移送环境污染犯罪案件2件、移送行政拘留7件、查封(扣押)案件6件。
四是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全面推进信访信息化建设,打造了“智慧环保”统一信访处理平台,建立“线下办理、线上流转”的群众信访事项办理程序。持续落实领导干部带案下访制度,推行“一线工作法”和绿桌恳谈制度。
(三)坚持需求导向,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企业做好减负服务。一是支持自贸区xx片区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自贸区xx片区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优化区域环境管理,印发了xx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支持中共(xx)自由贸易试验区xx片区高质量发展环境管理的若干意见》。通过积极探索支持赋予环评审批权限、推行告知承诺制、加强环评业务指导、建立重大项目环评审批绿色通道等方式支持自贸区发展。二是推动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环评许可与环评审批“两证合一”工作开展,经局党组审议通过,印发《xx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排污许可分级管理工作的通知》,将排污许可简化管理的相关权限委托有审批权的相关生态环境分局,方便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三是压缩审批时间。在继续推行一站式办理、零差错服务、无缝隙对接的基础上,印发《关于在中国(xx)自由贸易试验区xx片区开展排污许可证延续试行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试点的通知》(环函[20xx]24号),将排污许可证延续审批发证按照告知承诺制实行,审批发证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办结,提升办事效率。
二是持续推进环境信用体系建设。20xx年以来,按照时限要求上传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数据,为推进生态环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积极开展企业环境信用修复工作。加强对失信主体的信用监管,培育企业信用意识。完成48家企业的信用修复工作。组织开展年度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完成242家省级评价企业的县、市两级初核,企业评价数目同比增长21。6%,完成73家市级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根据《xx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xx年度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和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对不同风险程度、信用水平的检查对象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加大对基础性企业信用分类结果的应用,在双随机抽查中对信用等级由好到差的企业逐级递加比例进行抽取,推动监管资源达到科学配置和有效利用。
三是实行监管差异化管理。建立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坚持环境执法“三步走”,对环境违法和存在污染问题的企业严格实施警示约谈、挂牌督办、依法关停三步走措施。对无主观故意、轻微环境违法行为“首错不罚”。推进柔性执法,积极适用《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第一批)》落实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制度,已按程序办理轻微免罚案件2件,切实优化营商环境,有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四)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权责清单动态调整管理。
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实施情况,梳理各项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内容及各项工作流程图,适时做好各类事项清单的动态管理,明确监管职责,规范权力运行。调整后,我局中介服务事项9项;权力清单139项,包括行政许可7项,行政处罚115项,行政规划1项,行政确认1项,行政强制5项,其他权力10项。上述清单全部通过我局门户网站及时进行公开公示,便于社会各界监督。
(五)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
1、全面推进综合执法改革。为加快形成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我局积极理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工作协调、监督执法、信息畅通等工作模式,制定系统的综合执法管理机制,加强内部监管。重新制定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办理流程等规定,厘清县市区行政处罚职责,提升案件办理效率。探索开展县市区环境执法大队联动执法、交叉执法,充分促进执法队伍融合,为融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大框架大格局,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创造有利条件。
2、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工作。充分发挥市赔偿办的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细化全市生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注重实效,积极开展案例线索排查,聚焦重点案件,集中力量办好生态环境部交办案件线索,不断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及存在问题,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准确把握案件走向,确保改革制度在我市全面落地。在紧抓重点、全力侦办案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强化舆论引导,增进警示教育,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以“xx生态环境”公众号为重要载体,制作发布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典型案例视频,促进“环境有价、损害赔偿”理念入脑入心,形成人民群众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助力我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再上新台阶。20xx年我局完成生态环境赔偿案件18件,涉及金额3698。02万元,切实践行了总书记生态文明理念,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整体向纵深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趁势而上,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一)积极作为,主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立法。
为强力推进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秉承积极稳妥、突出重点、解决现实问题的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我局起草《xx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经过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召开立法听证会、组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充分、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及时调整修改条文,不断完善草案内容,使规章条文更接地气、更具操作性,以求更好地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我市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审慎对待,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
20xx年我局制定印发的45份规范性文件均严格按照《xx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落实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实行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印发。20xx年我局印发《xx市生态环境局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实施办法》,再次重申和明确以局名义和市政府代拟稿的规范性文件均通过局法规与监测科进行内部合法性审查,报局党组会议集体讨论,涉及公众利益的在局门户网站公开征集公众意见,并适时召开听证会听取公众意见,及时公布并发布政策文件解读。
(四)及时清理,维护法制统一政令畅通。
将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来抓,不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为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提供充分的依据。以新《行政处罚法》实施、自然保护地执法为契机,先后开展4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确保规范性文件应改尽改、应废尽废,同时在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我局现行有效文件目录和内容。
四、狠抓落实,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一)健全重大行政决策依法决策机制。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系统重大事项决策行为的意见》,按照《xx市环境保护局“三重一大”决策实施办法》相关要求,我局进一步明确了决策主体、事项范围、法定程序、法律责任,规范了决策流程,建立了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在部署重大执法活动以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等重大决策事项时,对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使用的法律手段、法律后果、应对措施等进行评估,制定相应预案,并做好跟进落实。对于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事项,邀请专家进行论证,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行政决策事项,组织听证会并向社会公布。
(二)建立健全合法性审查工作。
根据《xx市人民政府转发x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程序规定的通知》(芜政秘〔20xx〕74号)、《xx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推进全市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机制全覆盖的实施意见》(x市府法〔20xx〕83号)文件要求,建立健全本级本部门合法性审查各项工作制度,完善内部合法性审查机制,优化内部运转流程,创新审查方式,提高审查质量和效率,严格规定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20xx年以来,对市政府代拟稿文件以及20余份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查,有效防范行政风险。
(三)全面实施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我局围绕工作实际需要,按照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分别与北京隆安(xx)律师事务所、宝睿律师事务所签订了《聘请法律顾问合同》,积极发挥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环境保护决策、舆论宣传、社会评估、建设法治环保中的作用,组织法律顾问对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事务进行合法性审查和研讨,参与听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将其提出的法律意见作为重要参考,有效防范决策风险。
五、常抓不懈,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突出重点,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根据《xx省生态环境厅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和《xx市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工作方案》的相关要求,我局制定印发了《xx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全面应用移动执法系统开展现场执法,实现执法全程留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将我局各项行政执法事项清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裁量标准制度、行政执法流程图、行政执法投诉工作流程图、行政处罚等予以公示,及时向社会公开抽查和查处情况,完善法制审核程序,严把法制审核关卡,针对重大行政处罚案件,从执法主体、执法程序、执法依据、执法裁量等方面全面审查,确保有效提升案卷质量。
(二)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严格持证上岗。
20xx年组织88名同志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以考促练,以机构改革、垂直管理改革、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契机,广泛动员实现应考尽考,破除梗阻,打破执法层级、区域障碍,所有报名人员均以市生态环境局名义统一报名,执法区域统一调整为全市,同时开展原持证人员执法区域变更工作,执法区域统一变更为全市,满足联合执法、交叉执法和综合执法需要。
严格落实执法人员持证执法制度,实现行政执法人员持证率100%。通过严格的程序,将政治素质高、理论修养好、专业能力强的人才留住用好,将执法人员的学法和执法能力培训列入重点工作,多次邀请环保资深专家现场讲解、面对面授课,坚持以案说法,先后组织参加全市依法行政与行政执法人员通用法律知识培训、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法治政府建设视频培训、生态环境部20xx年第3期生态环境法治培训等,进一步提升提升行政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整体水平。
(三)规范裁量,统一行政执法裁量尺度。
规范适用《xx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定》并在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严格遵循合法、合理、过罚相当及公开公正原则,实现执法现场全要素检查,着重调查违法情节及后果,全面收集相关证据,充分考虑各裁量因素,高度提升了行政执法裁量的规范性、科学性、统一性,助力我市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水平大幅提升,20xx年我局处罚191起案件均适用裁量基准。
六、强化制约,主动广泛接受监督。
(一)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
我局高度重视人大、政协提议案回复工作,把做好议案回复工作作为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和指导、改进自身工作的重要契机。要求办理人员按照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规范办理工作程序,对每个提案、议案做好调查研究,深入到项目所在地进行调查摸底,做到快办、精办、实办,努力争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认可和满意。20xx年共办理人大、政协提议案20件,所有建议和提案均按要求办结。
(二)健全举报投诉制度。
严格落实“12369”环保投诉热线24小时值班制度,开通新媒体举报通道,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办理流程,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重点关注、久拖未决的突出环境问题,协调执法资源,实施重点突破,力争及时解决环境纠纷。持续落实领导干部带案下访制度,推行“一线工作法”和绿桌恳谈制度,全市共受理环境信访投诉5470件,受理率与处理率均达100%。
(三)依法办理检察建议书,接受检察监督。
我局将检察监督作为自己履职范围内还未完全处理和解决问题的“体检”,认真审视自身履职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到位的情况,20xx年积极履职,共办理检察建议书3件,全部按期回复。
(四)认真办理行政复议,落实行政诉讼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20xx年市生态环境局作为因行政处罚被提起行政诉讼2起,1起裁定撤诉、1起经二审维持一审驳回原告诉讼请求,诉讼均严格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出庭并发声,在庭审辩论和最后陈述阶段发表意见。20xx年我局各类行政行为被申请行政复议6件,其中直接纠错(确认违法、撤销、变更、责令履行)0件,直接纠错率0%;复议后提起诉讼0件,
(五)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坚持“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主动全面公开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环境监管与执法、核与辐射安全、突发环境事件、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环境信访举报和反馈等环境信息,高度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实行环境保护新闻例行新闻发布会制度,定期发布环境信息,20xx年共召开4次新闻发布会。
积极运用微信公众号新媒体,构建以“网站、电话、邮箱、微信、微博”为一体的网络举报矩阵,拓宽网络监督途径,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曝光力度,20xx年深度公开曝光8个涉夜间施工噪声、非道路移动机械违法及监测数据造假等典型违法案件信息,形成强大舆论监督压力。通过环境信息公开,展示政府公信力,推进规范环境监管行为。切实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不断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
七、多措并举、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
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印发《xx市生态环境局“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利用“六五环境日”等时间节点以及各类普法平台载体,组织开展生态环境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以案释法”典型案例征集、“两微一网”、专家讲座等形式,提升普法工作水平。7月8日开展“志愿普法行送法进民企”活动,宣讲碳排放碳中和政策和《长江保护法》,来自全市100多家企业的管理人员200余人参加了普法宣讲活动。
(一)高位普法,领导干部坚持带头学法讲法。
局党组高度重视,加大普法工作推进力度,定期开展宪法、行政法规及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学习专题会议,局长一把手带头讲法治课,组织全局人员集中学习,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我局多次开展宪法及法律法规专题考试活动,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和水平,以适应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学用结合,以考促学,切实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注重法治宣传实效
一是以每年环境日主题为重要导向。围绕宣传主题,我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重点,大力开展内容丰富的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我市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弘扬生态文化,培育生态道德,推动社会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二是加强普法阵地建设,拓宽法治宣传渠道。巩固传统宣传阵地,积极开展绿色创建活动,借助各种环保日活动平台,真正让环保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企业,积极营造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紧抓“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等环境建设及环境教育载体,将法治宣传教育与环保宣教工作紧密结合,进行提档升级建设,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进一步提升社区、学校作为普法工作重要阵地的影响力,将普法寓于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
三是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手段,提高普法效益。每天更新“xx生态环境”微信平台,通过“指尖上的普法”,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掌握最新环保讯息,享受普法服务,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增强了法治宣传的效果。充分利用重大节假日、重要纪念日等不定期开展线上环保法规竞赛互动活动,做到线上与线下结合,设置多个奖项,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体验感和获得感,提高市民生态文明素养,倡导市民身体力行参与美丽xx建设。多措并举,一改以往“摆摊式”普法宣传的旧模式,极大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学法用法积极性。
四是通过“环企直通车”行动,送法进企业,就新颁布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现场检查核查情况为基础,与企业进行深入探讨交流,集合典型案例现实说法,引导企业自觉守法、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助推责任,精准帮扶,制度服务企业绿色发展,推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尽管我局在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中稳步推进,但对照上级要求和先进地区,还存在差距和不足。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有待进一步深化,执法能力建设、法治队伍人才培养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执法流程规范化、精细化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法治的宣传文化氛围有待进一步营造。我们将对这些问题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展望20xx年,我局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认清短板弱项,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提升我局法治建设工作水平。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学法用法述法制度,加强法治教育培训,提升法治能力,带动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是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及时研究法治建设有关重大问题,压实工作责任,加强督促落实。
三是持续强化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以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动力,以队伍能力建设为保障,以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为手段,全面落实“三项制度”要求,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四是持续强化生态环境领域普法宣传工作。大力开展环境法治宣传教育,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创新宣传形式,拓展宣传平台,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等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普法活动,深入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八五”普法。
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和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的报告 篇2
今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20xx年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和20xx年依法行政重点工作安排,努力开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治工作新局面,为依法做好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现将20xx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xx年度工作总结
(一)加强党委对法治工作的领导
严格落实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点内容,列入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组织开展专题学习。切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年内安排党委(中心组)学法不少于2次,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二)推动构建依法行政治理体系
一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建立以《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办法》《xx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为基础的合法性审查体系,全年完成规范性文件和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13件,并对其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同时,推荐局属信息中心主任万xx同志为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智库成员。
二是完善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设立政策法规科为专职法治工作机构,建立局属各事业单位和县区人社局法治联络员制度,聘请xx国伦律师事务所骆xx、刘xx律师为我局常年法律顾问,聘任xx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负责人胡义权为我局公职律师,充实法治人员力量,充分发挥其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的积极作用。
三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及时清理与现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上级政策、重大决策、重要部署不一致的规范性文件,梳理2016-20xx规范性文件57件,其中市政府18件,保留14件,废止和失效4件。市局39件,其中保留27件,废止12件。
四是完善行政权力监督,遵循权力法定,权责一致,公开透明的原则,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权必须为,加强政府职能体系的法制建设,实现政府职能运行的法制化。
(三)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一是落实公共政策兑现。梳理38项惠企惠民政策申报办理指南,其中,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补贴和生活补贴已上线xx市惠企政策超市平台。截至目前,平台总申请数9379人次,兑付成功5361人次,兑付金额1565。75万元;二是优化经办流程。将就业失业登记、劳动用工备案登记、社会保险登记三项登记的受理改为以社会保险登记作为三项业务的统一入口;三是上线人才一体化平台(一期)。出台紫云英人才计划配套实施细则;四是建立了工程建设领域以金融机构保函方式交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
(四)加强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开展双随机检查,提升执法透明度。全年随机抽取监管对象459户,制定与承接抽查任务37项,其中联查任务25项,部门联合抽查率67。57%。全市信用等级利用率81。08%,双随机检查结果公示率100%。;二是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以“菜单式分派、项目化推进”方式制定年度普法宣传责任清单,强化普法主体责任;三是切实提升执法能力,针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举办全市专题法治培训讲座。全面提升我市人社系统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四是完善“黑名单”公示制度,列入“黑名单”的用人单位,记入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档案,及时推送至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施联合惩戒。五是开展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以工程建设领域和其他欠薪易发、多发行业企业为重点,采取强力举措对欠薪问题实施集中专项治理。
(五)依法多元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一是提升行政复议应诉能力和质量。20xx年截至目前,依法稳妥办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40件,其中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1件,处理被复议案件9件,处理行政应诉案件20件,其中一审13件,二审5件,再审2件。二是有效发挥劳动争议调解效能。认定市级金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10家,调解劳动争议案件2776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二、下一年打算
(一)严格执行合法性审核机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和有关专家作用,强化市级以下人社部门合法性审核意识,将行政协议、招投标公告等行政重大事项纳入合法性审核范围,做到全市人社系统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制度化,常态化。
(二)深入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立足系统实际统一监管规则和标准,确定监管内容、方式和频次,加强信用等级监管,提高监管精准化水平。
(三)提升劳动争议处理效能,加强仲裁员队伍建设,推进与上海虹口区及南京都市圈等长三角区域仲裁院的合作共建工作,探索跨区域联动办案。
(四)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建设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信息化平台,推进在建工程项目规范化建设,制定工程建设领域劳资专管员管理暂行办法。深入开展根治欠薪行动,加强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曝光度,加大劳动保障失信联合惩戒力度,严厉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违法犯罪行为。
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和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的报告 篇3
20xx年,市外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法治政府建设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战略地位。根据工作安排,外办党组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党组书记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有效提升外事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定期组织召开党组会、中心组学习会,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论述摘编》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等党内法规。结合党史教育,组织全办人员参观芜湖宪法馆、反腐倡廉教育馆,提高法治意识。认真组织4·15国家安全教育日,每月认真分析对外工作领域重大风险,开展涉外突发事件处置程序业务学习,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到实处,外事工作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增强。
(二)积极培育法治思维。坚持集中学和自学、讲党课、播放视频形式,通过“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把学法引向深入,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和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组织学习外事管理制度,使学法、知法、懂法、用法融入实际工作。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结合调研、慰问、“双联系”等工作,利用外事办门户网站、公示栏等法治宣传阵地,在重要工作节点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普及法律法规等工作。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外事工作的能力,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科学民主合法决策。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健全完善《外事办党组工作规则》《党组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实施办法》等制度,通过定期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进一步增强班子协调合拍程度,带领班子成员依法开展工作。注重政务公开,不断提升审批效率。完善企业因公出访人员审核审批制度,更好地为企业将来“走出去”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建立“一日办结”制度。梳理外办2011年至2020年度规范性文件,并在外办门户网站进行公开。
(四)认真执行各项制度。及时制定完善了《芜湖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调研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芜湖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激励干部担作为具体措施(试行)》《芜湖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公务用车管理制度(试行)》3项工作制度,为开展工作提供了依据。开展境外安保巡查。邀请省境外安保联席会来芜赴重点“走出去”企业开展调研巡查,对企业在疫情防控和境外人员安全等方面提供了指导帮助。
回顾20xx年外办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是:普法活动有待进一步深入,活动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法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
二、20xx年工作打算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提升外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内涵,进一步开创外事办依法治市新局面。
一是加强法治教育。坚持“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结合外事工作,大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充分利用宪法宣传日等活动,开展好普法宣传工作。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外事干部自身法律素质,为依法开展外事工作提供业务保障。
二是加强疫情防控。认真履行市防疫指挥部成员单位及“外事组”职责,扎实做好外防输入和企业复工复产高效率保障,积极主动作为,注重协调服务,抓紧抓细抓实各项涉外举措,依法稳妥处理各项涉外事情。
三是加大政务公开建设力度。及时更新政务公开信息,让外办依法行政工作透明化,实现资源共享,方便群众,接受社会监督。通过新闻发布会、媒体宣传、现场宣讲等方式,重点做好涉外疫情防控、外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信息公开。
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和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的报告 篇4
20xx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财政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xx-20xx)年》、《xx区人民政府20xx年依法行政重点工作安排》、《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等相关文件精神,同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培养,引导全局干部职工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坚持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现将我局今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领导责任,为法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根据人员变动,及时调整局推进依法治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建立了主要负责人统一领导、分管领导分工负责、部门各司其职、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面部署依法行政和法治宣传教育的指导、协调、监督、考核等工作。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将法治建设与中心工作、部门工作同部署、同研究、同考核、同落实。定期召开局党组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法治建设有关重大问题,确保法治建设组织领导有力。
二、落实经费保障,依法履行政府财政职能
根据区委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关于《xx区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工作方案》要求,我局牵头负责的二项法治政府工作任务:
(一)应当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全部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区政府积极鼓励各镇、经开区、区直部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向社会购买,提高服务质量,全区政府购买服务支出呈逐年增长趋势。2019年、2020年全区分别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74个和63个,全年分别支出3974万元、4436万元,分别占财政一般公共支出预算416882万、437594万的0。95%和1%;20xx年,全区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63个,预算资金6333万元。
(二)行政执法经费统一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贯彻。我局为确保行政执法经费保障到位,20xx年预算安排行政执法经费5002。1万元,(其中:法治建设预算安排工作经费397万元、法治宣传教育预算安排经费45万元),为xx区推进法治建设提供有力经费保障。同时严格监督行政执法经费与罚没收入罚缴分离、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的执行。
三、规范执法行为,强化落实责任
一严格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认真做好证件年审和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工作。对单位新申请人员一律实行专业法律培训考试。落实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实行重大行政处罚集体研究决定和备案制度,把握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规范行政执法环节和步骤,确保具体行政执法行为合法、合规,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二健全完善信访、复议、应诉工作机制。全面做好工作范围内的信访、复议、应诉工作。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统计分析平台数据录入,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清理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及时录入平台,实行“零报告”制度。认真落实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建立完善局信访接待制度,及时办理信访事项,依法快速处理好反映的问题、矛盾,切实保障信访人、举报人的权利。坚持重大仲裁案件集体研究制度,提高仲裁裁决的准确性,努力减少和消除行政争议。
四、20xx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继续做好20xx年我局牵头负责的二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任务。1、确保行政执法经费保障到位,进一步严格监督行政执法经费与罚没收入罚缴分离、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的执行;2、有序推进我区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发展。
(二)继续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决定。严格履行重大决策过程中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性规定,切实落实对决策权限、内容和程序等的合法性审查机制。严格按法定程序制定、备案和清理规范性文件。
三继续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强财政部门内部法治宣传教育,面向服务对象和社会群众宣传财政部门所涉及的“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和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的报告 篇5
20xx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努力提升法治思维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积极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
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市委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内容和全市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纳入全市“八五”普法规划。各区县、开发区和市级各部门分别制定方案、细化措施,结合实际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学习贯彻活动。
二是全面落实法治建设工作任务。出台《党委(党组)书记点评法治工作实施意见》,制定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并向社会公开;发布《法治xx建设规划(20xx—2025年)》《xx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xx—2025年)》等法治建设五年规划;高效完成《中共xx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xx年工作要点》和《xx市20xx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42类156项重点工作任务。
三是积极推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xx市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城市和示范项目。20xx年xx月,我市作为候选地区,xx区、xx县、xx新区的3个项目作为候选项目被推荐至中央依法治国办参加全国评选。
(二)积极履职担当,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实现新作为
一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简政放权”,累计取消、下放行政事权118项,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不断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市级服务事项进驻政务大厅实现应进必进,全部事项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全面深化“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建成标准化便民服务站点1352个,个人90%以上事项可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办理。
二是有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将管理重心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在全国率先建成市级“互联网+监管”系统,与国家、全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实现数据互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部门覆盖率、平台入驻率、事项覆盖率和结果公示率4个100%目标;全年随机抽查4735批次,公示检查主体5万余户,让企业监管“无处不在、无事不扰”。
三是大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实体、热线、网络平台一体化建设,提升区(县)、镇(街)、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法律服务水平;集中律师、公证、仲裁、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资源优势,推出135条便民举措,开通95条企业服务专线,为86家商会提供“一对一”法律服务,全年累计提供法律援助1。6万余件,办理公证9。5万余件。“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建设取得新突破,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xx中心、“一带一路”律师联盟xx中心、xx“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心起步运行,圆满举办20xx欧亚经济论坛法律服务分论坛以及“三个中心”运行一周年系列活动,出台涉外法律服务业奖补政策,激发行业内生动力。
四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企业开办实现“一窗通办、一日办结”,3小时全流程办结已成常态;工程建设审批时间由388天减少至平均48天;推行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全年组织“不见面”开标1700余场次,节约企业交易成本4000余万元;“xx政策通”平台实现惠企政策“智能推送、免申即享”,累计兑现政策近7000次,拨付奖补资金16。3亿元。我市已连续两年被国家发改委评为“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标杆城市”,成功入选中欧区域政策合作中方案例地区。
(三)以良法保善治,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是持续提升立法活动质效。制定、修改《xx市xx重点区域风貌管控条例》等8部地方性法规,制定、修改、废止《xx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等3部政府规章。依程序向国务院、省人大、省政府和市人大进行报备,报备率、及时率、规范率均达100%。
二是严格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严格执行行政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发布的“三统一”制度,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全年累计出台行政规范性文件77件。
三是组织开展后评估和清理活动。组织开展后评估活动,根据评估结果拟修改或废止《xx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等2部规章和《xx市安全生产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等15件行政规范性文件;根据《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变化情况组织开展专项清理,修改政府规章4部、废止2部。
(四)提升执法水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再上新台阶
一是不断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持续加大食品药品、公共卫生、生态环境、教育培训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深入开展“铁拳”“蓝剑”“清风”“春蕾”等专项执法行动,有效遏制相关领域违法犯罪活动。
二是全面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努力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重点执法部门分别制定《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事项清单》和《轻微违法行为减轻处罚事项清单》,不断拓展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范围。
三是持续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三项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组织换发行政执法证件3000余件;创新开展“走流程、坐窗口、跟执法”活动,各部门“一把手”到一线体验政务服务、参与行政执法活动,深入查找问题、协调推动解决。目前已累计开展活动700余次,协调解决问题400余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五)规范权力运行,行政权力制约监督取得新成效
一是全面公开政务信息。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大力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市政府网站设立住房保障等51个专栏,全年发布各类政府信息近1。6万条,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全年累计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案件近万件。
二是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市政府及市级相关部门先后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生态环境治理等39个方面的工作情况,接受《陕西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22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检查,全年累计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361件、政协委员提案711件,满意率均为100%。
三是大力配合司法监督。设立全国首个市级行政争议预防调处中心,积极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规定,全年市政府和市政府部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达78%,群众“告官不见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不出声”的问题基本解决;通过分析案件败诉原因,改进和提升依法行政工作,市本级全年行政应诉案件败诉率较上年度下降2。4%。
(六)妥善化解矛盾,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构建新机制
一是有效夯实基层法治工作基础。优化基层司法所职能定位,积极开展“六好司法所”创建,五台、大雁塔、代王、钓台等4个司法所被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扎实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全市共设立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3416个,基本实现区县(开发区)、镇(街)、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三级”全覆盖,“张兴无”等金牌人民调解工作室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明显。全年累计调处矛盾纠纷2。4万件,成功率达93。2%,有效发挥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
二是积极发挥劳动仲裁作用。大力推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各区县仲裁院实体化建设率达100%。在全省率先建立“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一站式服务中心”,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全年办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8万件。
三是不断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从20xx年xx月xx日起实行行政复议案件集中管辖;在全国率先建立行政复议决定履行法治督察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市本级全年累计办理行政复议案件近800件,综合纠错率达23。2%,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凸显。
(七)尊法学法守法,法治宣传教育展现新气象
全面推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xx建设工作,紧抓“关键少数”和“绝大多数”,全面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出台《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xx—2025年)》,“八五”普法全面开局。市政府常务会组织集体学法6次,26万人次参加网络答题和学法考试;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系列法治宣传活动1900余场次;各区县政府、市级各部门“一把手”在报纸专栏介绍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累计刊登法治政府建设亮点经验22期44篇;“‘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构筑涉外法治保障新高地”被评为陕西省第二届“十大法治事件”。
二、存在的不足
20xx年,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重大突发事件预防处置能力不强,突发事件应对的法治化水平有待提升;行政执法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行政执法活动还需持续规范;法治政府建设的数字化水平不高,需要加强实现政府治理信息化与法治化的深度融合。
三、20xx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是全面实施重要法治建设规划,推动《法治xx建设规划(20xx—2025年)》等法治xx建设重要规划落地实施。
二是积极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推动全市更多地区和更多项目成功创建全国和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示范项目。
三是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六大工程”,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信息化等“六大工程”建设,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基础。
四是加强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突发事件,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提升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