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内容页

教学能力大赛心得体会

2023-11-12 23:40:01互联网心得体会手机版

教学能力大赛心得体会 篇1

20XX年8月23日,我参加了XX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学能手大赛,获得“教学能手”称号。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特别是作为学中文专业的物理教师,能有这样的锻炼机会和成长的平台,我真的很高兴,也很激动。这次赛教活动,让我收获了成长,也有很多感悟。

首先,我觉得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名师的引领。在此,我要特别感谢给予我专业成长提供巨大帮助和鼓励的“钟启鹏名师工作室”、XX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魏兆芳老师工作坊”和我校特级教师唐必芬老师。作为“钟启鹏名师工作室”的一员,20XX年开始,钟老师对我进行听课、磨课活动。在备战市级赛教的过程中,唐必芬老师、魏兆芳老师、刘再元老师放弃暑期休息抽出时间亲临磨课现场指导,有时候工作到晚上11点,他们细心听课、耐心指导,提出宝贵建议,且毫不保留地将她们的参赛经验分享给我,促使我的课堂逐步完善。钟启鹏老师经常性地通过钉钉网络、微信视频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指导,特别强调穿着打扮、语言举止等细节问题;魏兆芳老师得知我血压升高,在我到达XX后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为我宽心,指导我放松身心、调适心态沉着应赛。

其次,同伴的合作互助是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力量。在赛教前的准备过程中,我和程烽老师每天一起备课、磨课,进行同课异构和教材研究,物理教研组的各位同仁也抽时间听课评课,提出改进意见。还有跃跃和易学两位不同学科选手一起参与磨课,共同进步。通过他们的引领、示范、带动,我进一步明确了10分钟说课与答辩、20分钟无生微型课的规范,他们从不同视角对我的说课、答辩,课堂导入、问题设计等每一个环节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都使我受益匪浅。

第三,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保证。暑假刚开始,接到县级赛教的通知,8月3日,顺利通过了县级赛教。8月5日起,我和同伴们开始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市级赛教备战中。白天,我们在学校进行教学设计、说课答辩、研磨课堂;晚上,我回家观看教学视频,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再次研究教材。为了赛教备课,自己常常熬夜阅读、看视频、写教案到凌晨一两点,一段时间发现自己的血压突然升高了……

第四,敢于接受挑战、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条件。说实话,参加教学能手赛教的想法从20XX年就萌发了,出于自认为我是中文专业的物理老师,理论深度欠缺、信心不足,一年又一年的放弃。今年6月,在钟启鹏老师的鼓励下,我才鼓起勇气报名参赛。

8月23日开始了市级赛教,市上的比赛是提前一个半小时备课,还要书写简单教案。我抽到的课题是:《滑轮》!说实话,当时足有十分钟的时间在冒汗!比赛出发前的一刻,我还在为可能出现的题目做着准备,教材分析、过程设计、如何说课与答辩等,晚上减少休息时间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完全没有考虑本课题,我侥幸的以为这样的课题肯定不会出现,因为这节课的实验性较强,针对“无生课”应该不会出现。可是时间短暂啊,由不得你发愣,硬着头皮也得应战,沉下心来后,我迅速开始研究教材,将本课重点定位在引导学生结合实验数据分析动滑轮、定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难点定位为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实质。比赛中,说课环节在平常的研磨中是我的强项,但过于紧张,语无伦次,时间把握不好(仅用了5分多一点时间),但我没有放弃,迅速调整好心态开始上课。虽然讲课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纰漏,但我坚持了下来,顺利地上完了课。

第五,我体会到了教育机智的重要。回想起上课的过程中,在引导学生分析“滑轮组省力分析”的环节时,突然发现最后一个实验数据出错了(备课做PPT环节由于不细心将数据“0。6”误输入成“1。2”),这个数据直接影响结论的得出。刚发现时,我有点慌神,但很快冷静下来作了如下处理:既然数据是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来的,我灵机一动立即提问学生“你的这个数据是怎么得出来的”?模拟学生回答:读数时不仔细导致读数错误。然后顺势给学生强调测量工具读数一定要客观、准确、细致。然后引导学生纠正错误数据后继续我的下一步讲课。赛教结束后,评委老师都认为我这个环节设计得好,没人知道我是临时变通的。我想,教育机智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确实非常重要,平常的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具备一种教育艺术——教育机智。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思想,我认为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针对课堂上学生思维的变化,要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处理好各种教学细节,才能取得课堂教学的成功。来源 WENANdAqUAn.com

最后,我想说的是,比赛对每个参赛者而言成绩固然重要,可我觉得更重要的应该是享受过程的收获和自身的成长。我们要把握机会、认真准备,“机会”就在你的面前,只有用心、认真的准备才能收获成功;要敢于挑战自己、自我突破。参赛的过程,是对自我的突破、对自我的再认识,不断反思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改进、完善,才能做更好的自己;要平和心态、强健心理,比赛不仅是比技能,还要比心理,只有心理素质稳定,才能在该勃发的时候展现出来。也就是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

总之,赛教的过程虽然磨人,但是它是我的学习、生活、教学得到升华的契机,是一笔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下一步,我将以市级教学能手为起点,不懈怠、不满足,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气神,立足一线教学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把个人成长与教学质量提升紧密结合起来,做教育事业发展的追梦人、筑梦人。

教学能力大赛心得体会 篇2

我有幸参加了20XX年XX省教学能手比赛,从4月份接到通知,到6月份的市级筛选,再到12月份省级的比赛,漫漫赛教路上有困惑、有历练、有提升!回顾赛教历程,我感触颇深,收获颇多。

一、学会调节,相信自己

在省能的准备过程中,什么样的“意外”都可能遇到,比如学校工作突发事件、孩子的作业辅导、朋友的请求帮助,突然之间总感觉事情繁多,千头万绪,使我无法静心准备省能比赛。面对比赛的时间天天逼近,心里有时很慌,有时对自己没有信心。但在我心里又默默坚定“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我始终鼓励自己:成功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一定要信心满满迎接每一个挑战,处理好工作、家庭和备赛的关系,一定会成功!

二、熟悉规则,充分准备

20分钟的微型课环节怎样设计,内容如何整合,怎样上精彩,实属不易。我们还要注意把握时间,调控节奏;也要语言精练,评价准确;更要衣着得体,形象大方等等。

1、熟悉教材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1-5共有163节课,要做到每一节课都了然于心:清楚课本编排特点,每一节课所处的位置,还有每一章前语,章内“小资料”,每一课的导言、知识点及阐述、插图、练习,清楚每一个章节里教师教什么,学生该学到什么,涉及到的核心素养又有哪些等等。

2、研读教参

《教师教学用书》中每章分整体分析、分节教学建议和复习与评价三个部分。在《教师教学用书》中有教学分析、教育分析、课标解读、内容结构、重点分析、教材特色、学法指导和本段的教学建议,并附有经典的案例及分析,以及大量与本节课有关的教学资源和作业设计等,可以说研读《教师教学用书》才能胸有成竹。

3、观摩课例

我认真学习观摩了“国家中小学资源网云平台”中涉及的每节课,从大单元教学的设计到每节课的情境教学,从典例的处理到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再到人教版的新教材与北师大版教材的对比等等。从20分钟左右经典教学实录中,我学习设计理念,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检测设计,学习板书设计等。也有部分“国家中小学资源网云平台”中没有的课题,如必修1的《映射》、《二次函数的性质在研究》;必修2的《直观图》、《三视图》和《空间直角坐标系》,以及必修3第二章算法初步的几节内容等等,我就借助“XX教育人人通”平台,下载部优课的教学设计和ppt,观摩课堂实录,开阔眼界,积累了经验。

4、确定教学设计

当我熟悉完课本,研读过教参,观摩完课例,就要深入浅出地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体会,以及学生的学情设计出符合自己风格的教学设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一遍又一遍默写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并反复推敲理念是否新颖,重点是否突出,导入是否有效,环节是否齐全,过渡是否自然,时间是否合理等。我把教学的过程和细节记录在教材上,把重点课题的课堂设计存储到手机上,每一节课都反复推演,反复实践,至少六遍以上,直至最后确定最适合学情、符合自己上课特色的教学设计。

5、历练基本功

在高手如林的赛教竞争中,如何鹤立鸡群?这就既要基础扎实,又要特色鲜明。依托自身多年积淀的优势让课堂扎实丰厚,针对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也让人眼前一亮。比如耳目一新的板书设计、精准规范的数学作图、巧妙新颖的作业设计等等,这些都是展示个人教学功底与特色的重要方面。因此,我在准备的过程中,历练自己确保45分钟内写完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30分钟内完成以问题为导向的ppt课件;学会徒手画圆和作图的完美,学会用Excel表格做出任意函数的图像,学会用Excel表格做出统计学里面的统计图标,以及迅速操作统计量的Excel计算,甚至具体到我如何画出散点图,如何利用Excel表格计算二分法中的函数值等等。在90分钟的备课中,在没有网络、没有数学编辑器的电脑前,只有展示出自己的特色和亮点,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6、注重理论知识

省级教学能手比赛,规格较高,不是表演课,不同于示范课,又不同于常态课;短时间内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处理教材的能力、了解学情的能力的检验;有明确的针对性、目的性;这些需要较高的专业能力,更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所以,在教学反思和答辨时,不仅要理解记忆《校本研修30问》,还要熟知高中数学六大学科素养,并能够在自己的课堂中体现,做到立德树人。同时,也要关注四有好老师,以及新高考评价体系的解读,知道什么是四核四翼。我把《校本研修30问》录到手机上,上班路上听,下班途中听,吃饭听,睡前听,熟背于心,找共性,悟规律,再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三、勤学好问,抱团发展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在省能的比赛中,不能闭门造车,而要向学校的每一位优秀数学老师请教,向教学大咖讨教,向刚获得“省能”的名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思维习惯,汲取他们的优秀思想。在此,我非常感谢校领导给予我的指导,为我搭建平台。感谢名师的给予我的磨课和指导,让我快速成长!感谢家人和朋友的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使我心无杂念,信心百倍!

当我得知成绩的那一刻,非常激动!虽然也有一些遗憾,但小组第二也知足了。回顾20年区能手和市能手,再到21年的省能手,两年的赛教历程,对我来说是历练,是成长,更是提升!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向各位教学大咖、教学名师请教学习,不忘初心,奋力前行!

教学能力大赛心得体会 篇3

本次教学技能大赛,我在老师的指导下,主要完成了三个阶段的工作:前期选题、中期准备教学过程和后期正式比赛。

前期阶段的选题,我提前做了一些功课,例如从平时作业中寻找熟悉、适合的题目,以及在上课中注意老师们的教学方式。因为近期在研究“把”字句这个知识点,所以我先选择以它作为题目,但与老师商讨之后,老师认为这个选题有一些不足(如难度太大、短时间不容易掌握等),于是针对比赛的情况,最终敲定了“一边V1一边V2”句型,比较顺利地完成了选题。

在准备教学过程的阶段,我主要进行搜集资料的工作,例如课件的素材(视频、音频、图片等),以保证教学材料的多样性。此外,我还查找了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论文,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对教学过程进行了设计和模拟。在课件、教案设计完成后,指导老师帮我修改多次,还进行了试讲与排练。

在后期正式比赛中,我抽到的序号为11号,坚持到最后,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我的教学展示,并取得了三等奖的成绩。

比赛感想

此次教学技能大赛,让我收获颇丰,对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专业知识方面,我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查阅论文资料,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知识面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同时在自己教学和观摩其他同学教学过程中,对“一边V1一边V2”以及其它知识点有了更深入地研究学习。实践能力方面,通过教学技能大赛,让我真实地经历教授外籍学生汉语和专业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在比赛过程中,有外籍学生对我的句型提出了问题,这是我在备课中没有预想到的,但在实际教学中确真实存在。通过解答他们的问题,让我明白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也更加理解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以及教师课堂应变能力的重要性。

这次教学技能比赛还锻炼了我坚持、勤奋的意志,让我变得更加沉着、坚定、处变不惊。在比赛中,尽管经过赛前多次演练,我的课件还是出现了视频动画播放不出来的状况,但在紧张的比赛环境下,我学会了努力将压力变成动力,迅速调整了方法,最终化解了教学过程中的危机。

教学能力大赛心得体会 篇4

今天是国庆节,XX市初中语文青年教师能力大赛已经过去2天,对于获得第一名即将代表XX参加省赛的我而言,荣誉也已经过去,新的征程已然开始。但我还要用一颗虔诚的心回顾过去难忘的一个月,为赛事画上圆满的句点。

8月初,学校通知我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训练营,当时我身体状况极差,剧烈咳嗽已经延续近两个月,还因其他问题隔三差五跑广州检查、治疗,一时犹豫不决。

区教研室和学校领导鼓励我量力而行,当成历练。听完这些话,我释然了,在沟通的过程中,感受到教研室和学校对青年教师成长热切的关注与殷切的期盼,共同的愿望与使命让我成为其中一员。

现在想来,如果没有这个开端,也就没有了后面的成长。当初想得那么难,现在却挺过了难关。

路是人走出来的,我庆幸抓住了机遇,选择了相信自己。

幸运有您

8月16日,经过两个星期的自主学习,在黄枝荣老师的召集下,训练营4位选手齐聚大旺中学,由自学改为集训。之后陆续有几位教师申请加入,最终达到9人。训练营一直坚持到开学,不分昼夜,让我们提前告别假期。同事黄智说,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充实的暑假。

黄老师把自己的书籍带来,一人两本,让我们轮流阅读并发言。在我们心中疑团重重的时候,他为我们连线全国赛课第一名的朱焘老师。朱老师为我们义务作“命题与文本解读”专题讲座,这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在他的布置下,我们又陆续对《书写人生》《父亲的怪病》《乡愁四韵》,以及他的长篇散文《我的父亲母亲》等文本进行解读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彼此借鉴,取长补短,获益良多。随后,黄老师还邀请黄淑琴教授、张春红老师以及林燕紫老师为我们作指导。

他利用周末的时间亲自驾车到广州邀请张春红老师,张老师为此感动,答应安排一天的时间来大旺。有同事说,张春红老师是她近十年参加过的所有讲座中给自己影响最大的一位专家。

每一次连线或讲座,我们都收获巨大。更可贵的是,黄老师用心打造各种平台,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是开放式的,尽可能让专家的影响力辐射全区。记得一共有5场线上讲座,最多一次有近100人参加。

当一个赛事能带动全区的初中语文老师共同成长,就被赋予了更大的价值。这个赛事正是如此。真心希望在未来的岁月中,我们能迎来更多这样优秀的教研员!

温情如斯

9月中旬,我们迎来了区选拔赛。参赛的六位选手,没有各自为政。相反,我们有着很强的凝聚力,实现了资源共享,并相互鼓励,相互促进。这种氛围十分难得。这个团队充满了温情,彼此间甚至有一种不离不弃的依恋感。

我想这种氛围在很大程度上也与黄枝荣老师的带领有关,因为他反复地强调,这次备赛的目的,除了选出代表,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位参与其中的老师都得到充分的成长。因此,他不会因为谁更有希望就倾斜于谁。

9月12日早上八点,我们开了一个半小时的闭门线上会议。黄老师针对我们目前所存在的问题,逐一点明,并指示改正的方向。他就像一位班主任,管学习、抓纪律。我们则默默听取,自行对照并改正。

区赛在他人看来,台上的是竞争对手;但在我看来,它更像一次成果展示。训练营的每一位老师,都在台上汇报这段时间的成长与收获。我很荣幸能跟随这样的团体前进。大家在生活、学习上互相照应,集训辛苦,却也温暖!

区赛以后,得知自己是第一名,我很冷静,只是深吸一口气,想提着这口气,冲刺到最后,像黄老师一直强调的那样,为大旺添彩。这一个月,除了初中语文,他还要兼顾、协调另外30个学科。但他好像不知疲倦,一直给我们很多鼓励、关心与指导。

疲惫熬夜

“新的跋涉才刚刚开始。”

听完黄枝荣老师这句话,我更明白,市赛将近,刻不容缓。我在区赛的课堂展示稿,虽说新颖,却内容庞杂,有非常多需要调整删修的地方。在反复的思考下,我发现当初的灵感与亮点,如今看却是赘笔与硬伤,心里很不情愿。黄老师多次叫我忍痛割爱,我也告诫自己,这堂展示课不是个人秀,它必须紧扣学情。

我的展示稿是以数字命名的,每一次有比较大的调整,我都会给它安一个新的序号。虽然到区赛的时候,文件名已显示为“8”,但是在新的阶段,它相当于“0”。我提着气,不断地翻阅书籍,大量地查看论文,坐在电脑前反复修改,尝试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框架,不同的措辞,不同的呈现形式……

市赛越来越近,我不由得紧张起来,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在这样的瓶颈期,我拖着疲惫的身体熬到深夜。黄老师数次与我一同线上线下修改文本,提醒我注意休息。我也努力调整状态,一面请教前辈,一面斟酌细节,不断发掘灵感,原来平淡无奇的稿子慢慢有了光彩。

中秋舍家

中秋节,我没有回家。

那些日子的我,对于白天黑夜,节日假日还是工作日,没有任何感觉。我是全然扎进了对展示稿的修改中,稿子一日不敲定,我的心神就会附于其上。庆幸的是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中秋节黄老师带着我去实验小学交流和研讨,取长补短。在接近40多个参加市赛的选手中,他特别欣赏钟俏老师和康文慧老师,把两人的训练视频发给我让我多看、善学,事实证明他的眼光犀利,后来两人分别夺得市赛第一名和第三名。

离出发还有几天的时间,我在学校老师面前进行了念稿式的展示。大家给了许多可取的建议。黄老师不是很满意,也提了很多意见。当晚我加足马力修改,他也全程在线给予指导。

中秋假后,稿子基本敲定,我心里十分欢喜,也以为可以到此为止了。但试讲一遍,又发现许多了问题。马上就要出发了,我还没有背稿,PPT也尚未完工,心里十分着急,急得几乎要哭。在场的同事们纷纷安慰我,替我打气,给我信心。当天下午,我拿着第17版的文稿再试,当晚再改,到24日已经生成第18版了。这个过程中,林老师提供了细心、耐心的指导,金艳老师在提升文本深度方面给予了提示,梁吴芬老师建议我优化PPT,李平老师则提出教学目标要体现核心素养。我一面再斟酌细节,一面制作PPT,同时还要抢时间背稿。

9月24日傍晚,又苦战了一个下午的我,本来就虚弱的身体已经严重透支。但回家稍作休息后,我没有躺睡,而是打开电脑继续努力。

有备而来

9月25日,我继续斟酌遣词造句,直至出发。到市局,在争取一切时间背稿的过程中,我还反反复复地问己问人:这样改好不好,这里需不需要添词,那里需不需要删除……

对于举棋不定、难下结论的,我就与黄老师商量确定。黄老师很有主见,哪怕是专家名师的意见,他也敢于结合实情有所取舍。他说,改错了,他负责。到了赛场,展示稿的文件名已显示“20”版。

笔试要出彩,务必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能靠临时抱佛脚,需要选手有丰富的阅读经验、专业知识,过硬的写作能力,强大的心理素质等。大量阅读、体验思考、反复练笔,当这三件事情能成为一位语文老师的日常,那他最有可能成为王者。

以往的从教生涯中,我没有重视并坚持做这三件事,导致每次在拿到卷子的时候,都煞费心神,思考良久。在初始阶段,我看文本就看了将近半个小时,后面创作的时间就自然受限制。

幸亏黄枝荣老师在8月中旬果断把我们召集回校,隔三差五地布置作业,一对一点评,让我得以在赛场上稳住心态,用极短的时间快速构思与行文。

团队作战

出色的赛前准备,也必须依靠团队。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在出发前为我打气鼓劲,黄智老师亲自驾车送我和XXX老师去市局。

为了帮助我克服紧张心理,在笔试结束后,黄枝荣老师让我在他面前再次展示。也许是因为太累了,我脑子一片空白,说不出几句话。他心里肯定是着急的,但没有表现出来,相反,他不断地对我进行心理辅导。下午我继续用功,XXX老师则全程陪伴,给我计时,并提供表情、动作上的指导。

经过不懈的努力,到了晚上,我基本能顺利地完成展示,于是再到黄老师跟前尝试,效果就好多了。他鼓励我,让我相信自己,因为我们准备相对充分。

晚上十点多,我依然不敢松懈,曾老师带我出去走了一圈稍作放松,回来后无论是刷牙、洗澡乃至睡梦中,我都在回忆文稿。

次日,黄老师六点多就提示我要提前去赛场适应。九点开赛,我和曾老师八点就已抵达赛场。比赛开始,我看着熟悉的队友,顺利地完成了展示。也许是水到渠成,这次展示竟成为最流畅,最富激情的一次。我把我所有的虔诚在赛场上献出,说完“谢谢大家”的那一刻,我告诉自己:已经尽力,没有遗憾,结果就顺其自然吧!

听到第一名是我的时候,我表面平静,内心却百感交集。如果要用一字提炼脱颖而出的秘钥,我想可用“诚”字。在赛场的展示,依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却是我在这个阶段所能做到最好的。不把心力用于计较结果如何,而是倾注于你所需要做的准备;也不把心力用于推测别人会做到什么程度,而是反复扪心自问,我是否已全力以赴——在这个比赛中,我达到了这种境界,彻彻底底体悟了一番“诚”,我想,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是最大的收获!

教学能力大赛心得体会 篇5

20XX年6月18日,XX省第七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XXX工作坊的两位坊员XX、刘清艳老师参加了XX市教学能手大赛,两位老师喜获市级教学能手称号。以下是两位老师的赛后感言。

XX,XX县教育教学研究室英语教研员,毕业于XX文理学院,市级教学能手。曾获省级基础教育成果三等奖,多次主持、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研究并结题。多年来一直担任英语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深入一线课堂教学,积累了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结合教学经验开拓创新,实现课堂教学由“模式化”向“个性化”的转变,总结并推广教师们的先进经验,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当好新课程改革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

这次我有幸参加了20XX年XX市教学能手大赛,没能被推荐参加省级比赛,我很惭愧。但从我个人角度来说:这次参赛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历练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过程之中的收获和自身的成长。首先我要感谢XX省第七批学科带头人XXX老师以及我们工作坊的全体坊员对我这次赛前的一次次磨课指导,细心点评。同时在这里,我谈几点感悟,供今后参赛的老师们参考:

1、认真准备。认真熟悉教材,以课标和核心素养为指导,教材所有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只有用心、认真的准备才能收获成功。

2、自我突破。参赛的过程,是对自我的突破、对自我的再认识,不断反思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改进、完善,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3、强健心里。比赛不仅是比技能,还要比心里,只有心理素质过硬能抗压,才能在关键的时候展现出来。

4、多方支持。需要学校有经验的老师,组成专家团队,精心研磨,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才能够轻松上阵,奋勇争先。

这次比赛,确实让我成长了不少,也真切的感受了过程的艰辛,看到了自己的潜力和不足,再次感谢帮助过我的所有人,忠心谢谢你们!

刘清艳,XX县初级中学英语教师,2000年毕业于XX学院英语系,从教二十年,深受领导夸奖和学生爱戴,教学成绩一值名列前茅,连年被评为质量先进教师和优秀教师。20XX年获市级教学能手称号,自己撰写的多篇论文和参与的课题均获得优秀奖,注重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关爱学生,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是学生的良师更是益友。

作为一个年过40的教师,今年有机会参加市教学能手大赛,深感荣幸,同时也倍感压力巨大。这一路走来,我想用三个词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

一、感谢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以及教研室的领导为我搭建平台,创造机会,使我能够有幸参加此次比赛,另外,要感谢省级学科带头人XXX老师的精心组织,及我们工作坊的各位省市教学能手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一次次的听课、评课,耐心、真诚的提出宝贵意见,促进我一步步成长。曾经几次为了给我磨课,几位坊员省级教学能手饭都顾不上吃,这让我非常感动,我真心的想对她们说声谢谢,没有她们的帮助,就没有我今天努力的成果。还有我的两位班主任,积极帮我调课,督促我学习理论知识。处在这样一个友爱,互助的大家庭,我深感幸福。

二、成长

在我这样一个年龄,自我感觉教学经验有一些,所以容易固步自封。多亏有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开启学习之路。从理论知识、校本研修,再到核心素养,一点点,一条条去研读,去理解,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另外,深挖教材,精心备好每一节课,从教案,课件制作,课堂构思,板书设计,每一个环节,必须面面俱到,而且要反复修改,不断完善,自己还要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讲,把握时间,合理的规划每一分钟。过程虽然辛苦,但让我收获很多,成长不少。另外,还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比赛是公平的,也是残酷的,任何突发状况都可能出现,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临危不乱的心态。我这次比赛就接连出现状况,因为内心不够强大,所以影响了正常的发挥,非常遗憾的失去走得更远的机会,希望我的感受对后面的参赛者有所帮助。

三、行动

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今后,我将把这份热情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坚持学习,积累经验,真正做一个教书育人的好老师。以上是我的一点儿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两位老师为了参赛付出了太多的艰辛和努力,付出的过程可能会五味杂陈。但过后,它绝对是我们人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留下的精华有多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我们人生的一段历程,一段回忆。因为用心付出过就无怨无悔,前行的道路一定会遇见更美的风景!

教学能力大赛心得体会 篇6

20XX年10月16日至17日,XX省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在XX高新第一小学举行。

17日早上11点多,当我从讲课室出来,走完XX省教学能手赛教的所有“关口”之后,顿时觉得身上轻松了许多。回望大半年的备赛时光,这是一段充满紧张、兴奋、煎熬、深思的心路历程,这200多个日夜走得太慢太慢,这一切来得如此艰辛。满怀信心,迎接挑战

3月30日,省教育厅关于20XX年教学能手评选工作安排的通知发出时,主管领导王校长和分管学校教研工作的寇校长就将文件转发给我,并鼓励我:“抓住机遇,好好准备。”校级赛课时,我还在打退堂鼓,我不行,我没有那个实力走到最后,这种心态一直延续到老公帮我区级赛教报名,我才意识到必须下定决心开始行动,迎接挑战。

教材于我而言,是全新的挑战,统编版四、五年级的教材我从来没有接触过,两学年四册书,一百多篇文章,都是那么陌生。双线组元、语文要素、人文主题、阅读策略单元、习作单元、核心素养,这些熟悉又陌生的词,萦绕在心头,无时无刻不充斥着我的大脑。不会,不明白,不懂,没关系,只要想钻研,只要肯行动,什么时候都不晚。于是,我便借来课本,开始了统编教材的研读之路。走进课文,走进作者,走进教参,走进编者。一日日地读、一次次地思考,渐渐地,统编教材仿佛不再那么遥远,似乎离我近了一步。我欣喜着,坚持着……

4月22日,区级赛教文件下发,确定了讲课教材为四年级下册时,我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工作外,抓住一切时间,潜心准备,不敢松懈。抓类型,抓单元,抓策略,将这27课逐课时详备。在此过程中,学校领导陈校长、刘校长为我提供了很多帮助与指引,寇校长和王校长还专门组织我校历年的教学能手,从参赛经验、二十分钟的微课、反思、答辩等方面,给予我一系列的赛前指导,帮我揭开赛教的神秘面纱,让我不再茫然,甚至充满期待。

5月8日,区级赛教开始,我的参赛顺序是2号。那天早早起床,赛教地点设在我校,所以少了一些紧张,抽课题、进备课室,上课,整个过程自己觉得还比较顺利。比赛整整进行了两天,等待成绩的过程是漫长的,到第二天下午赛事全部结束时,领导和赛课现场工作的同事都打电话告诉我:“成绩不错,准备市级比赛吧!”那一刻,我既高兴又担忧,我深深地明白:未来的备赛路上,竞争会更激烈,转眼就是期末考试,继续参赛难免会影响自己正常的教学工作,这该怎么办啊?

师傅看出了我的担忧,反复安慰我,参加赛教也是你的工作,既然已经走出了这可喜的第一步,就义无反顾地准备吧!

全力以赴,不负遇见

接下来的竞拼,更为激烈。六县一区参赛的优秀教师比比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要取得好名次,真是难上加难。莫问前程,只争朝夕。于是,我先安顿自己两岁多的儿子,把他白天、夜里都托付给年事已高的公婆。每天利用时间重新开始“啃”四、五年级的这4册书。再次通读教材、研读教参,从网上购买四本《教学设计与指导》《好课是这样磨出来的》等书籍,观看名师课堂视频,工作坊主持人邢鹏老师将自己的参赛教案分享给我,我从中汲取了很多的灵感与设计点,对教材进行归类、整理,形成自己的模式,再把相关的环节与创意填充进去。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熟悉教材中每个单元要素,了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围绕这些内容设计最大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中落实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核心素养。

成功本没有捷径,只有付出,才可能有收获。三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作业批阅,无论是早读还是晚自习,我丝毫不敢松懈。每天下晚自习后,唯一的愿望就是尽快进入备赛状态,完成自己当天的短时小目标。炎炎夏日,伴着蝉鸣蛙噪,不断努力着……越接近市赛时间,睡眠时间越短,后来总是早上5点钟就起床,反复背诵校本研修、核心素养等有关答辩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就这样,我全力以赴地为比赛做着准备。

6月18日,我踏上了市级教学能手赛的“战场”。进入赛场前,学校领导和工作坊邢鹏老师还给我不断打气。当抽到课题《囊萤夜读》时,我长舒了一口气,小古文篇幅短小,内容凝练,课堂时间更容易掌控。于是,我从指导朗读、理解文意、练讲故事、感悟形象、学法总结等方面安排了教学环节,并适时地组织小组合作,补充相关名言警句和古人勤奋读书的例子,不断运用表情、肢体动作、赞赏的语言激励学生,让课堂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评价更有效一些,二十分钟的微课时间很快结束。接下来的反思过程中,我谈到了课堂上“学法指导”这个环节,对于古今同义这样的“贫”字在理解意思时,可使用组字成词的方法,由于教材是学生上学期学过的,未经我的指导学生就已经准确地说出,而我在谈反思时,由于疏忽还按照备课时准备的内容说出,结果评委老师就直接问我:“这节课,你在什么地方对学生进行了学法指导?”我瞬间恍然大悟,说出实情,坦言自己口误。这个小插曲,让我那颗惶惶不安的心藏在看似从容的情绪之下,直到下午六点多结果出来,也让我深深地明白,要走到省级赛场,还要从自己的课堂设计宏观掌控、反思紧密结合课堂实际、语言表达及自己的心理素质等方面继续锤炼。

反复打磨,浴火重生

继续省赛备战。

接下来的这个暑假,我更是不敢停下脚步,在照顾两岁儿子的过程中挤时间,在繁琐的家务中攒时间,一如既往,日日备课,日日扎进课本,我将备好的课在家中模拟讲课,以这种方式,发现问题,有时直接视频学校的专家组成员,有时打电话给邢鹏老师,在他们的耐心指导下,我行动着,记录着,反思着,实践着……语言表达准确、凝练,仿佛就在这样的训练中有所进步。

很快,九月份开学了。感谢学校专家团队和工作坊邢老师,为我一节节打磨课程、答辩和反思,给我指出反思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为我提供在校上研讨课的机会来不断提升我的心理素质。环节安排、板书设计、反思稿,一遍遍地分析,一次次地否定,一轮轮地修订,专家的评课总是一针见血,不仅开阔了我的教学视野,而且提升了教育理论水平。一次次重构,一句句示范,一个个尖锐的建议精准又明朗。不断地磨课、不断地否定之前的设计、不断地失败、不断地收获。每一次磨课的结束,犹如一次重生,但重生后的改变与完善带来的收获却是不平凡的。

但统编版教材还有许多课文对于我来说,是无法逾越的大山。特别是在一些策略单元,往往在策略与内容的张弛之间,不会取舍,总留下取舍不当的缺陷。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去请教工作坊指导导师王晓妮校长和工作坊主持人邢鹏老师,他们无论是忙碌了一天后的放学时间,还是正常上课期间的间隙,总是不厌其烦的指引着我前进。他们告诉我“提问策略”重在习得策略,而策略又需要从课文内容“学得”,学习过程要经历“理解课文——策略提炼——方法获取——实践运用”,确保策略“学得”。感谢王晓妮校长和邢鹏老师,有了他们的指点与帮助,我的备课仿佛有了提速器,离成功的终点越来越近。

10月17日,省级能手赛如期而至,我轻装上阵,以”不求结果,但求最美状态”的信念参赛,顺利完成比赛,最终收获了荣誉、收获了成长。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段日子我是感动的,如果只靠自己,我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进步。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力量,离不开团队帮助,离不开名师引领。感恩赛教,感恩成长,感谢这一路走来指导、帮助我的所有人。凡此过往,皆为序章,一切又是新的开始;精益求精,艺无止境,我深知前方的路还很长,自己需要学习的还很多,我会一如既往,砥砺前行……

教学能力大赛心得体会 篇7

20XX年5月,我有幸参加XX市教学能手比赛,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收获多多。从学校,县级再到市级的比赛,都是高手群集,英语教学大咖,作为“小兵”“菜鸟”的我,感到亚历山大,只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从4月份的县比赛,一直到5月份市上的比赛,每一个晚上都在熬夜加班到深夜已成常态,感恩于我有好多的良师益友,给予我无私的帮助。为了每一个细节的处理,我会纠结两三天,求助于我的师傅,同事好友们,以及杨冬玲名师工作室的每一个成员她们都是我坚实的后盾,她们总是不厌其烦得一遍又一遍为我磨课。县,市上的比赛用的是GoForIt!英语书七,八年级下册,为了备战,我把这两本书上的每一个单元都进行了精心的备课,分单元,分课型,比如:英语阅读课,英语写作课,英语语法课,全都备课,严格按照比赛的时间,流程走过了十几遍,每一次都有新的启发和思路,教学设计一而再,再而三的修改,每当学生放学了,一个人跑到了教室,反复的计时演练,每一个单元,每一种课型,熟记于心,怎样去导入?怎样去设计教学活动?怎样去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怎样开发,拓展课本资源?怎样能有效地使用20分钟时间?

除了精心备课之外,我把每一节课都在录播室上了一遍,反反复复的计时实战演练,从肢体语言,到语音语调,再到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我平时的语速很快,同事们建议我要语速慢一点,要抑扬顿挫,不能是一个调,所以在演练过程中,我特意放慢了语速,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时间不够用了,我又一次又一次的优化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有效的活动。我还得把校本研修30问,一遍一遍的背诵,不仅要全部背过,而且还要翻译成英文,可想工作量有多么的大,因为在答辩环节评委老师用英文提问这30问,我还要用英文对答如流,每天晚上背五条,自问自答,再结合自己的研修,理论联系实际,反反复复的过。在这里特别感谢XX实验中学的省级教学能手张丽梅老师,帮我一个单词,一个句子,一个细节的扣,完美主义的她,让我颇受感动。

当时我抽到的是上午的第一节课,前一晚我又挑灯夜读了,越看越有精神,大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直到3点半才睡了觉,早上4点半就起床了,洗漱时,发现我的脸怎么这么热,原来是我潜意识里在紧张了,尽管告诉自己不要紧张。但是当我拿起手机的时候,看到了好多的同事鼓励的留言,当时特别感动啊!尤其是想起临走前曹校长的再三叮嘱,让我备受鼓舞。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有那么多支持我,关心我,鼓励我的领导们,导师,同事,家人,好友!当时我穿着正装,5点半到达比赛地。6点开始了,我信心满满的走入了备课室。我抽到的是七年级下册Unit3Howdoyougettoschool?SectionB,是一节听说读写课,当时我懵了怎么是三个课时呀?我是要具体讲一个课时还是要把三个课时整合在一起?一个半小时的备课时间,时间很紧张,我很快调整了心态。想起之前一个老师告诉我一定要解读标题和插图,为阅读后面的文章做好铺垫,板书设计一定独特新颖,最好是用思维导图,把整个文章串起来。我完全可以考虑把三个课时整合起来由说到听再到读最后回归到综合能力写。从板书设计导入画了一辆公共汽车,以及半开放的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给我了让我意想不到答案,比如说到了打Pre-reading环节,学生们能用next,then来连接多种交通方式到达学校。然后去听Mary如何到她爷爷奶奶家,让孩子们总结出她和我们一样去某个地方是一样的easy,然儿对于某些孩子来说确是difficult。如何到我让学生解读标题和插图,让学生根据图片就猜测将会发生什么事?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再到While-reading,我设计到了中考试题,判断正误,完成句子,短文填空等等,让学生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多角度全方位检测学生阅读情况;再到后面的Post-reading,让学生根据我设计的思维导图板书,学生先是小组合作讨论,然后写出自己的情况,接着是每一个小组一个成员上黑板读自己的文章,最后到情感态度价值感教育环节,环环相扣。当我说下课的那一刻,刚好下课铃响起。正当我要为下一节的老师擦黑板时,有一个小男孩从我手中拿走了板擦,擦起来黑板,当时我感到很震惊,第一次给孩子们上课,就有如此的殊荣,尤其是课前互动时孩子们集体唱了首英文歌,顿时缓解我的紧张情绪,备受感动,也备受鼓舞!

在得知成绩的那一刻,遗憾的是我的比赛止于市级,但是我不后悔,因为我努力过,奋斗过,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经验为我的教育事业的第二个十年指明了道路。我真的很感动,感谢我的优秀队友们,感恩于自己在一个优秀的大家庭里成长,感恩于我的领导们,同事,好友,家人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信任,支持,帮助与鼓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向各位教学大咖,教学名师请教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志存高远,脚踏实际,砥砺前行,任重道远,继续努力!

教学能力大赛心得体会 篇8

很荣幸参加了20XX年白水县教学能手比赛,在比赛中有困惑,有历练,有提升,有反思,这段时间的参赛和学习经历,让我收获颇丰。

一:调整心态,潜心研学

确定参赛后,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关怀下,在同事朋友的热心鼓励下,参赛的压力也随之而来。担心自己准备不充分,担心讲课不过关。再有工作中,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便总觉得乌云遮日,惶恐不安,心事重重,不自信。

但是,正像我教给孩子们的“Thereisawill,thereisaway”我内心又告诉自己,无论结果怎样,对自己来说又是一次锻炼,一次成长。带着这样的信念,我及时调整心态,潜心研学。在教学时,我会不断总结问题,发现问题,找到适合学生的,能调动学生的点,然后再另一个班级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问题,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生,处理教学问题。

二:积极参与听评课取长补短

在成长的过程中,向他人学习是我们进步的强大支撑力,在参赛前,我积极的参加学校“以学定教”听评课活动,赛教活动。课后积极和各位优秀的老师讨论交流,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亮点,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向各位老师探讨更好的改进措施,不断地反思,使自己的课堂悄悄地发生质的改变。

感谢校领导为我搭建这样共同学习共同探讨的平台,感谢各位老师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使我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信心倍增,快速茁壮的成长。

三:把握机会,充分准备

本次比赛,我遇到了一大批为梦想而拼搏,为理想而奋斗的优秀青年教师。他们眼中的自信与自身的活力值得我学习。为了这次比赛,很多选手做了多年的准备,无论是知识的储备还是教育教学的理念的积累,都是扎扎实实下了功夫,真正把握机会,提升自我。

1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观看优秀课例,开阔眼界,积累经验

3确定教学设计,贯彻“以学定教”课改

回顾过去,收获颇丰,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成绩永远属于过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向各位优秀的教师,名师请教学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