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感言发言稿3分钟
获奖感言发言稿3分钟 篇1
尊敬的各位老总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承蒙大家厚爱,我能获得这份殊荣,我感到很荣幸。心中除了喜悦,更多的是感动。
我是**年来到公司的,自进公司工作至今,我并没有为公司做出了不起的贡献,也没取得特别值得炫耀的业绩,我只是在我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宏昌是个大家庭。在这里百花齐放。一年多的时间以来,我感同身受,在这里工作、在这里学习,尽管有付出,但我的收获更多,提升更大。我的每一步前进,都饱含了公司领导的提携、同事们的帮助和支持。如果我站在这里说明曾经取得了一些成绩,那它也是我们整个团队的光荣。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我认为我在许多方面还存在很多欠缺,与公司的要求和领导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学习和提高。
获得这份荣誉,我觉得自己的肩上又增添了一份压力,因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勤奋、更加努力,尽我所能,认认真真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我们都是宏昌的普通一员,在这里,我有一句话,和大家共勉:“想到”和“得到”之间,还有两个字——“做到”。走下台去,一起将从头开始。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汲取到更多养分;希望我们的团队更具进取心、发展潜力,更具凝聚力、战斗力。
我们和公司一起走过了201*年,201*年公司面临的新的形势和发展让我们携手同肩、一起成长、一起发展,相信公司的未来将更加灿烂辉煌!
最后也希望能得到领导和同事们一如既往的支持,谢谢大家!
获奖感言发言稿3分钟 篇2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新年好!
首先感谢大家对我们xx班的信任和支持,使我们再次被评选为20xx年度的先进集体。我们知道,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保证了xx的全年正常运行,但我们所做的都是份内事,而且与兄弟班组相比,我们做得还很不够,还有不小差距,我们能被评为先进集体,是对我们xx班全体同志的鞭策和鼓励,我们将决不辜负大家的厚望,一定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努力地干好本职工作,确保xx安全低耗运行,为企业全年高效生产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在此,我代表xx班全体同志向大家表态:
一、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定当好全厂生产的先行官,一切工作做在前,绝不拖全厂生产的后腿,确保及时供气,保证供气质量。
二、进一步学习xx操作使用专业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严格按照xx的使用规范要求去做,确保xx安全无事故。
三、把节能减耗工作放在平时工作的重要位置,虚心学习、刻苦钻研,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应自身xx运行最佳状态、最经济的规律,真正做到节约每一度电、节省每一块煤,在强化企业管理、降低企业成本上起好表率作用。文案网整理 WenAndaqUAn.COm
四、进一步强化班组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充分发挥团队精神,认真做好安全工作,把安全工作贯穿于整个操作过程之中,确保全年安全生产不中断,绝不辜负董事会、厂领导和全厂员工的希望。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再次代表xx班全体同志向大家保证,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定珍惜荣誉,保持荣誉,用实际行动回报大家对我们的信任。
谢谢大家!
获奖感言发言稿3分钟 篇3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xxx,是中国xx建工集团北京2023年冬奥会奥运村及场馆群工程项目部项目经理。我发言的题目是《群山见证誓言,奋斗铸就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从无到有,在崇山峻岭间建起一座座冬奥场馆的光荣任务就落在了我们肩上。2023年5月,我们向崇礼的群山立下誓言:“运动员在赛场为国夺金,我们要在场馆工程上为国‘夺金’!”四年来,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和张家口冬奥村从蓝图变成了现实。
攻坚克难,书写工程传奇
崇礼山间气候多变,一年仅6个月有效施工时间。我们常常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顶着七八级大风,争分夺秒修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冬奥场馆。被称为“雪如意”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匠心独运,打破了国外场馆依托山脊走势堆土成型的常规,通过采用全球首创的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架在山谷之间,一举解决了横风干扰运动员的老大难问题。为了把“雪如意”的助滑道架到半空,我们浇筑了136根桩柱,桩底标高两两不同,最高单柱30米,足有10层楼高,最深挖孔桩25米,近似地下8层。“雪如意”最上方的顶峰俱乐部,是一个外径80米、内径36米、悬挑部分高达37。5米的巨型圆环,使用钢材超过1800吨。使这个庞然大物仅靠单侧支撑就稳定地悬挑在空中是一个世界级难题。我们充分发挥工匠精神,先架起39根钢结构作支撑,确保施工误差精确到厘米级,严丝合缝形成稳定结构后再撤去支撑,卸载前后偏差远远小于设计允许的5厘米,做到了100%检测、100%合格,使“雪如意”成为世界首个一次性通过国际专项赛事组织认证的跳台滑雪中心。
舍巧求拙,守护绿水青山
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筹办工作始终”的嘱托,始终坚持绿色施工,常常舍近求远、舍巧求拙,只为在树木生长极其缓慢的崇礼,少砍一棵树,多留一分绿水青山。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滑道段座落在山体上方,常规作业需要伐平树木、修建临时道路,通过汽车把钢筋、混凝土运送上山。看着5000多棵成片挺拔的白桦林,我们毅然舍弃了常规方案,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拿出了5台动臂塔吊接力运输的方案。使用这种“塔传塔”的方式,工作量大大增加,常规1小时能干完的活儿,我们要干10小时。然而,只要符合赛道要求,能够及时交付,能多保住一草一木,苦点累点我们也愿意。我们深信,这些保存下来的树木将始终给予冬奥赛场绿色守护。
甘于奉献,全力护航冬奥
项目建设的4年里,我们舍小家为大家,风餐露宿坚守岗位,许多人连续几年都没有回家。项目竣工后,我们全力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运维保障任务。在封闭管理的58天里,项目部187名保障工作人员24小时巡视巡查,冒着严寒彻夜开展除冰,连夜清除积雪,及时消除隐患,时刻准备启动备用预案。我们用坚守扛起责任与担当,圆满完成了场馆群72项赛事和奥运村3030名运动员的保障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广大冬奥建设者发扬工匠精神打造了巧夺天工、世界一流的场馆设施”。这是对全体冬奥建设者的褒奖。总书记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为我们指明了奋斗的方向。我们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发扬北京冬奥精神,凝聚一起向未来的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获奖感言发言稿3分钟 篇4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xxx,是首钢技术研究院首席技术专家。我发言的题目是《创新点亮钢铁“梦工厂”》。
钢铁,是工业制造业的脊梁。传统钢铁生产高能耗、高排放,建造一座绿色发展、低碳排放的钢厂是所有钢铁人的梦想。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重大决策,将首钢钢铁生产从北京搬迁到曹妃甸,建设京唐钢铁厂。我怀抱钢铁梦想从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毕业来到首钢。当我第一次踏上曹妃甸,看着吹沙造地的壮观景象,听着师傅描述将从海上崛起的钢厂,我暗下决心,要用创新攻关助力打造中国钢铁“梦工厂”。
习近平总书记在京唐钢铁厂视察时强调,要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坚持绿色增长的发展方向。创新就要敢想!钢铁的绿色增长,关键在高炉炼铁,核心是降低碳排放。我国高炉炼铁一直以烧结矿为主、球团矿为辅,1吨烧结矿产生200多公斤碳排放,而使用球团矿仅为三分之一。我和团队在京唐钢铁厂二期建设中大胆提出,通过高炉大比例球团冶炼技术降低碳排放。这看似简单的原料比例变化,改变的却是超大型高炉炼铁的饮食结构,需要解决严重“消化不良”,这不仅在国内是首次,国际上也没有太多经验可借鉴。
创新就要实干!为把想法变成现实,不熟悉热工知识,我们就从头学起;不掌握原料特性,我们就不断摸索;没有经验可借鉴,我们就反复实验。为了加快进度,有时候一天就进行十几个方案的实验,配料、混料、造球、筛分,十几套完整流程是对体力和脑力的严峻考验。经过500多次实验,我们首创“消石灰生产超低硅碱性球团矿技术”,使生产1吨铁就减排150公斤碳。这对于有近千座高炉的我国钢铁行业减排来说意义非凡,我们因此荣获了2023年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由此成功研制的优质球团矿,开创性地将5500m3超大型高炉球团矿比例提升到55%,4倍于行业平均水平,推动首钢在全世界第一个实现了钢铁全流程的超低排放。
创新就要奉献!技术变革必须转化为生产实践。为帮助首钢伊钢公司采用新型原料制备和炼铁技术,我从北京往新疆伊犁跑了20多次,去一趟路程超过10小时,到了厂里就马不停蹄24小时倒班作业、调设备、盯生产,常常一干就是一周,最长的一次我在现场整整坚守了23天。疫情以来,运输困难导致的资源短缺给钢铁行业带来了极大挑战。最紧张的时候,进口原料面临断供,我们就吃住在离家200多公里外的工厂里,夜以继日地研究新原料,及时开发出30多种铁矿资源应用技术,解决了保障钢铁系统稳定运行的燃眉之急。在艰苦探索中,我们开发了镁钛低硅新型球团矿、富矿资源制备球团等新技术,再次荣获冶金科技一等奖,制备方法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相关发明专利还获得了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授权。首钢人就是这样不断用创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交上合格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精神,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扎根科技最前沿,用创新点亮钢铁“梦工厂”,与千千万万劳动者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获奖感言发言稿3分钟 篇5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xxx,来自华能xx石岛湾xx有限公司,是高温气冷堆xx站示范工程建设运营团队的负责人。我发言的题目是《心怀“国之大者”,实现全球“领跑”》。
2023年12月,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和运营的示范工程发出第一度电,推动实现世界第四代xx技术从“实验室”到“工程应用”的历史性跨越,为高温气冷堆技术规模化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示范工程是《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3年)》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代表着当今世界核能技术的最高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示范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给予我们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坚持“自立自强”,领跑国际水平
示范工程是“全球首堆”,毫无先例可循。我们在勇担科技强国使命同时,也深感白手起家、自力更生的艰难,甘于十年磨一剑,勇闯四代xx自主创新“无人区”。凝聚研发高校、制造企业、建设团队的合力,打造“国之重器”原创技术策源地;整合上下游500余家单位,形成集设计研发、精密制造、工程建设、生产运维等为一体的先进xx产业链;探索产学研用结合模式,攻克模块化建造、核心设备安装等众多“卡脖子”难题;从无到有研制出2200多套世界首台套设备、660台世界首创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3。4%,远超重大专项75%的目标,让一系列世界原创型技术牢牢掌握在我们中国人手里!
弘扬“三个精神”,汇聚攻坚动能
攻坚没有坦途,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攻坚路上强大的精神支柱。我们以“当好主力军、聚力新动能、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大力开展“聚力攻坚杯”劳动竞赛;紧紧围绕“保安全、保质量、保目标、创国优工程”目标任务,创新实施示范行动“四步工作法”和“四维工作机制”;全速推进挂牌督战、攻坚督导、安全保障“三大行动”。183个攻坚示范岗、80个责任区、53支突击队、68个攻关组如雨后春笋般竞相组建,30分钟响应、12小时滚动推进的行动指南,实现了各攻坚作业面换挡提速压茬推进,“党建引领,聚力攻坚”成为示范工程屡克难关的制胜法宝!
心怀“国之大者”,牢筑安全基石
安全是xx的生命线。我们深知“敬畏核安全,捍卫核安全”是核能从业者的使命与责任。多年来,持续完善xx安全管理、质量保证和核应急管理“三大体系”,积极组织开展“安康杯”“查保促”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围绕安全和质量编发近千份程序,从5个层面、4个维度构建安全网络,将“三色使命,万无一失”的安全理念践于行动、融于文化。最艰难的攻坚期,公司领导班子全部住进厂区,4小时轮一班穿管廊、蹲舱室,巡查指导现场;中层管理人员守护37块“安全责任田”,绘制45份隐患分布图,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公司所有员工保持高度责任心,将“一次把事情做好”的誓言付诸于每一项工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携手而行,守好核安全阵地,在我国领先探索先进核能技术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精神,心怀“国之大者”,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安全高效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建成投产,持续引领世界先进xx技术进步,用“中国引领”“华能智慧”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获奖感言发言稿3分钟 篇6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xxx,是中国xxxx工业有限公司精密加工中心的钳工。我发言的题目是《用工匠精神铸就强劲“中国心”》。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是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作为生产制造航空发动机的一线技能工人,我深深感到,只有当好工匠、精益求精,才能铸就强劲的“中国心”。
当工匠,就要勤学苦练、执着专注。刚参加工作时,我从最基础的磨钻头干起。磨钻头单调、枯燥,我和许多人一样有点不耐烦。但我想,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当工匠跟磨钻头是一个道理。为了让自己“锋从磨砺出”,我不挑活、不埋怨,认真完成好每项任务,不放过每个技术细节。公司看我认真,入职不到2年就推荐我参加株洲市职业技能竞赛。我珍惜机会,下班后就进行“特训”,每个加工动作都练上百遍。功夫不负有心人,20岁的我一举夺得冠军,还破格评为技师。头顶“90后冠军”“最年轻技师”的光环,我怕自己“徒有虚名”“名不副实”,于是更沉下心来磨练技艺,一有时间就拜师求教。从装夹找正到零件切削特性,从加工路径到程序参数优化,我不断扩充自己的“技能包”,迅速成长为公司青年技能人才领军人物,现已成为某重点型号部件加工的现场负责人。
当工匠,就要严慎细实、精益求精。航空发动机上万个零件,为了让每个零件都成为精品,我们不断改进工艺、挑战极限。一种压气机转子有十级轮盘,为了确保钻孔的同心度,加工时要先将十级轮盘组合在一起,然后像“穿糖葫芦”一样进行整体一次钻孔。传统加工中,往往一级轮盘出现问题,所有比它小的轮盘都要被换掉。为破解难题,我提出制作专用钻孔夹具,在保证同心度的前提下只对出问题的那一级轮盘重新开孔。我吃透材料特性和工艺难点,尝试先开1个定位孔,再利用其导向扩孔,我一点一点调整加工参数,历经数十次试验,终于设计制作出专用钻孔夹具,实现了压气机轮盘“一级出问题、只用换一级”。凭着这股劲儿,我接连破解了高温合金材料钻削加工、涡轮转子组合加工等技术难题,不断推进加工精密度和可靠性。
当工匠,就要敢想敢干、勇于创新。有人认为,工人照图纸干好产品就行,谈不上创新。但我觉得,中国制造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线技术工人,创新既不是高深莫测,也不能纸上谈兵,只要立足岗位、敢想敢干,技术工人创新大有可为。我负责的某型发动机修理就有一个难题,要在进气机匣极其狭小的空间里,把底部边缘仅有圆珠笔芯粗细、只露出3毫米的销钉拔出来,由于定位难、操作难,拔一个就要3小时。有难点,就有创新点,我拿出“神农尝百草”的劲头,不断制作各种工具进行试验,终于用废旧刀柄夹改制出一个小工具,再通过开槽增加摩擦力,不到5分钟就能把销钉轻松拔出。这样看似很“小”、效益很高的创新在生产现场比比皆是,只要我们立足岗位、迎难而上,人人都能创新创造。
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对技术工人给予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青年强则国家强”,只要我们青年产业工人勇于创新、争当工匠,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就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强大支撑力量。我将牢记总书记嘱托,积极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新征程上奋力跑出中国航发人的加速度,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动力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xxx,共产党员,是中国科学院xx物质科学研究院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研制团队的负责人。我发言的题目是《矢志不移自主创新,谱写中国强磁场事业发展新篇章》。
强磁场是现代科学实验最重要的极端条件之一,近20年来,有8项相关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被喻为诺贝尔奖的“摇篮”。我们团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潜心研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这一“国之重器”,为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从无到有,实现关键跨越
曾几何时,国内强磁场领域研究几乎一片空白,是制约我国科技进步的痛点和短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批准建设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从那时起,我们团队就以为祖国研制大科学装置为己任,白手起家,攻坚克难;设备不够,多方借用自主研制;资料不够,搜集文献集中编制;人才不够,千方百计内招外引!高秉钧研究员、张裕恒院士以70多岁高龄筚路蓝缕,大胆革新,实现磁体制造与实验测量技术的国际超越;王俊峰研究员放弃国外优厚条件,满腔热忱投身生命科学研究平台建设;陈文革等骨干长年废寝忘食、刻苦研习。2023年,团队自主研制出中心场强40万高斯的混合磁体,一举跻身世界第二。2023年,进一步提升至43。9万高斯,离全球最高的45万高斯仅一步之遥。很多发达国家为攻克强磁技术数十年未果,我们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关键跨越,创造了强磁技术发展的“中国速度”。
从有到优,推进创新驱动
研制过程中,我们立足学科前沿,坚持自主创新,突破高场水冷磁体与混合磁体设计制造等国际技术壁垒,填补10万高斯级大口径超导磁体等关键技术的国内空白,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装置投入运行后,为国内外150多家单位、2200多项课题提供科研支持,推动产出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成果。在生命科学领域,发现癌细胞中的纺锤体和癌蛋白能被强磁场调控而停止生长,为未来癌症治疗提供了可能方向;在脑科学领域,揭示了日光照射改善学习记忆的分子及神经环路机制;在新型材料领域,首次发现外尔轨道导致的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取得了相关研究一百多年来的重大突破。我们面向前沿、创新驱动,不断深化重大科技基础研究的平台建设,已成长为国际五大稳态强磁场研究中心之一,强磁场科学研究条件全球领先。
从优到强,聚合发展动能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我们以稳态磁场装置为法宝,打造世界一流的平台,凝聚世界一流的人才。我们搭建优质科研平台,全力支持领军人才自主探索,吸引哈佛大学“八剑客”归国扎根xx科学岛。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坚持“师带徒”、做好传帮带,把稳态强磁场装置作为人才培养的实战场,支持培养杜海峰等一批青年骨干逐渐挑起大梁。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依托大装置联合基金和各类人才计划,切实解决后顾之忧,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能扎根。我们比“待遇”更比“机遇”,比“真金”更比“真心”,比“财气”更比“大器”,汇聚了一支院士为牵头,杰青、优青为骨干的近百名跨学科、多层级创新人才队伍,为强磁事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回首强磁技术创新,我们披荆斩棘;展望科技强国建设,我们万丈豪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矢志不移、自主创新,不断谱写中国强磁场事业发展新篇章!
获奖感言发言稿3分钟 篇8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刚才,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向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顾诵芬院士、王大中院士和其他获奖代表颁了奖。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向参与和支持中国科技事业的外国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们党追求真理、崇尚科学,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尊重关心科技工作者。新中国科技事业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经过筚路蓝缕的艰辛探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我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原创成果不断涌现。广大科技工作者胸怀祖国、心系人民,拼搏奉献、勇攀高峰,书写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篇章。去年以来,无论是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前沿,还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第一线,科技工作者都洒下了辛劳汗水、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迸发巨大活力,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支撑引领作用。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广泛激发社会创造潜能,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的主动赢得国家发展的主动,依靠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我们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经济质量效益需要创新引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要靠科技支撑。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着力打造协同高效、能打硬仗的科技“尖兵”,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继续推进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改革项目实施方式,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英雄不问出处。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愿创新、敢创新、能创新者都有机会一展身手。
我们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基础研究的根扎得越深,科技创新之树就越枝繁叶茂。国家财政要大幅增加基础研究经费,强化长期稳定支持,通过税收激励等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基础研究离不开科学家的奇思妙想,也需要着眼解决实践中的科学难题。要推动自由探索和问题导向有机结合,形成基础研究支撑技术突破、应用需求牵引源头创新的良性循环。支持基础研究要保持“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和耐心。要尊重科学规律,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强高校基础学科建设。要营造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科研生态,支持科研人员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
我们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企业创新活跃,发展才有持久动力。要制定更多激励企业创新的普惠性政策,完善和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大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打造共性技术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在协同互促中释放乘数效应。要充分发挥我国市场空间大、应用场景多、需求升级快的优势,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开辟科技成果转化的快车道。
我们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丰富的人力人才资源是科技创新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所在。要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打破制约创新创造的繁文缛节,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既要在完善政策、建章立制方面持续用力,更要确保政策落实不打折、不走样,切实给科研人员松绑减负。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和监督体制,落实责任制,确保各项下放权责接得住、管得好。完善科技评价机制,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改革科技奖励制度,精简数量、提高质量,继续为“帽子热”降温,让原创水平高、应用价值大的成果获得应有激励。我国有9亿劳动力、2。2亿人受过高等教育,要培育有利于创新的社会土壤和生态环境,让更多双创主体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青年是科技发展的希望所在。要用心培养、大力支持、大胆使用青年人才,坚决摒弃重资历轻能力、重显绩轻潜力等不合理做法,倡导良好学风、崇尚真才实学,促进更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我们要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在扩大开放中实现互利共赢。中国将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开展多层次、广领域的科技交流合作,务实推进全球疫情防控、公共卫生、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向世界分享更多创新成果、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发展为全球创新创业者提供了广阔舞台,我们要面向全球科技资源打造强大引力场,支持各国科学家围绕全球性问题挑战开展联合研究,热忱欢迎更多海外人才来华实现创新梦想。
同志们,朋友们,新征程赋予科技事业新使命,呼唤科技工作者新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珍惜荣誉、不负重托,砥砺前行、奋发有为,推动科技事业取得更大进步,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