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讲故事稿件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讲故事稿件 篇1
我是保密故事讲述人韩xx。今天,我要讲述的保密故事是“忠魂大义永不泯,无字天书传机密”
天刚破晓,江西省宜春市慈化镇的小街上就急匆匆地走着一个中年男人。这是1928年立冬以来第一次降霜,地面上一层厚厚的白霜在他的脚下踏得簌簌作响。只见这人个子不高,面若古铜,走在街上并不起眼。但奇怪的是,他有一只眼睛全瞎了。
这个神色匆匆的“独眼”男人就是秘密参加了慈化地区农会组织的地下交通员李光日,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把革命的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在这一革命大浪潮的推动下,慈化地区的革命工作者也在暗暗酝酿着一件大事,今天有一份重要文件要他送出慈化镇。
就在李光日越来越靠近镇门口时,他发现迎面走来的人都面色慌张。凭着地下工作者敏锐的直觉,他突然感到危险正在步步逼近。果然,他远远看见镇门口有敌人戒备森严,荷枪实弹,盘查过往行人,见瞎子就抓。
焦急当中,李光日回到陈根宝的家,也就是当时宜萍县苏维埃政府的一个地下联络站,与陈根宝进行商议。他们清楚地知道李光日身上这份文件的重要性,它不仅关系许多地下革命者的生命,还关系慈化正在酝酿的“大事”能否成功,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把它送出去。
正当两人一筹莫展之际,陈根宝年迈的父亲把两人叫进了里屋。只见老人躺在床上,似乎病得不轻,他缓慢地抓起李光日和儿子的手,意味深长地说:“儿呀,你们都是办的大事,是跟着毛泽东走的人,我虽然老了,可死也要跟着共产党走!我已经想好了一个办法。”说着,他紧紧地握了握李光日的手,目光中充满坚定。随后,他满含深情地看了看自己的儿子,说道:“过一会儿,你来我屋里,我会告诉你们怎么走出慈化镇。”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李光日和陈根宝都不知道老爷子到底想出了什么法子。过了十多分钟,两人实在按捺不住,就推开老爷子的屋门,却看见老爷子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陈根宝十分纳闷,就上前推老爷子,埋怨道:“爹,这节骨眼儿你怎么还睡着了呢?”话音未落,李光日就发现老爷子不对劲,赶忙上前一试探,顿时大吃一惊。此时,两人才发现老爷子已经咽气,枕头边还放着一封信:“根宝,为父年老体迈,与其残喘苟活于世还不如为革命捐躯,吾已服下祖传的剧毒,此毒一个时辰之内就会使尸骨散发出难闻之味,你们对外就说我身染恶疾,有传染危险,需立刻送出镇外办丧,趁着办丧之际,把李交通员送出镇外,千万不要让革命蒙受损失……”
刹那间,李光日泪流满面,他“扑通”一声跪倒在老爷子床前,哽咽道:“大爷,你放心,我一定会把信件安全送到,我们的革命一定会取得胜利!”
陈根宝强忍着悲痛,立即遵照父亲的遗愿开始布置葬礼。
一支三十多人的送葬队伍从陈根宝家出发,守镇门的敌人把队伍拦截下来后对李光日进行了搜身,但只搜出来了几串纸钱,又因为有恶臭不断从棺木中飘出,怕触霉头,便将他们一行人放了出去。
但让敌军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在李光日身上搜出的那几串纸钱,其中一串恰恰就是那份绝密文件!这就是李光日苦苦思索出来的“无字天书”:用南瓜汁在纸上写信,干后纸上不留一点痕迹,只要一放入水中,字迹就清晰可见。
就这样,李光日随着送葬队伍顺利出了慈化镇。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更是有一大批像李光日、陈根宝这样默默无闻地保密工作者,他们隐姓埋名,常常一生困苦,却置身险境潜于敌人的心脏,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孤身战斗,不计较个人得失甚至背负骂名,坚定的为党组织输送情报无怨无悔。
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是珍贵的印记仍在;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更应学习先辈们不计较荣辱得失,不沉湎个人私情,无私无畏,忠诚奉献的精神,续写共产党人的政治气节和优秀保密工作者的可贵品质!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讲故事稿件 篇2
《黄显声虎入笼中威不倒》
1931年9月18日夜里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突然向沈阳北大营发动进攻。此时,一位将军拍案而起,率部投入对日军的抵抗。可是18年后,这位没有死在日军炮火下的将军,却在重庆歌乐山下倒在国民党特务的罪恶枪声中。这位将军就是黄显声。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将军被无理扣押,黄显声对蒋介石假抗日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l937年在武汉,他积极策划营救张学良将军;还主动与周恩来同志联系,将一批武器弹药秘密送往延安。1938年2月2日,正准备去延安的黄显声不幸在武汉被捕。在息烽监狱,黄显声将军极度忧愤“报国欲死无战场”!他以“虎入笼中威不倒”而自励,在一封给儿子的信中他表明了这样的观点:“我现在虽然坐牢,但没有犯法,是为团体、为国家、为义气而坐牢,问心无愧,将来生死存亡在所不计”。
1946年,黄显声将军被转囚到白公馆看守所。在白公馆,黄显声被关在二楼二室,一个人住在里面,有一张写字桌,可以看报纸。近10年的囚禁,使他已不习惯多讲话。在白公馆看守所,黄显声将军有时可以在特务的看管下走出去转转,难友曾经劝他找机会跑掉,但是将军表示:我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军人,做事情要光明磊落!白公馆大屠杀开始后,黄显声第一个被带了出去,在步云桥刑场,罪恶的子弹射向他的后背,鲜血浸透了他身下的那片土地。黄显声将军在白公馆牢房的那张小桌上的台历,永远地停留在1949年11月27日这一天。
党的百年礼赞,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牢记这些英雄的名字,不忘初心,牢记来时的路。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讲故事稿件 篇3
《张劲夫“让车”救群众》
38年前,原中顾委常委、国务委员,我国科技和财经战线的杰出领导人张劲夫让车救群众的“小事”,深刻诠释了什么是人民利益至上的根本立场。
1979年底,张劲夫调任安徽省省长、省委第二书记,不久又任第一书记。张劲夫是安徽肥东人,抗日战争时长期奋战在安徽,与家乡人民结下深厚情谊。张劲夫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儿子、人民的公仆,把回到故乡工作当作为父老乡亲服务的机会。他一心为公,作风务实,到全省各地调查研究,深入实际了解情况,为安徽发展“把脉问诊”。调研中,张劲夫要求一律不搞迎送,不搞宴请,不搞层层陪同。他说:“咱们安徽是个穷省,不能穷庙富和尚。”
198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张劲夫和省委政策研究室等部门同志在基层调查农业生产情况时,看到一位妇女倒在路边,满脸鲜血,处于昏迷状态,一些群众焦急地围聚在一起,不知所措。张劲夫立即指挥让出一辆车,派人将病人护送到医院救治。护送人员回来后,张劲夫关切地问:“伤势怎样?有没有生命危险?住上院没有?”第二天他再次让人询问情况,知道病人已住院、状况良好,才放下心。十几天后,省委办公厅收到病人家属的感谢信。信中说:张劲夫省长这种关心和爱护群众的精神,一直感动着我和我的一家。党员领导干部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正是今天新型干群关系的体现吗?有了这种干群关系,人民群众在“四化”建设中还有什么力量不使出来呢?
张劲夫收到转来的感谢信后写道:“不要感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遗憾的是,还有许多该做的事未做,或者未有做好。”
张劲夫让车事小,但关心群众、把群众装在心里事大,这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广大党员干部应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力用情做好各项工作。
党的百年礼赞,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牢记这些英雄的名字,不忘初心,牢记来时的路。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讲故事稿件 篇4
《坚贞不屈的王孝和》
“我一定用我的生命保卫党,保卫工人阶级的崇高事业,永不动摇,一直革命到底。”这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是王孝和的入党誓言。最后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实现了这一誓言。
1948年4月19日晚上,国民党特务来到王孝和家,软硬兼施,威胁利诱,妄图使王孝和“自首”。王孝和愤然表示:“我是上电厂2800名职工选出来的工会常务理事,只知道为会员说话办事,没有什么可以自首的。”特务只得悻悻离去。两天后,国民党特务逮捕了王孝和,将他关押在警备大队审讯处,面对凶神恶煞般的特务,王孝和一言不发,坦然处之。特务恼羞成怒,对王孝和轮番施以“老虎凳”、“磨排骨”、“辣椒水”等酷刑。王孝和怒目以示,敌人未得到一个字的口供。1948年4月22日,王孝和再次被施以酷刑,直至昏迷。1948年4月23日,特务对王孝和动用电刑。他以坚强的意志,顶住了敌人的摧残。特务对王孝和无计可施。
被捕后的几个月,王孝和利用一切机会揭露凶残的敌人。他在法庭上,一次又一次地当众解开衬衣,露出身上一处又一处血迹斑斑的伤痕,揭露敌人酷刑逼供的暴行。敌人黔驴技穷。1948年9月24日,刑庭以“连续教唆、意图妨碍治安”等罪行判王孝和死刑。在死神即将来临时,王孝和毫无惧色,以满腔的激情写了三封信,一封给狱中难友:一封给年迈的双亲;一封给妻子。
给难友的信中,王孝和写道:“有正义的人士们,祝你们身体健康,为正义而继续奋斗下去!前途是光明的,那光明正向大家招手呢!只待大家努力奋斗!”在给双亲的信中,王孝和写道:“父母养我育我,含辛茹苦。儿不能再为双亲尽孝养老,请多谅解。然而,儿为正义而死,死而无憾……”在给妻子的信中,王孝和写道:“你要挺住,要活下去,把孩子抚养成人,告诉孩子,父亲是被谁杀的,教育孩子一定要继承父志。”
1948年9月30日上午,王孝和被押赴刑场,从容赴死。王孝和——一位年仅24岁的共产党员以他的实际行动兑现了入党誓言。
党的百年礼赞,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牢记这些英雄的名字,不忘初心,牢记来时的路。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讲故事稿件 篇5
我是保密故事讲述人芦xx,今天,我要讲述的保密故事是“四八”烈士王若飞先生的故事。
在内蒙古博物院展柜中陈列着一本红色日记本,翻开日记本,用钢笔书写的“铁窗怒吼”四字映入眼帘。这是杨植霖在日记本上记录的,革命先驱王若飞在狱中进行革命斗争的文字记录。
“你是什么人?”
“共产党人。”
“你们的人在哪里?”
“到处都有。”
“你把他们供出来!”
“比上天还难。”
这段文字,是1931年王若飞在内蒙古包头被捕时与警察局长的一次对话。
1931年9月,王若飞从苏联回国领导西北地区的革命斗争,任中共西北特委书记。在商贾云集的包头,他化名为黄敬斋,扮成皮毛商人领导西北地区的革命斗争。在包头泰安客栈里,王若飞与中共西蒙工委书记乌兰夫取得联系。在两人会面后王若飞起草了《告蒙汉同胞书》,并成立了党的外围组织“平民革命党”。但几日后横遭变故,由于叛徒泄密,王若飞被捕。当时他身上带有乌兰夫给他的工作报告和《告蒙汉同胞书》等,为保护党的秘密和同志们的安全,他拼命将纸片塞进嘴里嚼烂。国民党连夜审讯,王若飞宁死不屈:“‘招’字早就从我的字典里抠掉了,你们只能抓到我一个人。”当被押赴刑场以“执行枪决”相威胁时,他亦泰然处之,平静地对刽子手说:“开枪吧!”时任绥远省政府主席的傅作义感佩于王若飞的胆略与气节,请他在自家客厅长谈,王若飞对其力陈抗日主张,并写下一份长达万言的“抗日救国意见书”。
1931年11月,王若飞被押送到归绥(呼和浩特)第一“模范监狱”。1934年,被判十年徒刑。狱中生活极其艰苦,王若飞曾在给亲人的书信中写道,“居狱中久,气血渐衰,皮肉虚浮,偶尔擦破,常至溃烂”“人间地狱,信非虚语”。然而当谈及狱中心志,却是另一番豪情万丈:以为弟居此环境中,将如何哀伤痛苦,其实不然。一息尚存,终当努力奋斗。现实所受之苦难,早在预计之中,为工作过程所难免,决不值什么伤痛也,并写下“为谋解放头可断,留得清白在人间”,“死里逃生唯斗争,铁窗难锁钢铁心”等诗句,忠贞坚定之心跃然纸上。
1936年,王若飞被转押至山西。中共中央北方局派薄一波前往山西进行抗日救亡宣传组织工作,伺机营救狱中同志。当薄一波出现在囚室时,王若飞高度警惕,要求他带来党的文件以作证明,经数次交谈考察,方才予以信任。得知即将出狱,王若飞主动要求党组织对自己进行审查。最终在经历在长达5年7个月的牢狱生活后,王若飞重获自由,在狱期间未曾泄露我党任何情报。
王若飞同志用他的一生,实现了他“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诺言。他也给我们当今的党员同志树立了一个榜样!向王若飞同志学习,时刻警醒自己,不忘初心使命,一切要为人民打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讲故事稿件 篇6
《李四光:把入党作为生命新起点》
李四光是著名地质学家。他1889年10月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1913年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毕业后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国地质学会会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冲破台湾当局的重重阻挠,在国外辗转数月安全回到祖国。
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李四光长期掩藏在心中的一个愿望。他曾对夫人许淑彬说:“有了共产党,中国就有了希望!”但很长时间以来,他因自认为条件不够,没有向党组织提出申请。后来,他经过认真考虑后,于1957年正式提出入党。
1957年1月,李四光因患病到杭州疗养。3月的一天,周总理特意来看望他。周总理关切地询问了他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并详细问及他对于加入共产党的想法。李四光袒露了自己要求入党这一多年来的心愿,以及为什么考虑多年却又没有提出来的原因。针对李四光的想法,周总理耐心地给予鼓励并加以劝导,这增添了李四光入党的勇气和信心。在他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后,地质部党组很快对其入党问题作了认真研究。
1958年下半年,地质部党组书记何长工、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劲夫一致认为,李四光积极要求进步,已经具备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愿意作其入党介绍人。10月18日,李四光开始填写入党志愿书。12月22日,中共地质部办公厅第一支部召开支部大会,讨论李四光的入党问题。会上,李四光以自己的经历和切身感受,动情地畅谈了他对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认识。针对他的发言,大家表示非常赞同。29日,李四光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从此,他的生命开启了崭新的一页。
对于由一名民族主义者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转变,已临古稀之年的李四光称自己“像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生命的新起点才开始”。之后,他以更加旺盛的精力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之中。在逝世的前一年,他还为中央领导同志编写《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一书,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竭诚爱戴。周恩来曾给予他高度评价,称他为“科学界的一面旗帜”。
党的百年礼赞,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牢记这些英雄的名字,不忘初心,牢记来时的路。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讲故事稿件 篇7
邹韬奋1921年大学毕业后负责《生活》周刊和《时事新报》副刊编务。确定《生活》周刊的宗旨为“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谋社会改造”。
1936年11月,国民党政府以“危害民国”罪,逮捕了邹韬奋等七名救国会的领导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事件。出狱后,邹韬奋前往武汉继续参加救国活动。香港沦陷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邹韬奋后来到达东江、苏北抗日根据地。但就在此时,邹韬奋不幸患上了耳癌,只得回上海就医。患病期间,他仍笔耕不辍。
1944年7月24日,邹韬奋离开了他热爱的爱国民主事业,享年50岁。在邹韬奋弥留之际,他口授遗嘱,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请中国共产党中央严格审查我一生奋斗历史。如其合格,请追认入党。”1944年10月,《解放日报》发表了中共中央致邹韬奋家属的唁电,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高度赞誉和评价了他一生从事的伟大事业。毛泽东亲自为他题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
党的百年礼赞,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牢记这些英雄的名字,不忘初心,牢记来时的路。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讲故事稿件 篇8
我是保密故事的讲述人方xx。今天我要讲述的保密故事是中国无线电波之父、十大红色特工之一的李白烈士的故事。
“久未接到家信,内心实在挂念。男屡次寄回之信,不知收到几何?近来,福体康健否?合家都好么?甚念……”书信里的李白闲话家常,语气温和而体贴。然而,直至牺牲,他的家人才知道,书信背后的李白一直以电波为尖刀,战斗在敌人的“心脏”,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李白在十五岁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因为表现优异而被调入红五军团任电台台长兼政委。在长征的漫漫长途中,李白和他的无线电队战友们白天跟着队伍负重前行,晚上收发情报继续工作,在敌人的炮火中用自己的生命践行着“人在电台在”的革命誓言。李白对战友说:“电台是全军团几千人的耳目,是与总部联络的主要工具,我们要视电台重于生命。”
“电台重于生命”,这句话后来不仅成为整支无线电队的响亮口号,更是一支特殊队伍在雪山和草地上表现出来的不朽精神。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国抗战形势,加强对敌占区的秘密工作,党中央派李白到南京、上海等地建立党的秘密电台。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李白以坚强的意志和高超的技术,巧妙地担负起了上海党组织与党中央的秘密电台联络工作,将一份份地下党组织获得的宝贵情报传递给党中央,架起上海与延安之间的“空中桥梁”。
抗战胜利后,李白夫妇回到上海,利用一台仅有7瓦功率的小发报机与党中央电台联系,将国民党各种情报传送到延安和其他解放区。1948年12月30日凌晨,李白正在向西柏坡发送国民党的长江布防情报时被敌人所定位,自知已经无法逃脱的他让妻子裘慧英带着孩子出去躲藏,自己镇定地坚持将情报发完,并销毁了密码,随后被闻风而来的敌人所逮捕。当晚,凶残的敌人连夜对李白进行刑讯,30多个小时内竟使用了36种酷刑。面对高官厚禄诱惑和审讯者的严刑逼供,李白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党的秘密。
无计可施的国民党政府下达了死命令,判决李白等人“坚不吐实,处以极刑。”临刑前,李白托出狱的同志给裘慧英带去消息,让她在监狱附近的老百姓家的阳台上等候,对着监狱的窗子见上最后一面。李白告诉裘慧英,“今后我回来当然最好,万一不能回来,你们和全国人民一样,能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当晚,李白被敌人秘密杀害,年仅39岁。而此时,距上海解放只有20天。
2023年,根据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改编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正式开演。“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这是剧中的李白发出的最后一封电报,跨越70余年的时空,地下工作者李白从容赴死的英雄形象感动无数观众,他用短暂却光辉的一生诠释了对信仰的坚守,对革命事业的热忱,留下了一段永不消逝的电波。
“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在革命的历史中,一位又一位的中国共产党保密工作者前赴后继,诠释了何为“电台重于生命,革命何惧生死”,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让我们缅怀革命先辈,让革命的薪火在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手中不断传递下去。
致敬人民英雄,传承红色基因,共同筑起国家的保密长城!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讲故事稿件 篇9
《邓初民:古稀之年终入党》
邓初民早年东渡日本求学,受进步教授河上肇的影响,他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著作,成为我国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之一。早在1922年发表的《怎样改造中国》一文,他曾断言“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邓初民毕业回国后的五年,中国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邓初民决定到南方投身革命。到武汉不久,邓初民经董必武介绍,加入了国民党。北伐军占领南昌后,蒋介石挑起了“迁都”之争,邓初民也参加了这场斗争。他前往南昌说服蒋介石遵照孙中山意旨将国民革命进行到底,但蒋介石却不为所动。1927年3月,湖北省党部召开庆祝国民党政府迁都武汉的群众大会,邓初民发表演说批评国民党右派的分裂活动。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邓初民十分愤怒,力主对蒋实施讨伐。汪精卫“分共”后,湖北省政府被右派掌控。不久,邓初民被列为亲共分子,难以在武汉立足,只得离开武汉来到上海。
此后,邓初民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抗战爆发后,经与共产党员张云逸面谈,邓初民北上武汉从事抗日统战活动。1946年2月,重庆较场口事件发生后,邓初民等人联名发表《告全国人民书》,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和平的罪行。因遭到国民党特务暴徒的袭击,邓初民在中共地下党的帮助下,出走香港。1949年初,他同一批民主人士到达北京,9月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62年,邓初民以73岁的高龄入了党,对此他非常高兴,引用苏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名句来表达自己的激动心情。
党的百年礼赞,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牢记这些英雄的名字,不忘初心,牢记来时的路。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讲故事稿件 篇10
我是保密故事讲述人吴xx。今天,我要讲述的保密故事是被誉为“龙潭三杰”之一的钱壮飞先生的故事。
如果提到一本密码本,您会联想到些什么?安全、隐私、秘密?如果我说一册密码本还能与我党的性命攸关,您是否会觉得难以想象?但事实的确如此。
钱壮飞出生于浙江湖州的一个商人家庭,青年时期先后受到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社会进步人士的影响,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最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出众的才华以及适逢其会,钱壮飞取得了国民党中统局长徐恩曾的信任,当上了徐的机要秘书,从而牢牢地掌控了南京、上海、天津的情报。
但在那个白色恐怖横行的年代,成为卧底潜匿在敌人眼皮之下,所面临地是随时被发现后的严刑拷打与壮烈牺牲,然而抱有爱国热切之心的钱壮飞没有退缩。钱壮飞发现,徐恩曾有一个随身携带的密码本。显然,要想获得国民党最高统治集团的最高机密,就必须先拿到这个密码本。
机会终于来了,在一次随徐恩曾到上海开会时,钱壮飞和李克农故意闲聊,说某歌舞厅新来了个姑娘,美若天仙,这话被嗜色成性的徐恩曾听到了,眼睛瞬间睁圆,忙问在哪?起身便准备前往。心系密码本的钱壮飞故作谨慎地提醒道;带着密码本出入风月场所安全吗?说罢,徐恩曾便当着二人之面将密码本锁进了机要柜里,这为钱壮飞复制密码本创造了机会。凭借着这本密码本破译的情报,使我党对敌人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成功地在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并且粉碎了敌人企图破坏中共中央指导机关的计划。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叛变投敌的党中央高层顾顺章供出了我党最机密的情报。就在此危急关头,正是钱壮飞截获了这一绝密情报,周恩来、陈赓、李克农等接报后立即组织撤离,使得在上海的中央机关避免了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同时自知暴露的钱壮飞被迫撤离。钱壮飞出走后,徐恩曾害怕被追究,向陈立夫、蒋介石隐瞒了密码泄露之事。这样,国民党当局长期未更改密码。直至红军长征时,对敌侦察仍主要依靠无线电侦听,总能选择敌人合围的薄弱部位跳出,为红军长征路上力挽狂澜,西进贵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小小的一册密码本,在中国历史上起到的作用真是不容低估。
周恩来总理在建国后曾多次满怀深情地提起钱壮飞说:“要不是钱壮飞同志,我们这些人都会死在国民党反动派手里!”情报斗争还在继续,但钱壮飞自牺牲都再也没能见到自己的儿女。可以说钱壮飞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我党的情报和保密工作,充分展现了革命先辈为严守党的秘密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崇高精神和追求真理而舍生取义的坚定信念。
“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在新时代,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平民大众,都要从根本上重视保密工作,要深刻理解保密工作是捍卫集体形象和荣誉的斗争,容不得一丝懈怠和疏忽。而蛰伏在保密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工作者们,当世虽不可知,但历史会永远铭记,党和国家会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