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案大全实用文档范文大全内容页

2023年社区两优一先优秀党员先进事迹

2023-10-05 12:10:29互联网范文大全手机版

社区两优一先优秀党员先进事迹 篇1

恪尽职守,做党支部里的好“头雁”

XX同志始终坚持“学党章、听党话、跟党走、热爱党、忠于党、为党旗增光”的理念,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部署要求,聚焦“一抓三促”,紧密结合基层治理,创新落实城固县城市基层党建“1+X”联动机制,拓展实施“四同四共”做法。通过基层组织联建共建,夯实筑牢基层治理战斗堡垒。社区先后被授予“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全国扫黄打非先进基层示范点”、“陕西省四星社区党组织”、“陕西省文明社区”、“陕西省慈善示范社区”表彰,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乐于奉献,做困难群体的贴心人

城东社区服务居民5903户15560人,辖区多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老年人。针对社区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实际情况,她积极协调,筹措资金,腾出场地,购买设备,建立了社区留守儿童活动场所,实施“情暖童心、守望幸福”等系列活动,动员组织社会力量,营造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良好氛围。

首创“爱洒夕阳,让幸福来敲门”爱老助困项目,率先成立“老友之家”、“慈善老年大学”,组织开展老年运动会,努力让老人享幸福快乐晚年;针对辖区内孤老、独居、高龄、残障等特殊人群,积极开展以“生活照料、心灵慰藉,法律援助”等为主题的优质服务活动,让辖区老年人感受到“老来不缺爱,社区有关爱”的温度。组织成立了由歌唱队、广场舞蹈队、民族舞队、拉丁舞队近200名妇女组成的社区艺术团,多次在省、市、县和社区参加各类演出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社区艺术团给妇女们搭建了锻炼身体、交流感情的平台,培养了她们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乐于奉献,做困难群体的贴心人

成立的社区志愿者协会,经过四年的运行发展,志愿者登记人数达630余人,形成了“爱心+真心+贴心+孝心+红心”的“五心”服务特色和“巩固、发展、提高、前进”的良好社会氛围,开展志愿活动近百场,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称赞和社会的好评。每逢传统节日,积极邀请辖区离退休老党员干部、空巢老人、居民群众一起举办联欢会,端午节包粽子比赛、中秋大团圆茶花会、“党在我心中”歌咏比赛、“充满激情、超越梦想”诵读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切实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提升了居民群众的幸福感。XX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务实担当、乐于奉献,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荣获“中国好人”、“陕西省优秀志愿者”、“陕西省学雷锋岗位标兵”、“汉中市优秀共产党员”、“城固县劳动模范”等称号。

社区两优一先优秀党员先进事迹 篇2

“只有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基层的工作才有底气。”这是春晖路街道锦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龙灿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作为一名80后,龙灿在基层“摸爬滚打”已有10多年的时间。自2023年10月进入锦城社区工作后,她俨然把这里当成自己另一个“家”,用爱心耐心细心当好群众身边的“贴心人”。近日,龙灿更是获评大渡口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龙书记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前段时间在她的带领下,我们楼的老旧电梯改造完成,现在我们坐电梯都不担心了。”8月10日,记者跟随龙灿来到秋实春华小区,不少居民和她热情地打着招呼。出处 WwW.WENAnDaqUAN.COm

秋实春华小区共有6栋楼,18台电梯,由于电梯使用频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居民向社区反映,希望能够进行老旧电梯改造。龙灿第一时间联合社区物业专干、网格员及小区业委会、党员志愿者召开会议,宣传政策、商量对策。最终,在多方努力下,小区已经完成14台老旧电梯改造,大大方便了居民的生活。

“社区工作身处基层一线,在群众中间就更应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龙灿告诉记者,“今年来,我们在落实相关要求部署,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群众问题收集反馈机制,倾听百姓呼声,帮助协调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在龙灿的带领下,锦城社区先后解决了西城大道噪音扰民,秋实春华、华庭紫苑健身器材缺失,锦天康都沿线停车难,柏华教师楼无休闲桌椅,翠云街乱停车,锦天康都9栋加装新电梯,渝港花园修建摩托车停放点等一系列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如今,锦城社区已是焕然一新!辖区修复破损道路约280平方米,更换人行道透水砖约150平方米,更换破损井盖2个,更换破旧宣传栏9个,整治空地种菜约17亩。

“小龙,你现在到我们家里来一趟吧,我们几姐妹为了老人又吵起来了。”中午12点过,刚准备吃午饭的龙灿又接到了居民陈阿姨打来的电话。

“好的,陈阿姨,我马上过来。”挂断电话,龙灿立刻往小区赶。原来,几名子女因为赡养老人和财产分配问题引发了矛盾,谁也不让谁的时候,她们想到了找社区调解,在便民联系卡上找到龙灿电话后,她们第一时间拨通了电话。后来,在龙灿的几番交谈和思想工作后,大家终于达成了共识,老人的赡养问题得到解决。

“我们走访居民家时,将社区联系卡发到居民手中,建立网格楼栋群,及时在群里发布民生政策,居民有问题也可第一时间在群里得到接待解决,真正做到了服务居民零距离,方便了居民群众。”龙灿说。

空闲下来接受采访时,已是下班时间。一天的工作让龙灿的脸上满是疲惫。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龙灿始终以敬业与实干诠释着自己对岗位、对党员群众、对社区这片热土的深沉感情。

对于社区工作,龙灿如此形容:“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要沉下心来为老百姓做事。”

社区两优一先优秀党员先进事迹 篇3

“小田,你们又来看我了呀,天太热你们要注意防暑哦。”日前,84岁的党员张英才因腿脚不便未参与当月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田桂兰便带上年轻党员一同上门为她送学。“张姐,今天我们给你带了好东西来哦,满满的‘精神粮食’。”说着便将袋子里的两本党史书籍拿出来分享。

学习完后,张英才留田桂兰一行多歇一会再走,田桂兰却没有停留,她说:“我们还要去给友谊大厦的许嬢嬢做清洁,她一个人住腿脚不方便,我们做完顺路就回去了。”临走时,张英才顺带将当月的党费放心地交给了田桂兰代缴给组织。田桂兰说,为年纪大的老党员送学、代收支部党费、组织学习活动都是经常的事,党员信任,她也乐在其中。不仅如此,她还专门牵头组织辖区党支部书记、委员及年轻党员成立“党员”宣讲义工小分队,就近、就难分配宣讲成员上门送学,确保每个党员学习不掉队、思想不落伍。

今年70岁的田桂兰已有36年党龄,退休前,作为单位的会计和行政文员,田桂兰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奉献青春;退休后,作为文兴一支部书记,田桂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残疾人帮扶工作。

多年前,因辖区部分残疾人存在行为偏激,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况,大大增添了家人心理负担。沪汉社区本着“以人为本,人尽其才,重树信心”的服务宗旨,在2006年4月建立了以社区残疾人康复示范社区为依托、以手工编织为主、以工代疗为目的的残疾人工疗站。刚退休的田桂兰得知情况后,主动承担起了服务这部分残疾人的义务,田桂兰决心要帮助他们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于是她通过网上查阅资料,面对面与残疾人本人和家属沟通,选择了“串珠”技术,自己每天先用手机视频学习后,再链接社区资源定期通过开展手编课程将自己的心得一步一步教给这群特殊的“学生”。

现如今残疾人工疗站的学员们定期参加手编和作品义卖,生活得到了充实,个人能力得到认可,获得感与幸福感大幅度提升。

田桂兰先后多次荣获“爱心大使”“优秀巾帼志愿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2023年重庆市第四届“冬日针爱”志愿者活动中荣获“最美编织义工”称号。面对荣誉,田桂兰显得很淡然。她说:“雷锋曾说:‘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共产党员就像钉子一样,组织把你安排在任何岗位上都必须永不生锈,闪闪发光’。”她只是做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往后,她会继续尽她所能为大家服务。

社区两优一先优秀党员先进事迹 篇4

有13年党龄的她充分发挥党员表率作用,以身作则,哪里有需要,她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哪里。整治居民生活环境、创新宣讲方式让党史知识走进居民心中……她积极组织、团结带领科室成员完成好各项工作。她就是荣获大渡口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九宫庙街道党建办一级科员袁铷彬。

2008年,怀揣着理想信念的袁铷彬在党组织的培养下,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2023年,袁铷彬来到九宫庙街道党建办,主要负责党建宣传工作。在工作中,她虚心学习业务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为推动街道党建宣传工作献出力量。

“老旧墙面美化后太漂亮了!”“把一楼生锈的防盗网利用起来真有创意。”……8月17日,在九宫庙街道新工社区,经过美化后的社区环境,不仅获得居民好评连连,更有市民朋友前来打卡拍照。以前的老旧楼栋已成为现在的社区新名片。

新工社区是典型老旧社区,共有30余栋老旧楼栋。前段时间,部分房屋由于修建时间久远,楼栋外墙陆续出现墙皮脱落现象,且长年经受风吹日晒,楼栋墙面已经斑驳,不仅影响美观,更存在安全隐患。

袁铷彬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到社区走访,思考解决办法。“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墙面粉刷上白漆,过不了多久又会出现相同的脏乱情况。”袁铷彬说,经过大家的“头脑风暴”,社区决定将楼栋外墙整改和党建宣传联系起来,既有创意又更有意义。同时,考虑到辖区大部分居民是重钢职工,袁铷彬还提出,把重钢元素融入到党史学习教育中,不仅起到宣传作用,也更有特色。

今年4月初,在街道领导的带领下,袁铷彬和同事们一起邀请专业的墙绘师、社工志愿者对楼栋外墙进行美化。大家认真勾线、调色、上色,围绕百年党史主题进行创作。社区的小朋友们也纷纷报名,用“彩色小手印”让墙绘作品更加生动活泼。与此同时,外墙墙面还挂上了重钢老照片、齿轮螺帽等重钢元素。经过1个多月的努力,“百年党史”“半床棉被”“记忆中的老食堂”等共8处装饰画和装饰物完整地展现在居民眼前,辖区环境焕然一新。

除了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袁铷彬还不断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为了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袁铷彬来到群众身边进行宣讲,但同时她也发现了问题。“一开始宣讲在群众中的反响并不理想。”袁铷彬说,如何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这让她陷入深思。经过多次商讨,袁铷彬和同事们决定以话剧表演的形式,把党史知识融入到表演中,让群众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学到党史知识。

说干就干,袁铷彬在网上大量翻阅党史学习教育资料,结合自身党建宣传工作,耗时一个月,反复修改10余次,创作了以江姐的英雄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党史学习教育主题话剧。

为了给群众呈现最好地演出,袁铷彬和同事们每天利用下班时间排练,常常要练习到深夜。今年7月,在思源公园的舞台上,主题话剧上演,在群众中取得不错的反响。

袁铷彬尽心尽责推进本职工作,在平凡岗位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她先后荣获“创建市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工作先进个人”“十佳文明市民”等称号,在2010年荣获区“十佳”社区工作者;2023年获区“I学I行”风采展示活动“十佳选手”。面对荣誉,袁铷彬不骄不躁,她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有责任有义务为人民服务,遇到问题更应该冲锋在前,不怕苦累。”

社区两优一先优秀党员先进事迹 篇5

近年来,大渡口区依托主城中心城区和全域滨江区位优势,借助百年重钢的历史积淀,结合新时代新阶段新要求,高起点谋划实施转型发展,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同步提升。这其中有一位“参谋助手”作出了积极贡献,她就是大渡口区发展改革委经济信息中心主任王亚梅。

善学爱钻敢啃“硬骨头”

2009年,王亚梅大学毕业后来到大渡口区,进入区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科。彼时,正值重钢环保搬迁。因重钢而兴的大渡口,如何转型发展亟待破题。

王亚梅毕业于西南大学,专业是管理会计学,与国民经济综合科的研究提出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经济结构调整政策等职能职责还是有着较大差别。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更要专一行精一行!”王亚梅暗下决心,凭着骨子里的那股钻劲,很快工作便上了手。一线走访调研,问计专家学者,学习借鉴先进……2010年,她参与编制的《后工业时代的大渡口区发展战略研究》荣获市发改委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

“忙!整天忙忙碌碌的,但要说做了什么大事也说不上,就是用心做好本职工作吧。”面对记者的采访,王亚梅说得最多的就是“用心”。

王亚梅所在科室,负责面较广,工作量较大。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经常性加班,她始终秉承“用心干事”的信念,高标准严要求,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牵头完成重大规划编制

王亚梅与同事一道,谋思路绘蓝图、突重点促转型、抓统筹促发展、强调度稳经济,取得较好成绩。

这些年,王亚梅牵头完成了大渡口区“十二五”规划纲要及中期评估报告,牵头完成了大渡口区“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及环保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专项规划编制,统筹推进规划落实、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牵头开展大渡口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面向社会公众开展了“建言大渡口、共谱新蓝图”金点子征集活动,广聚众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纲要编制。

王亚梅参与编制《大渡口滨江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实施方案》,大渡口作为重庆市唯一区县纳入全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区,成功争取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支持大渡口区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意见》;牵头编制《大渡口老工业区创建搬迁改造示范工程行动计划(2023-2023年)》,大渡口成功纳入全国重点示范工程。

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分析

王亚梅每年牵头编制大渡口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对大渡口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作出安排,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理性分析、客观判断,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每月形成经济运行分析材料,每季度筹备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推动全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王亚梅还牵头推进大渡口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制定出台《大渡口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3年)》《大渡口区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全区围绕区域合作、项目合作、企业合作,共签订各类合作协议10份;统筹推进全区“三大攻坚战”和“八项行动计划”、综合经济领域改革工作,制定大渡口区《关于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应对疫情制定《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政策措施》18条,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一份努力一份收获。2023年,王亚梅被大渡口区直机关评为“活力党员”;2023年,荣获大渡口区党委系统信息工作先进个人;2023年,被评为重庆市经济信息系统先进个人;2023年,被评为重庆市发展改革系统先进个人;2023年至今连续多年年度考核为优秀。

社区两优一先优秀党员先进事迹 篇6

人人都说,在邢家桥社区,没点能耐,当不了书记。

谢兰是个奇迹,不仅当了书记,还当好了书记,还当成了让居民心服口服的好书记。

在社区工作19年,谢兰一直在攻坚闯关,啃下了不少硬骨头:整治夜市、整治菜市场、整治安置房……居民给她起了个外号“整整书记”。谢兰说,这些事情看似“鸡毛蒜皮”,却是社区工作的“千头万绪”,更是居民关心的“急难愁盼”。

啃硬骨头

圆了1422人的“广厦安居”梦

“厨房炒着菜,上面就飘灰下来。”“楼上厕所的水漏到我家吊顶上,我们上厕所,都要打着伞。”“楼上漏到我家,我家又漏到楼下。”……

三年前的邢家桥社区,居民的投诉让谢兰睡不着觉:曾引以为傲的安置新村,怎么渐渐变成满目疮痍的“烂霉楼”的呢?

原来,邢家桥社区有1。1万多人,其中安置房488套、安置户1422人。这些安置房建于1992年,曾是当地居民向往的“新村”。但是30年过去了,房屋漏水、墙体脱落、缺物业管理、生活配套设施差等问题日益严重,群众反映强烈。

看着越来越破旧的小区直着急,谢兰多次向上级争取老旧社区改造项目支持,2023年两江新区将邢家桥社区安置房综合整治列入民生实事。可让谢兰没想到的是,这项民生工程却遭到居民的强烈反对。

“凭啥子整治噻,这么破的房子能改造好吗?”“搞面子工程有啥用?”……担心改造治标不治本的居民占了大多数,大家都希望政府对该片区进行拆迁和补偿。但经评估,这些安置房并非危房,也不具备拆迁条件。

怎么办?谢兰试图给居民们做思想工作,院坝会开了十几场,一场下来至少两三小时,不仅宣讲政策,还要记录、答疑,还被不理解的居民骂,有人甚至直言,“谢二妹,你不会想借改造工程发财吧?”

“这是我从事社区工作以来最难的工作。”不理解的群众中还有看着自己长大的长辈,背地里,谢兰泣不成声。她向居民公开自己的工资单:2566。53元,“钱根本不经居委会账户,大家放心!”

对谢兰来说,她干社区工作确实不图钱。年轻时,她是个“铁豌豆”式的女娃儿,办皮鞋厂、采石场,开大车、跑运输,1995年腰里就别上了大哥大。2002年,经邢家桥社区老书记邓美清引荐,她进入社区服务,当过计生专干、妇女主任,样样干得板正,很快便入了党。2008年在汪家桥社区当书记期间,谢兰挑起重担,带领群众用一个星期完成了盘溪河整治,接着又啃下全市第一例老旧房整治工程。

共产党员哪能就此认输?谢兰冷静下来,再去磨嘴皮子、磨耐力。她将社区工作人员分成三组,对住在安置房的居民进行全覆盖走访;发动社区160多名党员的力量,由他们带头签署承诺书,入户摸底。

老人解释不通就找子女沟通,子女不沟通就找亲朋好友帮忙。居民们担心搞成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治标不治本,那就先做几户样板房,让居民们看看整治的质量和效果究竟怎样。

2023年12月,终于确定了四户作为样板房,率先进行整治,样板房成效获得大家赞赏。2023年,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全年无休,投入16栋27个单元的安置房综合整治工程。到2023年1月下旬,安置房居民搬进了新居,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买鱼买肉。居民们越发理解了谢兰和她带领的社区一班人。

“谢二妹,你过年也该休息一下了,这一年太辛苦了!”路上遇到的居民对谢兰说。

锻“主心骨”

无围墙社区筑起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2023年1月,就在谢兰排着春节值班表,准备歇口气的时候,一声惊雷落在神州大地——“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

街道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一开完,谢兰迅速将网格党建的“一长四员四组织”,就地转战为“一长六组三队”的防控网络,党组织端口前移,在每个网格上分设十个工作组,对辖区4253户开展拉网式排查,要求两天时间汇报所有排查数据。

这对邢家桥社区来说,困难重重。

社区1。1万多人口中,老年人占比近一半,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五五开”,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开放式混居老旧社区。物业薄弱、协同力量少,这都是疫情来袭时的风险隐患。

让人更为揪心的是,因为地处两江新区的中心地带,邢家桥社区距离重庆规模最大的铁路客运站——重庆火车北站,仅4。3公里。

“老百姓支不支持?有没有足够多的人能在社区值守?”谢兰心里打起了鼓,当时邢家桥社区的工作人员只有14人。

1月24日一大早,谢兰在微信群里发出志愿者“征集令”。不到一分钟,微信群里有了回应,党员孟吉伦回:“随时听从召唤”,接下来,不断有党员回应,“社区给我整了房子,疫情防控我绝不会缩边边。”“我是老邢家桥人,战疫情我必须上!”……不到两小时,邢家桥社区就凝聚起一支120人的志愿者队伍。

大大小小78个出口,没有物业管理。谢兰召集紧急会议决定:以封闭主要路口和设立卡点的形式实行封闭管理,封闭社区64个出口,保留14个卡口出入。一天之内,总长400米的围栏搭建起来,卡点防疫突击队也组建完成。

“老旧小区整治啃下的硬骨头,成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了!”让谢兰欣慰的是,在老旧小区整治工程中,跳出来反对的居民,纷纷主动要求做志愿者,有人加入摸排“侦察班”,有人加入“小二关爱群”,有人加入“婆婆陪聊队”……

“今天是抗疫的第36天,为了犒劳大家,本姑娘要下厨!”50岁的谢兰以“本姑娘”调侃自己,缓解大家的疲惫,在众人的哄笑中,不一会儿,她就捧出了家常鲫鱼、回锅肉等拿手菜。

历经67个日夜,谢兰和同事们连续奋战,平均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步行超过2万步。一栋栋、一层层、一户户排查,上万次的敲门。五轮排查下来,谢兰心里有了一本“防疫台账”,居民也吃了“定心丸”——

“谢书记和社区的党员就是我们的‘主心骨’。”众志成城,疫情防控期间,200多名居民加入志愿者队伍,守护住共同的家园。谢兰感慨万分:“疫情让我们再一次深刻认识到,只有赢得民心,才能在关键时刻凝聚强大的力量。”

做实干家

用辛苦指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她是社区的‘大脑’,辖区地段、居民台账都装在她的心里,要想找哪一户居民的情况,找到书记总能第一时间找到答案。”邢家桥社区党委副书记段成霜,今年1月才调来,在谢兰的帮带下,她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谢兰一度和肺癌抗争着。2023年9月,邢家桥社区正处在收集居民对旧房整治建议的阶段,谢兰就有了心脏狂跳的症状。

医生让她背了一天心脏监测器,最终诊断说是冠心病。她不信,又去照了CT,这一照就照出了问题:肺癌!

“癌没得啥子噻?割了就行了嘛!”住了几天院,她就从西南医院出院了,她跟医生说最近有点忙,过一阵子再来做手术,这一拖就是5个多月。

回到社区后,谢兰就像是忘记了自己的病,带着同事制作了《给居民的一封信》,就开始挨家挨户走访,手机24小时开机接受居民咨询。争分夺秒的数月间,她在解惑答疑中消除了居民的怨气、怒气,又兴致勃勃地带着一拨拨居民参观样板房,并在不断地碰钉子、拔钉子后,开始了第一期整治……

邢家桥社区居委会委员曾余梅,一直把谢兰当做偶像,她记得刚入职的时候,因为一件事与居民发生了正面冲突,谢兰向她传授工作经验:“既然你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保持良好心态服务于民、奉献于民、心系于民。”谢兰的这句话,她记了7年。

在与肺癌抗争的几个月里,老旧小区整治的一期、二期工程相继完工,术后十天谢兰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在各个小区来回奔走的时候,谢兰经历了伤口崩裂,反复愈合不了,她也没掉一滴泪。

2023年的中秋节,搬进新居的居民举办了一场“团圆宴”,谢兰被推到台上发言。“其实好多夜晚都不得瞌睡,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了下来,又怕打扰枕边人,自己跑到客厅,擦干了眼泪,又回来睡。”一时间她不知从哪里说起,只想到了那些睡不着觉的夜晚。就在谢兰哽咽着无法继续的时候,时任人和街道党工委书记的蒋兴益和众多群众也红了双眼。

凭借韧劲、巧劲、拧劲、干劲,谢兰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她带领着社区一班人高速运转起来,将老旧社区邢家桥打造成群众的“幸福里”。居民上午说灶台太小了,下午就有工作人员来改尺寸;居民说生活困难,他们就想办法介绍工作……19年来,谢兰和同事们探索了“幸福一生、五心服务”“六桥同治”“三步问需五步工作法”等基层治理创新做法,用苦干实干,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谢兰的眼泪中,有苦,有难,也有乐,盛满一名社区书记为民服务的真心、诚心,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为民谋福祉的初心

社区两优一先优秀党员先进事迹 篇7

8月6日早上七点半,茄子溪街道办事处,此时距离正式上班还有一个半小时。肖远德和往常一样,拿出手机,打开“学习强国”APP,开始新一天的学习。

今年48岁的肖远德党龄25年,此前还有长达16年的部队生活经历。共产党员的严格要求、部队的锻炼,让他养成了每天学习的好习惯。“早上这段时间能静下心来,就抓紧时间学习业务知识。”肖远德告诉记者,有时一些居民在上班时间之前很早就过来办事,能办的他便办了,免得居民一直等着。

晚上,肖远德还会躺在床上利用睡觉前的时间继续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记者在肖远德的手机上看到,他的学习强国平台学习积分已达4万多分。

2023年年底,茄子溪街道陈家坝社区居民柴泽光来到街道,将一面写有“不忘初心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好事”的锦旗送到了肖远德手中,表达对之前办理退休手续时工作人员热情服务的衷心感谢。

原来,柴泽光在办理退休时,发现由于15年前自己档案管理的一个小疏忽,导致现在办不了退休业务。在他一筹莫展时,肖远德等人的一次入户走访,为他解决了这个烦恼。

“得知我的情况后,肖所长带着科室人员多次前往九龙坡区档案馆、就业服务局等单位,花了两周多的时间,终于在九龙坡区档案馆找到了我的档案材料,让我顺利办理了退休手续。”老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本以为办不到,还好有肖所长,真的很感谢!”

肖远德告诉记者,这不过是他的工作职责,换成任何一个工作人员,都会这样做的。

自2023年年底担任街道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所所长以来,肖远德带领科室人员到社区现场办公80多次,解决了居民们城乡医保不能收取现金、违规领取养老待遇等150多个问题,化解基层信访问题60多起,上门为行动不便领取养老待遇人员采集指纹700余人次。

与此同时,肖远德特别注重为辖区弱势群体和困难人群排忧解难,先后帮助辖区1800余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为辖区35家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申请创业贷款1000余万元,帮助40名农民工讨薪80余万元,为辖区达到法定退休人员查找档案110人次,获赠锦旗2面,深受群众认可。

“时隔三年的欠薪,终于拿到手了,多亏你们的帮助!”今年3月,拿到拖欠长达三年之久的一笔工资的农民工曾定强心情十分激动。

2023年,曾定强在某物流公司工作,离职时公司应付他工资700元,公司负责人当时答应立即结清。但是直至2023年,曾定强都没收到这笔钱,去该公司讨要也总被负责人以各种理由推脱。无奈之下,曾定强便找到街道求助,肖远德立即着手解决。

沟通不畅、证据收集难……纵然讨薪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肖远德没有轻言放弃。3月11日,通过肖远德及科室人员此前不断对其讲法律、讲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该物流公司负责人终于答应偿还拖欠曾定强的这一笔工资款。

“我是农村长大的,对老百姓有特殊的感情,每一次都当作在为自己的亲人办事。”肖远德说,干一份工作就要尽职尽责,在基层工作也让他很有成就感。

干事业好比钉钉子。“我不仅要做一颗螺丝钉,还要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肖远德说,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他会时刻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社区两优一先优秀党员先进事迹 篇8

她创新打造了“爱心行动”项目,通过建立“爱心银行”对爱心志愿者所做好事进行积分管理。爱心志愿者达到一定积分就可以兑换“爱心劵”,积极整合辖区资源建立“爱心超市”等平台,为持有“爱心券”的爱心志愿者兑换相应的物品或服务,以此激励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爱心行动中来。

她为了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每年在辖区至少组织一场参与面广、影响力大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

她,就是大渡口区优秀共产党员,新山村街道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妇联主席张秀娟。自2009年工作以来,她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带着诚心、热心、耐心服务居民。

心装大爱将“爱心行动”进行到底

9月8日下午,在新山村街道新一社区的养老院,张秀娟带领一群身着志愿者服装的理发店员工,为老人免费理发。

对于张秀娟一行人的到来,养老院的老人们并不感到意外,他们自觉排着队,等待剪发。

“这是我们每个月都会开展的爱心活动,参与的都是辖区的‘爱心商户’。”张秀娟告诉记者,这样的爱心活动,他们已经坚持了8年时间。

说起最初打造“爱心行动”项目,张秀娟表示,随着社会发展,城市高楼林立,人口数量越来越多,流动性、分散性、封闭性却日益增强。不仅居民们参加日常性集体活动少了,邻里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少了。针对这些社会现象,2023年,张秀娟和同事们启动了以“奉献爱、感知爱、传递爱”为主题的“爱心行动”项目。

结合“爱心行动”项目实施,张秀娟牵头组建了“新火”志愿服务队,又根据服务领域分别成立了“红火焰”“蓝火焰”“黄火焰”“橙火焰”等62支志愿者队伍,为居民发放“爱心卡片”,主动为优抚对象、困难群众、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结对帮扶,将“坐等服务”变为“上门服务”。

截至目前,街道共有注册爱心志愿者1。3万名,占辖区常住人口的29。23%,其中已有9566人进行了爱心储蓄。

勇于开拓创新打造“五品家园”品牌

“你看,我们的社区变得越来越好了。”在新山村街道沪汉社区住了快10年的居民周德书高兴地说。在周德书的指引下,记者看到,社区原来的破旧围墙如今变成了文化墙,曾经的荒地变身绿树成荫的小公园,空地也披上了3D彩绘的“外衣”,道路两旁还挂着不少书画作品。

说起沪汉社区的变化,张秀娟介绍说,2023年,按照“五品家园”建设要求,她和同事们全面策划、沟通,联合重庆市九十五中学、大渡口区育才小学等打造了“家和沪汉”项目,重点打造了“家和故事汇”、“我爱我家”书画长廊等,通过展示家庭先进典型事迹和书法、绘画作品等,教育引导青少年、辖区居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沪汉社区家和大道,记者看到,这里有一面群像墙,上面展示着24张居民的笑脸,其中有医生、社区民警、快递小哥和志愿者等。道路一侧挂着沪汉社区与重庆95中创作的“仁、义、诚、敬、孝”为主题的展板,另一侧则是以“义渡家风”等为内容的宣传栏。

为了更好利用社区和学校之间的围墙,张秀娟多次牵头组织召开协调会,与学校进行沟通,说明围墙实际情况、打造计划、项目意义等,最终,让居民满意的围墙改造才得以实施。

“这种‘肉眼可见的幸福’就是一种小康,生活在这里有满满的幸福感。”张秀娟笑着说,小区真正实现了“旧貌换新颜”,居民的生活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充分整合资源让文化活动亮点纷呈

张秀娟在文化工作中冲在一线、扎根群众,将文化惠民的种子“种”进基层,“种”进人们心中。

目前,新山村街道拥有舞蹈、歌唱、时装表演等文体队伍25支,队员1000余人。他们积极参与全街道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惠民演出,每年开展送演出到社区100余场,创作表演了许多优秀节目,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为进一步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提高演出水平,张秀娟还主动邀请专业老师,每周到各个社区对文体队伍进行指导,先后组织舞蹈培训、广场舞培训50余次,培训人数达到100余人次,广场舞表演和太极拳表演遍地开花,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同时,张秀娟牵头对街道文图分馆进行不断升级改造,满足居民群众常态阅读、舞蹈排练等需求,通过物联网点单配送方式,积极对群众文艺演出、展览讲座、辅导培训等活动进行点单。

“我们每年还会在辖区至少组织开展1场参与面广、影响力大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张秀娟告诉记者,她连续两年牵头策划开展了“礼赞祖国·爱在重阳”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及“百年党史谱华章义渡儿女颂党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融入群众才能激发动力。街道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张秀娟每次都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每每有演出,张秀娟都亲力亲为;针对文艺原创精品打造,张秀娟积极与区文化馆进行沟通对接,讨论主题选择、表现形式等,通过组织召开数次协调会,参与、指导不计其数的排练,联合区文化馆创作的精品舞蹈《日照重庆》,荣获第九届重庆市乡村文艺汇演舞蹈类一等奖,组织创作的原创音乐《最好的安排》荣获大渡口区第四届文化馆总分馆成果展演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