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内容页

2023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和性质心得体会

2023-10-06 09:58:46互联网心得体会手机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和性质心得体会 篇1

前言学习心得

九年级上册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中,雨果表达了自己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敬重,他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上,讽刺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这超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珍视人类文明成果的博大胸襟令人敬佩和感叹。课上我们也对雨果的人格予以高度的评价,也感召我们每一个人以他为榜样去学习实践。然而,在4月21日,中国知名钢琴家郎朗高调的向英国学校捐赠了数百架钢琴,并提供对应的教师培训和音乐课程。这一行径郎朗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也是值得我们去反思我们的立德树人的目标到底如何落实?

2023版课标更加突出了育人功能,“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立德就是立大志,教育是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远古到当代,一篇篇优秀的文本,一个个鲜明的主题无不在增强课程思想性。《曹刿论战》《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等优秀的古典文化教我们要成为有担当,有责任心的时代新人;《爱莲说》《陋室铭》等教我们要做方正、淡泊名利的人;《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教我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邓稼先》《带上她的眼睛》等教我们科技的发展是需要奉献和牺牲的……由此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除了完成文言文的重点词句的学习,现代文对文意的梳理后是否真正把德育目标放在了重要地位。

我们平时的教学,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比情感目标更好落实,对于应试教育来说知识更显性,所以课堂上重了知识能力,偏了德育的培养。通过课标前言的学习,我们要重新修正观念——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性质学习心得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因为其工具性,所以要增强情境性和实践性,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

例如徐飞老师的《一个人和一座城市》的课例。课例中,学生自我提出细小问题,并进行解答。老师给出提示:你是怎么来到这座城市的?关于诞生和迁徙,最初记忆是什么?你童年街道是否尚存?那些熟悉的邻居,你能认出几人?如今他们生活的怎样?有朋自远方来,你通常带他们到什么地方来认识这个城市?什么地方代表了你生存的这个城市的容颜?什么生活代表了他的性格?让你选择这个城市的主旋律,你选择什么曲子?如果重新游历这个城市,你会选择什么路线?他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什么?

这个课例就很好的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他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又走到了学生们的生活中去,利用语言文字来完成一次写作,利用一次写作来完成一次精神的成长。

其实作文写作中,如果不能把自我放到社会、自然、人生的大背景下,去感受、体验和思考,自我也只能是小我,内容简单无趣,主题难以深化。

这是对于写作课,它本身的实践性就很强。那么对于阅读课是否也是如此呢?例如班俊英老师的《紫藤萝瀑布》的教学设计。利用关键语句来理清文章脉络;利用关键词句学习写景状物和托物寓意;利用关键词品析语言,体味语言表达运用技巧之妙。文章的一切学习都落实在了文本,具体的词句上,进而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这就是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也发展了思维能力。形成了自觉的审美意识,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提升了个人素养。

再如肖培东老师所设计的壶口瀑布。他仍然聚焦在词语上。例如,用一个词语形容你读到的壶口瀑布;选择枯水季,他的专选词语有哪些?品味语言聚焦动词。那么,除了动词,还有哪些词语是需要我们去注意的?学生在老师的不断的深入的引导下,在文字中徜徉,体会作者的情感,品味语言的韵味,感受语言的风采。真正的做到了在实践中学语言、用语言,出现思维的碰撞,自觉的审美意识形成,这样的语文课才是值得深入学习的语文课,才是立德树人的语文课,才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课。他在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和性质心得体会 篇2

前言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有20多年从教经验的语文老师,对于“课标”,可以说是已历三世了。从最初2001年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到2023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再到2023年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可谓亲见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历史变迁,并亲历了几十年来身为语文教师的责任使命。然而随着世界科技的进步,网络新媒体的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的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的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而培养人才之人更是面临新的巨大的挑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成为我们育人者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借用前言第一句话“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作为文章的题目,是我对新课标前言部分的一个终极解读。

“培根”就是指导思想部分“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的真实解读。

如果将学生比作树苗,老师比作园丁。那么德智体美劳五育,就是树苗需要的氮、磷、钾等各种必须肥料。我们园丁要做的就是给学生全面地“培好根育好苗”,让树苗营养全面的发展。

“铸魂”则要聚焦学生,将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我的理解就是“铸”学生的“中国魂”。

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大主题教育融入课程,成为教师育人的方向。

“启智增慧”就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要求,培养学生与时俱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课程性质学习心得

和所有语文老师一样,我最近也一直在学习2023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标”是政策性文件,所以有很多地方理解不到位甚至可能会理解不了,例如:如何贯彻落实课标精神?如何与一线教学实际结合?多年的旧课标指导下的教学经验是否还有效?成为困扰我的一系列问题。于是,通过反复研读“性质”部分,现将新旧课标进行对比,希望找到差别,把准脉搏,寻到方向。

第一处改变:旧课标中“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在新课标中改为:“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新课标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学生的核心素养,即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和文化自信力。

第二处改变:旧课标中“语文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新课标改为“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2023版更加具体详细地指出全面发展的具体内容——“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德智体美劳”。

第三处改变:旧课标“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新版中改为“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简而言之,新课标的表述更加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性,同时更加准确地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特点。

综合以上分析,本人以为,首先不要被篇幅超出旧课标一倍地新课标吓倒,课标本来就是全国语文教学要达到的基本标准、基本要求,教师只要本着这个标准、这个要求育人就不会迷失方向;其次,至于怎么实施,达到标准,则教无定法,老师依然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发挥各自的创造性;再次,对于课标提出的许多新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可通过不断理解与学习,循序渐进,慢慢渗透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就是,新课标的提出并不代表否定和推翻旧课标,我们多年的教学经验还是可以筛选和延用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和性质心得体会 篇3

前言学习心得

很幸运从踏入语文教师的工作岗位起,接触到第一版统编教材,虽每年会有几篇文章的小变动,起初并没有引起我的重视,还是将头埋在单篇课文的知识中,既忽略了除课文之外的口语交际表达、综合性学习等模块,也没有整单元学习、整本书学习的概念。随着学习课标的深入,逐渐感受到统编教材的优越。

2023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义务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双减”工作决策部署的要求下应运而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变,在之前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基础上,提出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三有新人的育人新目标。这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语文的学科优势,让语文教师本能更好的通过每篇文章发挥育人的作用,但在真正的教学中,为了“应付中考”,教学设计的重点、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仍旧是在落实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对于德育的培养一带而过甚至忽略。甚至有专家学者也曾传达过类似的思想,由于“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只要最后能给孩子、家长、学校一个满意的分数就是成功的。但面对语文教材中一篇篇优秀的古文、一首首优美的诗歌、一部部经典的著作,我们真的只简单教一下字音、文常、词语、品析一下某个词语的妙用、简单感受一下作者的思想情感就可以了吗?这样真的能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立德树人”的任务吗?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吗?能够让学生拥有新课标中提到的“文化自信”吗?

前言部分不仅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更是指明了方式方向。第一、坚持目标导向;第二、坚持问题导向;第三、坚持创新导向。其中不难发现,新课标特别强调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想象力”,更加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通过加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培养,从而打好“三个基础”: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个性与人格打好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课程性质学习心得

新课标将语文学科在所有学科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展现得淋漓尽致。语文的课时占比达到了20%-22%,这意味着我们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真正沉浸在语文的美妙中,可以不再严格按照教参中规定或者建议的课时数完成一篇文章的教学,尤其对我所任职学校的学生(基础十分薄弱,甚至过班学生拼音的掌握都不过关)来说,可以拥有多一点的时间去品味与思考。我也可以不必为了赶进度而抢夺了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时间,有了时间充分发挥部编教材中“综合性学习”、“语文学习园地”、“口语交际”、“写作”等模块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作用。

另外新课标更加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相较之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增加了综合性、实践性、基础性等特点。“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课标的第一核心概念,“语文素养”是第二核心概念,而“综合性、实践性”则是第三核心概念。“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虽然核心素养这个词,对于很多语文老师并不陌生,但这次明确在新课标中提出——即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和文化自信力。“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也是语文课程占比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更是语文教师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新课标提出的新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也给我们实际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和指导性意见。新课标中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形成了学习任务群,注重了与普通高中的衔接。提出了加大阅读量的要求,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大量的阅读必不可少,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将积累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语文知识联系起来,并培养学生将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是语文老师必做的功课。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学习,需要在每一节语文课进行落实,课标中还强调了在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中去学习,这就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方法,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时代,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去学习真的语文,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在潜移默化中润物细无声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标的出现给语文老师提供了新思路同样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意味着语文的天空更加宽广与蔚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和性质心得体会 篇4

前言学习心得

《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反映时代特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前言》中关于新课标“主要变化”的内容,值得关注:

从指导思想来说,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凸显价值引领,以文化人。坚持德育为先,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实际上就是强调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从课标中我们可以看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课文选编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应占60%—70%,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落实以上要求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表现,初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初步懂得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辈浴血奋战换来的,激发对革命领袖、革命家、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家国情怀,这个单元所选的作品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实际教学中,我们作为老师,教学这类篇章时,要特别关注育人导向的具体落实,也要关注如何在我们的教学中,将育人导向转化为真切的真实的教育行为,转化为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互相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教学七年级下册三单元内容,本单元都是关于细节描写的内容,包括写作也是抓住细节。本单元教学时就可以搭建符合写作支架,描写身边真实人物。比如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拍摄关于街头卖早点的视频,记录细节。真正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利用所拍摄的视频,从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方面刻画人物形象。这个学习过程就是跨学科,学生拍摄、记录、写作是不同学科互相关联的。

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四是加强了指导性。相比2023年版课程标准,此次新课标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第五,加强了学段衔接。义务教育各个学段的衔接,分三个层面六个学习任务群,每个学习任务群均贯穿四个学段,另外,新课标体现的是义务教育和高中方面的衔接,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各个学段合理提高要求,为高中学习做准备,我想这就是形成了一个完整贯通的语文课程体系,我们也可以从完整贯通的语文课程体系当中思考我们的教与学的行为,找到我们教学改进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的落点和方向。

课程性质学习心得

2023版课程标准”课程性质“的表述,是综合了2023版课标的”前言“与”课程性质“部分的大部分内容,并注入新鲜的血液。尤其强调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国家通用“四字为新增)。同时强调要”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第一,实践性。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且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学生要和语言进行碰撞,要用语言,在用语言的过程中去学语言,学语言和用语言的互动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更多的语言运用的妙处,从而丰富他的语言运用的经验,进而实现语言品质的提升。语文课程标准是以实践活动达到目标,因此在生活中创设真实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学习有关杜甫的作品《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壕吏》等,学生远离杜甫生活的年代,所以不能够感同身受杜甫内在的思想感情。那我们就可以在实践中设置任务:一、知人论世,了解杜甫这个人物。二、创设情景,让学生向父母推荐杜甫,可以向自己的父母介绍杜甫的相关身平经历,从而深入了解杜甫的内在思想。这样就把杜甫放在真实的语文生活情境中体会认识,也就是所谓的实践性。

第二,综合性。综合性跟语文学习特征的四个核心素养密不可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因此,新课标提倡设置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追求的是语言、思想、知识、情感修养各个方面多层次综合发展。对于我们一线老师,如何根据课标设置学习任务群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比如七年级下册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本单元都是凡人小事,所选篇目有共性——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比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老王》中的老王、《台阶》中的父亲、《骆驼祥子》中的祥子……这些平凡世界的普通人,身上却闪着人性的光辉。因此,本单元的写作可以设置学习任务群,通过抓住文本关键细节,为写作搭建支架,描写身边真实的人物。这样一来,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就凸显出来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和性质心得体会 篇5

在万众瞩目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3年版)》于2023年4月21日正式出台。从2001年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3年版)》,再到《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3年版)》,课改的道路已走过了“两个十年”。新课标巩固发展了课程改革的先进成果,坚持与时俱进,为我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义务教育阶段绘制育人蓝图。

手捧两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与2023年版),直观感受就是书本变厚了,分量更沉了。由原来的80页增至现在的101页,我想这里不仅有内容的增量,更有思想的含量。对比目录确有不小的变化:旧课标除“附录”外,共包含三部分内容“前言”(前言包括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新课标除“附录”外,共六部分内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划分更细致,指导更具体。

而且新课标的“前言”是独立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之外的,是摘自《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3年版)》的核心内容。放在所有学科课程标准的扉页,既从宏观上为所有学科课程“把脉”,又从修订原则和主要变化阐释了课标的“新”,为老师们用好新课标“立意”。

那立了什么意呢?我解读到的关键词是“课程育人”,而且是“课程协同育人”(跨学科主题学习)。

“课程”这一术语出自拉丁语“跑道”,含有人生之履历的味道。“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定为“教师所组织、学生所体验的学习经验”,是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开篇直接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足见教材在课程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学科教育观的体现,更是国家意志地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尺寸教材,悠悠国事。因此,不论是编写教材的组织还是用教材教的老师,都必须牢牢把住教材的“育人导向”。而且,在这样一个不同社会思潮与不同教育思想激荡、碰撞、融合的时代,课程教材要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打上“中国底色”。

在“育人”上,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目的,崔永漷教授形容这是“想得到的美丽”。课程标准负责把它转化为“看得到的风景”: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何以立人?劳动可以改造人。);构建课程体系(中国特色、世界水准);聚焦核心素养(具体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学目标再把这些风景落实为“走得到的景点”。

前言中被提及次数最多的词语是“学生”,新课标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因此应站在学生立场研读课标。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变革育人方式,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性化(反对模式化、批量化)、多样化(不用一种方式定义成功)。

在修订原则和主要变化中,我读出了新课标的“七个性质”:

1。思想性。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文化对人的化育作用已不止于语文学科。人没有经过“文化”的洗礼,缺乏教养,只有生物性,没有社会性,不能成为融入社会的文明人;不同的环境和教育对人化育的结果不一样。因此,课标修订时坚持了文化育人、以文化人的目标导向。

2。科学性和系统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

3。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好用、管用。

4。综合性和实践性。优化课程设置,优化课程内容结构。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

“性质”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语文课程性质中,有一句话最为关键,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语文的专业化: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与旧课标相比,这句话中多了“国家通用”四个字的限定,就是指国家规定使用的语言和文字——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可以更好地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这句话甚至可以奉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圭臬。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常常会听到语文课不像语文课,语文课失去语文味的批评,就是因为语文老师只重视让学生知道这个作品“说了什么”,而忽略了应该弄懂“怎么说”。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应该围绕语言文字的学用,正所谓“语文应该姓‘语’”。

语言文字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即实用性运用和艺术性运用——为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事务,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与他人交流沟通;为了表达对人、事、物、景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运用语言文字,通过形象抒发自己的情怀。

如何把握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呢?20世纪50年代,语文课程被分为“汉语”和“文学”两门课,汉语属于科学,文学属于艺术,两者规律不同。现在综合为一门“语文”课,要在“实用”和“审美”的目标中寻求协调与平衡。另外,语文课程包含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多种因素,语言材料涉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多方面内容,也正是其综合性的体现。

如何把握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呢?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或者说“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是要通过语言文字运用的范例和实践(包括模仿),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在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并准备将来在各种不同工作领域里,运用好语言文字。因此,语文实践是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开发学习资源,优化学习环境,做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二者的统一,必须紧紧围绕语文课程的核心——语言文字的运用。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始终负载着人文内涵,语文课程的实施应将思想情感的教育融入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过程,将知识、能力的教育与立人教育融为一体。

语文核心素养被写进了语文课程性质,“同时”一词又道出了四者的关系: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四个核心素养不能割裂,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综合体现,也正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承担着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义务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个学科的工具学科、基础学科。其他学科的定义、概念的叙述和诠释,判断、结论的演绎和推理,都要依托语文来完成。语文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学生了解和掌握祖国文化的基础,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帮学生打好“三个基础”是语文老师的重要使命。

惟愿语文教师勤勉认真、行而不辍,践行课标,把育人蓝图变为现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和性质心得体会 篇6

前言学习心得

读到新课标前言,我发现语文教学中的词语是不可以从语法角度解读的,要必须结合生活来理解。“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这一点,”有了根本性变化,那便是对人和生命的关注。

回顾我这十多年来的从教生活,我发现,竟是这本该成为教育最基本的出发点的内涵,事实上却是完全被我漠视掉了,而我自己在教学中还是存在着很大问题。现在的我,已不再骄傲自大,我有着如同当年一样的愿望,渴望学生作为主体真正受到教育和老师的重视。自己也向着这个方向去实践探究。

“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部分,被提得最多的便是“立德树人”这四个字了,这是“科学的教育理论”听来务实多了,方向也明确多了。这也是对前面所提到的“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的进一步明晰,更是对这个时代教育所产生的偏误的一种方向矫正。

这些年,教育不断受到社会质疑,就是与“人”的意识的缺乏有关。教师这些年,更是陷教师于“非人”的引导者的位置。“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的高调出台,应该称得上是这个时代对于教育发展的最及时而正确的高位引领了,但愿它可以给教育带来春风。

在这场语文的大变革中,语文教育也不能画地为牢,在其他学科的经验上发展,除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深刨细耕,还要多向性发展。要在学生主体性发挥上多探究实践,要敢于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中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明确教师的引导者地位,在课上做到少说多听,适时引导,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语文朝着人文化方向大跨步发展。

课程性质学习心得

“文化自信”这一点,是与教育本身息息相关。这些年来,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的偏误不仅导致了人们对于教育本身的质疑,甚至影响到了人们对于中国文化的整体信任缺失,留学热持续升温。显然,仅仅反对这样的热潮是毫无意义的,我们确实需要理性地审视我们自己的教育、自己的文化了。

由此,被遗弃多年的传统文化的魅力重新被发掘出来,幼儿园里便已是《弟子规》《三字经》的朗朗书声了,《论语》《大学》《中庸》也回到了高考考查范围之中,我们为这样的变化发展而振奋,毕竟,这对于学生的思想发展,对于确立我们的文化自信,是非常有必要的。几年前,我便已经尝试在课前与学生共读这些文化经典了,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然而,时代的巨变已经不允许我们找来一种主义便可以万事大吉了,传统文化是应该提倡,然而不应该将它过分神化。这几年,社会上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潮,甚至出现了一大批书院式学校,并受到了人们的热捧,似乎这便是救世之药方。然而我以为,这是另一种退缩,是要回到“小国寡民”的田园理想中而无视外界的巨变。

为此,新课标关于修订基本原则的第二点中提出的一点我以为特别值得关注,那便是:关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显然,我们的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那便是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书院式学习方式在人才思想道德培养方面有特别可取的一面,但这种慢节奏与对礼仪的过分重视已不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是要汲取其中的精神核心而非外在的形式。如果我们的孩子仅仅在礼仪道德方面做得很好而缺乏信息化时代所要求的迅捷反应与创造力的话,必定只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而我们的教育者更需要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让自己更加快速地适应信息化教学方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话语体系,这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语文老师往往处变而不变,比起其他学科老师来,我们可能更需要的是头脑的清醒与敏捷。

关于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我首先读到的重要信息是关于课程方案中的“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全面发展的提法已为人们普遍接受,但我们往往不能接受学生的个性,我们一直以来的教育实践都是在让学生成为全才,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事实上也是力图让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成为一个模子的社会需求,而往往忽视了“个性”二字。然而,对于每个个体的发展,“个性”的意义或许更重于“全面”,因为事实上任何一个人也不可能成为全才,但他一定有自己在某个方面的特殊秉赋,我们的任务本本是帮助学生发掘出他的秉赋,扬长避短,然而事实上我们总在引导学生补短而忽视长,这样,学生或许全面发展了,但却难以在一个领域中做到极致,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顶尖的人才便很难真正产生出来了。

那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首先需要发现学生中在自己这个领域有着专长的学生,其次才是让所有学生齐步同行,而事实上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教育一直在做相反的事情。由此可见语文教育领域的整体现状。比起其他迅速适应社会变化的学科来,语文教育的发展确实太过滞后了。对选修课程的重视也体现了这一点。

关于学科课程标准有四点:凝炼了学科核心素养;更新了教学内容;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两年多来,人们对新课标最关注的大概就是“学科核心素养”了,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都已经正式出台,但其提法是否符合学科的科学内涵,还是有待检验之事。教学内容亦同样,然而,毕竟变化已经正式出台,即便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方向明确了,行进的过程便不再迷茫,我们的脚步会不断调整,但不会停滞。

新课标的出台,真的意味着教育的新的春天即将到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和性质心得体会 篇7

前言学习心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3年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培养要求,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各门课程基于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新课标也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九年一体化设计,注重幼小衔接、小学初中衔接,独立设置劳动课程。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改进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注重学科内知识关联、学科间关联。结合课程内容,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出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通过增加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评价案例等,增强了指导性。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描绘了育人蓝图,增强了思想性,系统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增强了科学性,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注重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增强了时代性,注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增强了整体性,注重学段纵向衔接、学科横向配合;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课程实施指导,做到好用管用。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印象很深的是《前言》中提到: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我认为挑战性就是能激发人的斗志,使人不断进步,让人想做得更好的一种激励状态。这提醒着我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要设计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对于我来说,这很新,也很难。设计有挑战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作业,这对老师本身也是一种挑战,下一步我要更重视搭好学生学习的支架,让学生在挑战中成长。

课程性质学习心得

随着对教育教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几经变化,但最终还是在告诉我们老师怎么把语文教好,这个本质永远不会变。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课程性质部分,我最大的收获是能够明确地回答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相关问题:1、语言文字是什么?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什么,存在于哪里?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3、语文课程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4、语文课程的基特点是什么?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5、语文课程应该做什么?

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里,强调了四个关键词: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四个方面属于一个整体,缺一不可。简单来说,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希望孩子可以具备这样子的核心素养能力:

1、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对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有信心。

2、具备良好的语感,能有效交流沟通,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深厚情感。

3、有好奇心、求知欲,思维灵活,积极思考。

4、能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应当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和性质心得体会 篇8

在解读新课标的过程中,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有尊重、有担忧、有收获、有快乐……仔细回想,这或许就是成长中的滋味。我将自己粗浅的想法与大家分享:

一、对“聚焦”“中国”的思考

指导思想中指出“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内容中“聚焦”是一个动词,意思是比喻视线、注意力等集中于某处,可以将其理解为专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反复咀嚼能深刻感受到核心素养在学习过程及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及发展中不断赖于生长的重要基。在“学生发展”前面加了定语“中国”使指导思想更有方向性、指向性。这是我对“聚焦”“中国”一些思考。

二、对“遵循”的思考

坚持问题导向中指出“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读到此处,我脑中随即闪过一句话“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他是我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理论参考,如今忽然间改变了模样,引起了我的思考。“遵循”“适应”有什么区别呢?他们完全不同吗?我对他的理解是:依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循序渐进的发展,可清晰地读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尊重学生;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切不可急于求成,要符合发展规律,学生参与度会更高,学习兴趣会更浓厚,学习氛围会更热烈。这样想来,“遵循”要比“适应”更易操作,更符合学生发展。

三、对“信息载体”的思考

课程性质中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载体”是指在信息传播中携带信息的媒介,即用于记录、传输、积累和保存信息的实体。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语言促进社会交往、传递交流思想,是人类社会中最方便、最复杂和最重要的信息载体,文字为信息的存贮记载和远距离传递提供了方便。学习过程中有效运用语言文字载体功能,课堂上愉快轻松的互动,课后高效帮学生解疑答惑,活动中师生凝心聚力的配合……使学生逐步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这是我在解读新课标“前言”部分、“课程性质”部分一些粗浅的想法,有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