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案大全实用文档策划方案内容页

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实施方案

2023-10-06 13:48:55互联网策划方案手机版

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实施方案 篇1

为深入贯彻XX市教委《关于推行中小学全员导师制的试点工作方案(讨论稿)》《XX区中小学全员导师制工作方案(试行稿)》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发挥教师队伍基础作用,健全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推动教师人人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指导者和身心健康的促进者。清河湾中学将积极探索“12345全员导师制”育人新模式,致力于形成“三级管理全覆盖、以人为本全方位”的全员导师制工作特色。

一、明确目标,规划“全员导师制”实施方案

(一)组织专题学习,深刻领会内涵

为了提高教师对“全员导师制”的思想认识,促进教师全员全程全方位高质量地参与“全员导师制”工作,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全员导师制”相关内容,深刻领会导师制内涵,有的放矢开展导师工作。

(二)厘清基本思路,整体规划方案

1、实行三级管理机制。为了提高“全员导师制”工作的实效性,学校成立校级导师制领导小组、年级导师制核心组和班级导师制核心组。

(1)校级领导小组:

主要负责全员导师制实施的领导和指导,审定全员导师制实施方案、导师匹配名单及相关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现状、研究对策定期开展全员导师制校本培训。

(2)年级核心组

在年级组层面落实与指导“全员导师制”,切实做到“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全面了解各年级导师、学生结对开展情况,及时发现亮点与不足,调整年级组工作策略。

(3)班级核心组

全面实施“全员导师制”,切实做到“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和情绪变化,如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上报,及时形成破解问题的对策,形成闭环管理,为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2、确定阶段工作重点。以学期为单位,将“全员导师制”工作推进分为四个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确保导师工作内容聚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1)第一阶段:开展“家长问卷调查”和“部分学生座谈会”,了解家长与学生关于“全员导师制”的需求与建议,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全员导师制”方案。

(2)第二阶段组织全体导师参与“全员导师制”各类专题培训,并制定导师试用期与导师考核制度。

(3)第三阶段:正式聘任导师,举行导师与学生的结对仪式,导师工作进入常态化。

(4)第四阶段导师完成“三个一”规定动作,同时鼓励创新最后总结经验,开展“清荷德育论坛”,交流“导师制”工作案例。

3、聚焦四大重点任务。学校落实导师制工作有四大重点任务:导师匹配、师生关系、家校沟通、教考一致。

(1)优化导师匹配

①双向选择——学校统筹,由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多个志愿的双向选择,学校根据师生的意愿统筹匹配(主要匹配方式)

②教学载体——班级匹配,根据学校社团或兴趣小组等教学载体匹配导师,再进行剩余学生班级匹配(辅助匹配方式)

③随机抽选——培养感情,通过随机抽取导师盲盒等方式进行(辅助匹配方式)

(2)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是指导学生成长发展的根本前提。班主任、导师和任课老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担任三种不同角色,明确职责。

①班主任:主要承担班级管理和班集体文化建设职责,独立或联合导师开展学生家访和家校沟通。

②导师:尊重平等的良师益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精准陪伴指导,真诚可信的育人伙伴,与学生家长开展科学有效的家校沟通。

③学科教师:主要承担学生本学科学业指导、学习辅导、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指导和学科育人工作。

班主任、导师、学科教师三者加强合作、相互支持、协同育人,让学生更加全面、健康地发展。

(3)畅通家校沟通

通过家校适切的沟通,以减轻家长教育焦虑、了解学生家庭环境、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构建家校共育合力、强化教师主体责任、发现潜在不利因素、树立正确教育观念、促进亲子关系和谐。

(4)达成”教考一致”

加强单元设计与作业一体化管理,严格落实“教考一致”。学校将严格落实市教委关于减负增效和作业管理相关工作要求,完善作业管理制度、规范作业来源、科学设计作业、合理布置作业、统筹作业总量、有效评改反馈,不得将作业任务、作业监督和批改等工作布置给家长。学校教学和考试命题坚持“教考一致”原则,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严禁随意加快教学进度、拔高教学难度。考试、测试内容不得超出课堂教学内容和作业练习范围,严格控制考试、测验次数及科目,严禁随意增加考试难度和组织任何形式的联考或月考。开学两周内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考试。开学初对于暑期作业未完成的学生不得简单粗暴的处理,更不能出现语言侮辱或体罚现象。不得对考试测验成绩进行排名。

(三)细化具体措施,落实工作要求

学校基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中国人”的办学理念,确定了“12345”全员导师制工作目标,引导全体清荷教师协同、合作的开展导师工作。“12345”的具体内涵如下:

“1”:一个目标:扎实推进“全员导师制”,致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中国人。

“2”两点要求“全”+“优”。所谓“全”,即全员、全程、全方位。“优”指的是优质。

“3”三方协同学校层面有三股力量共同呵护学生茁壮成长朝夕相处如母亲般照顾他们的班主任、形影不离如知心大姐姐般引导他们的导师、神秘莫测却会在关键时刻出现的“智囊团”。(“智囊团”的成员为学校校长、书记、心理老师、德育骨干教师和部分党员教师。)

“4”:四大抓手:管理、环境、活动、保障。学校将“细化管理、美化环境、优化活动、强化保障”作为稳步推进“全员导师制”的重要工作抓手。

“5”:五类需求: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业辅导、生涯向导。

二、多元融合,丰富“全员导师制”推进路径

(一)培训形式多元,落实导师职责1。线上线下双融合,用理论武装头脑

学校依托家庭教育专业培训网的平台,组织导师观看《做令学生尊重的老师————从空心病到依恋关系》《家庭教育指导者需要“五观端正”》《家校合作共育的基本模式及主要任务》《青春期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四个系列的课程,帮助导师审视自我,做令学生尊重的教师;引导导师善于沟通,做能让学生依靠的教师;指导导师家校沟通,做能让家长放心的教师。同时,组织开展校本研修,通过专题讲座、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清荷导师”快速进入角色,确保“全员导师制”稳步推进。

2、导师聘任把好关,用反馈保障优质

学校对导师的要求比较严格,要求每位教师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一个月的试用期考察,才为认定合格的导师正式颁发聘书。若不合格,则暂缓聘任,需重新进修,直至合格后方能正式担任学生导师。

3、组内互鉴促成长,用案例指导实践

不同导师有不同的特长,学校以年级组为单位,以“融合+互助”为重要手段,定期开展组内交流,加强个案研究,帮助导师在相互交流中积累经验,在互鉴中不断实现导师的自我成长。

(二)建立保障机制,有序推进落实1。建立导师研修制度

为了确保全员导师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在遇到问题时能通过交流讨论研修等方式找到及时解决问题的办法,学校建立了有计划、有主题的“单周一研”导师研修制度。

2、建立学生访谈制度

学校每月定期开展“清荷有话”学生访谈活动,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一看学校导师制的推进情况。

(三)直面难解问题,及时融思汇智

导师在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疑难杂症”,为了帮助导师解决这些棘手问题,让导师们感觉背后有支撑,学校分别成立了校内导师“智囊团”、家委会”导师制”部门和校外专家”智囊团”。

(1)校内导师“智囊团”:成员主要包括党支部书记、校长、心理教师、德育骨干教师和优秀党员教师。“智囊团”成员与导师通过“个例会诊”的形式,指导导师调整策略,继续开展导师工作,必要时,“智囊团”及时介入,合力解决问题。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校长有约”、“书记有约”、“心灵massage”等特色学生活动:学生可以选择与校长、书记相约谈心、漫步校园,也可以与其他”智囊团”成员共进午餐、共读书籍。

(2)家委会“导师制”部门:学校开展关于“全员导师制”的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的需求。但在“全员导师制”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会有部分家长出现家庭教育中的困惑,需寻求帮助或对“导师制”提出意见或建议等的需求,因此,学校在原有的“三级家委会”基础上,特设家委会“导师制”协调部门,让家长有一个能够与学校“导师制”领导小组面对面交流的途径,在探讨交流中不断优化导师工作。

(3)校外专家“智囊团”:为确保学校导师工作的优质,学校聘请校外专家组建“智囊团”,为导师和学生提供专业的引领与服务,真正解决导师与学生存在与面临的各类问题,提高”全员导师制”的工作实效性。

三、持续探索,完善”全员导师制”育人新模式

1、典型案例分析。学校将持续探索如何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通过家校联动的方式实现“1+1>2”的效果。

2、保障机制完善。为了推动“全员导师制”走深走实,更好地实现融合育人,学校编制印发《全员导师制工作手册》,组织导师阶段性学习,提高导师的专业素养。同时,也将此作为导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学校将不断探索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过程、内容和方式的最优化,逐步完善评价机制,激励每一位导师全身心投入“全员导师制”工作,努力培养身心健康、品学兼优、积极进取、全面发展的清荷美少年。

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实施方案 篇2

为全面落实中共XX市委市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的实施意见》、XX市教委《关于推行中小学全员导师制的试点工作方案(讨论稿)》、XX区中小学全员导师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我校学生的成长指导,充分发挥我校全体教师的育德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推动教师人人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建立和完善学生身心健康守护网。依据学校导师制从真正关注学生需求创新师生关系的工作特点出发,特制定我校全员导师制试行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工作体系,遵循“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尊重个性、面向全体”的原则,强调个性化与亲情化,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发展,增强学生的成长信心,助力构建和谐亲子关系,通过家校互联,让导师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引路人。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建立“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的工作要求,转变教师的育人观念和角色,切实增强全体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德能力,形成导师制背景下新型的师生关系。

2、通过班主任与学科教师的协同合作、优化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家校沟通,缓解学生过度的学业压力、情感压力和家长的教育焦虑,积极构建沟通理解型家校关系和亲子关系。

3、通过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育的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互联网,打造全员育人校园,形成育人合力,架起导师导学、导心、导行等的护航屏障。

三、组织架构

学校成立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员导师制工作的领导、实施、评估工作。学校四大中心和三个年级部、班主任具体负责学校、年级、班级三层面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的具体工作,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人。

四、工作原则

1、发展性原则:导师的工作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向,在全面了解结对学生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确定符合学生的发展目标。

2、个性化原则:导师要善于发现,研究结对学生的情感、兴趣爱好等个性特点,开展个别化的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人本化原则:导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真诚关爱结对学生,努力成为结对学生的良师益友。

4、渐进性原则:导师要根据结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高一到高三期间学生认知、能力等水平的差异,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引领学生成长。

5、保密性原则:导师在施导过程中,要尊重结对的个人隐私、不随意泄漏,评价结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五、职责与要求

导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结对学生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指导,起到对学生“思想上引导、心理上疏导、学业上辅导、生涯上指导、生活上向导、品行上督导的作用,导师的主要职责有:

(1)思想上引导:导师引导结对学生确立志向,向优秀看齐,引导学生摆正心态,示范榜样,提高学生的品格与素养,成为向善、约礼、睿学、臻美的致远学子。

(2)心理上疏导:导师通过沟通、倾听让学生敞开心扉,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对挫折、失败的心理承受力,指导结对学生学会与人健康交往。

(3)学业上辅导:通过导师个别辅导与多重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师生一起分析学习中的优点与缺点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潜力,增强学习意志品质

(4)生涯上指导:从高一的生涯启蒙、高二的选课、高三的高校目标,结合学生个人兴趣,导师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与人生,帮助学生勾勒个人未来职业规划鸿图。

(5)生活上向导:导师通过校园生活指导(如:第一次离家住宿)、家庭生活指导(如:假日家务劳动)等指导结对学生科学安排日常生活,帮助结对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生活作息制度,指导学生建立合理的生活规范

(6)品行上督导:给予学生成长的时间和机会,特别对行规上暂时落后的学生,导师更加要倾注耐心激发成长的内燃点,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六、实施步骤

(一)宣传启动

学校通过召开专题会议(教师会、家长会、学生会)对“全员导师制”的实施进行宣传动。全体教师根据学校的工作意见,通过多元培训、自主学习、同伴互助等途径,领会全员导师制的实施意义,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促进全员导师制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自主申报

以学生自主申报为主,全校所有在职教师均为导师候选人(双向选择)。每位教师结对学生不超过10人。名单汇总后由年级部初审,学生发展中心最后审核结对情况后进行协调调剂。重点关注特殊学生的导师匹配情况,个别学生形成“两导一生”等的匹配模式,根据学生成长情况,中间可以动态调整。

(三)导师组队

构建从班级到年级再到学校的层级导师团队,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建立规范化的导师队伍,围绕学生心理、生涯规划、学业指导、课题研究、毕工组等多维度组织建立专业化导师团队,在挖掘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学校充分梳理每一位导师特长和特点,形成相对稳定的导师特征序列库,更好实现导师促进学生成长。

(四)工作内容

学校全员导师制设“规定动作”:阶段性学生家访、不定期谈心谈话、建设性建议书面反馈。即每学期开学前、学期末,由班主任指导或联合导师共同开展学生家访,密切家校沟通;每学期重要考试前后、学生生活发生重大变故或情绪明显波动、学生取得个性发展进步等关键时间节点,与学生进行谈心谈话或开展家校沟通;每学期末撰写一份个性化成长寄语,积极肯定、正面鼓励学生的闪光点,让导师走进学生心灵,走进学生家庭。

同时全员导师制设“自选动作”(如与学生共午餐、齐观影、同实践等),“自选动作”不对导师做硬性要求,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内容与时间或地点等的调整,充分发挥每一位导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丰富多样、因人而异的沟通指导,注重提高学生、家长的满意度。

1、成长档案。导师要对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学生每月的表现、每次考试成

绩记录及分析。

2、家校联系。导师必须对受导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留守家庭作为重点)。每月至少与家长联系一次,对家住城区的学生每学期至少一次家访。

3、谈心汇报。导师每学期至少与受导学生谈心辅导四次,并记录辅导内容;受导学生每月一次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必要时可随时汇报和咨询。

4、导师会诊。年级组定期集中组织导师进行个案分析,必要时对重点案例进行集体会诊,提出解决办法。

七、评价与保障

(一)导师考核

1、领导小组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每位导师的工作情况记录相关表格,向年级部主任、班主任、结对学生、家长了解情况,检查工作实效,期末对导师进行量化考核,纳入学校教师绩效考核

2、量化考核包括:结合导师完成指导工作情况、学生成长档案的记录以及案例或论文上交情况,“导师制”工作小组进行评价考核及反馈。

3、考核结果评定为优秀、合格、待改善三级。

(二)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导师制”项目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设立单项制度,负责项目的开展和具体实施及保障。

2、赋能保障

(1)专家讲座

定期组织家庭教育、心理学、生涯教育等方面的专家进行专题培训和讲座,不断提高导师的育人水平和指导能力。

(2)专题论坛

定期导师制工作专题论坛,通过案例分享、互动反思、总结经验,形成导师经验案例资源库,为青年导师提供可借鉴经验,为后期推广辐射打下基础。

(3)教考一致

“双减”之下,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拔高教学难度,严格控制考试、测验次数及科目,不随意增加考试难度,不对考试、测验成绩进行排名,采用百分比区间等形式,向学生、家长反馈学业情况,为我校全员导师制实施提供支持性环境。

3、激励保障

每学期总结评价过程中,对导师进行表彰鼓励,并作为师德考核和教师发展性考核的重要依据,在各类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优先推荐。

希望通过全员导师制的实施,充分发挥学科教师育人功能,提升全体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缓解学生过度的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和家长教育焦虑;建立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师师关系、家校关系和亲子关系;增强学生学习、成长、抵抗挫折的能力和自信心,增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效能感和胜任力,增强教师育人工作的认同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实施方案 篇3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发挥教师队伍基础作用,提高全体教师的育德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推动教师人人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维护好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全区将推行中小学全员导师制,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部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把中小学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建立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防护工作举措,推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有效协同,为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总体目标

通过全员导师制的实施,切实增强全体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优化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家校沟通,缓解学生过度的学业压力、情感压力和家长的教育焦虑,重构与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相适应的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家校关系和亲子关系,打造家校社共育的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支持网和身心健康守护网,显著提高学校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显著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定心,家长安心,创设和谐温馨的社会环境。

三、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面向人人

坚持以人为本,关爱每个学生和每位教师的生命成长与身心健康发展,积极倡导“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育人理念。

(二)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坚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身心成长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依托导师和学生之间建立的良好师生关系,适时开展个性精准的学生发展指导和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激发学生的优势潜能,守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三)突出重点,加强融合

结合“五项管理”坚持突出重点,强调导师落实育人责任的关键职责,促进全员与专任相配合,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学校与家庭融合,校内校外互补,充分发挥每位导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全体中小学生搭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

四、组织架构

(一)局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由局党政办公室、德育处、组织人事处、计划财务处、义务教育处、高中(职业)与终身教育处、督导处和XX教育发展研究院、高中(职业)与终身教育指导中心、初中教育指导中心、小学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德育处。

(二)学校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各学校要成立全员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加强对全员导师制工作的组织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工作任务

全区中小学于20XX年秋季开学,全面开展全员导师制工作,确保全学段、全过程、全方位落实。

(一)形成一校一策

按照全员导师制工作方案的基本要求,在专家指导下,学校要因校制宜,一校一策。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和已有工作基础,对本校全员导师制的工作目标、组织架构、匹配机制、职责任务、工作要求、研训制度、激励保障等进行全面研

究,编制形成本校的《全员导师制工作学校实施方案》。

(二)开展全员培训

一是各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参加市、区组织的XX市校园长培训,各学校工作小组成员参加区本培训。二是各学校要建立全员导师制工作的校本培训与研修制度,有效提高全体教师对实施全员导师制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提高教师担任导师的育人意识和专业能力。三是各学校要定期组织开展经验分享和案例教学,结合学校生源特点和工作实际,提高导师开展学生指导和家校沟通工作中具体问题的专业处置能力。

(三)落实“三项计划”

区域设计是以“三大计划”为主体,即“群育计划”、“玩伴计划”、“谈心计划”。群育计划,着力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师益友的情感链接,其特点是“育”,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遵循的养育,其指向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玩伴计划,着力在生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特点是“玩”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在乐中智;谈心计划,着力在亲子之间建立平等共学的情感交流,其特点是“谈”在谈中体现关爱,显现尊重,促进和谐。这三个计划相互关联又有侧重,是从不同的维度,立足实践探索,各学校根据校情,将良师益友、家校沟通、教考一致等要求有机的整合在“三大计划”中,建立起既有区域特点,又有学校特色,互动交融,情感浸润,入怀暖心的学生安全防护网。

(四)加强经验总结

各学校在全员导师制推进过程中,要积极发挥每位导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新全员导师制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及时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

六、工作要求

(一)建立导师匹配机制

各学校全体教师原则上都要担任学生导师,为每一个学生配备导师。暂时不适合做导师的教师,由学校加强培养培训,在达到条件后承担导师职责。

各学校可根据学校规模、师生比、师资结构等办学实际,自主确定导师与学生的匹配方式和配置比例。学校在为学生配备导师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每位导师与学生之间的配置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15。针对个别具有特殊指导需求的学生,可以采取“多对一”方式,匹配多名导师。

学校要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教师与导师协同合作的“导师团”充分发挥班主任队伍、德育专任教师队伍和“导师团”的积极作用,建立匹配机制,加强导师工作的集体研究讨论和对处境困难学生的针对性联合指导。

(二)明确导师的基本职责

1、成为“良师益友”导师要成为所指导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尊重平等、相互了解、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为每位学生提供陪伴式关怀与指导。

2、做好家校沟通。导师要做好与所指导学生家长的家校沟通,建立陪伴支持、真诚互动、协同合作的家校关系,开展科学、有效的家校沟通和家庭教育指导。

在此基础上,导师可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寻求适合的教育契机,对学生开展思想引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生涯指导等全面的发展指导。

3、落实基本任务。导师的工作设置三项基本任务,包括:一次学生家访、一次交心谈话、一次书面反馈(“三个一”。(1)每学期开学前,由班主任指导或联合导师开展一次学生家访。(2)导师要在每学期重要考试前后、学生生活发生重大变故等关键时间节点,与学生进行一次交心谈话和开展家校沟通。(3)导师在每学期末,要围绕学生本学期的成长发展情况,以积极肯定、正面鼓励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为导向,撰写个性化《成长寄语》,向学生及家长进行书面反馈。

4、优化家校沟通管理。各学校在实施全员导师之后,学校家校沟通

实行班主任和导师“归口管理”原则上由班主任和导师开展学生家访和家校沟通工作,并主要由导师开展家校沟通。

导师在确有学科教师介入必要时,要做好“协调者”,统筹安排家校沟通内容、方式和频次,以达到家校沟通的和谐通畅。

5、恪守职业伦理规范。全体导师在开展学生指导和家校沟通工作时,必须坚守良好师德师风,保护学生和家庭的隐私,严格遵守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底线规定。导师在工作中发现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障碍或潜在心理危机时,须及时上报并启动学校应急预案,会同相关专业教师开展评估和转介,恪守职业伦理规范。

七、时间安排

1、召开区层面工作会议,启动部署全员导师制工作任务。

2、编制试点学校的经验成果;各学校制订完善工作方案。

3、XX教发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区本培训。

八、支持保障

(一)加强党的领导

1、学校党政领导要提高政治站位、大局意识,在推进全员导师制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教师践行“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教育职责。学校的校长、书记要落实本校全员导师制实施的领导责任,定期组织研究学情、排摸重点对象,及时调配力量,开展分类指导。

2、区教育局将学校全员导师制实施情况纳入单位的年度考核,纳入学校的督导评价体系。

(二)落实专业保障

XX教育发展研究院要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各学校充分运用市级配套开发工具包等专业资源,为导师开展学生指导和家校沟通赋能;要学习和运用市全员导师制项目组编制的《师生关系建构指导手册》和《家校沟通指导手册》;要学习和运用区全员导师制工作组编制的《全员导师制“三大计划”实施意见》。

全面建立区、校两级导师专业培训分层分类体系,为不同学段的导师设置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家校沟通与家庭教育指导等培训课程,强化经验分享和案例教学;

以校本培训与研修为主,积极开展以班级为单位,定期针对具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指导进行研究,探究建立“导师团”集体教研制度。

(三)完善评估激励

各学段教育指导中心要在行政层面上助力推动,有效引导,严格督促。谋划并落实全员导师制工作的创优评优机制。指导学校加强导师制工作,引导学校进一步完善优秀导师的绩效分配制度,加大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学校和优秀教师的展示与表彰;将导师的工作经历及成效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创优评优等重要参考,强化导师工作的激励保障。

(四)创设教学环境

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教委关于加强对学校课程教学“教考一致”和义务教育减负增效、作业管理措施等政策文件,为全员导师制工作创设支持性教学环境。

(五)优化工作氛围

相关职能部门要推动和指导各学校有效利用好社会各方面资源,支持全体导师的工作开展,同步加大对导师的人文关怀,实施导师“尽职免责”的保护措施,为全体导师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实施方案 篇4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XX]4号)、《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XX]2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

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发[20XX]29号)等文件精神,全面落实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X委发[20XX]18号)、《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的实施意见》(X委发[20XX]3号)、XX市教委《关于推行中小学全员导师制的试点工作方案(讨论稿)》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发挥教师队伍基础作用,提高全体教师的育德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推动教师人人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守

护网和现代学校治理体系,现就本区推行中小学全员导师制试点工作做如下工作部署。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工作体系,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目标

中小学全员导师制是中小学校全体教师按照一定机制与每一个学生匹配,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与家长建立协同合作的家校关系,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指导和开展有效家校沟通,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教育现代学校治理制度。

全员导师制实施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建立“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的制度体系,切实增强全体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深化班主任与学科教师的协同合作、优化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家校沟通,缓解学生过度的学业压力、情感压力和家长的教育焦虑,重构与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相适应的和谐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和亲子关系,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育的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支持系统,显著提高学校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全员导师制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在试点学校率先实行全员导师制,探索全员导师制实施的基本模式,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梳理落实全员导师制所需的政策支持保障,形成可供辐射、推广的典型经验。

三、工作举措

(一)建立组织架构

区教育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全员导师制试点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制定《XX区全员导师制区域试点工作方案》。成立由局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全员导师制试点工作小组,协调办公室设在教育局德体卫艺科科。组建全员导师制试点专家小组,为相关工作提供决策咨询和过程评估。全员导师制试点工作中,区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统筹协调各行政和业务部门的各项工作,选定区域试点中小学校,并定期召集试点校工作例会。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师训部、干训部、德研室、科研室等专业部门分别落实实施课程教学管理、全员导师区级培训、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队伍专业素养提升、课题研究等工作。区未成年人保护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要为全员导师制的实施提供法律方面的咨询和支持。

学校成立全员导师制试点工作的学校领导小组和工作团队,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书记及副校长明确各自与全员导师制相关的工作职责,并确保整体推进与落实到位。学校各行政部门及相关中层干部按照要求,分工合作、具体落实实施。学校重点依托年级组,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导师制的运行和日常管理。班主任定期召开本班导师例会(含全体任课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上报,形成管理闭环。

(二)明确学校工作职责

1、确定对象范围

根据“市教委20XX学年秋季学期起在本市中小学全面推行全员导师制的工作方案”要求,在试点学校的基础上,9月起初中学段学校所有年级全面推行全员导师制,覆盖全体初中学生;小学学段学校全部推行,可结合学校实际选择重点年级落实全员导师制相关工作;高中学段学校(中职)结合育人方式改革和学生选学选考、生涯规划指导等工作,综合开展全员育人的导师制实践。

2、形成一校一策

各学校根据市区实施方案,吸取试点学校的经验,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和已有工作基础,对本校试点全员导师制的工作目标、组织架构、匹配机制、职责任务、工作要求、研训制度、激励保障等进行全面研究,编制形成本校的《全员导师制试点工作学校实施方案》。

3、建立导师团队

学校全体教师原则上都要担任学生导师,为每一个学生配备导师。暂时不适合做导师的教师,由学校加强培养培训,在达到条件成熟后承担导师职责。学校在为学生配置导师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每位导师与学生之间的配置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15。针对个别具有特殊指导需求的学生,可以采用“多对一”方式匹配多名导师,且“多对一”是指一位导师背后有一支持的团队协助导师开展工作,避免形成特殊待遇。

4、明确工作重点

学校需按照市教委方案要求,全面推进本校全员导师制试点工作,建立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匹配关系,加强班主任和导师的家校沟通,初中要重点落实导师的两项基本职责和三项基本任务;小学要重点做好家长沟通群、沟通方式途径的规范化使用;高中要做好生涯发展指导。

(三)明确导师基本职责

全员导师制的导师基本职责包括:

1、成为“良师益友”。导师要成为所指导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尊重平等、相互了解、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陪伴式关怀与指导。

2、做好“家校沟通”。导师要做好与所指导学生家长的家校沟通,建立陪伴支持、真诚互动、协同合作的家校关系,开展科学、有效的家校沟通和家庭教育指导。

在上述基本职责基础上,导师可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找到适合的教育契机,适时开展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生涯指导等全面发展指导。

(四)落实导师基本任务

导师的工作有三项基本任务,包括:一次学生家访、一次谈心谈话、一次书面反馈(“三个一”)。

1、一次学生家访。每学期开学前,由班主任指导或联合导师开展一次学生家访;

2、一次谈心谈话。导师要在每学期的重要考试前后、学生生活关键时间节点,与学生进行一次谈心谈话和开展家校沟通;

3、一次书面反馈。导师在每学期末,要围绕学生本学期的成长发展情况,以积极肯定、正面鼓励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为导向,撰写个性化《成长寄语》向学生及家长进行书面反馈。

(五)优化家校沟通管理,恪守职业伦理规范

优化家校沟通,实行班主任和导师主要承担与学生家长沟通、开展家访和家庭教育指导。同时,协调统筹安排家校沟通内容、方式和频次,不加剧家长的焦虑,规范家长微信群、家校沟通软件的使用,减少“键对键”增加“面对面”,通过提供更适时、更正向、更有针对性的科学引导、反馈和建议,引导家长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看到孩子的个性潜能和优势特长,建立孩子未来成长发展的合理目标和预期,成为家校沟通的信息“过滤器”和家长及其家庭亲子关系的“减压器”

全体导师在开展学生指导和家校沟通工作时,必须坚守良好师德师风,保护学生和家庭的隐私,严格遵守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底线规定。导师在工作中发现学生存在潜在心理危机时,即须及时上报并启动学校应急预案,会同相关专业教师开展评估和转介,恪守相应的职业伦理规范。

(六)一校一品因势利导,挖掘服务学生的深度

全员导师制是缓解学生过度的学业压力、情感压力,形成走进学生心田“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路径。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与全面展开,各校基于市、区方案所要求的基本内容,需逐步形成本校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特色,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质量”将全员导师制融入学校品牌工作,赋予全员导师制落地的载体,为工作的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做到服务学生润物无痕。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强党的领导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严格落实全员导师制工作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教师学习“时代楷模”吴蓉瑾,践行“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职责。区校两级党组织要将此项工作摆上重要议程。学校的校长、书记要落实本校全员导师制实施的领导责任,定期组织研究学情、排摸重点对象、及时调配力量、开展分类指导,区教育局要将学校全员导师制实施情况纳入校长、书记的年度考核、纳入学校的督导评价体系。

(二)落实专业保障

1、积极发挥“三个中心”的专业引领作用

拟成立XX区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与教育局相关科室共同负责协调导师制工作的日常管理与运行推进工作。同时,指导学校开展导师制的试点工作,对学校导师制的实施方案进行备案。

发挥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区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的专业优势,为全员导师制的试点推进提供支持。其中,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负责心理辅导方面的协同,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提供家校沟通、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协同,区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负责生涯教育方面的协同。

2、加强区校两级专项化培训

为进一步落实全员导师制试点区相关工作,加强各校及相关重点人群的学生发展指导能力、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和育德能力,促进教师人人成为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区教育学院要积极发挥专业优势,集中开展面向本区全体导师的区本培训。建立区、校两级“管理者-种子导师-全体导师”的“分层-实践-循环”培训机制,将培训模块分为:普及共识、重点内容、关键赋能、校本特色培训等;具体内容为全员导师之政策方案解读、师生关系构建、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家校沟通与家庭教育指导、生涯规划、导师积极心理提升等培训课程。区教育局定期召开区全员导师制试点工作推进交流会,交流与培训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在交流研讨共享中不断完善和推进导师制工作。同时,充分利用市区名师工作室的孵化效应,起到示范带教作用。学校以校本培训与研修为主,强化经验分享和案例教学。研发中小学全员导师培训区校两级培训课程。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导师团”,定期针对具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指导的集体教研活动或沙龙研讨。

(三)建立评估督导机制。

区教育局将学校全员导师制实施情况纳入校长、书记的年度考核、纳入学校的督导评价体系,对学校导师制工作开展调研指导。加大对在试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学校和优秀教师的展示与表彰,区教师专业发展和职称评定部门将导师的工作经历及成效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创先评优等的重要参考,强化导师工作的激励保障。学校加强导师日常工作的交通、通讯等必要保障,探索优秀导师的绩效分配制度、绩效工资增量部分新增全员导师制专项,以加大对导师的奖励力度。

(四)创设教学环境

严格参照国家教育部质量监测中心和XX市教研室绿色指标评价要求,开展区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区教育局结合“双减”和“五项管理”等政策要求,加强对学校课程教学落实情况和义务教育减负增效、作业管理措施等政策文件执行情况的督导督查,确保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组织教学、布置作业和开展考试命题,严禁随意加快教学进度、拔高教学难度;不得将作业任务、作业监督和批改等工作布置给家长;学校的考试、测验内容不得超出课堂教学内容和作业练习范围,严格控制考试、测验次数及科目,严禁随意增加考试难度和组织任何形式的联考或月考;小学阶段严格落实等第制评价,初、高中学校不得对考试、测验成绩进行排名,可采用百分比区间等形式,向学生、家长反馈学业情况,为全员导师制试点工作匹配支持性教学环境。

(五)优化工作氛围

区教育局、各学校有效利用好社会各方面资源,支持全体导师的工作开展,同步加大对导师的人文关怀,加强学校公共空间的创意建设和环境美化,探索导师“尽职免责”的保护机制。在全员导师制试点过程中,创新宣传普及形式,多渠道开展面向学校、社会、家长的中小学全员导师制试点工作配套宣传,传播正确育人观念,为全体导师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实施方案 篇5

在“全员导师制”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制定迎园中学实施“全员导师制”工作方案,继续本着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发挥教师队伍基础作用,提高全体教师的育德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工作目标,让教师人人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学校持续建立和完善学生身心健康守护网和现代学校治理体系。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工作体系,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1、完善“迎园中学全员导师制工作机制”,在“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的制度体系下,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师生按照1:15(六、八年级)/1:16(七、九年级)的比例进行匹配,指导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与家长建立协同合作的家校关系,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指导和开展有效家校沟通,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2、进一步探索“班主任与学科教师的协同合作、教师与家长的家校沟通”的路径方法,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合力缓解学生过度的学业压力、情感压力和家长的教育焦虑,构建与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相适应的和谐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和亲子关系,完善“家-校”共育的学生全面发展支持网和身心健康守护网,显著提高学校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继续探索实施“全员导师制”的工作模式和实施步骤,收集推行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寻找解决策略,总结和梳理落实”全员导师制”的工作经验以及可供复制的推进方法。

三、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面向人人坚持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位教师的生命成长与身心健康发展,积极倡导“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成为学生良师益友”“人人成为家校沟通协调者和家庭教育指导者”的育人理念。

2、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坚持因材施教,基于学生的身心成长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依托导师和学生之间建立的良好师生关系,适时开展个性精准的学生发展指导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激发学生的优势潜能、守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五育”并举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突出重点,加强融合

坚持重点突出,强调导师落实育人责任的关键职责,促进全员与专任相配合、分工与合作相结合、学校与家庭相融合,充分发挥每一位导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全校学生搭建有力的成长支持系统、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

四、组织架构

1、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书记、副校长、校家委会主任

组员:全体行政、年级主任、校家委会委员

职责任务:明确工作目标,拟定实施方案,统筹方案落实。

2、工作团队

组长:德育分管副校长

副组长:学生发展部、师训科研部、校务办公室、校家委会组员:年级主任、教研组长、年级家委会、班级家委会职责任务:制定配套制度,贯彻方案落实,总结过程资料。

五、匹配机制

1、匹配方式——学生主动选择

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由学生自主选择在本年级任教的学科教师担任导师;教师以充分尊重为原则,认真负责担任学生导师。六年级新生通过一个月时间熟悉本班级任课教师,于十月初完成匹配工作,其他年级在开学第三周完成匹配工作。

2、配置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16(依据年级师生比分年级配比)

3、匹配过程——学生线上自主选择、学校尊重学生选择略做调配

(1)学生在指定时间内通过应用软件自主选择心仪的导师,原则上每位导师有配额15或16人;学生如没有选择到最心仪的导师,可以继续选择次心仪导师,直至匹配到一位导师。

(2)学校后台导出数据,尊重学生选择略做调配。

4、特殊需求学生匹配原则

特殊需求学生(主要指行为失范、心理偏差、随班就读等学生)需由班主任提出书面申请,写明申请理由,由领导小组讨论认定,然后由班主任、特殊需求学生自主选择的导师(可多人)共同组成导师团,担任该学生的导师。班主任可以主动担任特殊学生导师。

5、暂时不适合做导师的教师

没有学生选择的教师,参加培养培训,达到条件后承担导师职责。

六、职责任务

1、导师的基本职责包括:

(1)成为“良师益友”。导师要成为所指导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尊重平等、相互了解、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陪伴式关怀与指导。

(2)做好“家校沟通”。导师要做好与所指导学生家长的家校沟通,建立陪伴支持、真诚互动、协同合作的家校关系,开展科学、有效的家校沟通和家庭教育指导。

(3)在上述基本职责基础上,导师可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找到适合的教育契机,适时开展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生涯(学涯)指导等全面发展指导。

2、导师的三项基本任务,包括:一次学生家访、一次谈心谈话、一次书面反馈(“三个一”)。

(1)由班主任指导或联合导师开展一次学生家访;

(2)导师要在每学期的重要考试前后、学生生活发生重大变故等关键时间节点,与学生进行一次谈心谈话和开展家校沟通;

(3)导师在学期末,要围绕学生本学期的成长发展情况,以积极肯定、正面鼓励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为导向,撰写个性化《成长寄语》向学生及家长进行书面反馈。

3、导师“自选动作”任务:根据实际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至少完成二项自选动作。

(1)参加一次结对学生的主题班会

(2)加入一项结对学生的体育活动

(3)参加一项结对学生的公益活动

(4)参加一项结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5)与结对学生共读一本书

(6)与结对学生共同探讨一个研究课题

(7)与结对学生共同进行一次艺术欣赏

(8)与结对学生共进一次午餐

(9)邀请结对学生到家里做一次客

(10)与结对学生进行一次情绪管理交流

七、工作要求

1、全体导师在开展学生指导和家校沟通工作时,必须坚守良好师德师风,保护学生和家庭的隐私,严格遵守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底线规定。

2、导师在工作中发现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障碍或潜在心理危机时,须及时上报并启动学校应急预案,会同相关专业教师开展评估和转介,恪守相应的职业伦理规范。

3、导师要积极参加学校针对“全员导师制”试点工作开展的培训和研修活动,做好工作记录、总结工作经验,及时反馈工作中的疑难问题;班主任和德育骨干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注重提炼和分享工作经验、进行案例交流。

4、班主任仍承担班级管理和班集体的文化建设职责,同时与学生进行匹配担任学生导师,并指导或联合导师开展家访和家校沟通。

5、班主任和导师要注重家校沟通方式和策略的优化,原则上限定由班主任和导师开展学生家访和家校沟通工作,并主要由导师开展家校沟通,其他教师不得随意与家长沟通。导师在确有学科教师介入必要时,要做好“协调者”,统筹安排家校沟通内容、方式和频次,不加剧家长的焦虑,规范家长微信群、家校沟通软件的使用,减少“键对键”、增加“面对面”,通过提供更适时、更正向、更有针对性的科学引导、反馈和建议,引导家长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看到孩子的个性潜能和优势特长,建立孩子未来成长发展的合理目标和预期,成为家校沟通的信息”过滤器”和家长及其家庭亲子关系的”减压器”。

6、学校工作团队要切实发挥班主任、德育骨干教师队伍的示范引领作用,定期针对全员导师制试点工作组织各类校本培训和集体教研,强化经验分享和案例教学,提高导师开展学生指导和家校沟通工作中具体问题的专业处置能力。

八、保障机制

1、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教师践行“教书育入”“立德树人”的教育职责。党支部做好暂时不适合做导师的教师的思想工作,指导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切实提高育人和家校沟通的能力,尽快承担起导师的职责。

2、加强导师制度建设。制订《20XX学年迎园中学实行“全员导师制”工作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优化试点过程中形成的导师匹配机制、校本培训与研修制度、考核奖励制度、导师“尽职免责”保护机制等配套机制。

3、助力导师能力提升。为导师设置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家校沟通与家庭教育指导等培训课程;定期组织研究学情、排摸重点对象,及时调配力量、开展分类指导,加强导师工作的集体研究研讨和对处境困难学生的针对性联合指导,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圆满。

开发导师成长轨迹平台,动态记录导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发展变化。通过信息化手段处理过程性资料,帮助导师随时了解自己的发展进程,明晰长处与不足。为管理层提供可视化的数据,有利于提高导师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4、积极创设支持环境。依托区教育学院德研部门的专业支撑,积极发挥每一位导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检验和丰富《迎园中学导师工作指导手册》,为导师开展学生指导和家校沟通赋能。严格落实“双减”工作要求,落实“教、练、考一致”,开展作业管理、课后服务等工作。不断完善“全员导师制”工作的创优评先机制,制定导师绩效分配方案,强化导师工作的激励保障。

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实施方案 篇6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发〔20XX〕40号)、《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XX〕4号)、《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XX〕2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发〔20XX〕29号)等文件精神,落实本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进一步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发挥教师队伍基础作用,提高全体教师的育德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推动教师人人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维护好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现将在全区中小学部分学段全面推行“全员导师制”,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部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为指导,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工作体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坚持把中小学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建立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防护工作举措,指导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快乐成长与身心健康。

二、总体目标

中小学全员导师制是中小学校全体教师按照一定机制与每一个学生匹配,通过导师与学生建立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与家长建立协同合作的家校关系,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指导和开展有效家校沟通,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教育现代学校治理制度。

实施中小学全员导师制的总体目标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双减”工作的要求,通过建立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的制度体系,切实增强全体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优化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心理压力和家长的养育焦虑,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构建与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相适应的和谐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和亲子关系,打造“家一校一社”协同的学生全面发展支持网和身心健康守护网。

三、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面向人人

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关爱每个学生和每位教师的生命成长与身心健康发展,积极倡导“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的全员育人模式,真正践行”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育人理念。

(二)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坚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身心成长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依托导师和学生之间建立的良好师生关系,在理想信念、学习生活、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等方面开展个性化、更适切的学生发展指导和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增强自信、激发潜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三)突出重点,加强融合

结合“五项管理”,坚持突出重点,强调导师落实育人的关键职责,尽职尽责、分工协作,充分发挥每位导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学校与家庭融合互动,校内与校外协同联动,为全体中小学生搭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四、组织架构

(一)XX区全员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二)XX区全员导师制工作工作小组

组长:

组员:

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普教一科。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如有人员更替则自动替补。

(三)学校全员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各学校要成立全员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加强对全员导师制工作的组织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对象范围

自20XX年秋季开学起,全区初中阶段学校(含:一贯制学校初中部、完全中学初中学段和民办初中阶段学校)所有年级全面推行全员导师制,覆盖全体初中学生;全区小学阶段学校四、五年级全面落实全员导师制相关工作,其他年段各校可视情开展普通高中学校结合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已开展的育人方式改革和学生选学选考、生涯规划指导等工作,综合开展全员育人的导师制实践;中等职业学校参照执行。

六、工作任务

(一)制定一校一策

制定区全员导师制工作方案,并根据区域统一要求指导各校因校制宜制定“一校一策”。各校要根据办学实际和已有工作基础,对全员导师制的工作目标、组织架构、匹配机制、职责任务、工作要求、研训制度、激励保障等进行全面研究,编制形成本校的《全员导师制工作学校实施方案》。

(二)建立匹配机制

各校全体教师原则上都要担任学生导师,为每一个学生配备导师。暂时不适合做导师的教师,由学校加强培养培训,在达到条件后承担导师职责。

学校可根据办学规模、师生比、师资结构等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导师与学生的匹配方式和配置比例,导师与学生之间的配置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15。学校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可采用意向征询、双向选择或利用社团等载体进行导师匹配。针对个别具有特殊指导需求的学生,可以采取“多对一”方式,匹配多名导师。

班主任在实施全员导师制后,同时担任部分学生的导师。党员教师和班主任等德育骨干教师等应优先承担具有特殊需求学生的指导工作。学校要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与导师协同合作的“导师团”,加强导师工作的集体研究、研讨和具有特殊需求学生的针对性联合指导。

(三)开展全员培训

区域要利用市级全员导师制“种子教师”和德育骨干教师队伍,有效发挥区教育学院的专业优势和试点学校的经验优势,利用《指导手册》等专业资源,培养区级“种子教师”,指导区内各校建立全员培训和校本研究研训机制。

各学校要赋能导师,切实提高全体导师的认识认同,以及担任导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一是各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参加市、区组织的XX市校园长培训,各学校工作小组成员参加区本培训。二是各校要建立全员导师制工作的校本培训与研修制度,有效提高全体教师对实施全员导师制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提高教师担任导师的育人意识和专业能力。三是各校要定期组织开展经验分享和案例教学,结合学校生源特点和工作实际,组织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和集体育人教研,强化经验分享和案例教学,提高导师开展学生个性化指导和家校沟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落实导师工作内容

第一、明确导师两项关键职责。1。成为“良师益友”。导师要成为所指导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尊重平等、相互了解、亦师亦友的和谐师生关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陪伴式关怀与指导。2。做好“家校沟通”。导师要做好与所指导的学生家长的家校沟通,建立陪伴支持、真诚互动、协同合作的家校关系,开展科学、有效的家校沟通和家庭教育指导。

第二、落实导师三项基本任务。1。一次学生家访。导师每学年开展一次学生家访,实现学生家访全覆盖,可以与班主任联合开展家to2。一次谈心谈话。导师在开学前后、重要考试前后及学生生活发生重大变故等关键时间节点,与学生进行一次谈心谈话,并及时开展必要的家校沟通和家庭教育指导°3。一次书面反馈。导师在每学年结束时,围绕学生本学期的成长和发展情况,以积极肯定、正面鼓励、挖掘学生“闪光点”和提供成长建议为导向,撰写个性化《成长寄语》,向学生及家长进行书面反馈。

第三、优化家校沟通。优化全员导师制背景下的家校沟通,由班主任和导师主要承担与学生家长的家校沟通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统筹安排日常家校沟通的内容、方式和频次,界定必要的家校沟通场景,强化教师主体责任、健全教师沟通机制。学校要进一步规范家长微信群、家校沟通软件的使用,减少“键对键”、增加“面对面”。为家长提供更适时、更正向、更有针对性的科学引导、反馈和建议,使导师逐渐成为家校沟通的协调者。积极缓解家长养育焦虑、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发现孩子的个性潜能和优势特长,建立对孩子成长发展的合理目标和预期,构建家校共育合力。

第四、恪守伦理规范。导师在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和家校沟通工作中,应坚守教师“教书育人”职责和良好师德师风,保护学生及其家庭隐私,严格遵守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导师在工作中发现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精神疾病或潜在心理危机时,须及时上报学校启动应急处置预案,会同相关专业教师和专业部门做好相关工作,恪守法律法规要求和职业伦理规范。

(五)规范课程教学管理

结合“双减”和“五项管理”等政策要求,各校要加强课程教学规范管理,为全员导师制全面推进匹配支持性教学环境。要确保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布置作业、组织命题和考试评价,严禁随意加快教学进度、拔高教学难度;不得将作业、作业监督和批改等工作布置给家长;学校的考试测验内容不得超出课堂教学内容和作业练习范围,严格控制考试、测验次数及科目,严禁随意增加考试难度和组织任何形式的联考月考;小学阶段严格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初中阶段严禁对学生考试测验成绩进行排名,可采用百分比区间等形式向学生、家长反馈学业情况。

(六)培育校本特色

各校在落实全员导师制工作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导师育人实践的行动研究,创新全员导师制工作模式、载体和方法。要鼓励导师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思想引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生涯向导”等各方面做好富有校本特色的导师工作。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党的领导,形成工作机制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教师践行“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职责。

各校要成立全员导师制学校领导小组和工作团队,依托年级组、行政班和教育教学管理、人事等各部门,明确落实全员导师制的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因校制宜编制学校全员导师制“一校一策”,在师生匹配、全员培训、师生互动、家校沟通等方面建立日常研讨沟通机制。

(二)开展调研指导,加强经验总结

区教育局会定期对区域内中小学落实全员导师制的情况定期开展调研指导,结合“双减”和“五项管理”等政策落实,加强相关工作督导督查,及时总结区域层面推进全员导师制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成效,组织学校经验交流和展示分享。区教育学院要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全面建立区、校两级导师专业培训分层分类体系。要充分运用市级配套开发工具包等专业资源,为不同学段的导师设置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家校沟通与家庭教育指导等培训课程,强化经验分享和案例教学,为导师开展学生指导和家校沟通赋能。

各学校要积极发挥每一位导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各校要学习和运用市全员导师制项目组编制的《师生关系建构指导手册》和《家校沟通指导手册》,及时总结并宣传本校实施全员导师制的创新做法和典型案例。

(三)健全激励保障,优化工作氛围

区教育局完善激励保障,建立导师“尽职免责”保护机制,将学校全员导师制实施情况纳入单位的年度考核,纳入学校的督导评价体系,加大对全员导师制工作中表现突出学校和优秀教师的展示与表彰。

各学校要建立全员导师制校本激励机制,完善优秀导师的绩效分配制度,在教师专业发展、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向担任导师的优秀教师倾斜,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公共空间建设,加大对导师的人文关怀。

八、时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