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行散记读后感600字
湘行散记读后感 篇1
彭静煊
湘行散记是由沈从文先生所作,一本描写湘西世界的书,在文中我看到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那个戴水獭帽子的朋友,他性格粗犷、神经大条,是一个豪迈直爽的人。
文中还有多处有景物描写,虽然都仅是一笔带过,可是却给人一种朴实无华的惬意感,没有华丽的词藻,却轻描淡写地用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一副素描画,一个与现代的繁容不同,而是安适的湘西世界,犹记得文中提到过这样的一句话:日头初出,两座小山作浅绿色,山水秀雅明丽如西湖这句话简简单单,实际却暗藏玄机“日头初出”首要交代了时间,亦描绘出景象,“作浅绿色”比喻出了湘西的一派生机,结尾还仍缀一句“如西湖”将湘西与西湖又放在一起作比较,突出了湘西的美。
作者笔下的人物个个生动形象,之前所说的水獭帽子的朋友,还有作者描写的那些个小人物,如:桃源妓女与矿工头子,一个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不良风气,同时也讥讽了那些附庸风雅的人,另一个机智勇敢,临危不乱,从容不迫地逃出生天,这些小人物看上去虽然不起眼,可是却也在不经意间推动着故事发展的情节,构筑出了一个读者心中的湘西世界,既能表达出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又能增强画面感。
《湘西敬记》这本书,由作者重回故地时随手记下的事迹串起,通过今昔对比来表现文章主线情感,让我们看到了朴素的湘西,明朗的自然风光,感受到了湘西人民厚实纯粹的感情,要让人从作者笔下读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Www.WENAnDAQuAN.CoM
湘行散记读后感 篇2
李敏茵
《湘行散记》是作者沈从文在湘西生活后所创作的,作者所处的社会属于民国时期。《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所写优美的湘西生活的人和事,描写了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坠落,揭示都市人自然人性的丧失。
每个人都会有朋友,这些朋友的性格各有不同。真正的朋友是互帮互助,感情真挚的,对方有困难时,会挺身而出,帮助对方。有一种朋友,只可以与他同甘,但不可以和他共苦,这种朋友只会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不会想到别人,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和你分道扬镳,这种朋友没有是最好的。
作者沈从文先生所写的《一个戴獭皮帽子的朋友》中的这位朋友是哪一类的呢?是可以互帮互助的朋友的呢?还是可以同甘而不可以共苦的人呢?让我过去一探究竟。这位头戴一顶价值四十八元的水獭皮帽,这顶帽子总可以为主人带来些目光。这位朋友喜欢玩字画,用笑骂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明朝著名画家沈石田的赞美和喜爱之情。作者认为他“为人性情又随和又不马虎,一切看人来,在他认为是好朋友的掏出心子不算回事;可是遇到另外一种老想占他一点便宜的人呢,就完全不同了。——也就因此在一般人中他的毁誉是平分的”;有人称他为豪杰,也有人叫他坏蛋。但不妨事,把两种性格两个人拼合拢来,这本人才是活鲜鲜的人!”这位朋友非常喜欢画,对它的喜爱程度不是一般的,也告诉我们他的藏画也是不少的。会用赌咒的方式直接表达感情和想法,是个直爽的汉子,并且语言丰富,妙趣横生。作者认为这位朋友像北京城圈里编《国语大辞典》的诸先生,说明他信息量大,交游广泛,他动作也迅速、利索,表现出他性格豪放豁达。
沈先生的这位戴獭皮帽子的朋友充满“野味”,他有着诨话詈骂的说话方式,骂出稀奇古怪的字眼,根本就像一本活生生的大辞典;他爱收藏字画,能鉴别一二;他称呼作者为“牯子老弟”,也在不经意间夸耀他“文章魁首”。文章中的朋友讲着最不中听的话,但却是最中肯的友谊。所以,我认为作者的这个朋友是一个真正的朋友,值得拥有的朋友。
湘行散记读后感 篇3
叶萌
湘西的景,总是令人怀念。
辰河边上,不知哪个人在岸上奔跑着,一边跑,嘴里一边喊着一句话:“一路复兴,一路复兴!”他把这句话重复了许多遍。河面上,行着一只小船。仔细一看,这人似乎在对着小船喊话,追赶着小船。再仔细一看,那人戴着一顶帽子,上面还带着两个封耳,再看看材质,似乎是水獭皮。他就那么跑着,喊着,渐渐看不见了。
目光跟随小船来到桃源,一片密密的竹林,与桃林一起,形成一道别样的风景。竹林里不时有一两人潜伏在其中,找机会吓游客一跳,顺便发个利是。再往里,就是桃源县了。各种各样的人,挑着各种各样的东西,从各种各样的船上走下来。
小船继续沿河而下,走着走着,来到岸边。船来得有些晚,并不能泊在沙滩上。岸上,几座吊脚楼座在半山脚上。吊脚楼下,传来固执的羊鸣声。吊脚楼里,散着昏黄的光,还有妇人的歌声。
清晨,小船继续前行。走着走着,来到山间。这次来得早,小船泊在了沙滩上。一个人在吊脚与岸边反复地行走着,像是搬运着什么。岸边有只船,里面不时传出催促的声音。“牛保,牛保”。那个叫牛保的人,却并不理会,只顾干着自己的事情。
从小船出发,已经过去了十天。船上的乘客似乎也有些着急。船里传来人的声音:“我们弄船人,天上纵落刀子也得做事!”过了不久,又传来一声:“你请我们晚上喝点酒,活活血脉,这船,就可以在水面上飞!”于是这天晚上,船上的水手都领着钱出去了。正如船上那人所说,第二天,小船就来到了目的地。
船上的乘客,估摸着也是个使笔杆子的,把他的这次行程写了下来。还遇见了两位故人,十几年后,四目相对,不由感慨万千。
湘行散记读后感 篇4
冯思源
《湘行散记》这一本书描写的是湘西世界,沈从文凭自己的一颗心、一支笔,用最干净的文字塑造了纯美的湘西世界,在他笔下的世界,给我们的心灵开辟了一方净土。
从《一个戴獭皮帽子的朋友》到《友情》,从一个爱玩字画也爱说野话的朋友到一个美国朋友,整整三十章都写了不同的人,不同的画面,不同的风格。
在这本书里面有很多的优美的词句,如:“河中心一只商船正想靠码头停泊。歌声在黑暗中流动,从歌声里我俨然彻悟了什么。我明白我不应该翻阅历史、温习历史。”“我念到我自己所写的‘萑苇是易折的,磐石是难动的’时候,我很悲哀。易折的萑苇,一生中,每当一次风吹过时,皆低下头去,然而风过后,便又重新立起了。只有你使它永远折伏,永远不再作立起的希望。”这句话想表达的是:萑苇是易折的,磐石是难动的,我的生命等于萑苇,爱你的心希望它能如磐石。
每一句话都有含义深刻的道理。在这里,有流淌着清澈的河水,有听过之后再也忘不了的橹歌,有爱说野话却有勇气的水手。镇上人家有在河边居住的,有像星星一样散落在各个农村居住的……反正,在《湘行散记》的湘西世界里,有你之前看不到的景象,有平平常常生活的人的景象。沈从文的小说和散文,丰富了现代文学的形象,湘西世界反映出对自然的感怀和对纯粹人性的渴望。
湘行散记读后感 篇5
王洁颖
《湘行散记》为沈从文先生写的一部散文。故事以湘西为背景,写了许多作者回湘西的所听见所闻。
本文笔触总是特别淡,与小说的重笔调截然不同,倒更像是一副素描画,没有色彩,但却令人啧啧赞叹。这便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他写起来没有太重的使命感,不拿架子,不装学问,侃侃而谈,倒别有一番风趣。
读了《湘行散记》会发现,他不仅仅是一本沈先生的回乡散记,更是他对故乡的思念,也是他对社会最底层劳苦大众生活的速写,其中饱含着他对湘西生活的人们的深切的爱。
《湘行散记》里有清澈的河水和质朴的人。有丰茂的花草与动听的歌儿,但远远不止这些。他展现给我们的,是那些生活中最渺小的人的生活,曾为了生存而做了妓女,曾为了生活而成了水手。他们都曾在寒夜冰冷的江水里,忍受着寒冷,一步一步往前走,他们的生活纵然又苦又累,但他们却用了不同的方式,使自己小小的,灰暗的世界里,充满了光明与希望。不管他们的职业是什么,冲这一点,我们便应向他们致敬。
同样的,他们如此努力,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相比起现在的我们,我们真的好太多了。我们不用为衣食发愁,寒冬有棉被,炎夏有真空调。就算在寒夜冰冷的江水里,走完后还是可以洗一个热水澡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叫苦呢?就算是我们两耳不闻窗边事,埋头苦读,双手写残了,那也远远不及湘西百性们的苦。如果这便是我们吃苦的底线,那我们只能永远羡慕别人了。
湘行散记读后感 篇6
毛雯熙
《湘行散记》的作者是沈从文先生。沈从文先生笔调质朴,用朴素、简洁的笔调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湘西世界。
文中有许许多多十分鲜明的人物,就拿那个戴水獭帽子的朋友来说吧,他性格粗犷、能文能武、豪迈直爽。还有作者描写的几个小人物,桃源的妓女,生活杂乱、身份低下,同时也在反映当时的社会十分混乱。还记得那个矿工头子吗?他是一个机智勇敢、临危不乱的人。虽然这些小人物不怎么起眼,但许多故事、情节的转折都因他们而起,或是发生在他们身上。
除了一些人物,文中还有场景描写。虽然描写处不多、很简单,但都十分精致。作者十分令人惊叹的一点,就是许多东西都可以寥寥几笔地轻描淡写,就使那些景物浮现在你的眼前。这样写给读者一种朴实无华的惬意感。沈从文就像是一位大师,既没有五彩的颜料,也没有缤纷的画笔,只有单调的铅笔,却可以勾勒出一个美丽的世界、一幅美丽的白描画——湘西世界。
《湘行散记》这本书,以一个简单的开始为我们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门。文字就像是时空门的钥匙,带我们穿越一个又一个梦幻的世界。正是这样平凡的文字,让我们看到了朴素的湘西、朴素的湘西人民。
湘行散记读后感 篇7
熊俊杰
读了沈从文的书,总能让人向往湘西迷恋湘西。走进里面,你会发现里面的山如此的青,风俗是如此的纯朴,人心是如此的美好。
在这里有流淌着清澈的河水,有听过一生都忘不了的橹歌,有爱说野话却勇敢有力的水手。在这里你还能吃到地地道道的包谷烧酒和糯米粑。能见到热闹非凡的赛龙舟,一些古老的土家族习俗还没有被现代文明淹没。镇上人家有在沿河居住的,也有像星星一样散居在沿河山上的,河岸两边的吊脚楼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在沈老先生笔下,人是鲜活的,景是生动的,物是立体的。
沈从文笔下湘西的美景就是当地文化的一张名片。三丈五丈的深潭可清澈见底,河底小小的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经过作者的轻描淡写,则都成为一副意境邈远的水墨画,令人赏心悦目。
其次,沈从文还写了当地的风俗。水手泅水捉鸭子,中秋的月下对歌,新春迎春看舞龙耍狮子放烟花,孩子的取名和走车路的找对象方式,都显得那么可爱。
风景美,风俗美,但人情更美。青年男女之间,父子祖孙之间,相识或不相识的陌生人之间,无一不充满了爱。我们总能见那些妓女痴痴的等待水手归来的身影。而水手呢,则用自己一个月的一切劳苦换水换取的钱心甘情愿的买了雪花膏、卷子、手巾等给那他日思夜想的人,然后再由她们那获取力量,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再次启程出海。
湘西世界有着历史,有着优美的风景,有着纯朴的风俗,还有那真挚纯真的爱情。
湘行散记读后感 篇8
范子悦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真实灵动,引人入胜,让人情不自禁地走进书中去……
湘西的冬,沿河两岸的山全是深深的碧绿色,在那山头上,还卧着点儿白雪,那河水却是清明透亮的,如同一块玉一般。
河中行船的水手们,每天奋力地撑篙划桨,一面相互打趣地吵骂,一面唱着歌儿,冒着危险劳动着。到了傍晚时分,船抛了锚,水手们这才可以休息休息,他们用一天筋疲力尽的劳动换来几分几角钱。晚上的时候,再钻到妓女的被窝里去。
一旦可以休息,水手们总是会很热闹的,或是与旁的划船人在火炉连嚼花生剥酸柚子吃,或是与长得颇好的女人在床上胡闹,用这样的方式慰藉辛苦一天的自己,他们生活得辛苦,并且暗无天日,没有尽头,每天都这样浑浑噩噩地度过。第二天早上,他们从被窝里爬起来,打起精神,又继续行船。
湘西虽然景美,但却是一个黑暗的社会。十几年前悠然自得的野莺与画眉鸟,今时仍然自在洒脱,但时间的长河却沦陷了这个民族曾经的辉煌。内战、毒品、饥馑与水灾充斥着湘西人脆弱的身躯,整个湘西一片死气沉沉。三十年前这里是何等繁荣,现在已完全丢失了它原来的纯朴与美丽,沿河的各处码头,不知从何时起已破烂不堪,有一个码头,一共就十二只船,除了有两只载运毛铁和烟煤的船在发签起货外,其它船只躺在码头已有些时日,再没有货物可以运载。甚至还有七只小船,或是起货因为要运的货物太少,没有它们的必要了,还挂了一个“此船出卖”的标志。
就连湘西的屠户,在此时节也不再健壮,整个瘦骨如柴的样子,令人唏嘘。
湘西虽然堕落,但是过年的时候还是很热闹的。再有十天八天便过年了,湘西的人们早早开始准备了,待宰的羊羔已经栓在楼下,做生意的也不再计较那些小钱,妇人们与水手、小商人们唱小曲、猜拳、灯光摇曳,水手商人们一起在喝酒,妇人手指上戴着水手们从常德府捎来的镀金戒指,是多么醉人的水粉画!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诗情画意又贴切实际,那里有美伦美奂的田园风光,有精美无双的自然风景,有朴实敦厚的平民百姓,却是一个已经沉沦,不再繁荣,再也不见往日生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