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六年级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 篇1
端午食粽
汪静萱
艾的清香满屋弥漫,我一闻就知道,端午节来到了。
黄山的端午节,人们总要包许许多多的粽子,可以吃好长好长时间,也会送些给亲朋好友们分享。
在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就和我讲了包粽子祭屈原的故事。
古代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我早已熟记在心,他因为忠国爱民投河自尽了,当地当时的人们为了不让鱼类吃掉他,于是就动手包粽子投进河里。从此,包粽子祭屈原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那年端午,想到包粽子是纪念屈原,我就想多包几个。可是粽子怎么包?奶奶看我手忙脚乱把芦叶揉成一团,很无奈地开口:“唉,跟着我学。首先,把芦叶的叶脉对齐,绕成一个尖尖角。”
这还不简单?不就一个尖尖角嘛。我赶快拿起勺子,往刚做好的一个尖尖角里灌糯米。
奶奶看到了,马上制止我:“这样的不能放米,你看你这底下还有小洞呢,米会漏出来的。”我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把尖角做尖。
接下来该是放米和馅了。我一手拿芦叶,一手倒米。大约倒了一半,奶奶提醒我可以放馅了,我挑了一颗红枣放进去,接着,再往里面倒上一层米。
奶奶看我完成的不错,又接着说:“把芦叶往里压,把两边也压一下。然后缠个绳,打个结,好了,完成。”我看看粽子,朝奶奶投去一个得意的眼神。
粽子包好了,被奶奶一串串拿到锅里去煮。煮了一个多小时,粽子熟了,该是吃粽子的时候了。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我包的粽子,三下五除二剥开芦叶。
深嗅一口,嗯,是香甜可口的小粽子无疑了。透过晶莹的糯米,仿佛都可以看见里面的蜜枣了!
家里,人手一个粽子,充满欢声笑语;屋外,提着粽子相送品尝,其乐融融。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 篇2
不寻常的年夜饭
万奕
春节有很多很多的活动,可是我唯独在乎的只有年夜饭。
那年,我回到湖北过年,实在难得,家里人总算全都到齐了,也正因为如此,当晚的年夜饭比往年更丰富。
由于做饭的压力大,我也有幸有机会参加了整个烹饪过程。
首当其冲的一道主菜,也是主食——饭团子。
听爷爷说,团子寓意“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我学着大奶奶的手法,翻拌馅料,往里面加葱姜蒜,接着又邯郸学步的把拌好的馅料一点一点包进糯米里。
只是由于糯米糊实在是不结实,一捏就四分五裂,馅料撒了一地。
大奶奶看我狼狈的样子,就给我示范:“看,这样……然后那样……看,这样就不容易烂了,你做一下,看看对对对。”
我在大奶奶地教导下,终于做出了十几个像样的团子。
做完了团子,我又发现奶奶在院子里用一根木棍打着什么肉。我走上前一看,原来奶奶打的是鱼肉。“奶奶,”我凑上去,“您这是在干什么啊?”
奶奶边打边说:“奶奶我正准备做一些鱼丸。”我一听就来了兴趣,“我能试试吗?”我用期待的小眼神看着奶奶。“行,当然行。”奶奶笑盈盈地回应我。
我抄起棍子用力往鱼肉上打,还别说,真挺好玩的!就这样,我和奶奶打了一下午。在奶奶的指导下,我又把打烂的鱼肉搓成丸子,再用锅煮一下,捞出来放好。
这时,爸爸走进来,给我提了一个剧难的问题:“你知道我们老家人为什么要在过年吃鱼丸吗?”
我努力搜索大脑,但一无所获。爸爸看穿了我的心思,微微一笑,不无得意地说:“我们老家湖多鱼多,人也嗜鱼,平时大小宴席上鱼丸就是必不可少的特色菜,到了除夕年夜饭的团圆桌上,重要性就更不待言了,年年有“鱼”嘛!”
“哦哦,我明白了!”为了让爸爸家乡自豪感爆棚一会儿,我向他投去佩服的眼神。
终于开吃了,这顿饭真是色味俱佳,但我眼里却觉得那鱼丸是桌上明珠。所有人有说有笑,“战场”不一会儿就打扫干净了。
我靠着奶奶,回味着满桌饭菜里暖暖的香香的鲜鲜的滋味。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 篇3
陕西的春节
谢雨馨
我们陕西的老百姓,都很喜欢过节,不过,人们最注重的依然是春节。
陕西农村的人们为了春节,在腊月一开始就忙乎起来了。最忙的就属妇女了。她们忙吃忙穿,忙洗忙涮;蒸馍馍,擀杂面,炸油糕,过年的吃食都要提前准备好。
到了除夕夜,妈妈做好团圆饭摆上桌,但要在长辈们都落座后才能开吃。但是这些规矩可难不倒我、我姐和我弟,我们总能找机会拿片炸油糕、吃个糖。
即使偶尔被发现了也不会挨骂,因为过年这几天,在我们这里大人们是不会责骂孩子的。
吃了年夜饭,就是我们孩子的时间啦!什么摔炮、擦炮、二踢脚,应有尽有。有一回,弟弟拿了个擦炮,结果还没来得及扔,它就炸了。
所幸弟弟没有受伤,不过,从此以后,他对擦炮产生了心理阴影,再也没有碰过。
放过了小炮,就该放大炮了。但这回是大人放,我们小孩呢?早躲进屋里啦!把大门推开条缝,三个脑袋悄悄探出来,但只露出来了三双眼睛,每人的手都捂着自己的耳朵。
外面的鞭炮震天响,屋中三个小孩的心咚咚跳,但靠在一起心里乐淘淘。
终于挨到放完鞭炮了,可以去夜市买灯笼啦!我们那儿如果有谁家的孩子十二岁了,做舅舅的就得给她多买两灯笼,我姐姐就收到过。“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应该和这个习俗有关系吧。
到了第二天早上,也就是大年初一,该拜年收红包啦!拿上几个红方帕子、几把绸扇、一个小音响,出发喽!到了爷爷奶奶家,把小音响往桌上一搁,拿起两把绸扇,两手各拿一把,再来曲《好运来》,姐弟三人随着音乐扭来扭去,绸扇也一上一下的,别提有多好看了。
老人家本就爱看,三个娃子再一扭,乐得嘴都合不拢了。更何况三个脆生生的嗓音一齐说:“爷爷强健啦!奶奶强健啦!”
老人家哪挡得住呢。“哎哟哟,我的好孙子好孙女哟,娃娃乖着哩!”一听这话,我们就知道,红包有着落喽,还是个大红包呢!
大家呵呵地笑,二老和三个娃子便笑成一团:“谢谢爷爷!谢谢奶奶!”停留一会儿,孩子们便继续串亲戚了。
我爱的家乡风俗就算三天三夜也讲不完,这只是一小部分呢!
借秧歌的词,祝大家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 篇4
一个年俗一种祝福
赵雨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我喜欢老家盐城的年,因为那里的年有我喜爱的东西——馒头。
烟囱上的缕缕青烟,馒头里的阵阵暖香,贯穿了整个年。
大年三十的晚上喜庆热闹,家家户户都全家出动和面,但在这之前,还有一番高潮。
老家天冷,过年时常下雪且雪下得很大,而在这天,屋子里也会降下“人工雪”。
孩子、大人会互扑面粉,那画面像极了下雪。有人可能会觉得幼稚,但其实这是我们当地的风俗。
不仅要扑面粉,还要边扑边夸,而且这夸还有讲究。
去年年儿三十,家里客厅摆开了阵仗,大家左手拿起祖传大粉拍子,右手是各人的自备工具——我的是坐垫。
每个人的口袋里多多少少都会有妈妈的彩妆蛋,散粉拍子啥的,毕竟到时场面一混乱,大件儿掉了还有小件儿做替补。
下午,太老爷座在客厅角落,大喊一声“开始”。所有人就朝面粉盆跑去,我也不甘落后,把自己的“武器”在面粉盆里滚一遍,就开始寻找“攻击”目标。
“嘿,我来啦!”我看到了小弟弟,由于他年龄太小,我没开启“远程发射”,只是轻轻地点了他一下,说道:“一生平安!”
没想到有人搞偷袭,回头一看是舅舅。“六六大顺!”他笑嘻嘻地说。我用坐垫给他来了当头一棒:“七星高照!”
说完,我转头就跑,中途遇到多人拦截,不过他们说了啥都没听清,反正“三阳开泰”“五福临门”“八方来财”……
我都挂在嘴边说了一遍。“打”了一圈,太累了,我便退出了战斗。
现在大家应该听出来了吧,我们这儿夸人要带上数字。其实这就像云贵地区的泼水节,谁身上的面粉最多,就寓意着谁来年会最幸福。
“战斗”结束后,我们用玩剩下的面粉掺和上蔬菜汁,顿时各种颜色的小面团出现了,用它给最爱的人印小花送祝福。
记得小时候外婆总是拉着我坐在板凳上,给我印一朵红彤彤的小花,如今不过是我给外婆印,外婆坐在板凳上,我蹲下些,将小花印在外婆开怀大笑的鱼尾纹上,愿外婆越活越年轻,身体倍儿棒!
到了晚上11:59分时,在家的所有人都要在和好的面团上印上一个手印,寓意着每个人把优点烙下,来年继续努力。
新一年的第一时刻,人们把和好的面放进缸里,拿棉被盖上,封好边,等待它“变肥变胖”。
大年初一,一早起来,满院的馒头香,雪白喷香的馒头映衬着大人们的笑颜,孩子们又忙开了,有的各家串门,开始各色“推销”;有的大街吆喝,拉住路人一通夸。
下面听我“销冠”一席话:“奶奶,你看我家的馒头,肤白貌美,吃一个就能回到十八岁,有团团圆圆馅儿、出入平安馅儿、长命百岁馅儿……还有这个金榜题名馅儿,可以给孙子吃。”
经我多年研究,做这行,就得边说边笑,送出的是馒头,更多的是真诚的祝福。笑声传遍左邻右舍,回荡在院前屋后。
扑在脸上的面粉,满是美好的祝福;面团上的手印,刻画着血浓与水的亲情;一个个小小的馒头,无处不是乡亲间的温情;
一口下去满是幸福的味道。我想年应该就是这个味道,一个个寓意美好的年俗组成了年。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 篇5
上梁
侯淑婷
按照南京溧水乡下的老规矩,每逢有人家盖新房,就要“上梁”。
俗话说“房顶有梁,家中有粮;房顶无梁,六畜不旺。”可见房梁的重要性,因此,“上梁”都是在吉日隆重举办的。
上个春节,恰好赶上舅爷爷家盖新房“上梁”,我十分有幸地参与了其中。
刚到村口,就是一阵“噼噼啪啪”的爆竹声。随后,一大群人争先恐后地涌进了村子,村口一下便热闹了起来,耳边都是“叽叽喳喳”的议论声。
我大概听到了“上梁”,就随他们往一个方向去了。
不一会儿,人群就不动了,我想问问前面什么情况,可奈何周围的锣鼓声和议论声太大了,我只好蹦了起来,一蹦吓一跳,这可不是舅爷爷家吗?“难道上梁有什么活动?大家怎么都来围观了?”
我一脸迷茫地询问一同前来的表弟。表弟呵呵一笑,变戏法似的摸出来了两个塑料袋,递给了我一个,然后故作神秘地说:“你猜!”望着表弟给的塑料袋,我更懵了。
不等我思考完毕,表弟就重重地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刚想打回去,就见木匠师傅双手托着一根扎着五颜六色的彩球和大红绸的大梁,满面春风地登上梯子。
他上一步念一句上梁词:“上一步,步步高升。”上第二步又大声说一句:“上两步,五谷丰登。”……
梁上到了最高处,木匠爽朗地笑了笑,然后“咣”的一声,把梁准确无误地安在了房顶中央。在那一瞬间,人群中一片喝彩,我也被欢乐的气氛感染了。
接下来,就是献彩。亲戚朋友都会送礼祝贺,把带来的各种贺喜的绸缎挂在新房的前方和两边,然后随着一阵鞭炮响,就下起来“馒头雨”,我顿时明白了塑料袋的用处。
大家纷纷“抢”了起来,在场的男女老少争先取食,人群太过拥挤,我被推来挤去,摔了个“四脚朝天”。
刚想起身,看到手边竟然“躺着”两个大馒头,我赶紧伸手把它们收入囊中,还真是因祸得福了,哈哈,这一跤,值!
人们接着,抢着,笑着,几个带伞的叔叔直接倒举着撑开的伞接馒头。
回到家里,我开始和表弟“瓜分战利品”。没想到平时大方的表弟居然开始斤斤计较了。
我不禁笑出了声,平时买的雪白的馒头不吃,今天怎么掉在地上的都还抢得这么起劲开心,看来,这便是“抛梁馒头”的魅力所在吧,吃了这个馒头会大吉大利。
上梁仪式真是热闹又有趣,众人抢食馒头,寓意新屋落成后会日日兴隆、年年昌盛。
我想“上梁”仪式,就是一个求吉、祈福的仪式,让大家一起分享盖新房人家的喜悦。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 篇6
四川年味——腊肉香肠
席智杨
川味美食名扬天下,而最著名的莫过于腊肉香肠了!
腊月来临,家家户户就开始杀猪,吃“旺子汤”,我最喜欢吃的就是“旺子汤”,因为刚刚杀好的猪,新鲜的猪血,猪肚,猪肠,猪肝,做成各种美味,什么雪皮菜猪血汤啊,什么爆炒猪肝啊,又或者卤一锅猪大肠……都能让我一说到“旺子汤”,就“口水直下三千尺”。
吃完“旺子汤”的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们就起了个大早,这即将是忙碌的一天,外公外婆开始筹备做腊肉香肠,他们做的腊肉芳香扑鼻,远近闻名,我也忍不住要去帮忙了,外公让我找来一把秤,把肉和调味料统统称量之后备好,外公说比例把握准确,是腊肉香肠味美的关键因素。
开始行动了,我们把一些零碎的猪肉,有的肥,有的瘦,挑一些出来剁碎了作为香肠的原料,剩下一些整块的做腊肉。
香肠做起来相对麻烦,需要准备的原料有:肠衣、花椒,干辣椒粉,五香粉,白酒,盐、糖等,把这些调料和剁好的碎肉拌匀,就可以灌香肠了,此时别忘了用上灌肠神器哦。
我和外公通力合作,外婆扶着肠衣,我将肉一股脑儿往肠衣里塞,然后每隔20厘米左右打个结,别忘了用针扎破肠身排气才不至于挤爆香肠,就这样一段段精美的香肠就做好了。然后晾在树上滴干水分。
腊肉做起来就相对简单了,但是很需要力气,这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交给外公了,用白酒,盐和花椒腌制的腊肉味道最为纯正,外公将调料一一揉搓在肉上,然后放进缸里,一层一层铺满瓦缸,等我们忙完这一切,天色都已经暗了下来。这可是真是忙碌而充实的一天啊!
下面的一步,也是极其关键的步骤:熏制。我和外公外婆多次到山上去采集松柏树枝,用于熏制腊肉香肠。熏制几天之后,肉就会变得芳香扑鼻了。
紧等慢等,终于大年夜来临了,是时候轮到腊肉香肠登场了。如果没有腊肉香肠的话,那么这顿年夜饭就不会被称为川味年夜饭了!没吃腊肉香肠就没有吃年夜饭,我想,腊肉香肠俨然是四川年的象征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 篇7
温州的春节
徐孙狄
我的老家在美丽的温州,每逢过年,我们几乎都会回去过年。
温州的年不是从大年三十开始的,而是从腊月二十三日就开始了。
为了过年,人们要做很多很多事情。老人常说一句顺口溜:“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肥鸡,二十八炸糍粑,二十九炸和卤。”
老人们基本按照这个“程序”走的。这些日子,家家飘香,我们家自然也是。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吃年夜饭,在我们温州叫“分岁酒”。
吃分岁酒非常讲究,正规的分岁酒上用十只朱砂高脚红碗,盛十样冷菜。老人们说:“这叫‘十全’”。”有鸡,有肉,有鱼,有桔,有年糕,这些分别示意着“大吉”,“跳龙门”“富富裕裕”“年年高”。
在我眼里,最好吃的莫过于鱼和年糕了,鱼肉细嫩,年糕香糥有耐性,唇齿留香,吃过一碗还想吃一碗。
吃过分岁酒之后,就要点水灯了。水灯的样式千姿百态,最常见的乃是宝莲灯样式的,小巧玲珑,十分可爱。
水灯双称“岁灯”“喜灯”,在温州人眼中看来点水灯是一种吉祥的表现,也是温州的一种守岁活动。
家里的大人把点燃的水灯放在床下、桌子下、阳台上、卧室、走廊、门口、米缸等等家里的各种角落,象征着来年红红火火、人丁兴旺、财源滚滚。
点完水灯也差不多要看春晚了,边磕瓜子边看春晚,全家围坐在一起,那叫一个惬意,其乐融融。
过了元宵节,温州的年也差不多结束了。真希望春节晚点结束,真希望下次春节赶紧到来,回味那鱼,那年糕,那些温州的特产,各种小吃。我爱我的家乡温州!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 篇8
湖南的春节
赵佳琪
今年寒假,我跟随爸爸妈妈回湖南老家过春节。
初入腊月,大人们就开始忙着准备年货了,吃、喝、用、穿,样样具备,一样不落。在湖南,最具有年味的非“熏辣味”莫属了。
大人们选几块不肥不瘦的猪肉与鲜肥的草鱼,用食盐和酒腌三四天,让鱼肉入盐味。接下来在开水锅里给它洗个澡。
晾晒风干后,挂于火灶房中,用炭火和柴火熏烤,带鱼肉沥油呈金黄色后,一块块整齐地挂在灶台上方的房梁上。
每次煮饭烧火时,我就会情不自禁的抬起头盯着它看,大蒜炒腊肉,辣椒炒腊肉,蒸腊鱼等等,都是我的下饭菜啊,想着想着口水在喉咙里直打转!
我最期盼的年三十终于到来。家家户户都在赶着做年菜,酒肉飘香,喜气洋洋的气氛笼罩整个村庄。吃过年饭,属于我们细伢子的专利来了---送“恭喜”。
作为孩子中的老大,我得有模有样,穿戴整齐后,带着弟弟妹妹们每人提着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大口袋”,兴高采烈地出发啦!
挨家挨户去送恭喜,本以为很难,谁知,一群人一起壮胆,竟然变得十分容易。每到一家,我们就兴奋地站在大门口,一起高喊一声:“恭喜过热闹年啰!”然后笑嘻嘻地双手做恭喜状。
屋里的主人一边喜笑颜开地回应着“恭喜恭喜,发财发财。”一边手也不忘去拿取早已准备好的零食,往每个细伢子的口袋里塞去。细伢子乐呵呵地一起道声“谢谢。”
我们把这个年三十晚送得充满浓浓的喜气,更是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
回到家,我看着被塞得满满当当的“大口袋”,迫不及待地一件一件拿出来,“大口袋”如同一个百宝箱:糖粒子、薯片、旺旺饼、奶茶、泡泡糖……
全都是我们的最爱,心里顿时被这幸福的特别礼物塞得满满的,心里想着:年后,我要把这些带回苏州去,把这份喜悦分享给我的同学。
正月初一,男女老少穿上新衣,挨家挨户相互串门拜年,“拜年啰”“拜年啰”……一声声祝福语此起彼伏,在村庄里回荡。
随着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到来,吃汤圆,看舞龙,这个年就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地结束了。
大家又回到平时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去了,充满活力地完成一年的奋斗。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 篇9
看社火
张静谦
在我老家陕西那里,过年会举行社火活动。
一次,我回老家过年,就看到了社火。
那天,听到外面锣鼓喧天,人们就知道社火队来了。
孩子们、大人们、老人们都立刻放下手头的事情,迫不及待地出门看社火。
道路两旁,观者如堵。我睁大了眼睛,踮起了脚尖,探出了脑袋,张望着,满怀期待地等着社火队的到来。
锣鼓声越来越响,社火队一边表演一边向我们走来。有扭秧歌的,有划旱船的,有舞龙舞狮的……当然了,还有敲锣打鼓的。场面十分热闹。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踩高跷和抬阁。高跷演员们踩着四尺多高的木棍,表演着各种动作,时而挥舞着衣袖,时而时而旋转着身子,时而又扭动着腰肢,如履平地般,全然忘却了脚下的两根木棍。
而抬阁是有两三个人扮演故事中的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一个人用几根棍子居然抬起了两三个人,还能游行一圈而不倒。这实在让人称奇,我看得两眼发直,忍不住鼓起了掌。
妈妈告诉我:“相传水神共工的儿子勾龙见父亲闯了大祸,十分难过。于是他填平了九州大裂缝。黄帝让他丈量并掌管土地,从此勾龙便成了社神。
那时有瘟疫鬼到处散播瘟疫,但他怕响器烟火,这就产生了击器而歌、燃放烟火以消灾祈福的民俗。还有人说社火是苗庄王率军乔装打扮逃离琐阳城时流传下来的。”
社火队渐渐远去,我的眼睛久久跟随着他们的背影。社火年年都演,人们也年年都看。无论将来怎么发展,社火的热闹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想对家乡陕西来说都是永存的。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 篇10
故乡的端午节
张芯冉
我的故乡在盐城。过端午节时,原来两手往口袋一插啥也不干的盐城人也会变得忙碌起来。
端午前两天,女人们会开始给孩子们缝蜈蚣鞋。据说,五月时会有毒蛇,而蜈蚣是可以吃蛇的,人们就会让小孩用“以毒攻毒”的方法,在玩耍的时候也能保护自己;
而男人们则会去买或者去采艾叶,挂在门前,来防止蚊子叮咬人们,保障家人安心睡觉。
故乡的人们还会在前一天早上开始包粽子。今年,我也开始和家人一起学着包粽子。可是,我不会啊!于是我只好“拜奶学艺”了。
只见奶奶先用两片粽叶包成一个冰淇淋筒形,然后放一点糯米;接着塞一勺豆沙;再放一点糯米;然后封口,只见奶奶快速地取来一片叶子把口包起来;最后用绳子将它系好。一个粽子就完成了,全程不到两分钟时间。
我看不出有任何难度,就迫不急待地开动了。谁知道,我放了一大勺,差不多也有10颗米,可是最后它仅剩下3颗米!无奈,我只能请奶奶帮我拿着,我往里面灌米,好不容易灌满了,只要接过来包起来即可。
可我才拿到就散了,还好下面垫了盆,这才没有造成浪费。重来!大喊三遍“成功口诀”:“我一定可以的!我一定可以的!我一定可以的!”
终于历尽千辛万苦、九九八十一难的我在奶奶的帮助下成功包好了一个“祖宗子”(祖宗粽子)!累死我了!后来我越来越熟练,“祖宗子”也变回了“粽子”。其实,包粽子真得很有趣。
端午那天,我们又吃粽子又放假,好不快活,左邻右舍皆充满了欢声笑语。
其实,在我们盐城那边,端午和七夕也有关系呢!在盐城,牛郎和织女相会用的桥其实不是喜鹊做的,而是用绳搭的。
端午节时,大姑娘们会为家里的小孩编彩绳手链。孩子们会一直把彩绳手链戴到七夕,然后把它扔上屋顶。据说之后喜鹊就会把绳子叼走,拿它来做桥哦!
时光飞逝,端午节过了。小孩上学的上学,大人干活的干活,老人们则继续双手一插口袋,悠哉游哉地磕瓜子去了……就等着七夕的到来了哦!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 篇11
家乡的叶儿粑
吴美瑾
我的家乡在重庆的一个小镇上,那里没有城市的繁华,但是却很热闹,尤其是在过年的时候。每次寒假回去,都能感觉那里浓浓的年味。
每逢过年时,我最期待的事就是包叶儿粑,也叫猪儿粑。叶儿粑是一种外形像小猪的糯米团子,是重庆、四川、贵州等地的一种特色小吃,人们大多是在大年三十时做叶儿粑。
在我们家,我们还会在其中一个叶儿粑中,放一个话梅在里面。谁吃到那一个叶儿粑,就可以得到100块钱。
今年,也不例外。大年三十的早晨,妈妈便把我叫起来做叶儿粑。我来到堂厅,桌子上放满了做叶儿粑的材料,剪刀、糯米粑、粑叶……
外婆先演示了一遍怎么包叶儿粑的,我没等她老人家示范完,就迫不及待想开始包叶儿粑,忙说:“外婆,我已经学会了!”说罢,我便自信地开始包叶儿粑。
我先抓了一坨糯米粑,捏成一个窝窝的形状,用勺子舀了一大勺馅儿,放到窝窝头里,当然,那些馅是提前准备好的。
把叶儿粑捏成团状,就在我以为我就要成功的时候,叶儿粑裂开了,里面的馅漏出来了。完了,这个叶儿粑失败喽!
我一边赶紧将做坏的叶儿粑毁尸灭迹,一边在脑袋里分析着刚才失败的原因。对,一定是我放的馅太多了。我又试了一遍做叶儿粑,把馅放少了点儿,果然成功了,我得意地摇晃起了身子。
煮好后的叶儿粑,白白胖胖的,别提多可爱了,让人忍不住想尝一口。
我的家乡过年时,不仅要做叶儿粑,还要做另外许多事,比如:大年三十要吃团圆饭、贴对联、挂灯笼、过年前要扫尘、要给长辈拜年……
我爱我的家乡,爱那个小镇,爱叶儿粑,爱那里的热闹。那里的习俗,让人们陶醉,更让我思念。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 篇12
赶大集
孙语涵
在老家山东临沂,春节可热闹了,各种活动丰富多彩,赶大集就是过年很重要的一个风俗。
离春节最近的赶集日是腊月二十六,这天的大集是最热闹的。许多在外工作的人赶回了家乡,大家都要去准备年货。集市上货品充足,什么都有。
去年,我回老家,爷爷奶奶早就准备好,说腊月二十六那一天要带我去赶大集,不仅让我看下山东大集的阵势,还要给我好买吃的、好玩的。我乐得合不拢嘴,满心期待地开始倒计时。
终于到了腊月二十六,这天早上,我随便咬了几口馒头,就催着家人们带我去赶集,坐上三轮,带上麻袋,上路!
北方的冬天是干冷,一降温就得拼命往身上加衣服。但即使穿得再多,裹得再严实,在寒风刺骨的早上也会让人冷得打哆嗦。
可这一天,男女老少都忙着聊赶集的事儿,谁都顾不上打哆嗦了。我也就更不用提了,恨不得直接飞到集市那边去至于打哆嗦,根本就没想起过。
车还没停下,大老远就看到人影子啦,密密麻麻一大片,这条街也一眼望不到尽头。
不知什么时候,我已经下了车。集市上卖的东西可真多啊,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对子、年画、灯笼、窗花;发卡、别针、红鞋、玩具;糖葫芦、煎饼、羊肉、牛肉……小贩们把东西放在车上,地上,挂在杆上,什么样的都有。东西多的看得我眼都直了。
我从来没有见过有这么多东西,而且这么多品种都聚在一起的时候,热闹又壮观。我想如果把它们都买下来,估计五个房子也放不下吧。
集里的卤猪头肉和牛肉很抢手。大人们都大块大块地买。我看人们买那么多,自己也很想尝尝。
那商贩早看出我想尝一块,于是就用浓浓的山东口音说道:“想吃是吗?来尝尝,可好吃了。”说着,给我切下来一大块。当时,我还以为要钱呢,后来才知道,就是给我尝的。
我尝了一口,赶紧叫大人们多买几块,回家拿这些肉招待客人,必定成为一个大菜。
大人们这挑挑,那看看。水果、青菜、牛肉,不一会儿就装满了一大袋。买着买着就碰到一些熟人,就忍不住停下唠嗑,那又要费好一会儿的工夫。
有些小贩摆上小桌,放上小板凳,开起了“露天小饭馆”来。熬上大锅羊肉,量多味美,赶集赶累了,来上一碗,精神加倍。我不禁佩服,这生意做到了客人的心里。
我们小孩来这里就是玩,小一点的孩子被大人拉着,向大人要这要那;我们大一点的就结成群,自己去买。我和亲戚家孩子东看看,西逛逛,看什么东西都想要,想买。
印象深刻的是看人做煎饼。看到那人把变成糊状的小麦倒一些,在比脸大的好几倍的平锅里,拿冰刀一样的铲子,在糊状处一转,通过大锅的预热,一张有浓浓小麦香又极薄的煎饼就做好了。
热气腾腾的,看着直流口水,我赶忙买一叠,可是掏空了口袋还缺了三块钱。
正当我不知怎么办的时候,商贩说:“那怕啥,拿走吧,拿去吃吧。”我既高兴又惊讶,连连道谢。他向我招了招手,乐呵呵看着我在路边上狼吞虎咽。小麦香浓郁,让我吃到停不下来。
天渐渐黑了。小贩们收摊,我们也是收获满满,采购了满满的两大袋年货。我依依不舍地跟着大人回去,准备过几天到来的春节。虽然,大年初一和初六还会有集市,但我知道那时的集也就没几个人再去赶了。
听爷爷奶奶说以前赶大集是因为交通不方便,有了集就让人们少费了不少工夫。现在的大集有了新的价值,这里有老朋友们不期而遇的喜悦,有孩子们的娱乐的快乐时光,更有了让人们挣钱的好机会。
赶集是山东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年俗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