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让的作文
关于让的作文 篇1
学会让
张静姗
让,如柔风一缕,清酒一杯。这就是最美好的宣言啊,像春天,温暖又飘逸。
——题记
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和缩影。如珍珠般耀眼,如流水般清澈,浇灌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田。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与让打交道。
我又是什么时候学会让的呢?往年的记忆如同书页般,一页一页被翻开,我好像找到了答案。
我是我们家最小的,从小到大,我总是最受宠爱的那一个,可谓是“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我想要的,爸爸妈妈总是尽力给我;我想吃的,就没有吃不上的;有些哥哥姐姐都没有东西,我却可以拥有。在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环境下,我变得越来越任性,不懂得谦让,逐渐养成了“捧在手里怕压,含在嘴里怕上火”般的性格。
很快,我上了小学。养成的张扬性格让我自以为我就是全世界。在学校里,对于好的文具,我可以借用他人的,但是别人不可以用我的文具;对于各种好的机会,我也是全部揽下,从不谦让。
改变我的是一场比赛。当时学校举办一场英文竞赛,我们班级通过同学们投票选出参赛者,作为参赛经验最多的我,自然而然地获得最多的票数。正当我洋洋自得的时候,班主任说话了。老师让我把机会让给晗――一个很有才华,但从来都不敢展示自己的同学。但那时候我哪懂得谦让,心里仿佛下了一场大雨,一道雷把我从头到脚劈得外焦里嫩。我全身哆嗦,握紧了拳头。老师也很快注意到了我的不对劲,让我下课去办公室一趟。
下课铃准时响起,我走向老师的办公室。还在赌气的我连报告都没有打就走进了办公室。老师看到后倒也不恼,忍不住的我先开了口:“我的机会为什么要让给她?凭什么?”待我情绪渐渐稳定下来后,老师张口对我说:“孩子,从比赛上来讲,你已经参加过很多次这样的比赛了;再从深一点上说,你不懂得让。让是什么?就是把自己多出来的机会给了需要这个机会的人。让乃生存之道,中华之美德,我们需要它,我们每个人都要懂得让,学会让,做到让。”这一番话使我怔在原地,反思我以前的种种行为,我的确不太讨同学们的喜爱。我给老师道歉,把机会让给了同学,这一次,我心服口服。
小学班主任的话永远在我的心里,让我不敢忘。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终将学会让,你又是什么时候学会让的呢?
关于让的作文 篇2
和乐与“让”同行
靳银盈
天,阴沉沉的。我独坐窗边许久了,天上怪象的黑云密匝匝遮满了天,化成各色狰狞可怖的形象低压着地面。这可如何是好?思来想去也没有个万全的计策。
这场纷争持续有两个多星期了吧,妈妈跟隔壁张婶因为一棵橘子树闹得不可开交。说来,这棵橘子树是我们家之前的邻居种在我们两家巷子中间的,他家搬走后一直是妈妈在照料。后来张家搬来成了我们的新邻居,一家子热情的很,尤其是张婶,闲着的时候总爱跟妈妈唠家常。本来两家关系融洽得很,可橘子树越长越高,自从橘子树将枝攀到了张家屋顶,张婶就不乐意了,非要占为己有,可妈妈也不乐意呀。这不,刚才两人在街上碰面又吵了起来,爸爸是好说歹说才将妈妈劝回来的。
“凭什么他张家坐享其成?这可都是我的心血。”妈妈抱怨道。爸爸叹了口气,道:“这张嫂呀,热情是不假,就是泼辣了些。”我越听父母的对话越是愁云满面,于是便去书房练书法静心。
我心不在焉地抽了一品卷宗,没想到书画散落一地,这其中摊落一幅“让”字。我恍然大悟:对呀,可不就是让!我兴高采烈地拿着这幅”让”去客厅给妈妈看,我问道:“妈妈您可知道这是什么。”妈妈正在气头上,只是扫了一眼说:“不就是个让吗?”“对呀,就是让。”我又开口道:“妈妈您读过六尺巷的故事吗?”妈妈问:“什么故事?”我说道:“清朝大学士张英的老家人飞书京城,只为邻里的占地问题。”妈妈不解:“邻里问题只有请大官儿出面才管用吗?”“不,张英并没有出面,他回信给家人,只题了一首诗,诗中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于是啊,张英家人立即将墙拆让三分,这一行为感动了邻居,他们也将围墙向后退了三尺,争端便平息了,有名的六尺巷由此得来。”
妈妈若有所思,说道:“做了这么久的邻居,毕竟要以和为贵,让便是退,退一步海阔天空,以退为进,就这么办!”随后,妈妈跑去张家不知与张婶说了什么,反正现在呀,两家重归于好,还说要将橘子树共同培育、共同享有,张婶也似乎比之前更热情了。
可不就是一个“让”字,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礼让亦是立世之本,学礼之基,是中华几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也是现代人为人处世,建功立业的必备的基本品质。我抬头望了望天空,好像也没有那么压抑了。
关于让的作文 篇3
谦让,也是一种美德
刘玉洁
谦让,也是一种美德。谦让是消除人与人之间摩擦的润滑剂,是一种让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的镇静剂,还是一束消融彼此间的猜疑和怨恨的催化剂,更是一座沟通彼此心灵的桥梁。
生活中处处需要让。
记得那是一个冬天,我和妈妈搭了公交车回家,车外寒风呼啸,一阵比一阵猛烈地撞击着树木,刮跑了太阳公公的温暖。我坐在车里,欣赏窗外一扫而过的美景,困意逐渐袭上了我的心头,在我快要闭上眼睛的时候,车突然停了下来,身为“好奇症”的我,自然是要瞅一眼的,于是,我强忍着困意,睁大了双眼,只见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小心翼翼地上了车:瘦瘦的身材,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两只深陷的眼睛,深邃明亮中充满了慈祥和疼爱。老爷爷东张张西望望,似乎在寻找座位。
可寻了半天,未果,摇摇晃晃地站在那里,车上的所有人都睡着了,困意驱使着我闭上眼睛,我闭上眼睛,又睁开,心情非常复杂,怎么也睡不着了。于是,当即就起身向那位老爷爷走去,斩钉截铁地说道:“老爷爷,您如果不介意的话,就请坐我的位置上吧。”说着,我就扶着他来到了我的座位。他向我道谢,我摇摇头,微微一笑说道:“这是我应该做的,让是人之美德,再者,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冲我一笑,那一笑,温暖了我的整个冬天。这种感觉,是多么的幸福与美好!
谦让,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同学之间拥有了它,会更加团结友爱;同事之间拥有了它,会更加和睦友好;家庭拥有了它,会更加幸福美满;生活有了它,会更加丰富多彩。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的博大是因为它的谦让。让,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一种胸怀。道德的缺失与沦丧呼唤我们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用谦让构建出一个更加美好而和谐的社会吧!
关于让的作文 篇4
让
白佳淼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让”促进了社会和谐,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什么是“让”?“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体现在每一个生活细节当中。比如:在家里吃饭时,我们让父母先吃饭;在楼道上遇见老师,我们会让老师先行;在公共汽车上,我们会给老年人让座……一句“您先来”体现的是一个人的良好素质,一句“没关系”体现的是一个人宽广的胸怀。
“孔融让梨”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个故事。孔融是孔子的后人,他有五个哥哥。孔融从小就聪明伶俐,而且懂得谦让。有一次,父母给孩子们买了一些梨子。因为孔融年龄最小,所以父母就让他先挑选梨子。孔融却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子,父母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孔融说:“因为我的年龄最小,所以应该把大梨留给哥哥们。”孔融当时只有四岁,他的故事一直被后人所称道,孔融也成为礼让的典范。
跟孔融相比,我觉得我做的还很不够。在家里,我也是年龄最小的,可每次都是姐姐让着我。每次妈妈为我们带来好吃的,姐姐总是让我先吃,从来不去跟我争抢。以后,我也要像孔融那样,把好吃的东西都让给姐姐。
在家里,相互忍让可以让家庭和睦;在学校,相互谦让可以让班级团结;在社会,相互礼让可以让社会和谐。当然,礼让也不是无原则的退让。在学习上,我们就应该有奋勇争先的精神。如果涉及到国家荣誉或者集体利益,我们更应该据理力争、当仁不让。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让”如一泓甘泉,让心灵的荒漠绿树成荫;“让”如一缕春风,让社会每个角落都盛开文明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