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总结
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总结 篇1
我市属xx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多发区之一。全市现有各类地质灾害危险点3600余处,其中列入省、市、县三级监控的重要灾害危险点714处。地质灾害以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大中型地面塌陷为主,具有点多面广、危险性大的特征。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科学制定防治方案,严格落实防灾责任,不断完善防治措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连续七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
一、主要做法
1、健全管理机构。市、县、乡三级政府都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政府办、国土资源局领导任副组长,财政、民政、气象等18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指挥、部署协调和巡查指导,并将职责任务分配到成员单位,实行防灾减灾领导责任制。
2、编制防灾预案。市、县两级每年在汛前都认真组织编制了《防灾预案》,经同级政府批准后,下发到有关单位、乡镇执行。对全市已发现的各类地质灾害危险点,填制“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发放到防灾责任单位和负责人,填制“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到受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让他们明白面对险情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和撤离转移路线。
3、开展科普宣传。每年利用“4·22地球日”、“6·25土地日”、“12·4法制日”宣传,通过组织咨询服务队伍上街提供咨询服务,到乡村农户家中发送科普资料,出动宣传车到乡镇、村组进行巡回宣传,悬挂、张贴、刷写大型宣传标语和宣传图画等,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让群众掌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减少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几率。
4、加强业务培训。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每年都分别举办两次以上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学习班。市国土资源局以召开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形式,侧重培训县、乡政府分管领导,县、乡国土资源部门分管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县国土资源局以举办学习班形式,侧重培训县、乡地质灾害领导小组成员和地质灾害危险点监测人员。
5、构建群防体系。以国土资源系统工作人员为骨干、基层党员干部为主体,按照市设中心、县设总站、乡设站、村设组的组织机构格局,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监测网络,具体负责辖区内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工作。全市已建立群测群防监测网1529处,设立基层地质灾害监测点135处,在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备案的监测人员达539人。
6、加强巡查排查。每年汛前,组织工作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排查。对发现的灾害危险点加强监控,聘请专家到现场勘察,提出隐患点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并根据地质灾害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进入汛期后,市、县、乡监测点24小时有人值班,并组织地质灾害巡查组和应急抢险小组,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防治指导和抢险救灾。文案网整理 WenAndaqUAn.COm
7、健全规章制度。先后拟制定实施八项制度,即:地质灾害防治汛期值班制度、地质灾害险情速报制度、汛期危险点巡查制度、异变危险点应急调查制度、监测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监测资料汇编上报制度、地质灾害预防预报、预警告示制度,地质灾害防治奖罚制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职责明确、奖罚分明。
二、存在问题
1、地质灾害防治认识不足。地质灾害防治时间较长,即使是汛期结束,山体内还涵养着大量水分,容易造成已经开裂失稳的山体继续下滑的可能。由于一般群众主观上认为,汛期过后不会发生什么地质灾害。正是这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2、农民建房缺乏科学知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农民认为建房背靠“大山”是有靠山之说。加上国家严格土地管理,为了减少宅基地占用耕地,一些农民便往山边建房,而在清基时处理不当,切坡角度过大,留下了地质灾害隐患。
3、地质灾害治理资金不足。我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涉及范围大,所需投入的治理资金比较多。一方面我市地质灾害以小型规模为主,很难争取到国家立项治理防治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地方财力有限,难于筹集治理资金。造成全面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资金严重不足。
4、人为因素诱发地质灾害。从已发生的地质灾害来看,许多与人为因素有关。如有的些方随着采矿的延伸,长期抽排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容易发生大面积的塌陷。有的地方因公路建设的大面积开挖,很容易形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
三、防治对策
1、普及地灾防治知识。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采取板报标语、橱窗专栏、宣传图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努力提高群众的防灾治灾意识。
2、引导农民科学建房。在农村民居选址时,国土资源部门要把好用地审批关,充分考虑综合防灾和应急疏散的要求,使农民建房避开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农民切坡建房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
3、建立地灾防治基金。资金来源可采取从矿山企业按年度矿产品销售额比例提存地质灾害防治基金,从矿业权市场收益中按比例适度提留,发动社会赞助等方法筹措,力求多方筹集资金,把地质灾害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4、规范工程建设活动。严格遵循“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对在工程建设中违反了客观规律,如打石、取土、切坡、过量抽取地下水、大量砍伐林木等,破坏山体的自然平衡,引发地质灾害险情的行为,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从严从重处理,防止盲目施工而引发人为造成的地质灾害。
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总结 篇2
20XX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组的坚强领导下,我局主动担当作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责任意识,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顺利完成了地质灾害方面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全年地质灾害零责任事故。根据《20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秘〔20XX〕32号)文件精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年履职情况
一是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我局结合自然资源系统的实际情况,利用横幅、标语、展板、电子展示屏等多种形式,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的相关知识、网格化管理培训业务技能、矿山管理安全知识,在红军广场举办了“安全生产月”咨询日活动,在白塔畈、汤家汇等乡镇集中组织开展了2场约400人参加的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演练观摩活动,在明发广场开展了“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在不动产登记中心六楼组织23个乡镇、1个产业园区约100人的网格化管理培训会,在这些活动中悬挂横幅10条、做展板20余块、印发传单1100余张,分发宣传小册子5000余本。通过这些宣传活动,充分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地灾防治和安全生产的认识,保证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是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今年以来,我局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常规工作。重点开展了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农村房屋和矿山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等工作,对排查出的重点89处地灾隐患点,设置警示标牌,发放“两卡一表”相关资料,明确监测责任人等,全面落实了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三是积极实施搬迁和治理工程。20XX年度我局在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两个方面都下足功夫,做到两手齐抓,最大程度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全年共完成搬迁避让14户51人。其中涉及5个乡镇和1个经济产业园。分别是梅山镇4户12人、南溪镇1户4人、白塔畈镇5户23人、长岭乡1户6人、桃岭乡2户5人、经济产业园1户1人。20XX年12月17日经市局验收通过,验收合格后,我局及时将14户42万元搬迁避让补助资金通过惠农资金平台打入农户一卡通账户。组织实施并完成了古碑黄尖、槐树湾板棚2处地灾工程治理项目。同时,还成功申报了古碑司马、南溪街道、张冲流波3处治理项目,争取省级资金555万元。
四是创建地质灾害网格化管理体系。20XX年5月,我局启动地质网格化管理体系创建,以乡镇为单元,以行政村为网络,确定网格边界范围,绘制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图,确保每一个单元“全覆盖、界限明、不重漏”。10月,在不动产登记中心六楼大会议室还组织开展了23个乡镇和1个经济产业园区约100余人的网格化管理工作的业务培训会。目前,各乡镇已上报网格化管理工作相关资料,网格化管理模式已正式全面开启。
五是继续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根据《XX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在我局组织开展好地灾应急演练基础上,又要求各乡镇积极组织协调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预案人员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演练反馈情况良好,群众热情很高,大大提高了受威胁群众对突发地质灾害的认识及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应对突发情况的反应和处置能力。全年在极端天气期间,我局共派出应急救援组20余次,专家30余次,开展应急调查16次,并指导长岭乡提前预警并对受威胁群众2户3人转移,成功避免了人员出现伤亡情况的发生。
二、存在问题
(一)部分群众思想上重视不够。有些群众对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危害性及防患于未然的紧迫性、重要性认识不足,防灾抗灾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地质灾害防治资金严重不足。由于我县刚刚脱贫,财政相对困难,无多余匹配经费投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导致部分中小型地质灾害治理无法及时实施工程治理。
(三)应急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各项应急装备还没有完全按需求配备到位,无专用应急处置车辆,一旦突发地质灾害,很难保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对应急救援处置可能带来一定影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干部群众地灾防治意识
利用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移动通讯、发放两卡一表,宣传小手册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广大干部群众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防灾抗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能力,提高防灾避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拓宽渠道筹措防治经费
目前,多元化、多渠道的社会投资体系尚不完善。企业地质灾害防治投入的主动性未得到充分发挥,需制定实施优惠政策,加大机制创新力度,大力运用市场化手段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地质灾害搬迁和治理。
(三)合理运用科学技术进行防治
建立并运用准确高效的采集和传输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处理、地质预报和灾害的预警、通讯、防治指挥等手段提高防灾救灾能力。
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总结 篇3
在市自然资源局精心指导和区委、区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通过我局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1、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区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108处,其中(滑坡97处、崩塌8处、泥石流3处)主要分布在茅排、高坪、桐源、龙溪、大岗、展坪、荣山、云山、腾桥、鹏田、东馆、嵩湖、连城、抚北14个乡镇。共威胁群众约360户1826人,潜在经济损失约7402万元。大部分处于不稳定和欠稳定状,一旦受外界作用和强降雨影响,极易发生地质灾害,地灾防治形势严峻。
2、地质灾害发生情况
今年以来,我区共发生地质灾害2处其中(桐源1处、荣山1处)共威胁人员3户9人。由于各项制度落实到位,转移群众及时,应急措施得当,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这2处地灾情况我们第一时间向市应急中心进行了速报。
3、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要做法
①、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灾责任制。我区及时调整了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将职责任务落实到成员单位,实行防灾减灾领导责任制。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严密部署防灾工作。逐级分解任务,全面落实领导、队伍、方案、物资等各项责任制,做到有备无患。
②、及时编制了临川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明确了今年临川区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了各隐患点的防灾责任单位、责任人和监测人,明确了防范措施。并且与国土所签订目标任务书,明确了防灾目标和责任,并将地灾防治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考评。
③、完善群测群防体系。以国土资源系统工作人员为骨干、基层党员干部为主体,建立区、乡、村、组四级监测网络,具体负责辖区内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工作,建立监测点108个,设立监测员108名。
④、加强监测,预警预报。自然资源、水利、气象签订信息共享协议,及时将天气信息、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和防灾要求传达到各级各部门防灾工作人员和隐患点的责任人、监测人和危险区内的群众,切实发挥群测群防体系的作用。一旦发现险情或大雨来临,督促乡(镇)人民政府和国土所提前全部转移受灾威胁的群众到安置点居住,确保人民生命安全。
⑤、加强巡查排查。今年以来,组织工作人员开展排查巡查127批次,357人次。汛前、汛中共排查到新隐患点1处,对发现的灾害危险点加强监控,聘请专家到现场勘察,提出隐患点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并根据地质灾害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根据108个隐患点的实际情况,逐一制定了点上防灾预案,明确了防灾措施,落实了防灾责任,树立警示牌108块,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620份,发放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353份。
⑥、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地质灾害汛期值班、险情巡查、应急调查、灾情速报等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发生灾情和重大险情1小时内速报制度。当发生灾情险情时,能及时开展应急调查和现场救援工作,从而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到目前为止,我区共速报6处灾情、险情。
⑦、加强防灾知识宣传,提高群众避险意识。我区利用“3。5”学雷锋纪念日、“4。22”地球日进行宣传,通过组织咨询服务队伍上街提供咨询服务,到乡村农户家中发送防灾宣传资料,悬挂、张贴宣传标语和宣传图画等,共发放宣传单1500余份,应急手册700余份,报纸700余份,设置展版2个,宣传车一辆,让群众掌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减少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几率。
二、存在问题
(一)、地质灾害治理资金不足。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涉及范围大,所需投入的治理资金比较多。一方面我区地质灾害以小型规模为主,很难争取到国家立项治理防治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地方财力有限,难于筹集治理资金。造成全面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资金严重不足,一些受地灾威胁的隐患点得不到有效防治,安全隐患大。
(二)、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基层防灾责任落实难。
(三)、全民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不高,我区地灾隐患点多为切坡建房引起。
三、20XX年工作计划
(一)我局委托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西北大对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核查,目前已全部核查完毕。通过对我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XX-20XX年)实施情况资料的收集归纳、实地调研,掌握防治规划详细的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归纳评价,科学谋划好我区去“十四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全面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水平。认真总结研究近年来山区因降雨而引发的地质灾害灾情险情的预警预报经验,根据地质灾害巡查成果进一步加强与气象、水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密切关注气候变化,分析雨情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不断完善预警预报措施、采取多种手段,规范各项制度及工作流程,加强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应急措施和防灾信息的反馈,加大地质灾害的巡查、督查力度。
(三)全面加强干部责任意识、严明汛期纪律。进一步检查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和措施,严格落实“三查制度”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讯后复查)继续强化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核查制度、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重大隐患点预案编制制度、速报和月报制度、严肃汛期值班纪律、确保政令畅通,坚决杜绝脱岗现象。
(四)加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宣传培训力度。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汛前、汛中、汛后宣传培训工作。
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总结 篇4
一、基本情况
我市地处XX山区与沿江丘陵平原交接带,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构造,加之异常气候频发和建设工程活动的增多等因素,导致我市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447处,其中:中型隐患点3处,小型隐患点444处。地质灾害主要以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为主。重点防范区域在宣州区溪口镇、宁国市、泾县、绩溪县和旌德县。
今年以来,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10起,直接经济损失17。5万元,未发生因地质灾害而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努力做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实施以来,我局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加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结合国土资源管理实际,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将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以对人民生命财产负责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努力做好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应急队伍建设情况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23〕20号)确定的建立健全应急体系为核心指导思想,我局根据我市地质灾害专业人员不足的现状,协调为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应急处置能力,邀请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省地矿局311地质队等机构的地质灾害防治专家,成立了XX市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组和市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应急专家在主汛期驻点指导,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派驻我市的监测站5名专业人员常驻我局,协助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工作。2023年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1地质队入驻我市,专业队伍的入驻,使得我市在地灾防治工作上又增添了一份技术力量。
(三)建立健全领导机制,认真搞好地质灾害应急的预防和处置
一是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认真做好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每年年初印发《关于开展汛前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局全面调查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变化情况,年度汛前地质灾害调查报告。根据汛前调查成果及时制定了全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市政府印发。
三是认真执行地质灾害《汛期值班制度》、《灾情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明确值班人员,联系电话,层层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监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四是对全市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部制定了应急预案,建立了市、县、乡、村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明确了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并制定成册,在局网站上公示。
五是每年均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三查”制度(汛前排查、汛期巡查检查、汛后核查),做到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实;汛期来临前将地质灾害两卡(地质灾害防治明白卡、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发放至受威胁群众和防灾责任人、责任单位;汛期严格执行地质灾害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
(四)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
充分利用《世界地球日》和全国《土地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宣传,组织现场咨询,深入社区民众,发放近千份《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手册》和《XX市地质灾害“五步避险法”宣传册》等宣传资料,并在我局办公楼前,悬挂“学习减灾知识营造安全家园”等各类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横幅。通过XX市电台“百姓热线”地质灾害防治专题节目向广大听众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精心组织聘请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对各县市区防治工作人员、群测群防员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活动。
(五)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专项检查工作
为认真落实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我局每年汛前组织人员开展汛前调查工作,汛期进行地质灾害巡查、检查,汛后开展地质灾害核查工作,深入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变化加剧隐患点,及时掌握各隐患点变化情况,做好应急准备,避免群死群伤事故发生,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其整改。
(六)监测预警工作
进入汛期后,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配合,健全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和信息发布平台,可通过“12121”自动反拨系统和手机短信发信系统,把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及时传送给各级政府、责任单位、责任人、监测人员和相关居民,做到地质灾害提前预警预报,防患未然。同时,通过广播电视天气预报栏目平台,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以及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同时,利用省厅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及时传达至各县市区局,并要求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七)应急处置工作
灾害发生后,我市立即速报上级部门,并要求组织人员对受威胁群众进行转移并妥善安置,同时会同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到现场应急调查处置,提出处置意见,并形成应急调查报告。
(八)扎实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每年拟文《关于切实加强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的通知》下发至各县市区,各地精心组织,认真谋划,制定应急演练工作方案。扎实开展地质灾害实战演练,让受威胁群众掌握撤离的信号、路线、应急避灾场所,切实提高群众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意识和防范避险能力,确保演练不走过场。
(九)“十有县”和高标准“十有县”创建工作
通过各县市区的共同努力,我市全面完成了地质灾害“十有县”和高标准“十有县”的建设工作。在抗击台风“海葵”期间和2023年度防汛期间,我局均获得了XX市委、政府表彰的防台风“海葵”地质灾害防治先进集体称号。
我市紧紧抓住创建高标准“十有县”的契机,着力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水平,安装雨量监测仪、裂缝报警器、滑坡伸缩仪、高音喇叭等设备127台,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机构。
原省国土资源厅下达的1:5万地质灾害调查任务中,我市已全面完成调查任务。
三、存在的问题、不足及原因分析
(一)我市地处XX山区,部分县市区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人员不足,导致数据等信息更新的不及时。
(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虽然已完善但部分点位尤其是大雨天气,人为的监测存在的一定的风险,专业监测手段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下一年重点工作
(一)认真落实原省国土资源厅印发的三年行动计划。
(二)继续落实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制度。
(三)认真落实地质灾害“三查”制度。
(四)加强地质灾害精细化预警能力,全面建设地质灾害精细化预警信息平台和网格化管理建设。
20XX年度为了全面推进我县防震救灾的落实和监测管理工作,使我局的防震减灾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地震和地质灾害防治股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完成了近期的工作任务,现将20XX年地震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我县属地质灾害易发区、多发区,全县各类地质灾害点从2023年82处增加到了89处。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年初,我们地震和地质灾害股按照县局党组的安排,逐一对全县地质灾害点进行了督查、巡查。全年共督查11个乡镇,地灾点56处。
(二)地震信息节点值班室值守工作
继续坚持24小时测震值班、领导带班和日报告制度,值班人员每日按时到岗签到,每日向省厅、市局上报信息节点值班室值班情况,主管领导定时督导检查。每日要保证仪器正常运转和通讯联络畅通,各项观测资料均连续、准确、完整,出现震情和地震异常能速报上级地震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目前节点上报率达99%。
以上是地震和地质灾害防治股20XX年度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下年我们将继续努力,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求实务实,扎实工作,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目标的落实,力争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总结 篇6
XX国土资源所按照“以人为本,以防为主”的要求,认真扎实做好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站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高度,结合我所辖区实际情况,扎实有效的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XX镇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现将一年来全镇地灾防治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
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避险工作,认真抓好排查落实,及时召开避险工作会议,做到避险工作早安排、早落实。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成立了由镇人民政府镇长户毅任组长,分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副镇长罗保兰任副组长,相关站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监测责任人和监测负责人,各单位通力合作,把各项责任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做到镇、村、组及各监测点人员落实,职责落实,任务落实。
二、完善工作制度
为确实做好汛期洪涝及地质灾害工作,认真编制全镇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确定全镇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继续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预报警工作,切实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合理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治理和搬迁避让,加强新农村建设、道路建设等各项建设的地质灾害评估及防治工作。制定了《地质灾害汛期值班制度》、《地质灾害监测及巡查制度》、《地质灾害速报和应急调查制度》、《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应急疏散和抢险救灾方案》。完成与25个村(居)委会责任人签订防灾工作目标责任书,做到“责任到位,责任到人,认真落实”的要求。完成与辖区45个监测点监测人员签订目标责任书,认真填发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45份、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390份,建立镇应急、抢险、救灾小组,设立镇避险办公室,值班人员达30人。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灾意识
一年来,我镇利用广播、电视、板报、会议、标语等形式,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不断提高群众的自我防御意识和自救能力,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做到有情况及时上报、及时预防和处置,形成群测群防的工作格局。一年来共组织广播电视宣传6期,板报4期,地灾防治工作会议4次,印制宣传资料1500份,横幅标语15幅,下村宣传3次,举行地灾应急演练40余次。
四、严格执行地灾避险搬迁工作相关要求
对上报地灾避险搬迁户严格按照“三审”、“三公示”制度,20XX年我所辖区内共实施14户避险搬迁,验收合格7户。并对20XX年第一批地灾搬迁户中剩余的15户进行整改实施,最终有14户达到验收合格标准并兑现了补助资金,1户不合格(黎昌荣)的补助资金已全额退回市财政国库支付中心。
五、加强监测,建立群测群防网络
认真落实监测责任人和监测负责人,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单位通力合作的工作机制,把各项责任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做到镇、村、组及各监测点人员落实,职责落实,任务落实。认真填发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和工作明白卡,加强对本辖区内工程建设活动的监督,对可能诱发灾害的建设项目依法进行制止。
六、加强灾害防治统计工作,建立地质灾害信息档案
我所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同时,注意收集各种监测资料、数据及各种资料统计上报。并建立健全地质灾害信息档案,形成对地质信息的专项管理。
七、开展防汛救灾应急训练
为强化防灾救灾意识,加强应急队伍建设,6月25日,XX镇人民政府组织为期1天的防汛救灾民兵应急训练。此次参加训练的民兵40人,他们当中有的来自乡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有的来自退伍转业人员,有的是各村的民兵,通过训练,提高民兵应急分队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在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八、积极开展汛期避险值班工作
我所在主汛期间,制定了地灾值班制度,加强对值班人员和监测人员值班管理,坚持24小时能岗值班。对值班人员和监测员进行随机抽查值班情况,对辖区内的地灾情况做到日报、零报、速报及其它相关材料,同时加强汛期巡排查工作。
九、防汛物资发放
我所给每名监测人员配发了雨具、标尺、口哨等相关应急设备。
十、地质灾害治理情况
XX镇今年共有4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总投资达800万元。目前锅口村3组危岩体、青包山村蹇家大院、相坪村岳家坪三处治理工程已竣工验收,松林村南瓜坟项目正在实施建设中。
十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XX镇山高坡陡,地质脆弱,气候变化无常,是滑坡、隐患较为严重的乡镇之一。
二灾害隐患点多面广,监测、治理难度大。除核定45个监测点外,又新增了9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都存在不同程度安全隐患,地质灾害监测和治理任务十分繁重。
总之,我所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在20XX年里,我所全体工作人员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防为主”的原则,忠于职守,勤勤恳恳,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