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工作报告内容页

关于乡村振兴的实践报告总结

2023-10-19 19:15:02互联网工作报告手机版

关于乡村振兴的实践报告总结 篇1

20xx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之年,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依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必需抓紧抓实。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部署,进一步统筹资源,凝聚力量,抓细抓实。xx市文旅局、xx县残联选派3名同志到天堂寨镇渔潭村驻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乡村振兴工作队通过走访调研,充分了解民情村貌,形成此份调研报告。

一、对乡村振兴发展的思考

实现乡村振兴,首要的要明确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思路:进一步加强扶持政策落实,加强平台载体建设,加强集群发展和特色产业建设。依据战略思路,找准战略重点,结合推进情况,全面规划,合理确定区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态定位,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一)走乡村产业兴旺之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基底有多牢固、有多厚实,直接决定了乡村振兴的幸福大厦能有多高、能有多宏伟。这也是为什么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中,把产业兴旺摆在第一位。既要因地制宜,选准最具优势的产业。同时,也要解决好产业链的问题,带动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要把推进产业兴旺作为“牛鼻子”,用心用力,紧抓不放,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

(二)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农村发展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实行长效保护机制,改变农村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态度,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治理、生态保护问题。有效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全面推进乡村绿色发展。

(三)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既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更要激活文化、提振精神,繁荣兴盛乡村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四)走乡村“三治”融合之路。

自治增活力,不断提升农民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积极引导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法治强保障,培育村民的法治精神,让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各项权利得到有效的落实;德治扬正气,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乡村社会的向心力,构建爱党爱国、崇德向善、重义守信的精神共同体,增强乡村治理的软实力。

二、渔潭村基本村情

渔潭村地处国家天马自然保护区,是国家5A景区天堂寨东大门,距燕子河大峡谷仅2公里,大别山国家风景道贯穿全境。渔潭村现有6个村民组,495户1654人,现有村干部6人,党员59人,建档立卡户144户459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2。79万元。

(一)旅游资源方面:

被先后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省级无邪教示范村。村内有丰坪水库、汪氏宗祠、迎水古寺、关帝庙、吊桥岩、柳家冲山核桃基地、鲍家窝森林公园等历史文化遗址和自然生态景观。2023年被评为AA级旅游村、省级健康村,乡村旅游减贫做法被世界旅游联盟、世界银行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列入《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

(二)产业资源方面:

渔潭村总面积20。5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3449亩,耕地面积1411亩,水面面积40余亩。主要农产品有黑毛猪、山羊、土鸡、天麻、山核桃、茶业等,此外,部分农户还种植了黄精、五叶子、七叶之花等中药材。目前,全村特色产业协调发展,大户带动作用明显,群众稳定增收,“双基”建设稳步推进,各项惠民富民政策措施精准落地。

三、发展困境及瓶颈

自脱贫攻坚以来,渔潭村在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在人居环境改善和扶贫助农方面。但同时也要看到,渔潭村仍然有深层次的困境及瓶颈没有解决,集体经济难以快速壮大,产业发展受到局限,具体表现为:

(一)农业产业不大不强问题突出。

从茶叶产业来看,规模化程度不够,生产水平不高,应对灾害气候能力不强。从山核桃产业来看,采摘成本高,品牌效益弱,处于产业链较底层。从中药材产业来看,村民掌握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发展水平不高。

(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力度不够。

一是旅游资源利用率不高,如旅游步道、旅游公厕、观景平台、游客接待中心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二是以“民宿”产业为代表的配套产业,特色不鲜明,同质化严重,功能结构单一,经营者大多是当地农民,其投资建设多属于自发,普遍存在盲目跟风,相互模仿和抄袭的现象,没有开发出自身的特色及住宿功能以外的辅助功能。

(三)新型经营组织发展质量不高。

一是管理不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有些合作社虽然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运行正常,但内部运行不规范,合作社的章程、制度流于形式,形同虚设。二是发展资金短缺,后劲不足。农民合作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自身的经济基础弱,积累少,经济实力差,合作社贷款融资难,严重制约了部分合作社的发展。

(四)三产融合程度不深层次较浅。

一是农业产业规模不大,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链条短,附加值不高。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发育迟缓,对产业融合的带动能力不强,有带动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太少,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有名无实,还有一些新型主体成长慢、创新能力较差,不具备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能力。二是三产融合利益联结机制有待创新。“旅游+农业”新型经济业态发展速度迟缓。三是农民技能素质相对低,农村产业融合型人才缺乏,抑制了先进技术要素的融合渗透。农户对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认识不够,抑制了三产融合发展进程。

(五)乡风文明建设存在薄弱环节。

村内文娱活动单一,文娱基础设施建设不充分。一些村民存在不良的日常生活习惯,需要专题教育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提高整体素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缺乏特色以及创新。

(六)乡村农业服务技术力量不足。

一是农技专业人员不足,且村民的自身劳动意识与劳动力结构无法满足技术推广的需要。二是农技推广的资金不足,缺乏专项的资金项目支持。技术服务不到位,已严重制约渔潭产业的发展。

四、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一)让产业旺起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总要求中,产业兴旺位居第一位。一是盘活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积极推进渔潭村民宿标准化建设,建设以民宿作为中心节点,民宿集群形成效应的新型化、复合化的产业模式,通过从食、宿、行多个方面构建完整的生态文旅闭环,带动村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二是依靠自身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xx黑毛猪”、“西元山核桃”、“渔潭中药材”等一村一品的品牌塑造,以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培育发展科学种养、农产品深加工、“互联网+农业”等新业态。三是产业融合程度不深,科技支撑能力不强。主抓项目建设,围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精加工农业、“互联网+”农业包装项目,壮大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链价值链,让产业快速旺起来。四是积极培育农业主体,激发本地产业动能。以山核桃、中药材等重点产业为抓手,激发渔潭村本地能人、种养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投入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通过帮助解决信贷、技术、信息、土地等方面难题。

(二)让乡愁浓起来。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就是要将农村打造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让城乡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一是保护绿水青山,塑造生态家园。利用好公益性岗位等工具,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实行长效保护机制。二是创新村域治理,树立文明乡风。践行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渔潭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村两委尊重并充分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让农民成为发自内心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觉担当乡村公序良俗的维护者和倡导者。通过对法治与德治的合力并举,帮助完善村规民约,推动形成良好文明风尚。

(三)让村民富起来。乡村振兴,农民生活富裕是根本。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发力点。一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现有光伏电站收益、山核桃集体林场分红、游客接待中心出租收益、村级公益林收入等村集体经济收入为基础,充分发挥“三变资金”效益,打造推广“渔夫潭”旅游品牌,寻找新的增长点,积极招商引资,推进集体资产租赁、土地流转等项目建设,提升经济和社会效益。二是抓实“两业”发展。鼓励广大村民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和务工就业。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指导帮助各户发展特色种养业,让每户都有家庭产业。

(四)让人才动起来。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一是加强“两委”干部队伍建设。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对干部做好培训,围绕党务工作、红色教育、产业振兴、发展集体经济等方面,分类施策,全方位提高村干部整体素质。二是推动乡土人才回归。宣传发动,营造氛围。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激发乡土人才的荣誉感;强化保障,确保实效。通过向上申报资金,强化激励保障,把实施乡土人才回归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

关于乡村振兴的实践报告总结 篇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__发[20__]1号“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任务,努力推动我镇乡村振兴工作。

一、强化领导,成立组织,建立统一协调办事机构。

镇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一名班子成员具体分管,镇农业、农经、水利、农机、财政等部门抽调工作人员联合办公。

二、强化人才振兴战略,培育新型农民。

加强新型农民、返乡农民的职业培训,努力培养照就一批致富带头人和高技能人才。今年返乡创业农民_人,到9月底全镇参加各类技能培训达_人次。

三、实施环境治理,营造生态环境。

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今年以来已经完成改厕任务_户;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积极推进河长制工作,建立一河一册档案,镇村河长巡河制度常态化,汲取河长制工作经验,建立林长制一林一册档案;与扶贫广场、文化活动中心高度融合,打照精品公庄中心村。

四、着眼乡风文明,振兴农村文化。

近年来,随着_省级文化广场的建成,健康的文化娱乐生活在我镇蓬勃兴起,共有腰鼓队、锣鼓队4支,龙狮队1支,广场健身舞队10余支,群众业余生活极为丰富,篮球队、乒乓球队相继组成,锣鼓队、篮球队还参加县级组织的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移风易俗落到实处,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五、着眼基层组织建设,打照一批“三农”队伍。

抓住今年村两委换届机遇,选优配强村支部书记,建好支部班子,积极输送年轻干部到市、县参加学习培训,充分发挥各村支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引导和指导作用,通过支部班子的以身作则、带头示范,营造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生动局面;结合乡风文明建设,制定村规民约;发挥基层组织堡垒作用,不断壮大村级经济,继去年我镇消灭村级集体经济空白村后,今年各村积极稳步发展,9月底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_万元;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8个村已经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建立台账,搭建集体资产管理平台,适时开展股权设置、成员身份界定工作。

关于乡村振兴的实践报告总结 篇3

(一)基本概况

xx村位于xx县白荡湖东北稍,境内省级、县级四条公路贯通,交通便捷,是金社镇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县55个脱贫帮扶村之一。全村区域面积6。3平方公里,辖53个村民小组,33个自然村庄,1个街道,人口5700余人含城镇居民,耕地面积3367亩(其中水田2597亩,旱地770亩)人均耕地0。6亩,山林面积801亩,有三个圩口。今年以来,该村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着力点,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力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二)经济状况

1、人口、劳动力、在外务工人员等情况

目前全村现有农村总户数1548户,农村总人口5350人,全村劳动力约3870人,在外务工人员有3120人,其中脱贫户外出507人。

2、脱贫攻坚及巩固脱贫成果情况。

该村2023年有建档立卡279户,人口1016人,贫困发生率19。80%。2023年脱贫48户215人,2023年脱贫19户78人,2023年脱贫25户109人,2023年脱贫61户244人,2023年脱贫65户250人,2023年脱贫63户123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07%,贫困村顺利出列。2023年脱贫1户4人,实现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零。目前该村易致贫边缘户5户,人口数16人,脱贫监测户14户,人口数42人。

3、村集体经济情况。

该村利用集体资源,盘活存量土地资产,想方设法扩展增收渠道,村集体收入由2023年3。4万元到2023年24。0997万元,主要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是圩田、和水面流转、光伏收益和扶贫专项资金入股分红收益,集体经济状况薄弱。

(三)村两委班子情况

村两委干部职数有10人,其中党委5人,村委会委员5人,村务监督委员会3人,后备干部1人,扶贫专干1人女性4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人,村民代表81人,村民组长36人,组织机构健全。

(四)村容村貌

该村通过开展农村环境和卫生整治,落实了门前三包,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宣传教育等手段,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环境的意识,使村庄环境卫生长期清洁。保持“应绿尽绿,能绿则绿”,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绿化、亮化,房前用竹篱、围栏围起,房前屋后规范栽种瓜果、绿化小品,全村形成“植物自然,乡土浓郁”的景观。

(五)近年来扶贫专项资金、帮扶单位扶持资金支持的项目情况

2023年党建引领扶贫资金10万元入股富源制香厂,2023年新型农民经营主体扶贫资金10万元入股xx县富民粮食加工有限公司、产业发展扶贫资金10万元入股枞金羊业养殖合作社;2023年扶贫专项资金50万元实施了5条乡村公路硬化、水利兴修12万元用于4个塘口清淤,村级发展专项20万元入股xx县富民粮食加工有限公司、中央财政发展资金10万元入股枞金羊业养殖合作社,20万元行业资金实施“万千工程”入股乌金白茶生态有限公司,铜陵市总工会、xx县总工会提供帮扶资金37万元新建村为民服务大厅,2023年扶贫19。5万元进行楼庄小套泵站建设,扶贫专项资金72万元实施老茶园改造和新建钢构厂房。

(六)今后发展方向的几点建议:

1、坚持党建统领发展,推动乡村组织振兴。

乡村振兴,基层党建是关键。完善农村工作领导机制,建立实施乡村战略领导责任制,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强化干部服务意识,提高干部队伍对新思想、新任务的认识,紧抓落实,提高办事效率;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要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要提高基层党组织为群众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树立践行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根本政治理念。村党委经常请农技专家及劳模指导粮食种植大户、水产养殖户传授农业技术以至于科学种田、指导稻虾养殖技术,以劳模对接的方式对一部分脱贫户进行传、帮、带;帮助指导他们如何科学饲养家禽家畜、种植草莓、茶叶、烘干粮食等来增加收入,利用帮扶单位宣传和互联网直播等方式营销农特产品,

2、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一是加强产业发展利用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合理优化布局,整合自然资源,利用县文化旅游集团平台搭建、休闲采摘、农家餐饮、农事体验活动,与附近的白云岩风景区、狂狮河漂流等观光旅游、户外运动对接起来,增加部分帮扶户的收入。二是大力培养农业产业发展的实用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农村专业技术、熟练技术和种养殖技术的能手队伍,使之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电商服务人员,利用远程教育和现场教育相结合,开展科技培训入户、技术服务入户、农业信息入户,提高科技带头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带动辐射能力。三是主动联系县农业农村投资发展公司流转部分村民自留山山林和村集体山林对接国家储备林项目,这样可以增加村民和集体收入,村集体可作为县农投公司委托方对山林进行有效管理,协助公司砍伐经济价值低的杂状树木,种植经济价值高苗木替代这样可以获得一定管理收益。四、空心村现象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主要原因村里中青年大量外流导致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成为生活的主体;使之社会活力弱化。表现为村庄内生组织乏力和公共生活退化;房屋闲置老化。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阻碍了乡村振兴建设的步伐。呈现”断壁残垣、破败无序、人畜混杂”等脏乱差现象,既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又影响了村容村貌及环境卫生,与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格格不入。村两委要紧紧抓住当前的国家政策,主动对接县政府乡村振兴局、交通、规划等相关职能部门,力争把改造“空心村”落到实处。将农村危房改造、清洁工程、通村公路、美丽乡村创建、农村环境整治结合在一起,可以用补偿金弥补或规划兴建安置房,这样一来,农户得到了应有的补偿,村集体实际掌握了土地使用权,农地的整治可以增加土地的增减指标挂钩,村集体可以增加较多的收入。

3、铺筑返乡人才创业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乡村振兴,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民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亲的人更有信心,让愿意返乡创业的能人更有决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七)、当前村集体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23年度,县政府安排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2万元。根据规划,村集体新建800平方米(造价成本:900元/每平米)钢构厂房一幢,根据预算,附属工程围墙、水泥地坪、排水沟、简易绿化、公厕等尚有资金缺口45万元。目前帮扶单位中:铜陵市总工会承诺支持20万元,xx县总工会承诺支持15万元,缺口资金大约10万元。

因村集体经济困难,迫切需要有关单位给予帮扶支持,目前钢构产房项目已在线上挂网拍租,浙江义乌市老板已经有意向合作,主要生产玩具。为了吸引外商投资,村集体研究决定对厂区水、电、路、通讯、土地平整及附属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截止目前,水、电、路土地平整、通讯设施已基本完成,尚有公厕和简易绿化等尚未完成。此外,该项目的实施,可使脱贫群体28户收益,解决就业岗位78人,人均每年可以获得3万多元稳定收入。

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是根本。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筑好巢,引好凤,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还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脱贫户就地就近就业增收,从而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帮扶单位、帮扶干部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更是首要的政治任务,(我是农发行干部,县乡村振兴局同志说农发行不是帮扶单位,另有藕山镇万桥村是帮扶单位,县农发行领导表示不能支持两个单位),作为乡村振兴工作队成员,我建议村两委一方面向镇帮扶联系人-人大主席汇报,再主动向县人大负责同志汇报,取得支持;建议对接获得我行项目贷款支持的县投发、县建投、县农投等相关企业,共同解决xx村钢构厂房的10万元资金缺口,力争村办企业早日开工投产发挥效益。

关于乡村振兴的实践报告总结 篇4

本次对调查过程中农民朋友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作了必须的探讨和分析,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

1、农田断水频繁,尤其是在干旱季节,更为严重。

2、公路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不是很完善,农民的出行很不方便。另外,由于公路等的不完善给当地的经济也带来了必须的影响。

3、农产品的价格较低,农产品给农民带来的收入甚微。虽然近年来农产品的价格有所上扬,但是农业生产资料也在不停的上涨,与农业》投资相比,农产品的价格较为低迷,长此以往将对农民不利。关于问题的分析根据当地政府的基本状况而言,由于在该地区设立的工厂和企业较少,所以税收来源就不多了,另外又加之中央实施的税费改革,对农业税的免除,政府的财政收入就存在必须的问题。农产品的价格持续低迷的问题在全国的范围内都普遍存在,这主要是由于农产品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众多,这势必会导致农产品的供大于求的情形出现,从而出现“谷贱伤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地方政府如果采用宏观调控的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的话,可能性不大,效果可能也不会很明显,毕竟地方政府的管辖范围有限,调控潜力也有限。对于贴合实际状况的经济发展之路,有下列几个:花大力气招商引资对那些拥有丰富的资源的地区,农民本能够很好的利用这些资源来发家致富,但是由于资金不足,无力投资而使得资源无法很好的开发,为了很好的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招商引资当为首选。

另外,招商引资的另一个较大的项目是对农产品的生加工等方面。该地区的农产品在销售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产生多大的附加值,然而,该地的农产品质忧、产量佳,所以如果再对其进行生加工,则会有很大的潜力。政府应当制定必须的优惠政策,力争建立几个龙头企业,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用心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用心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农民增收注入活力。

一、是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增值、为农服务的作用。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并致力于组建农业龙头企业集团,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潜力。

二、是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我们要把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结合起来,用心引导,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要以鼓励引导广大农民开展产销联合,组建多种形式的技术协会、信息协会、流通协会为重点,透过这些市场中介组织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政府要适当引导农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尽快调整农产品品质、品种结构,发展特色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立足资源优势,突出抓好品种、质量的结构调整,使农业由市场决定产量、需求决定品种质量的轨道上健康发展。同时也应当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务必强化市场第一的观念,下大气力研究市场信息、市场动态、市场容量和供求关系,超前预测,科学分析,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农业生产,利用时间差、地区差,扩大农产品销售半径,扩大农产品集散量。突出优质抓特色,狠抓调整促增效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有特色,才能有效参与市场竞争并立于不败之地。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是新时期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一)抓高效特色种植业。

(二)抓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农产品经营队伍发展壮大农产品经营队伍,一个产业能不能持续持久活力,还得看产品的销路是否畅通。农业产品销售要有超多的农产品经纪人,政府要针对本地区的具体状况,培养农产品经纪人,扩大流通渠道。随着农产品的价格上升,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农资市场管理,防止恶意哄抬农资物价,使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防患于未然发展农商经济合作社现阶段,土地全部承包到户,在土地不能大规模集约经营的状况下,另辟途径,透过农商合作社,关键要让农民参与和经营,把一个个单一个体有组织的联合起来,使某一特色产品构成规模、在规模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化经营,才能尽量降低市场风险,在产品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蔬菜、生猪、家禽、等都能够透过合作形式构成拳头产品,在市场上占一席之地。只有到达产业化、规模化,才能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培育品牌农业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另外,在某一产品到达必须规模、知名度后,政府要引导树立名优品牌,进行注册保护,以品牌开辟市场、拓展销路。总结农村的繁荣,经济发展刻不容缓。“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农民增收”,这一重大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政府也作了超多的工作已改善农民收入。我就本次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所调查的资料作了必须的总结和归纳,针对我地的实际状况做出了发展经济的几看法:

1、花大力气招商引资;

2、用心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3、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4、突出优质抓特色,狠抓调整促增效;

5、发展壮大农产品经营队伍;

6、发展农商经济合作社;期望能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尽一番力!

这次早已已结束,但它给我留下了许多思考,使我们这些读圣贤书的人也开始关心窗外事。它时时刻刻提醒我,在生活着九亿多农民的广大农村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问题,经济还不够发达,政治体制还不够健全,十分需要我们这些大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尽自己应尽的一份力,作出自己应做的一份贡献!

关于乡村振兴的实践报告总结 篇5

一、基本情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胡陈乡农业比重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势在必行、至关重要。为此,特围绕胡陈乡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以来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开展专题调研。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资金问题成乡村振兴“拦路虎”

一方面,乡村振兴需要庞大资金,而胡陈乡财政薄弱,难以长期支撑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出于物流等因素的考虑,好项目、大企业一般优先落户开发区、城乡结合部和交通枢纽地带,胡陈乡由于先天的地理劣势,在招商引资上明显缺乏竞争优势。

(二)创新不足制约乡村振兴推进

目前,胡陈乡由于创新不足,发展模式僵化,导致原有优势不显、发展后劲不足,最终拖慢乡村振兴进度。以旅游工作为例,胡陈旅游具有“点多、面广、环境好”的特点,并且拥有农事节庆、休闲农业、户外运动等三大资源要素,优势突出。但是,由于创新不足,胡陈绿水青山等优势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且随着周边乡镇对乡村旅游的日渐重视,胡陈旅游的优势日益减弱。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今年胡陈桃花节外来游客人数和去年相比,下降幅度在60%以上,其中流失的大部分游客前往其他乡镇街道参加模式更新的樱花节、油菜花节。

(三)群众观念有待提升

一方面,受传统“小农思维”影响,大部分农民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抱地养老”、“抱房养老”的程度,农村一些闲置土地、房产难以通过集中流转、整村入股等形式得到合理利用,最终导致花卉经济、民宿经济、观光经济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遭遇土地瓶颈。另一方面,一些相对比较成熟的农家乐、乡村民宿经营业主因现代经营理念欠缺,产品服务比较单一,难以吸引中高收入人群用餐入住,所产生的经济价值、综合价值相对有限。

三、下步打算

(一)加强资金管理,强化招商引资

一方面,加强乡村振兴资金监管,做到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定期审核,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加快提升全乡道路交通建设网络,完善全域绿道功能,实现盛宁线力洋至胡陈段建成通车,争取沿海高速互通连接线立项动工,推进乡客运场站规划建设,扭转地理劣势,强化招商引资竞争力。

(二)拓宽工作思路,增强发展后劲

一方面,积极组织乡工作人员、村干部、党员、妇女代表等人员前往乡村振兴工作先进乡镇进行考察学习,开拓视野,拓展思路。另一方面,充分把握胡陈乡现有优势,通过改革试点等方式,“老瓶装新酒”,积极探索胡陈乡村振兴新模式。

(三)改善群众观念,推进全民共建

一方面,通过村民说事、聊天长廊等平台进行宣传,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群众观念,激活群众主人翁意识,鼓励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另一方面,借助光点小聚等活动,加强农家乐、乡村民宿经营者之间的交流,并安排相应的经营技能培训,提高经营者经营水准,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关于乡村振兴的实践报告总结 篇6

为全面推进我县乡村振兴工作,近年来,县城管局围绕“城乡统筹、源头减量、分类处置、系统治理”的思路和目标,精心谋划、精致组织、精准发力、精细落实,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较好进展。

一、加强城镇统筹

一扎实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为进一步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围城”的出路,我县于20_年投资____万元在垃圾填埋场西侧建设日处理生活垃圾___吨的大型垃圾中转站,20_年_月份建成投入使用,全县生活垃圾全部转运至盱眙县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现库区内全面停止填埋生活垃圾,经统计,20_年全年共外运全县城乡生活垃圾量达_____吨,降低了环境污染,减少了资源浪费,

二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20_年__月我县环卫体制调整,将城区背街后巷、城郊结合部、城中村以及经济开发区的道路清扫保洁全部纳入了环卫规范作业,现有环卫人员___人。同时每个镇也建立了专门的环卫保洁队伍,保洁人员配备原则上按照集镇每千人配_名、每个村配_—_名的标准配备到位,并相对保证卫生保洁专业队伍的稳定。截止目前,全县农村环境保洁员已达____名。

按照省里提出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城乡垃圾统筹处理体系建设要求,我县结合自身实际,将“四步”变“两步”,采取县包到镇垃圾转运、处理由县负责、镇包到村组的两级统筹运行管理模式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和清扫保洁、垃圾收集由各镇负责。目前城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率达__%,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__%以上。20_年县财政将农村环卫方面的奖补资金提高至___万元,较20_年相比增长率达__。_%。大量资金的投入,促进了城乡清洁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建立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提供了经费保障机制。

二、推进垃圾分类

根据工作实际情况,明确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即县城“细化三类、三分法”,农村“定点投放、二分法”,全面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县城垃圾分类试点,金水湾、金采新村等试点小区开展“分类换积分”活动,引导居民自觉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推进机关单位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准确投放率。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吕良镇率先启动农村分类试点工作,投放三分类果壳箱、垃圾桶,建成易腐垃圾处理站,所辖村垃圾分类试点实现村域全覆盖,村民参与率达__%。

强化宣传教育,硬化工作措施。广泛深入宣传,以推动垃圾分类实质运作为基本目标,通过设立宣传栏、投放公益广告、发放宣传单页等方式,增强群众垃圾分类意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进单位、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力争做到将垃圾分类投放与宣传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

加强垃圾治理,加快垃圾分类收集、转运设施建设,完善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垃圾压缩处理中心,加快推进城东、城西垃圾中转站建设,逐步提升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同时,统筹做好生活垃圾分流外运处理工作,力争垃圾不落地、不积压,不断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