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革命者心得体会
观看革命者心得体会 篇1
当人长久地身处黑暗之中,以为这一辈子只能任由被黑暗吞噬,但是某一天,一个人告诉你,你可以通过反抗获得光明,获得一个大写人字的待遇,这个人就是李大钊同志。
和观看《革命者》的观众一样,过程中几次流泪。
为那个时代的中国同胞遭受的苦难感到心痛。那时候劳工不如骡子金贵,底层的劳苦大众是没有人权的,发生矿难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十几岁的报童可以随意被外国人当街枪杀……
为那个时代牺牲生命来警醒民众的学生们感动。那时候的民众被欺压太久了,变得只愿意顺从甚至麻木,最先觉醒的青年学生们走上街头,敢于用生命去换中国的未来。如此,茶馆里看客发出幸好有这些学生的感慨。
那个时代无数的革命前辈们为了未来的祖国可期而抛头颅洒热血。面对军阀的枪和酷刑,他们守住了自己的信念,一杯酒,一会见,唱着共产国际的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可歌可泣。
今日之中国,我辈无不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革命者》讲述了1912年-1927年期间,以李大钊同志为代表的革命先烈们怀抱救国救民的赤子之心启发民智,带领大家走上革命之路。
本部影片中,李大钊是由张颂文来饰演,相比《觉醒年代》张桐饰演的李大钊,张版的李大钊先生更接地气,更柔软,常常为受苦受难的民众满含眼泪。
李大钊先生,常常被人称呼为守常先生,他给人的感觉是如沐春风,反抗成功之后,他会和工友们说谢谢,然后默默地消失在人海里,就像从来没出现过一样。在那个会读书认识字之人极其稀缺的时代,守常先生是北大的教授,是新青年的编辑,还曾留学海外,如此大才之人,却丝毫未有傲慢之气。
他期待孩子们都能去识字读书,扛起中国站起来的大旗。他喜欢和孩子们聊天,和学生们一起讨论未来,和他们成为朋友。遇见已经工作的报童阿晨,希望他可以好好工作以后送妹妹去读书,遇见澡堂里的小朋友大庆,希望可以为天下人去做事。
他和农民一起在秋天里收割,在平时的聊天谈话中,传播信仰,启发他们可以反抗起来;他和矿工工人同胞们一起反抗,为劳工争取利益,也为了以后的孩子们不再受那些屈辱。
他做事不为私心,一切为未来中国而服务。他不畏生死,团结上海所有的工人团体为报童的死讨要一个说法。那时候,工人团体如一盘散沙,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行事,为此,他拜托工会的会长,给他一个小时即可。为此,他写抗议书,组织工人走上街头,最终行凶外国人被抓起来,大快人心。
守常先生,也是一个特别爱书和慷慨之人。
他,常常搜罗新书,书房里堆得满满当当,不舍得用吃过油条的手去摸书,怕会损坏。看到此处,我真是惭愧不已,常常是边看书边吃零食,怕不记得常常是这本书折下那本书折下。
还记得《觉醒年代》里,家人刚到北京,他答应带着孩子去吃北京烤鸭,因工友家里有急事,想也没想就把钱全给人家了,差点让孩子们大失所望。
《革命者》也有表现先生慷慨的场景。最难忘的是,那个大雨天,他给了一个男人几块钱。这个男人被人当作小偷,被人当街鞭打,一句“我不是小偷,我妹妹病得很严重”道出了不得已的世间苦。
先生被捕后,他选择用自己的死去唤醒民众,让青年后辈们觉醒,继续奋斗下去。在狱中,他尝遍了所有的酷刑,仍然不能使他放弃自己的信仰,慷慨赴死,自古就有。
选择赴死,不止先生一人,还有无数的革命先烈们。他们在行刑前,要被要求剃去头发,大家都待在一个屋子里,先生慢慢走进来,一句玩笑话,逗乐了大家,紧接着大家互相调侃来世的愿望,屋子里充满了笑声。
走上断头台,他告诉世人要心怀希望,要相信。
李大钊先生就像黑暗里的一束光,带给人们希望,给青年人指明了一条可救国救民之路。
他愿意充当黑暗与光明的中间人,即使被黑暗吞没,也没关系。
谢谢李大钊先生,谢谢无数革命先烈们。今天的中国已经站起来,你们期许的未来已来。
今日之中国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者用生命换来的,希望我们要在新时代里学会珍惜,努力奋斗,为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观看革命者心得体会 篇2
2023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成立100周年的华诞。世界人民瞩望东方,中国的每一寸土地,几乎都挂满了红色的赤旗,贴满了庆祝的宣传标语,共产国际的国歌更是在每个人的耳边持续回荡,因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这个党爱得深沉,爱得轰轰烈烈。各个媒体都毫无例外地将镜头对准历史和伟人,从不同的角度,去展示中国革命者为真理而奋斗的那种大无畏精神。
《革命者》是一部2023年新上映的革命历史电影,由管虎监制,徐展雄执导,张颂文、李易峰、佟丽娅、彭昱畅、秦昊、宋茜等领衔主演。影片主要讲述了从1912年至1927年间李大钊的革命故事,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一直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黄卷青灯,含辛茹苦,冬一件絮衣,夏一件布衫,最后为了革命事业而英勇就义。
影片的开始,是李大钊的子女为父亲扫墓,墓碑深埋土地五十载才重见天日,实在令人唏嘘。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李大钊先生毅然选择牺牲,也决不背叛党和国家,用生命呵护正处于襁褓之中的中国共产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李大钊先生的这份远见与气魄,对我们青年一代影响很大,以至于我们对此影片抱有极高的期望。当影片最后呈现效果,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时候,失落之感油然而生。
有人说,《革命者》非线性的叙述方式散乱,情节零碎,全程平平淡淡;有人说,《革命者》的人物年龄差较大,人物设定不够真实;有人说,《革命者》追求大场面,空谈大思想,体现不出我党革命之艰难;有人说,《革命者》的情节设置还不错……观众评价褒贬不一,但口碑还算可以。
我私下觉得,《革命者》中的有些镜头还是蛮不错的,例如:李大钊先生召集群众去给死去的报童伸冤;他辞去《晨钟》主编职务,带着学生深入社会各阶层调研与发动,去探索救国救民的新途径;李大钊站在火车头上,挥舞着代表光明的红色的工人旗帜,犹如黑夜里的一盏灯,给迷失道路的中国人指明方向等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1926年3月16日,李大钊先生带着学生及其他工人们,在街头游行反抗军阀统治的镜头,一位落魄青年趁混乱在街头偷吃馒头,与正在前行的学生工人形成鲜明对比。一个在国家危亡之际,只顾着活命;而另一群人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赌上生命,也要声讨国贼,两者一对比,让我们看到部分民众那种思想麻木的状态。然而,当反动军阀的爪牙们,镇压游行的队伍,殴打、缉捕革命者时,这位曾经偷吃馒头的落魄青年,却被李大钊先生的言行所感化,在极其混乱的场面中,最后鼓起勇气、奋不顾身地前去救护李大钊,让我们看到广大青年学生及工人爱国意识的崛起——这是本部电影的一大亮点,细节处理非常周到,给人以小见大的感觉。
观影迄今快两个月了,但《革命者》中的两段台词,我还清晰记得,“多少年来,就是因为我们怕,他们才把我们当成草芥。难道他们不怕吗?他们也害怕,不然他们怎么会当缩头乌龟,任由国家国土沦丧?我李大钊当然也怕死,但我更害怕的是百姓流离失所,国土四分五裂,我更害怕的是,看着你们一代代的年轻人,老去了,麻木了,沉默了,这比死还可怕!”“我从黑暗中反叛而来,却不属于未来的光明之地。我的脚踏在黑暗和光明的交锋处上,或许有一天,黑暗会把我吞噬,可是为了你们,为了你们能够走向光明、拥抱光明,我愿意去直面黑暗,因为我相信,总有一天,阳光会普照整片中国大地。”这铿锵有力的话语,把革命者的无私奉献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精神的麻木、愚昧,比肉体的病态与孱弱更为可怕,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肩上扛着祖国的希望,我们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民族就有未来。这样博学、勇敢、无私的大钊先生,怎能让我们不喜欢呢?
当然,《革命者》这部影片也存在争议,我们可以善意地指出来,但不能以此而完全否定它的价值。此片有两点,令我感觉比较难受,一是镜头剪辑,二是演员方面,影响我对红色电影的最佳体验。
《革命者》为了把李大钊先生的“高伟正”形象,塑造更为丰满,刻意打破传统线性叙述的手法,以死亡38小时为支撑点,采用蒙太奇的剪辑方式,选用几个故事,分单元来刻画李大钊先生。
蒙太奇是电影最基本最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多个镜头的剪辑组合,再配合音响,最后形成片段或者场景来表达出某种含义。镜头可以是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生活画面或者片段,它所产生的作用不是蒙太奇镜头的“加与和”,而是“乘积”,甚至是“立方”或“N次方”——这也就是为什么电影艺术家都热衷于采用蒙太奇手法的原因。那么问题来了,《革命者》这部主旋律电影,是否适合采用“蒙太奇”的剪辑手法呢?
我个人认为,《革命者》中采用的蒙太奇是可取的,因为一部影片的时间有限,往往都在一到两个小时之内,情节必须紧凑,故事的叙述不能过于拖沓,因此运用蒙太奇,可以解决电影在叙述过程中的时间与空间问题,灵活度较高。那为什么有的观众反映影片叙述散乱,故事不完整,有点看不懂,全程平平淡淡呢?这就是《革命者》中的一个不足之处。过去的片段和人物的当前状态,存在逻辑分层,不要反复切换;回忆的故事最好是真实的,不要随意虚构,观众很难把握这几个故事之间的逻辑联系,比如李大钊与庆子的情节,毛泽东与李大钊在天安门上的对话,不能脱离历史事实,以免产生过多的争议。既然选择这种剪辑,就应该将镜头剪辑处理好,不要因为追求大思想,而忽略了细节的处理,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另外一个方面是《革命者》的演员阵容年轻化,我不是排斥年轻的演员演绎革命者,而是个别演员实在令人难受,他们的年纪不太符合历史真实,有些颠覆观众的认知。《革命者》中有个镜头,是李大钊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抓捕,妻子赵纫兰与女儿李星华被当局释放,当时的李大钊已38岁,那么他的妻子赵纫兰43岁,李星华16岁,可《革命者》里的李星华与赵纫兰不像母女,更像姐妹,如果不是有字幕显示是长女李星华,真的很难想象她们俩竟然是母女关系,还有秦昊饰演的陈独秀。
《革命者》中还有个镜头是李大钊与陈独秀相约建党事件,那是历史上有名的佳话“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920年1月,李大钊化身车夫,深夜冒着风雪护送陈独秀出北京城前往南京,筹划建党事宜。我们都知道,李大钊先生1889年出生,1920年的时候,李大钊31岁,年长他10岁的陈独秀是41岁,但从他们雪夜出行的镜头来看,陈独秀却明显比李大钊先生年轻。看完这个镜头,我的脑子里联想到的是他在《隐秘的角落》里饰演的张东升,而不是李大钊,死活和陈独秀先生联系不起来。这样的话,观众就很难将情感带入电影之中,笔者认为这是《革命者》第二大不足,美中不足。导演以为多用几个流量明星,票房就上去了,那就是大错特错,观众注重的是影片质量而不是看明星的流量。如果电影情节无法打动观众,不能说服观众的理智,让观众投以真情实感,这部电影就不是一个成功的作品。
总的来说,《革命者》还是不错的一部红色革命影片,我只是简单地陈述我的观影体验,说出我的个人感想而已,希望导演能够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的影视作品。
观看革命者心得体会 篇3
2023年9月16日,我有幸来到电影院观看了电影《革命者》。这部影片再次让我的心灵受到了洗礼和震撼,我又一次的感受到了李大钊先生光辉的人格和他为劳苦大众谋幸福的责任感,就是这样一位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心系人民、始终在为最底层人民获得权益而斗争,他要救于水火中挣扎的中国穷苦大众;他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他为了理想而奋斗、为了信仰而牺牲,他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的革命先驱,他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怀念的人。
李大钊先生的一生是闪耀着光芒的一生。他为穷苦大众而呐喊、而奔走,为了他们能够获得人权、生存权而奋斗;他呼唤青年觉醒,带领青年与腐朽、没落的社会制度作斗争。面对穷苦人民,他积极扶助;面对灾难深重的中国,他肩负使命;面对懵懂的青年,他指引方向。在中国最危亡的时刻,他决定要拯救民族、这个国家。他与陈独秀先生相约,要在中国成立一个新的政党,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大钊先生在民族危亡时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他清醒地意识到,只有手中有了枪杆子,我们才能打败敌人。在他的影响和感召下,毛泽东等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热血青年及各阶层的人民群众都前仆后继地投身到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中国共产党和建设新中国的革命进程中。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国家的独立而不断奋斗,最终让我们赢得了胜利、获得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革命者》这部影片,以倒计时的方式,展现了李大钊先生从慷慨就义前38小时到最后勇赴刑场这段时间的心理活动和他短暂一生参与革命斗争的经历。在被捕入狱后,李大钊先生接受了无数酷刑的考验,但是他依旧保持着一名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本色。他乐观、清醒,有着最硬的骨头;面对敌人的酷刑,他坚守了党的秘密、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大钊先生面对牺牲,无所畏惧,他要用他的牺牲唤醒更多的民众,他愿意充当黑暗与光明的中间人,即使被黑暗吞没也没关系。这就是我们的无产阶级战士、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他在用牺牲为我们赢得胜利、用牺牲让我们获得今天的幸福生活。大钊先生说:“我坚信那一天的到来,虽然我李大钊可能看不见,因为我只不过是个中间人,我从黑暗中反叛而来,却不属于未来的光明之地。我的脚踏在黑暗和光明的交锋处上,或许有一天黑暗会把我吞噬。可是为了人民,为了你们能走向光明,拥抱光明,我,我愿意去直面黑暗,因为我相信,终有一天阳光会普照整片中国大地,我坚信!”李大钊先生被捕后,他选择用自己的死去唤醒民众,让青年后辈们觉醒,继续奋斗下去。
是的,大钊先生,这一天已经来到。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阳光普照、我们的人民已经幸福无忧。感谢您曾为了中国能够尽快走出黑暗而奋斗、感谢您为了百姓能够生活的幸福而付出。今天的中国,是蓬勃向上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是能够有尊严的活着的中国人;今天的中国青年,是有热血、有使命担当精神的青年,他们正在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为了祖国变得更加强大而拼搏。大钊先生,您若地下有知,一定会为今天的中国感到骄傲和自豪的。
革命烈士的鲜血不能白流,我们一定要像他们那样坚定理想信念,我们要继承他们的遗志、弘扬他们的精神,为将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观看革命者心得体会 篇4
8月1日前往影城观看红色影片《革命者》,结合公司组织的系列党史学习机会,联系自身工作岗位,通过观影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思想的升华、理论的提高,青春跨越百年,梦想点亮未来。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革命者》讲述了1912年-1927年期间,以李大钊同志为代表的革命先烈们怀抱救国救民的赤子之心启发民智,带领大家走上革命之路。影片以李大钊生命的最后38小时为主线,通过回溯的方式讲述了在中国至暗时刻,革命先驱们团结带领社会各阶层群众于乱世探索真理、黑暗中寻找光明、混沌中上下求索、觉醒后奋起抗争的热血故事。李大钊先生就像黑暗里的一束光,带给人们希望,给青年人指明了一条可救国救民之路。
电影中有好多瞬间让我热泪如泉涌突然喷发。在狱中被严刑拷打折磨了22天,他没有流过泪,直到听到了这个消息“你那些同志们,你知道,他们在哪吗?”“他们都死了”。一个如此强大的人,内心得有多伤痛,才能哭的这般撕心裂肺啊。第二个瞬间是李大钊在狱中的一句话,他说“帮我看一看,革命胜利的那一天是什么样子”,听他说完我瞬间看不清屏幕,泪如雨下。这不仅是李大钊的愿望,也是全体共产党人的愿望,想起阅兵仪式上,那一辆缓缓而过的载着革命先烈的“空车”,而今天,我们可以告诉您和所有革命先烈,这盛世,已如您所愿!我们没有辜负您们当年的浴血牺牲!
是共产党坚定的信念成就了这太平盛世!让我更加深入理解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真理。结合当前的党史学习,我感受到百年党史既是一部艰苦奋斗史,又是一部理论创新史,还是一部自身建设史。回望百年党史,波澜壮阔的绚丽画卷激荡人心,前仆后继的英雄人物激励斗志;电影中毅然走向敌人绞刑架的李大钊,他的“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的呐喊,现在仍回荡在我们耳边,他愿意充当黑暗与光明的中间人,即使被黑暗吞没,也没关系。同时我们也看到,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的精神。
影片中有苦难,但是最让我震撼或者说欣慰的是,里边呈现的笑容。李大钊说“要让中国的孩子有更好的未来”,是的,但我们所做的所有努力,不就是为了让我们后代过的更好,少受罪、多享福吗?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写下这几句话,字如千斤重,我为我生在中国而骄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我们只有通过深入学习、准确理解党的历史,才能弄清楚党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从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坚定方向、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牢记初心使命。谢谢李大钊先生,谢谢无数革命先烈们。今日之中国来之不易,是你们无数革命者用生命换来的,我要以您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锻造忠诚品格,心怀“国之大者”,激扬奋斗精神。
在建党一百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上飘荡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坚定的信心。在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走好第二个百年征程,创造更好的未来。
观看革命者心得体会 篇5
有了《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珠玉在前,我对红色题材的影视剧既有期待也期待不高。因为,精品真得是可遇而不可求,精品和制作成本也不能完全画等号。值此建党100周年之际,一批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呈现在我们眼前,使我们能在声音和图像的氛围中,更直观地深入学习党的历史,重温党的历程,经受心灵的洗礼,获得思想的熏陶,起到了重要作用。作品数量多了,自然会有对比。下面我想就这部电影本身谈一下观影感受。我对这部电影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观后当天的感觉;二是观后第二天的思考。
观后当天的感觉。感觉整部电影比较空。如果事先没有对李大钊对时代背景有所了解,从这部电影能看到什么呢?首先深度不够。对于李大钊这种层级的革命者,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思想是重要的。整部剧既没有思想深度,也没有作为革命者的成长历程,人物塑造扁平,完全没有立体化李大钊;其次,散乱。表现的几个片段,没能最终织成一张网;最后,一点猜测。整部剧人物很少,集中描写了李大钊,其他人都只是浅浅的勾画,本以为电影应该叫李大钊或李大钊在什么什么的名字,但电影名字叫作革命者。或许作者有意试图将李大钊作为革命者这一群体的代表符号,试图通过李大钊来诠释什么是革命者,塑造出一个能集中体现革命者形象的代表符号。可惜就这一点来说并不成功。有点将革命者公式化,模式化,这样做的结果总让人感到生硬,空洞,不真实。中间莫名的插入一段陈独秀撒传单的段落,想说啥呢?
观后第二天的思考。感到电影革命者的主题应该就是我昨晚的猜测,既是想以李大钊来诠释什么是革命者,革命者的精神有哪些。按照影片顺序来讲,一开始有一段大红的字幕(很讨厌电影正片里出现大段字幕,根本来不及看。其实各种艺术形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回避、扬长避短乃至突破局限性往往是创作者功力的表现),内容没能细看,只扫视到了两个词:一个是世界,一个是人类。这可能就是电影所要表述的革命者第一个特征——心怀天下,这个天下是真正的天下,是全世界全人类。第二个是李大钊抱着一个受伤的孩子在一群煤矿工人中间询问,谁是孩子的父母,满面悲怆和哀伤。这或许是悲天悯人的情怀。其他还有家国情怀,众生平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果敢勇毅的浩然正气,还有几个。应该就是一个或几个片段在表述一类精神。因此,这部电影是讲述什么是革命者精神的电影。
作者不想平铺直叙,简单地按照某个时间线或逻辑线来讲述一段事,描绘一个人,他想以更艺术一些的手法来表达一类精神。真得是有想法有追求。但可曾想过,公式化、模式化、概念化能真得能打动人吗?作者应该相信观众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不要越俎代庖——真善美本身就具有无穷的力量。大道至简,大美无言,把革命先辈们的所作所为原原本本还原出来,把他们的所思所想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足矣。在至大至美面前,一切雕琢和刻意都很无谓,都很小家子气。
观看革命者心得体会 篇6
电影《革命者》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以具有时代性的审美样态和创新性的艺术表达,将镜头聚焦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再现其“忧国之所忧,哀民之所哀”的赤诚之心,以信念和实践熔铸革命丰碑,感召万千仁人志士救亡图存。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一生的生动写照。1927年4月28日,这位年仅38岁的革命者怀着对马克思主义的无限希冀,从容就义。94年后的现在,一处处红色坐标屹立中国大地。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通过光影诗篇重温这位革命先驱波澜壮阔、轰轰烈烈的一生,让当代青年重见革命火种散播的初心追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深入挖掘并精心遴选史料是真实反映历史的出发点。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影片,《革命者》从近千万字的史料中撷取李大钊的革命事迹,以点带面地呈现李大钊一生中的几个重要片段。影片打破传统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线性叙事手法,采用多线索、多视角的叙事结构,将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第一次国共合作、三一八惨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等众多文献资料中的历史瞬间提炼、重组、缝合进影片中,形成了影像的复调,谱写了一曲革命与青春的雄浑交响。
《革命者》对历史事件的呈现,并非单纯的编年式堆砌,而是借助事件对李大钊的思想动机、行为方式和道路选择进行内在支撑,使其成为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从游行队伍前的坚定不移,到狱中的从容不迫,再到绞刑架下的慷慨赴义,观众看到的不是一般的历史叙述,而是一个具象的马克思主义者“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的艰辛历程。这让观众深切体悟到李大钊“背黑暗而向光明”的精神品格。
《革命者》在人物塑造上并未对李大钊的精神思想和人物形象进行先入为主的处理,而是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传神刻画,进行了全方位地还原。创作者并未刻意悬置其不惧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而是通过具象的情景还原其精神思想生发的现实语境。创作者也并未满足于对其精神思想的单向度描摹,而是以颇具情感冲击力的镜头语言刻画出了李大钊的夫妻情、父子情和师友情,为观众生动还原了一位集丈夫、慈父、良师益友与铮铮烈士于一身、有血有肉的革命者形象。影片将人物的精神思想内化于历史个体丰富的情感生活之中,让人物的精神思想和个人魅力更加深入观众内心。
影片十分注重对人物群像的刻画,赋予其个性化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让人物更加真实和立体。值得注意的是,创作者并未止于对知名历史人物的群像塑造,而是将大量镜头给予阿晨、庆子、徐三等深受李大钊影响的贫苦百姓,具象呈现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情感以及坚定意志,进而凸显李大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革命信仰。这种创作手法不仅勾勒了上世纪20年代初中国“贩夫走卒亦有救国之志”的革命图景,让观众切身感受到李大钊感召青年的力量,也强调了历史进程中人民的力量。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聆听李大钊革命精神的时代回响,《革命者》促使我们铭记光辉历史,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悟信仰之美,获取信仰的磅礴力量。
观看革命者心得体会 篇7
建党百年,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深知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而《革命者》这部影片更是让那段屈辱的历史再次重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知道中华儿女曾用生命捍卫祖国的尊严、用热血铸就祖国的今天。
在黑暗的旧中国,国人久处黑暗之中,看不到出路。李大钊先生就像黑暗里的一束光,带给人们希望,给青年人指明了一条可救国救民之路,他告诉人们,可以通过反抗获得光明。而他愿意充当黑暗与光明的中间人,即使被黑暗吞没,也在所不惜。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的自由独立,抛头颅、洒热血,将共产主义信念的火种撒向大地,把理想的火炬照彻中国。
自大钊先生日本留学归来,以先进的文化教育人民、带领人民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真理,探索解放中国、拯救中国之道路。观看整部影片,大钊先生一声声发自内心的叩问直击人心,从上海为无故被杀民众讨回公道再到最后站在绞刑台前英勇就义,大钊先生用自己矢志不渝、英勇献身的一生在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细细品味电影细节,那时候劳工不如骡子金贵,底层的劳苦大众是没有人权的,发生矿难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十几岁的报童可以随意被外国人当街枪杀……一件件丧权辱国的事件让我们心痛、悲哀,让我们明白如今的我们更应奋发图强。
同时我们还为那个时代牺牲生命来警醒民众的学生们感动。那时候的民众被欺压太久了,变得只愿意顺从甚至麻木,最先觉醒的青年学生们走上街头,敢于用生命去换中国的未来。如此,茶馆里的看客发出“幸好有这些学生”的感慨。但最终的惨败更让我们认识到“不能光有主义,也需要有抢”。
大钊先生被捕后,他选择用自己的死去唤醒民众,让青年后辈们觉醒,继续奋斗下去。
面对军阀的枪和酷刑,他们守住了自己的信念,一杯酒,一会见,唱着共产国际的歌,慷慨赴死,可歌可泣。
“世界属于一切的劳动者!”
“我愿意站在黑暗和光明的交锋处!”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我相信!”
李大钊牺牲后一直向观众呼唤“你们要相信”,随着镜头穿越时空,反复出现各界群众斩钉截铁的隔空应答“我相信”,这段充满了澎湃诗意和浪漫主义的蒙太奇手法可谓动人心魄。
也正是在他的感召之下,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热血青年及各阶层群众前仆后继积极投身到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中国共产党和建设新中国的革命进程中。
电影现场的背景板写着一段话:感谢你们的相信让今天的中国自信!今日之中国,我辈无不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大钊先生一生光辉的写照,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一页,而且以他大公无私、坚贞不屈、艰苦朴实、大义凛然的品质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大钊精神作为一笔最为宝贵的财富,时刻激励着国人奋勇前进。
观看革命者心得体会 篇8
“租界是上海的,上海是中国的,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中国的。”他坚定、激昂的声音时时回荡在我的耳边;“反抗、斗争、和平,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他振奋人心的话语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一次次掉泪、一次次激动、一次次震撼,影片中每一个场景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
《革命者》讲述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积极探索、坚持不懈追寻正确革命道路的故事,也展现了在他的感召之下,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热血青年前仆后继积极投身马克思主义传播和新中国建设的革命历程。
中国,一个响亮的名字,他是无数个英烈用生命换回来的。就像影片中的这句话“如果我个人的牺牲能换来民族的觉醒,那么我甘愿献出我的生命。”临行前,李大钊同志淡定的话语鼓舞着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今天透过荧屏,我想告诉他们,党这一百年的风雨历程,有多少坎坷坚辛我们的共产党人知道,他们所经历的风雨沧桑,成长中的曲折历程,都是用热血豪情换来的。为了寻求一条真正的路,他们不畏流血,不畏牺牲,朝着它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看看今天,我们的城市高楼耸立,街道车水马龙;看看今天,我们的经济迅速发展,科技引领潮流,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看看今天,我们刚刚发射了神舟五号又迎来了神舟十二号……您还能说我们没有胜利吗?你还说我们的祖国不强大吗?
那一群有朝气又热血的革命者的血没有白流。我们的人民有了自己的归宿,有了值得托付的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砸碎铁牢的铁锤和收获耕种的镰刀结成战友,点亮了那盏寻求已久灿烂的灯,照亮我们黎明前的黑暗,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给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让鲜红的旗帜飘扬在整个中国大地。正是李大钊那一句“高尚的生活一定在牺牲中,将来的世界一定是插满红旗的地方,阳光会普照整个中国大地。”今天,华夏儿女聚集在鲜红的旗帜下,为铺就强国之路,几代中华儿女挥舞着银镰披荆斩棘,奋发进取,用实践的巨笔描绘出一幅幅崭新的画卷。就在今天,2023年7月1日党100周年生日的盛典上,我们的青少年发出了他们的呼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连呼4声。8字铿锵有力,这一声声表白,就是今日青少年对党的庄严承诺。
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我始终记得自己身上的责任,我要全心全意的爱我的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优秀的接班人。记得今年我在讲六年级语文书16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时,就对学生讲解了李大钊及其他革命者的故事,当时有好几个学生都流下了眼泪,特别是文中的好多对话,孩子们读着读着就不由自主的掉泪,他们虽然没有经历过那样的场景,但从字里行间能真切的感受到李大钊受到的折磨。班里的李同学当时就说:“我觉得我现在很幸福,每天来学校有丰盛的营养早餐,有好的教学环境,还有认真负责、关爱我的老师。我怎能忘记为我们创造幸福的革命者呢?”平时一向不发言的任同学激动地说:“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为祖国出一份力,让牺牲的前辈们看看中国的少年是多么强大。”听着孩子们句句肺腑之言。我知道,他们懂了,他们懂得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他们会珍惜、他们会奋斗、他们一定会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一代一代传下去。因为革命者曾经说过“你要相信。我们今天的牺牲,都是为了孩子们。”此时的我,想大声告诉他们,你们看到了吗?孩子们长大了,他们有担当了。他们会让鲜红的旗帜飘扬在整个中国大地上。他们会发扬你们勇于承担、不畏牺牲的精神,他们会实现你们还没实现的愿望,他们会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今天我也承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我是基础教育的教师,我觉得责任重大,“娃娃要从小抓起”这句话我一直记得,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就是我的理想信念。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牺牲,朝着它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把奉献摆在第一。哪儿需要我,就在哪儿发光发热。我要把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作为准则,关爱学生、永远做学生的引路人。教学中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入手,放开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充分利用好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给学生优质的教学资源,培养阳光、自信、智慧的现代接班人。身为一名党员,不仅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具体行动,要用一颗热忱的心服务同学、服务班级、服务社会,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用于承担责任、无私奉献。
从课本走到屏幕,从文字变成声音,细细的读、慢慢的品,我感受到了革命者的勇敢;静静的听、专注的悟,我感受到了革命者的坚强。感动、感恩不言而喻,请革命者放心,请党放心,革命者的精神我会发扬光大,并把它作为最宝贵的财富,时刻激励我。我也会把这根红色接力棒传承下去,共同创造,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我相信,中国未来可期,因为强国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