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观后感800字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篇1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是一部足以在中国影史上留名的佳作。我们或许看过很多关于神话的系列电影,拍的都很好。关于中国的五千年历史题材也很好,但这么好的题材怎么就没人拍呢?因为一个字“难”。
拍像《长安三万里》这样以唐代历史为背景的电影,难如上青天,它与神话不同,架空神话代表无限想象,可以放飞自我,怎么创新都行。要拍我们每个读过书的中国人都熟悉的诗史,就需要还原历史,就需要尊重事实,需要大量知识作为背景,不能有偏差。否则,先于赞美到来的,一定是批评遍地。
唐代诗人那么多、那么多,编剧与导演选了人格迥异的两个人——李白与高适。他们出身不同、性格不同、选择不同、经历不同、结局也不同。也许历史上真实的他们并非如此,也许导演和编剧仅是为了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里有更为激烈的冲突而已,但都让观影的人们为之感动,毕竟电影仅是一种芸芸众生的普及文化,而不能以历史来作为绝对的考证。
看看《长安三万里》的李白,他有三种气—傲气,豪气,仙气。他喝酒不用杯,必须对瓶喝,喝到一半时,将酒坛高高举起,意思就是还能喝,这是诗仙的“傲气”,他纵马狂奔,对着夕阳和长安的方向高喊:“当为大鹏”,这是诗仙的“豪气”;暮年的李白为白鹤环绕,下意识张开双臂,翩翩而起,这是他骨子里浪漫的“仙气”。真正的李白就应该是这样的!「 wWw.weNandaquAN.com 编辑发布 」
李白绣口一吐,便可抵半个盛唐。他讲过很多话,千年之后依然流行,比如“两小无猜”之后,那句“青梅竹马”,“感恩戴德”之后那句“刻骨铭名”,苦尽甘来之后,那句“天伦之乐”,豪情万丈之后,那一句“一掷千金”,怀才不遇可以讲“天生我材必有用”,山穷水尽可以叹“千金散尽还复来”。
而相比李白的才华和财富,高适则就显得黯然无光。所以李白与高适是怎样成为好友的?答案是:理想!他们的理想都在长安。在当时,读书科举入仕,几乎是所有年轻人的毕生所求,李白与高适也不例外,而理想,没有那么容易能实现。李白是商人之子,身份卑贱,就算有才,当时也不被主流接受,面对一望无际的长安路,李白只能醉倒于觥筹之间。而高适呢?更难受,跟天才完全不沾边,唯一拿的出手的只有高家武艺,可是即使武艺再好,如今也只能被逼着给达官贵人表演,根本不能上阵杀敌,于是这两个失意人成了好友。一开始,李白觉得高适太死板,高适则认为李白太狂放,但经历一些事后,两人又开始相互理解,李白被高适的稳影响,高适被李白的狂所鼓励,漫漫长安两人骑马飞奔“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也许这才是《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的真正含义,如果说长安代表着理想,那三万里就是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这或许就是作者告诉我们的含义吧!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篇2
道路自己选,风景各不同
昨天我看了《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觉得它很不错,我受到了很多教育和启发,凝练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生道路自己选,沿途风景各不同。
影片的构思很巧妙,从年迈的高适在塞外与吐蕃作战开始,引出了他与李白少年偶遇相识,多年保持交往,交织着讲出了两个性格迥异的人走过的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高适的祖父为国征战,杀敌立功,到高适父辈辉煌不再,家中只保有田园基业。高适这个普娃,智商不高,学文怎么也学不成,但仍有志向要靠高家一条铁枪光宗耀祖。
李白出生商贾世家,家底殷实,风流倜傥又文采飞扬,虽然作为商人之子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但满腹才华足以让他傲视一切权贵,存鲲鹏壮志,只待一飞冲天。
我们都更加熟悉李白,知道他是诗仙,作品脍炙人口流传千古,自然就对他非常崇拜,甚至想象他一生都是顺风顺水得意逍遥。但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李白在青年和中年时期都充满跌宕起伏,尤其到了晚年反而颠沛窘迫,处处碰壁,以至于让人为这位“仙人”扼腕叹息。
而高适呢,生性愚钝,才智平庸,按说他的结局应该是一介凡夫平民,默默地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实际上呢,他也留下了不少的优秀诗作,并且为国建功立业,安享善终。
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最喜欢研究的就是人的成长规律,经常教了一个小孩儿几年,就忍不住在心中预测他的未来。
人生来就天分不同,性格也迥异,所以常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但其实性格与命运之间并非简单的直线关系,这期间最大的变数就来自于个人的选择。
李白选择把他的才华和财富挥洒在酒馆歌坛,所以他享受到了奢华和浪漫,自由与追捧。
李白选择在皇帝和贵妃身边继续张扬豪迈,所以才失宠不得不离开长安。
李白选择寻道修仙,所以他寻到的只有困惑。
李白天真无邪适合做诗不适合从政,他却选择跟随永王,所以糊里糊涂地成了叛军。
有效的人生不过三五十年,重大的选择不过三五次而已。
不同的选择,结果真的大不相同,但也真无所谓对与错,就像我们在旅行时选择走哪条路,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家,只是沿途的风景不同而已。
试想如果没有天马行空的李白,哪能有那么多璀璨的诗篇,尤其是到了今天,让我们记住长安记住盛唐的,并不是疆土而是诗篇。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篇3
诗还在,梦就在
金逸影城,期盼已久的《长安三万里》华丽丽的在眼前打开。这是近期评分最高的一部电影。随着光影流转,那一首首记忆深处熟悉的诗歌,在放映厅里回荡,在脑海里翻腾,不由自主地跟着低吟浅诵,这是一部有中国情怀的电影。
影片通过高适与程公公的对话,回忆了高适与李白相遇相知的过程以及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诗人从当初“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踌躇满志;到“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郁郁不得志;再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不放弃。他们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一样起起落落。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绕不过的是盛唐。长安作为当时国际级大都市,“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昌盛繁华,国泰民安。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长安沦陷,影片呈现出来的画面:房子在烈火中熊熊燃烧、倒塌,百姓在混乱的长安街上恐慌逃命,身上已经着火的两头大象在奔窜,战马的嘶叫声、人们的吼叫声、哭声连成一片……曾经“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现在满目苍夷,人们流离失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被深深震撼的同时,心痛到了极点。文明与繁华的建立需要日积月累,而摧毁只在一瞬间。
五千年中华文明,经历战乱、经历外族入侵、经历水与火的考验但仍然传承至今,离不开诗人留给后人的不朽诗篇。就像黄鹤楼,摧毁、重建、再摧毁、再重建,从三国到盛唐,从江夏到武汉,跨越千年,屹立不倒。影片的结尾,高适对书童说:“楼虽然毁了,但是诗还在,只要诗还在,楼就一直会在。”中华文明一直在传承,诗在,长安就在。
李白、高适、杜甫、孟浩然……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命运多舛的诗人,在一个没有厮杀的战场上,用另一种形式在捍卫华夏,让我们可以听到这穿越千年的声音,看到盛名天下的长安,触摸到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我想这大概就是《长安三万里》被火热追捧的原因吧。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篇4
诗在,书在,长安就在
最近一段时间,国产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正在各地各大影院如火如茶的上映中,上映8天,一共获得了4。4亿的票房。让我们来看看它为什么这么火爆吧。
首先,用高适串联整场电影我的感觉并不强烈,双男主之一的高适画面极多,对我却是份量感蛮低的一个存在。他的出现,在我理解更像是李白相反的镜像,好学、坚持、传统的他从李白身上汲取了很多能量并贯穿他的人生始终。李白的身边则从不缺朋友,所以对高适几番的怠慢,洒脱的李白是不会有什么愧疚感的。一个超正统,一个颇不羁。这种反差感会让人思考,哪个才是人生的正确答案?
每一朝每一代的历史背景虽不尽相同,但人性的原始感是相同的。获得认同,成就事业,获得功名,留名千古,还是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成功观念。即使像李白、杜甫这样才华横溢的人物,也无法改变人生成功定义。当整个社会奔赴同一种价值观,让胸怀高远意气风发的李自认了怂,让开朗活泼憧憬美好的杜甫抑了郁。无奈之下苦中作乐,是一出出可悲的命运演绎。
而当下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不也正是如此一般。电影的高潮当属李白高声吟诵《将进酒》那段,看得我也唏嘘不已,那一幕幕飞天神阙、大鹏巨鲲,都是醉酒时他们脑海中憧憬的神界幻象,极乐净土。古人郁闷了,可以相聚饮酒作诗,潦倒了,相互寄宿解咽,再不济,卸甲归田隐居山林,从此远离世事喧器纷扰,自给自足,修身齐家。可现在的我们呢,去无可去之处,只能卷去又卷来,终日往复循环。
长安三万里还像一部旅行大片儿。从歌舞升平,繁花似锦的扬州回来,又到了李白口中的二十四桥和折花捨香的大明寺。如长安、松州、江夏、重庆、潼关、夜郎、宣城、济南、成都等地,也都有幸跟随李白诗歌的脚步,一一打卡过了。这些与李白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地方,正是我们祖国大好的河山画卷。片尾字幕也将这一卷长画展开,用全国不同的方言诵读全唐诗的华美诗卷。
诗歌里的风景和人生无疑是精彩的,诗在,书在,长安就在!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篇5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李白、高适年轻时的志向。曾少年时,他们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向往,对国家充满希望。正是这样的精神动力,勾勒了他们精彩的一生。看完《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我的内心感慨万千。
整部电影以高适的口吻讲述了他和李白的一生,从他们的一次次相逢,我看到了他们的悲欢离合,感受到他们的坎坷。但最终在理想的指引下,他们都获得了各自精彩的人生。
李白和高适,一个狂放不羁,一个老沉持重;一个才华横溢,一个读书困难,甚至还有些口吃。如此迥异的两个人,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一起成为朋友的呢?通过电影的推进,我发现了他们心中都有一样共同的东西——远大的志向。他们都渴望能够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事业。高适为了成就事业,在家苦读,苦练武艺,最终成为节度使,并写出著名诗篇《别董大》。李白虽然后来被赐金放还,但他留下许多千古名篇,成为一代诗仙。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他们也曾失败,也曾灰心,但从未放弃。就像鲁迅所说,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到达他所向的目标。
说到理想信念,我不禁想起那些革命先驱。他们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很多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是什么让他们义无反顾,是什么让他们壮怀激烈,又是什么让他们勇毅前行?这是在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坚定的理想信念——让人民过上自由平等的幸福生活。正是这份信仰,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努力奋斗。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强,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追逐先辈们的脚步,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坚定目标,并努力付诸行动,早日担当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