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工作总结内容页

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4-04-23 10:54:27互联网工作总结手机版

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1

高三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把使成立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实数根,亦即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即:

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

3、函数零点的求法:

求函数的零点:

(1)(代数法)求方程的实数根;

(2)(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4、二次函数的零点:

二次函数.

1)△>0,方程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

2)△=0,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二重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3)△<0,方程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

人教版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1.定义:

用符号〉,=,〈号连接的式子叫不等式。

2.性质:

①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方向不变。

②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③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相反。

3.分类:

①一元一次不等式: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a.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b.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4.考点:

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②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不等式(组)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③用数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2

1.等差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若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其通项公式为an=a1+(n-1)d.

3.等差中项

如果A=(a+b)/2,那么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

4.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

(1)通项公式的推广:an=am+(n-m)d(n,m∈N_).

(2)若{an}为等差数列,且m+n=p+q,

则am+an=ap+aq(m,n,p,q∈N_).

(3)若{a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则ak,ak+m,ak+2m,…(k,m∈N_)是公差为md的等差数列.

(4)数列Sm,S2m-Sm,S3m-S2m,…也是等差数列.

(5)S2n-1=(2n-1)an.

(6)若n为偶数,则S偶-S奇=nd/2;

若n为奇数,则S奇-S偶=a中(中间项).

注意:

一个推导

利用倒序相加法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Sn=a1+a2+a3+…+an,①

Sn=an+an-1+…+a1,②

①+②得:Sn=n(a1+an)/2

两个技巧

已知三个或四个数组成等差数列的一类问题,要善于设元.

(1)若奇数个数成等差数列且和为定值时,可设为…,a-2d,a-d,a,a+d,a+2d,….

(2)若偶数个数成等差数列且和为定值时,可设为…,a-3d,a-d,a+d,a+3d,…,其余各项再依据等差数列的定义进行对称设元.

四种方法

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

(1)定义法:对于n≥2的任意自然数,验证an-an-1为同一常数;

(2)等差中项法:验证2an-1=an+an-2(n≥3,n∈N_)都成立;

(3)通项公式法:验证an=pn+q;

(4)前n项和公式法:验证Sn=An2+Bn.

注:后两种方法只能用来判断是否为等差数列,而不能用来证明等差数列.

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3

①正棱锥各侧棱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相等(它叫做正棱锥的斜高)。

②正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内的射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正棱锥的高、侧棱、侧棱在底面内的射影也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⑶特殊棱锥的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位置:

①棱锥的侧棱长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的外心。

②棱锥的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的外心。

③棱锥的各侧面与底面所成角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内心。

④棱锥的顶点到底面各边距离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内心。

⑤三棱锥有两组对棱垂直,则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三角形垂心。

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三角形的垂心。

⑦每个四面体都有外接球,球心0是各条棱的中垂面的交点,此点到各顶点的距离等于球半径;

⑧每个四面体都有内切球,球心是四面体各个二面角的平分面的交点,到各面的距离等于半径。

[注]:

i、各个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且底面是正方形的棱锥是正四棱锥。(×)(各个侧面的等腰三角形不知是否全等)

ii、若一个三角锥,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则第三对角线必然垂直。

简证:AB⊥CD,AC⊥BD

BC⊥AD。令得,已知则。

iii、空间四边形OABC且四边长相等,则顺次连结各边的中点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

iv、若是四边长与对角线分别相等,则顺次连结各边的中点的四边是一定是正方形。

简证:取AC中点,则平面90°易知EFGH为平行四边形

EFGH为长方形。若对角线等,则为正方形。

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4

1、映射:注意①第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有象;②一对一,或多对一。

2、函数值域的求法:①分析法;②配方法;③判别式法;④利用函数单调性;⑤换元法;⑥利用均值不等式;⑦利用数形结合或几何意义(斜率、距离、绝对值的意义等);⑧利用函数有界性(、等);⑨导数法

3、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

①若f(x)的定义域为〔a,b〕,则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解出

②若f[g(x)]的定义域为[a,b],求f(x)的定义域,相当于x∈[a,b]时,求g(x)的值域。

(2)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定:

①首先将原函数分解为基本函数:内函数与外函数;

②分别研究内、外函数在各自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③根据“同性则增,异性则减”来判断原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注意:外函数的定义域是内函数的值域。

4、分段函数:值域(最值)、单调性、图象等问题,先分段解决,再下结论。

5、函数的奇偶性

⑴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⑵是奇函数;

⑶是偶函数;

⑷奇函数在原点有定义,则;

⑸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单调区间内:奇函数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有相反的单调性;

(6)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等价变形,再判断其奇偶性;

1、对于函数f(x),如果对于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为奇函数;

2、对于函数f(x),如果对于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为偶函数;

3、一般地,对于函数y=f(x),定义域内每一个自变量x,都有f(a+x)=2b—f(a—x),则y=f(x)的图象关于点(a,b)成中心对称;

4、一般地,对于函数y=f(x),定义域内每一个自变量x都有f(a+x)=f(a—x),则它的图象关于x=a成轴对称。

5、函数是奇函数或是偶函数称为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

6、由函数奇偶性定义可知,函数具有奇偶性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则—x也一定是定义域内的一个自变量(即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5

不等式这部分知识,渗透在中学数学各个分支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因此不等式应用问题体现了一定的综合性、灵活多样性,对数学各部分知识融会贯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解决问题时,要依据题设与结论的结构特点、内在联系、选择适当的解决方案,最终归结为不等式的求解或证明。不等式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它始终贯串在整个中学数学之中。

诸如集合问题,方程(组)的解的讨论,函数单调性的研究,函数定义域的确定,三角、数列、复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中的值、最小值问题,无一不与不等式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问题,最终都可归结为不等式的求解或证明。

知识整合

1、解不等式的核心问题是不等式的同解变形,不等式的性质则是不等式变形的理论依据,方程的根、函数的性质和图象都与不等式的解法密切相关,要善于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互相转化。在解不等式中,换元法和图解法是常用的技巧之一。通过换元,可将较复杂的不等式化归为较简单的或基本不等式,通过构造函数、数形结合,则可将不等式的解化归为直观、形象的图形关系,对含有参数的不等式,运用图解法可以使得分类标准明晰。

2、整式不等式(主要是一次、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解不等式的基础,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及函数的单调性,将分式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等化归为整式不等式(组)是解不等式的基本思想,分类、换元、数形结合是解不等式的常用方法。方程的根、函数的性质和图象都与不等式的解密切相关,要善于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相互转化和相互变用。

3、在不等式的求解中,换元法和图解法是常用的技巧之一,通过换元,可将较复杂的不等式化归为较简单的或基本不等式,通过构造函数,将不等式的解化归为直观、形象的图象关系,对含有参数的不等式,运用图解法,可以使分类标准更加明晰。

4、证明不等式的方法灵活多样,但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仍是证明不等式的最基本方法。要依据题设、题断的结构特点、内在联系,选择适当的证明方法,要熟悉各种证法中的推理思维,并掌握相应的步骤,技巧和语言特点。比较法的一般步骤是:作差(商)→变形→判断符号(值)。

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6

利用错位相减法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a1+a1q+a1q2+…+a1qn-1,

同乘q得:qSn=a1q+a1q2+a1q3+…+a1qn,

两式相减得(1-q)Sn=a1-a1qn,∴Sn=(q≠1).

两个防范

(1)由an+1=qan,q≠0并不能立即断言{an}为等比数列,还要验证a1≠0.

(2)在运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必须注意对q=1与q≠1分类讨论,防止因忽略q=1这一特殊情形导致解题失误.

三种方法

等比数列的判断方法有:

(1)定义法:若an+1/an=q(q为非零常数)或an/an-1=q(q为非零常数且n≥2且n∈N_),则{an}是等比数列.

(2)中项公式法:在数列{an}中,an≠0且a=an·an+2(n∈N_),则数列{an}是等比数列.

(3)通项公式法:若数列通项公式可写成an=c·qn(c,q均是不为0的常数,n∈N_),则{an}是等比数列.

注:前两种方法也可用来证明一个数列为等比数列.

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7

不等式的解集:

①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②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③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不等式的判定:

①常见的不等号有“>”“<”“≤”“≥”及“≠”。分别读作“大于,小于,小于等于,大于等于,不等于”,其中“≤”又叫作不大于,“≥”叫作不小于;

②在不等式“a>b”或“a

③不等号的开口所对的数较大,不等号的尖头所对的数较小;

④在列不等式时,一定要注意不等式关系的关键字,如:正数、非负数、不大于、小于等等。

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8

付正军:高考数学中有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不等式、立体几何等九大章节,主要是考函数和导数,这是我们整个高中阶段里最核心的板块,在这个板块里,重点考察两个方面:第一个函数的性质,包括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第二是函数的解答题,重点考察的是二次函数和高次函数,分函数和它的一些分布问题,但是这个分布重点还包含两个分析就是二次方程的分布的问题,这是第一个板块。

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9

本学年本人担任高三年组数学教师,教课班级为4班、7班和27班三个班级,随着高考的结束,本学期教学任务圆满结束,我所教三个班都是普通班或复习班,学生的基础普遍是偏差的。高考数学试卷的特点是难度大,区分度大,高考所占权重大,数学也是高三学生最重视的学科。高三数学的教学直接关系着全校考生高考的成绩,数学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下面就以下四点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一、任课班情

本学期所教授的三个班级具体班情各不相同:4班是普通文班,班主任是黄立学老师;7班是普通理班,班主任是刘永贺老师;27班是补习文班,班主任是陈秀娟老师。由于本人工作时间短的原因,在本学年之前,没有过文科班班级以及补习班班级授课经验,所以本学年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与挑战,好在授课班级的三位班主任老师对工作积极负责,在工作上给予了我非常大的帮助,使我能短期内迅速适应班级特点,开展教学工作。

二、任课学情

我所教的三个班级,27班是文科补习班,相对学生比较重视该科,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是教授补习班就应该为学生的升学负责,他们之所以选择了复读,就是为了考取一个更好的大学,为此我们责无旁贷。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4班是一个普通文班,本班数学底子很是不好,先后换过三任数学教师,但是本班有几名学生智力、反映都很不错,为此如何提升他们的成绩,以此调动班级成绩,是本学年的一个问题。另外,本班由于差生面太大了,后进生基础太差,考试成绩都很差,有些同学是经常不及格,调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数学成绩,是本学期工作的重难点;7班是普通理班,接手之前成绩也一直不太理想,分析原因,是因为本班学生成绩分化严重,形成了明显的几个梯队:学习靠前的梯队整体成绩都不错,但没有十分拔尖的学生。后续梯队干劲明显不足,被前面的同学落下了很大一截。后进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因此如何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拉近梯队间差距,成为本班的工作要点。

三、任课教情

对于27班,由于班级学风相对不错,本班的工作主要是巩固基础知识,并提高做题的量与难度,在与普通班一样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之外,我还组织他们做了对应的数学报纸,并且进行了讲解。在平时的时候,注重培养学生高考的`读题解题能力,期望他们能在20xx年的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4班,我的具体措施是找同学适当的谈心,让学优生之间互相竞争,以此来带动整个班级的数学学习气氛,对于后进生尤其是艺体特长生,我尽可能的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课下经常与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从学习上主动辅导他们,使他们不断进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他们更有自信心;对于7班,学优生的问题不大,在他们学习松懈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提醒就可以了,关键难点在于如何提高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拉近梯队间的差距。为此,我采取的措施是适当放慢本班的教学进度,尽可能更翔实明确的教学生如何读题、如何解体,注重学生做题及运算的能力培养,使大部分学生学习不掉队,后进学生不放弃。

四、教学具体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做选择填空题的能力

虽然高考中选择填空题占了80分,但它难度不是很大,高考考它们的方向是基础与全面,为顾及到各层次的考生(包括艺术类,体育类考生)高考一定要考基础,考试的知识点覆盖率应该尽量大,这些设计目标由选择填空题来完成。以它的目的来看,选择填空题的难度不应该大,一张卷有2-3道难度大的题就足够了,因此做好选择填空,是大部分学生得高分的关键因素。所以复习时,我注重培养学生自己的数学读题解题能力。选择填空题往往有一些技巧解法,如排除法,特值法,代入数值计算,从极端情况出发,等等,我除了在平时的训练,还作了选择填空题的专题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从今年的高考实际看,选择填空题的难度不大,得满分的不少。

2、重视解答题。

我们在复习中提出重视解答题,同时不能丢了选择填空题,一定要求学生努力做解答题。因为从历年的高考看,高分学生成绩的好坏最终取决于解答题。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侧重解答题的教学,用较多的时间分析讲解解答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做解答题,如复习立体几何或解析几何时减少习题数量,每天就要求学生就作3-4道解答题,对学生区别要求,差一些的学生可以再少做一些,鼓励学生一定要努力做解答题。

3、握好高考的方向。

高考试卷的型式:22道试题,12道选择题,4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各题的得分比例都与去年的考试中心的命题试卷雷同。各章考查知识点在试卷中的比率与6个解答题的考查方向,都与去年考试中心的试卷的相似。我就是以这样的思想来指导高考复习。也就是说以去年的考试中心的6道解答题主要考查方向是我们复习的主攻方向。其中,数列与三角的题目没有办法预测,我们都进行了大量的训练,结果也是很不错,今年的文理试卷分别各考了一道大题,学生没有因为没复习到而影响高考的发挥。唯一遗憾的是,以往每年的不等式题,都是以解不等式的形式出题,今年一反常规,考了不等式的证明,我们在最后的三轮复习中,相对练的较少,部分学生答题出现困难。这更提醒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深入的研究高考方向。

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10

1、映射:注意

①第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有象;

②一对一,或多对一。

2、函数值域的求法:

①分析法;

②配方法;

③判别式法;

④利用函数单调性;

⑤换元法;

⑥利用均值不等式;

⑦利用数形结合或几何意义(斜率、距离、绝对值的意义等);

⑧利用函数有界性;

⑨导数法

3、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

①若f(x)的定义域为〔a,b〕,则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解出。

②若f[g(x)]的定义域为[a,b],求f(x)的定义域,相当于x∈[a,b]时,求g(x)的值域。

(2)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定:

①首先将原函数分解为基本函数:内函数与外函数;

②分别研究内、外函数在各自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③根据“同性则增,异性则减”来判断原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注意:外函数的定义域是内函数的值域。

4、分段函数:值域(最值)、单调性、图象等问题,先分段解决,再下结论。

5、函数的奇偶性

(1)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2)是奇函数;

(3)是偶函数;

(4)奇函数在原点有定义,则;

(5)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单调区间内:奇函数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有相反的单调性;

(6)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等价变形,再判断其奇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