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工作总结内容页

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总结范文

2024-04-27 12:49:14互联网工作总结手机版

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总结范文 篇1

根据“四美”的总体目标,为全面完成村县级示范村建设任务,镇村干部齐抓共管,上下一心,在产业发展、农民生活、乡风文明、乡村面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群众的文明意识、环保意识得到了提升,整体环境焕然一新。现将20xx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于3月25日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我镇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成立了由镇长胡涛任组长,镇人大主席刘建波、副镇长张某任副组长,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包村干部为成员的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由张某同志负责办理日常工作,汤波同志负责美丽乡村建设联络工作。镇村干部明确了各自的工作任务,夯实了工作责任,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二、制定实施方案

按照城乡统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突出特色的要求,由镇党委、政府牵头,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村进行调研,了解村上的发展现状和群众的发展期望,并召开了村两委会议进行研究讨论。结合村的实际情况,制订了20xx年村“美丽乡村”县级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努力打造村容整洁环境美、科学规划布局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三、引导群众参与

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能够为群众带来实惠,推动农村社会改革,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生活方式转变、环境提升、文化娱乐繁荣、民主法制普及,在工作中我们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增收产业,除陈规陋习,立文明新约,创建特色鲜明、自然和谐的文明新村。镇村干部上下联动,将“村规民约”与“卫生公约”有机结合起来,每月组织开展一次环境卫生大扫除,对排水沟渠进行硬化、清理,从根本上治理“五乱”。在20xx年度美丽乡村建设中,村累计发动群众投资x万元,群众投劳4224工作日。

四、统筹整合力量

为了加快县级示范村的建设,我镇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环境污染治理、农村清洁工程、危房改造建设、县级部门驻村联户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政府投入、社会参与、农民自筹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我们重点在增收产业方面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民过上好日子:

1、在产业增收方面,村成立了“石参种植合作社”,争取石参种植项目扶持资金100万元,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全村236户农户参与,共种植石参600亩。年产量达2吨,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40元。

2、村利用自身土地优势,发展千亩核桃园种植,种植核桃树12000株,并积极争取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发展天麻10000窝,引导村民在核桃、天麻、杜仲等方面创业增收,形成了以核桃和天麻为主的主导产业,同时加大对当地特色种植业的扶持力度,发展石参XX0亩。

3、为了确保全体村民的用水安全,村两委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帮扶,投资XX万元新修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处。镇政府自筹1.9万元为村新建垃圾池2个,新设垃圾箱10个,配备专职保洁员1人,争取项目资金投资45万元为村疏浚沟渠1.3公里,治理河道0.3公里,争取资金12万元整治农田40亩,投资22万元新建村组主干道0.8公里,硬化入户步道0.2公里。

4、镇上筹资,村上筹劳,对村道路进行日常维护,对道路周边环境卫生进行清扫整理,治理路边乱堆乱放,硬化、清理排水沟渠等。

今后,我们将按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保质保量完成示范村建设任务,争取把村建设成为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的农民幸福家园新农村,以此辐射带动全镇其余4个村在产业发展、农民生活、乡风文明、乡村面貌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总结范文 篇2

一、推进情况

1、农村文化创意

以举办夏季雅克音乐季为契机,加快打造大草原雅克音乐文化产业公园,让音乐产业成为优化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促进群众增收、壮大县域经济的有力抓手,成为厚植发展优势、提升形象的核心举措,有力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大招商、大发展、大跨越。

2、加快建立乡村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

县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是两水的分水岭,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在传统游牧文化中有着天然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这种意识植根于牧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特有的“牦牛、游牧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单纯追求利益的获取,造成了现有牧场的退化、沙化,牦牛超载的问题,经济的发展在旅游之外,急需另辟蹊径;因此,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植根于非遗的创意农业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在县委、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整合各界力量与资源,以科学的态度面对非遗创意农业,以期解决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发扬长征精神开创文化扶贫新局面。

二、现状问题

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扮演着食物供给、要素贡献的角色,生产功能、增产导向占主导地位。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结构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发展对资源要素量的投入依赖程度下降,这需要农业从增产转向提质,农村从要素供给向生态空间、文化传承、新消费载体等转变。

三、举措经验

建设“美丽草原、和谐家园”;继承红军长征精神,团结力量,共谋发展;以奋斗者为中心,构建农村文化创意园,展示草原文化魅力,开创新时代;以大生态建设为指导思想,遵循草原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承载运行规律,以科学的发展观,开放的胸怀构建平台,共谋发展。

1、搭建科技、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建设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旅游生态体验园,创建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盘活现有牧场,恢复草原自然生态,利于环境保护,利于牧区进一步发展;激发牧民参与意识,在平台学会先进技术及经营理念,利于草、畜的高技术转化,增加牧民收入;提高牧民服务意识,增加牧民个体素质;传承保护传统民族文化,充分认识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增加民族自豪感。

2、畅通国内研究机构、专家、学者解决问题渠道,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科技、信息技术手段(优质草畜种,改良,草、畜种产品加工销售)(种、养、加、销一条龙),集中资源建立集恢复生态、传承文化(红色、生态种植、养殖、藏饮食),旅游观光,草畜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公司加牧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发展、生态恢复、牧民致富的“和谐家园”。

3、拓展非遗文化发展空间,优选非遗项目进行产业化发展,以传统文化为特色建设文化市场,构建非遗文化生态圈,以产业融合催生新业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创建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

四、需求建议

开发民族特色创意民俗文化产品,做好牧民、牧场现状调查,充分考虑牧民现实需求与文化承载土壤生态结合点,做足了专业合作社与渠道平台建设的融合,规划切实可行落地的实施方案,加强和现有专业合作社的沟通,寻求最佳切入点。

1、在、县城和日干乔湿地建设红军长征文化产业体系,建成长征精神培训学院分院和以长征文化为主线的历史文脉展示长廊;在镇依托赛马场建设高原马背文化产业园,包括马术培训基地、马术表演场地及队伍建设,格萨尔营地建设;在镇建设牦牛文化博物馆,开展牦牛文化节;在乡依托寺庙发展宗教文化产业;在镇、镇适度规模发展唐卡、地毯、帐篷编制、牦牛绒手工制作等传统手工艺品加工示范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产业化发展工作已经开展。

2、依托镇赛马场,建设高原马背文化产业园,提供马术培训、马术表演、马背文化产品销售;挖掘地域文化,展示高原牧民人马合一、刚健不息的奔腾和豪迈。

3、举行大草原牦牛文化节,开展了文体活动、经贸活动、论坛活动。包括举行千人大型锅庄盛会,服饰、藏戏、草地山歌、面具、民间弹唱等表演等现代体育大赛。

4、加强长征文化与当地历史文脉的'整合,与茶马古道以及元代忽必烈大军南下的路线的整合,与雪山草地景观的整合。通过长征主体文化演艺、餐饮、特色酒店等产业实现与其他形式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县建设以长征文化为主线的历史文脉展示长廊和“长征精神培训学院分院”。

5、依托、经幡等人文资源资源和宁静草原绝美的自然景观资源,深入挖掘宗教文化内涵,提供优质禅修体验场所,展现了藏文化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灵魂与肉体关系的精髓内涵。

6、规划建设生态景观公路、半山及山巅观景平台,将如同“蓝月河谷”般的“水韵草原”开发建设成高端文化旅游生态体验产品。盘活农村资源、增加就业、带动创业、助农增收、助推脱贫。

五、规划总结

(一)、技术

以非遗传承人为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意见为指导,充分考虑旅游市场专业导师意见,复原草原牧场游牧设施建设,传统中包含现代旅游人理念。

充分研究藏族文化,充分结合实际,规划和寻求适合发展的产业项目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销售

整合专家、企业家们现有资源和销售渠道,保证稳定的收益,为非遗后续项目的产业化发展,农村文化创意新产业新业态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奋斗者为核心的运作模式,激发奋斗者激情,合理而有吸引力的游客营销机制,吸引客人成为合伙人。

有趣,生动的体验项目,精心生产的非遗作品及产品,是体验、休闲、购买的不二选择。

(三)、处理关系

参与式方式处理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极大激发参与者对企业自身的价值认同,对企业的发展,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前进动力。

牦牛文化博物馆为进行非遗传承学习创业的人们提供了有得的场所,勾勒了美好的未来前景,每个进入平台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光发热的位置。

让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产业化成为优化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促进群众增收、壮大县域经济的有力抓手,成为厚植发展优势、提升形象的核心举措,有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跨越,实现农村文化创意新产业新业态,建设具有区域特征、草原游牧文化的活态体验保护区。探索发展立体化高科技农业和订制农业、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总结范文 篇3

20xx年,我镇按照略办发[20xx]号和略办字[20xx]27号文件精神,根据“四美”的总体目标,为全面完成村县级示范村建设任务,镇村干部齐抓共管,上下一心,在产业发展、农民生活、乡风文明、乡村面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群众的文明意识、环保意识得到了提升,整体环境焕然一新。现将20xx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于3月25日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我镇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成立了由镇长胡涛任组长,镇人大主席刘建波、副镇长张某任副组长,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包村干部为成员的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由张某同志负责办理日常工作,汤波同志负责美丽乡村建设联络工作。镇村干部明确了各自的工作任务,夯实了工作责任,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二、制定实施方案

按照城乡统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突出特色的要求,由镇党委、政府牵头,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村进行调研,了解村上的发展现状和群众的发展期望,并召开了村两委会议进行研究讨论。结合村的实际情况,制订了20xx年村“美丽乡村”县级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努力打造村容整洁环境美、科学规划布局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三、引导群众参与

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能够为群众带来实惠,推动农村社会改革,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生活方式转变、环境提升、文化娱乐繁荣、民主法制普及,在工作中我们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增收产业,除陈规陋习,立文明新约,创建特色鲜明、自然和谐的文明新村。镇村干部上下联动,将“村规民约”与“卫生公约”有机结合起来,每月组织开展一次环境卫生大扫除,对排水沟渠进行硬化、清理,从根本上治理“五乱”。在20xx年度美丽乡村建设中,村累计发动群众投资.37万元,群众投劳4224工作日。

四、统筹整合力量

为了加快县级示范村的建设,我镇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环境污染治理、农村清洁工程、危房改造建设、县级部门驻村联户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政府投入、社会参与、农民自筹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我们重点在增收产业方面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民过上好日子:

1.在产业增收方面,村成立了“石参种植合作社”,争取石参种植项目扶持资金100万元,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全村236户农户参与,共种植石参600亩。年产量达2吨,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40元。

2.村利用自身土地优势,发展千亩核桃园种植,种植核桃树120xx株,并积极争取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发展天麻10000窝,引导村民在核桃、天麻、杜仲等方面创业增收,形成了以核桃和天麻为主的主导产业,同时加大对当地特色种植业的扶持力度,发展石参XX0亩。

3.为了确保全体村民的用水安全,村两委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帮扶,投资XX万元新修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处。镇政府自筹1.9万元为村新建垃圾池2个,新设垃圾箱10个,配备专职保洁员1人,争取项目资金投资45万元为村疏浚沟渠1.3公里,治理河道0.3公里,争取资金12万元整治农田40亩,投资22万元新建村组主干道0.8公里,硬化入户步道0.2公里。

4.镇上筹资,村上筹劳,对村道路进行日常维护,对道路周边环境卫生进行清扫整理,治理路边乱堆乱放,硬化、清理排水沟渠等。

今后,我们将按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保质保量完成示范村建设任务,争取把村建设成为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的农民幸福家园新农村,以此辐射带动全镇其余4个村在产业发展、农民生活、乡风文明、乡村面貌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总结范文 篇4

今年以来,我镇坚持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根本出发点,以先进理念指导规划,以科学规划引领建设,积极融合庐陵文化元素,围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多措并举,对县城主要通道北大门和蒙岗路进行了彻底整治、建设。全镇共布置了4个示范点,现时,完善了某某年县综合精品示范点张家山自然村的建设,基本完成了建设任务,取得了初步效果。

(一)示范点建设情况

1、温溪自然村建设情况:自某某年10月份开始,该村理事会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精心规划、细心操作,凝聚人心和财力搞建设,以村民自筹资金启动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截止目前,拆除了空心房2300平方米,完成了环村公路建设600米,巷道硬化4000平方米,实施了池塘整治与砌坡,亲水平台已平整场地。共完成投资60万元。

由于该点为自建点,建设资金一直没能按时到位,所以后期进度缓慢,加上投资远远不够,有待进一步完善。

2、油岭脚下自然村:该点位于县城北大门口,是县城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通道建设的主要节点,20xx年列为全县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点自8月份批准为示范点以来,镇、村即着手对该路段进行了重点整治,拆除了沿路的临时、违章及未规范的广告牌,及时完成了对该路段的规划设计,并于20xx年11月底完成了项目的招投标工作,预计投资30万元,对沿路房屋进行立面改造,对通道进行增绿、补绿和造景。

目前,施工方正积极开展了“三清三改”工作,计划20xx年1月15日前全面竣工验收。

3、山头村1、2组。该点为县城蒙岗路的核心区域,是蒙岗岭森林公园出入口。某某年9月份始,我镇结合县城的建设改造,就着手对该点进行了整治与建设,拆除了沿路的临时、违章及未规范的广告牌,对沿路房屋进行立面改造,对通道进行增绿、补绿和造景,共完成投资计80万元。

该点的居民区内,也正在进行整治与建设,主要是开展环境整治、池塘改造和污水处理等项目,总投资预计30万元。项目已于20xx年11月底完成了招投标,目前正在着手建设,进展顺利,20xx年元月底可以竣工验收。

(二)张家山综合精品点的扫尾工程完善情况

某某年,张家山被列为综合精品示范点,镇、村、组三级联动,凝聚人心和财力搞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一年的完善建设,全面完成了改水、改厕项目,拆除了旧房0.2万平方米,拆除猪场0.3万余平方米,房屋立面改造0.8万平方米,坡屋顶改造0.4万平方米,新修通村主干道1.2公里,修建排水沟3.2公里,全面实施了池塘整治,实现了雨污分流;栽种风景树1000余棵,井冈蜜柚2200余棵。同时,建成了进村牌坊、村民大广场、亲水平台、水上游廊、湖心凉亭、石拱桥、蜜柚园、农家书屋等基础、文化设施,完成工程投资近700万元。

目前,张家山村容村貌有了新的改观和提升,自然与雕琢互补,古朴与现代相融,一个“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文明卫生、自然和谐”的山水新村已呼之欲出,如诗如画,梦幻成真,已成为我县城市居民郊游的新乐园。

(三)井冈蜜柚千村万户“老乡工程”

根据县委办、县政府办相关文件要求,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土地资源优势、蜜柚品种资源优势和市场区位优势,动员广大农民利用房前屋后、庭院、村旁路旁的空闲地、荒坡荒地、自有林地广泛种植井冈蜜柚,使井冈蜜柚真正成为千家万户的'“摇钱树”,为新一轮扶贫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现代农业产业支撑,在广大农村形成春天花朵飘香、夏日枝繁叶茂、秋季金果华实、冬日郁郁葱葱的乡村美景,实现“富了村民、美了乡村、好了环境”的目标。

目前,我们在有条件种植的4个行政村落实了种植农户297户9800株,同时,选择了3块地块共计300亩进行连片种植,建设了三个基地,并与县果业局签订了种植意向协议。完成了县里下达给我镇的基地建设任务。

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总结范文 篇5

20__年,区紧跟全市农业标准化“委市共建”推进步伐,按照“提质、扩面、总结、推介”的发展思路和“政府推动、部门联动、载体带动、市场拉动”的总体要求,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线,多方整合资源,着力巩固老园区、建设新基地,深入推进全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一、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1、完成4个种植业农业生产技术规范的制订,其中水稻品种2个、油菜品种1个、蔬菜品种1个。

2、全区完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7个,总面积9.05万亩。其中建立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4个:逆江坪乡水稻标准化示范合作社基地、示范面积1万亩,园艺场龙牙百合标准化示范合社基地、示范面积300亩,牛鼻滩镇蔬菜标准化示范合作社基地、示范面积1.5万亩,十美堂镇油菜标准化示范合作社基,示范面积1万亩;区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合作社基地建设3个:黄土店镇水稻标准化示范合作社基地、示范面积3.5万亩,谢家铺镇水稻标准化示范合社基地、示范面积1万亩,韩公镇水稻标准化示范合作社基地、示范面积1万亩。按照“六统一”和“四有一可”目标要求,加强生产管理,印发农业标准化生产档案1100册,农业标准化园区建档率100%、标准化基地技术入户率达100%,20__年标准化示范基地亩平增收达300元以上。

3、全区完成绿色食品认证续展4个。目前,全区有“三品一标”农产品持证企业6个,持证产品32个(绿色食品16个、无公害农产品16个);保有省级著名商标20件、中国驰名商标1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

4、全区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4家,总数达45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家,新增3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98家,总数达412家,入社农户36780户,带动农户6.3万户。组织化总生产规模达130万亩(播种面积)。

二、所做的工作与成效

(一)努力夯实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工作基础

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一是抓监管网络建设。20__年区农业局印发了《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常鼎农〔20__〕__号)。按照创建方案和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要求,农业部门和乡镇、涉农街道积极巩固和完善区、乡、村、组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建设,全区形成了层次清晰、职责明确、覆盖全面、运行良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巡查、检测、执法、应急体系。二是抓监管责任落实。按照区政府《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乡镇属地管理责任并不断强化区、乡、村、组四级监管人员的监管工作职责,组织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与检测员分别参加了省、市举办的监管骨干与检测人员培训班3期次。区、乡、村逐级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状,落实目标管理与考核评价机制。三抓监管条件建设。继前两年实施全市乡镇检测能力提升项目的基础上,20__年蒿子港、石公桥、黄珠洲、双桥坪、石板滩、长岭岗、唐家铺、沧山、钱家坪、许家桥等10个乡镇实施了检测能力提升项目,统一配备了16通道农残快速检测仪接替原有的便携式农残速测仪,并增配了空调、传真机、办公桌椅等设备设施。截止目前全区所有乡镇均完的了检测能力提升项目的实施,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的综合保障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2、及时做好标准化技术规范的制修订。区农业局结合全区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推荐)和种植实际情况,及时对现有的农业标准体系进行了新增和修订,完成了2个水稻品种、1个油菜品种、1个蔬菜品种的生产技术规范的制定,组织专家对实际应用的现有的20余个区级技术规范进行了适应性评估,确保技术规范体系对全区主导产业的有效覆盖。

3、扎实开展农产品生产情况调查更新。为进一步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工作工作基础,发掘引导潜力产业与区域,区农业局监管股组织局属相关单位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认真开展了《农产品生产企业调查登记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调查登记表》、《农产品种植大户调查登表》、《农业产地环境污染源调查登记表》、《农业投入品经营主体调查登记表》、《收贮运主体调查登记表》、《乡镇粮、油、果、蔬生产面积调查表》等的调查,分别更新建档、分类强化管理。

4、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百日行动” 等重大活动、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项目实施,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共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业标准化相关宣传培训达120余期次,培训人员达1.5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6万份。组织区乡监管人员、企业和合作社负责人、种养大户等开展专题培训87期次。在电视台专题报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业标准化建设3次;在报刊、网络等媒体宣传信息报道10多次,开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农业标准化专栏35次、张贴宣传标语__6条。

5、着力提升核心示范园区的生产条件。区农业局积极争取和整合项目建设投入,用于农业标准核心示范区建设,加快基地生产条件的改善升级,增强核心区的农业标准化综合生产管理措施承载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全区7个示范合作社标准化基地累计制做标准化基地示范牌7块、更新技术公示牌13块,新建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包装回收箱25个、更新太阳能杀虫灯73盏,修缮机耕道路2800米,修建沟渠3200米,基地生产条件整体改善效果明显。以逆江坪乡水稻标准化示范基地、十美堂油菜标准化示范基地为核心景观区的紫云英节和油菜花节相继成功举办,受到时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6、积极开展标准化生产实施主体培育。区农业局积极鼓励优势农产品基地农户成立农民专合作组织,引导运转成熟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认证和品牌创建,开展规模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将标准化优势转化为市场化效益。全区每个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都择优明确了1个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实施载体,组织合作社和园区农户如实记录作物的生长进度、农业投入品购买和使用情况、农产品销售情况、接受培训指导和抽样检测情况等,探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利用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技术、项目、管理等资源助推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实现农业标准化的多层次共建,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标准化建设从部门推动为主向市场带动为主的转变。

(二)多方整合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有利资源

1、整合项目资源,保障建设投入。全区安排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经费108万元,市财政安排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示范乡镇建设专项资金20万元,支持10个重点乡镇的检测能力提升,区农业局整合粮油高产创建、秋冬农业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等项目资金700多万元支持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引导社会投入农业标准化建设资金达3800余万元。

2、整合技术资源,力求精简高效。区农业局将水稻集中育秧、专业化防治、粮油棉高产创建、阳光工程、秋冬业生产等培训资源进行统筹安排,把专题技术与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义进行融合,达到一次培训、多重收效。聘请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农业大学、省水稻研究所、省作物研究所、市蔬菜研究所的专家担任核心示范园区的首席专家;农业局为每个乡镇下派1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联系指导,标准化核心示范园区明确技术骨干蹲点负责。全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20万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36.41万亩、集中育秧5万亩,在标准化核心区普及率达100%,亩平累计节本增收达335元。

3、整合管理资源,保证稳步推进。区农业局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标准化建设纳入的局年度工作重点并摆在突出位置,在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分工方面与粮食生产联片责任并行,管产量的同时也要管质量。采取了分管领导牵负责、班子成员联片督导,每个核心示范区成立了由联片班子成员任组长、相关业务站站长、所在乡镇监管站站长为主要成员的工作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站负责抓好本乡镇标准化建设任务的分解落实、技术服务和标准化实施载体的遴选与生产管理监督,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适时开展农业投入品使用监督、农产品出园监测、农业产地环境保护等工作,农业标准建设的组织推进力度、综合管理力度得到有力保障。

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总结范文 篇6

20xx年,我镇按照文件精神,根据“四美”的总体目标,为全面完成村县级示范村建设任务,镇村干部齐抓共管,上下一心,在产业发展、农民生活、乡风文明、乡村面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群众的文明意识、环保意识得到了提升,整体环境焕然一新。现将20xx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于3月25日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我镇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成立了由镇长胡涛任组长,镇人大主席刘建波、副镇长张某任副组长,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包村干部为成员的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由张某同志负责办理日常工作,汤波同志负责美丽乡村建设联络工作。镇村干部明确了各自的工作任务,夯实了工作责任,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二、制定实施方案

按照城乡统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突出特色的要求,由镇党委、政府牵头,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村进行调研,了解村上的发展现状和群众的发展期望,并召开了村两委会议进行研究讨论。结合村的实际情况,制订了20xx年村“美丽乡村”县级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努力打造村容整洁环境美、科学规划布局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三、引导群众参与

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能够为群众带来实惠,推动农村社会改革,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生活方式转变、环境提升、文化娱乐繁荣、民主法制普及,在工作中我们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增收产业,除陈规陋习,立文明新约,创建特色鲜明、自然和谐的文明新村。镇村干部上下联动,将“村规民约”与“卫生公约”有机结合起来,每月组织开展一次环境卫生大扫除,对排水沟渠进行硬化、清理,从根本上治理“五乱”。在20xx年度美丽乡村建设中,村累计发动群众投资XX万元,群众投劳4224工作日。

四、统筹整合力量

为了加快县级示范村的建设,我镇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环境污染治理、农村清洁工程、危房改造建设、县级部门驻村联户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政府投入、社会参与、农民自筹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我们重点在增收产业方面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民过上好日子:

1.在产业增收方面,村成立了“石参种植合作社”,争取石参种植项目扶持资金100万元,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全村236户农户参与,共种植石参600亩。年产量达2吨,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40元。

2.村利用自身土地优势,发展千亩核桃园种植,种植核桃树12000株,并积极争取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发展天麻10000窝,引导村民在核桃、天麻、杜仲等方面创业增收,形成了以核桃和天麻为主的主导产业,同时加大对当地特色种植业的扶持力度,发展石参XX亩。

3.为了确保全体村民的用水安全,村两委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帮扶,投资XX万元新修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处。镇政府自筹1.9万元为村新建垃圾池2个,新设垃圾箱10个,配备专职保洁员1人,争取项目资金投资45万元为村疏浚沟渠1.3公里,治理河道0.3公里,争取资金12万元整治农田40亩,投资22万元新建村组主干道0.8公里,硬化入户步道0.2公里。

4.镇上筹资,村上筹劳,对村道路进行日常维护,对道路周边环境卫生进行清扫整理,治理路边乱堆乱放,硬化、清理排水沟渠等。

今后,我们将按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保质保量完成示范村建设任务,争取把村建设成为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的农民幸福家园新农村,以此辐射带动全镇其余4个村在产业发展、农民生活、乡风文明、乡村面貌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总结范文 篇7

自美丽乡村活动开展以来,城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科学规划、迅速行动,按照“先主干、后巷道、再死角”工作方针,以领导包村、干部包片为组织堡垒,以点带面、以城带乡、群众主体、力促长效,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创建蓝图,力促各领域工作在“八有保障”(即:资金有保障、制度有保障、组织有保障、知晓宣传有保障、垃圾收集有保障、垃圾堆放有保障、垃圾清运有保障和全程实效有保障)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推进组织制度建设。

一是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工作规程,明确工作职责,增强责任意识。二是因地制宜指导制定村内环境卫生村规民约,推行“庭院三包”,将卫生、绿化、秩序维护落实到户,责任到人。三是健全考核奖惩制度,将“清洁乡村”工作纳入村干部年度绩效考核范畴,开展定期、不定期督查检查和月、季、年度三级考核。四是严格执行“门前三包”责任制,推进环卫保洁分责分包立体覆盖。五七是推行“清洁乡村责任考核”制,以村工作组为单元开展绩效责任考核,奖惩分明,对成绩突出的进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处罚。

(二)全方位开展宣传发动工作。

一是制作横幅标语,确保每个村悬挂3条以上。二是喷制墙体固定标语,确保每个村固定标语10幅以上。三是制作“禁止乱倒垃圾”警示牌,做到全镇习惯性垃圾丢放点和卫生死角插放全覆盖。为全面深入推进“清洁乡村”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三)深入开展环境整治大会战。

针对上级提出的要求,我镇周密部署,认真落实:一是千方百计筹措经费,向辖区各村预拨环卫死角整治经费。二是重心下移、抓大放活、分权定责,充分发挥包村领导主观能动和包村工作队驻村工作机制,由各包村领导牵头,深入村内发动群众整治房前屋后,逐步开展地毯式排查,重点整治柴火乱堆、建筑材料乱放、禽畜散养、粪尿满地和建筑垃圾堆积等突出问题。

(四)严抓长效机制和环卫基础建设。

全面推进环卫保洁员选聘和管理工作,一是严把保洁员质量关,签订劳动协议,确保环卫保洁员过关。二是力推保洁员实习制,在村两委干部的统一指导下让新录入的保洁员尽快熟悉作业流程、责任区域和工作任务。三是严保保洁员业务素质关,要求所有保洁员接受培训,技能过关后方能挂牌上岗。四是实行专区防护机制,划分责任路段,基本做到了重要干道保洁全覆盖。

经过6个多月的艰苦奋斗,我镇“美丽乡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初步实现了“美丽乡村”工作的资金有保障、制度有保障、组织有保障、知晓(宣传)有保障、垃圾收集有保障、垃圾堆放有保障、垃圾清运有保障和全程实效有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等存在很多先天不足,与清洁乡村活动验收标准相差甚远

(1)我镇基础设施还很薄弱。目前,我镇有将近60%的自然村巷道基本没有硬化,80%的自然村没有污水处理设施。这些现实情况从根本上制约了我镇清洁乡村工作的开展质量和进度,因为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无污水横流、鱼塘无污泥等现象。

(2)“两违”建筑普遍存在。根据清洁乡村的考核细则要求,村内不能存在残垣断壁,而现在我镇每个村或多或少都存在“两违”建筑,拆除工作量及拆除阻力很大,近期难以解决。

(3)人畜分离难度大。根据清洁乡村的考核细则要求,村内必须实现人畜分离,而现在我镇基本上每个村都是人畜不能完全分离,因为村民怕牲畜被盗,不敢将牲畜关在离家较远的地方。

)群众主动参与美好乡村环境整治的意识不够。

目前,群众意识淡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造成政府的“输血”功能倚重过大,群众主体的“造血”功能严重不足。镇干部成了开展清洁乡村的主力,有点本末倒置,如何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成了一个很大的课题。

三、垃圾清运体系有待完善。

“户集—村收—镇运”是当前我镇垃圾处理的模式,然而,我镇目前垃圾池数量多且较分散,配备的车辆、挂斗、挂桶等环卫设备数量亦有限,垃圾清运的压力比较大,垃圾清运的周期比较长,村民的意见比较大。下一步需完善垃圾清运体系,为缩短清运周期做努力。

四、20xx年

20xx年,是清洁乡村工作开展的重要一年,美丽办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继续将宣传发动、长效机制建立、完善资金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开展“三清洁”活动等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内容深入、细化,在示范点打造建设、与党建结合、典型经验等方面进行开创尝试,将清洁乡村活动开展推向高潮。

)继续强化领导责任,确保组织保障

领导重视,责任明确,是清洁乡村工作的组织保障。当前,镇一级责任网格已细化到村,但依旧还比较粗,下一步将针对每个自然村的范围进行精化、细化,将村内细化为多个区域,每个责任人具体负责一个区域,让责任更加明确,强化责任人的责任心。二是完善各项领导考核监督机制。在现有清洁乡村考核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多项考核细则。

)创新宣传机制,拓宽创新渠道,实现群众知晓率100%

改进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以群众主体转换为核心,全面布局推进宣传工作。一是巩固现有宣传渠道和成效。在固定标语制作上,考虑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褪色、脱落等情况,需对固定标语进行定期的修复或新增相应的固定标语数量,确保屯屯有标语、屯屯标语有更新。定期更新各村(社区)的宣传板报内容,力争一个月更新一次,确保内容与清洁乡村的推进同步。没两个月发放一次清洁乡村活动手册,手册内容覆盖清洁乡村各个方面,包括垃圾分类处理、环保小知识等。二是开展大走访、大宣传“清洁乡村八个一”系列活动,带动群众参与清洁乡村。

即开展一次清洁乡村警示教育巡演、开展一次给村村小学生及家长关于清洁乡村知识授课巡讲、开展一次镇各级干部入户宣传周活动、开展一次“小手拉大手”活动、开展一次典型人物事迹报告会、开展一次典型人物事迹评选活动、开展一季度一次的“十佳村”、“十差村”评比、组织开展一季度一次各村的“清洁家庭”、“美丽保洁员”评比。三是与城关镇通讯部门建立联系,通过短信信息向镇辖区发送清洁乡村方面内容,提高清洁乡村活动的知晓率,普及清洁乡村活动方面业务知识。

)完善各项工作机制,着力推进长效机制的全面建立

长效需要各种制度昨保障,我镇目前已建立了相关的各种运行机制,但依旧很不完善,我镇需继续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制度,推进清洁乡村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巩固。完善包括保村工作组的考核制度。主要完善工作组在清洁乡村工作考核细则,做到考核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客观,以考核带动、促进清洁乡村工作开展。

)开展各类培训,提升清洁乡村工作开展成效

一是开展保洁员业务培训。一个季度安排一次专业的保洁员培训,请有经验的环卫工人进行现场授课,传授垃圾分类、垃圾收处理、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培训。二是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由农业服务中心每个月开展一次栽培技术、农药废弃垃圾处理、害虫防治等方面农民关心的问题进行培训,以培训带动“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活动开展。三是垃圾分类、堆肥等技术培训。通过派出技术人员学习外省相关成熟技术,之后对镇环卫站工作人员、各村保洁员、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建立城关村蒙村村、同仁村山口村等5个垃圾分类、堆肥示范点。

四是宣传报道业务培训。媒体宣传报道是推广清洁乡村工作各类经验、宣传典型的重要渠道,我镇在市级以上媒体已发表了10多篇正面宣传报道,但一直处于不规范、单兵作战的状态。计划请有经验的媒介人对我镇通讯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宣传报道的质量和数量。

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总结范文 篇8

20xx年,区紧跟全市农业标准化“委市共建”推进步伐,按照“提质、扩面、总结、推介”的发展思路和“政府推动、部门联动、载体带动、市场拉动”的总体要求,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线,多方整合资源,着力巩固老园区、建设新基地,深入推进全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一、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1、完成4个种植业农业生产技术规范的制订,其中水稻品种2个、油菜品种1个、蔬菜品种1个。

2、全区完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7个,总面积9.05万亩。其中建立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4个:逆江坪乡水稻标准化示范合作社基地、示范面积1万亩,园艺场龙牙百合标准化示范合社基地、示范面积300亩,牛鼻滩镇蔬菜标准化示范合作社基地、示范面积1.5万亩,十美堂镇油菜标准化示范合作社基,示范面积1万亩;区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合作社基地建设3个:黄土店镇水稻标准化示范合作社基地、示范面积3.5万亩,谢家铺镇水稻标准化示范合社基地、示范面积1万亩,韩公镇水稻标准化示范合作社基地、示范面积1万亩。按照“六统一”和“四有一可”目标要求,加强生产管理,印发农业标准化生产档案1100册,农业标准化园区建档率100%、标准化基地技术入户率达100%,20xx年标准化示范基地亩平增收达300元以上。

3、全区完成绿色食品认证续展4个。目前,全区有“三品一标”农产品持证企业6个,持证产品32个(绿色食品16个、无公害农产品16个);保有省级著名商标20件、中国驰名商标1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

4、全区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4家,总数达45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家,新增3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98家,总数达412家,入社农户36780户,带动农户6.3万户。组织化总生产规模达130万亩(播种面积)。

二、所做的工作与成效

(一)努力夯实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工作基础

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一是抓监管网络建设。20xx年区农业局印发了《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常鼎农〔20xx〕号)。按照创建方案和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要求,农业部门和乡镇、涉农街道积极巩固和完善区、乡、村、组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建设,全区形成了层次清晰、职责明确、覆盖全面、运行良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巡查、检测、执法、应急体系。二是抓监管责任落实。按照区政府《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乡镇属地管理责任并不断强化区、乡、村、组四级监管人员的监管工作职责,组织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与检测员分别参加了省、市举办的监管骨干与检测人员培训班3期次。区、乡、村逐级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状,落实目标管理与考核评价机制。三抓监管条件建设。继前两年实施全市乡镇检测能力提升项目的基础上,20xx年蒿子港、石公桥、黄珠洲、双桥坪、石板滩、长岭岗、唐家铺、沧山、钱家坪、许家桥等10个乡镇实施了检测能力提升项目,统一配备了16通道农残快速检测仪接替原有的便携式农残速测仪,并增配了空调、传真机、办公桌椅等设备设施。截止目前全区所有乡镇均完的了检测能力提升项目的实施,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的综合保障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2、及时做好标准化技术规范的制修订。区农业局结合全区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推荐)和种植实际情况,及时对现有的农业标准体系进行了新增和修订,完成了2个水稻品种、1个油菜品种、1个蔬菜品种的生产技术规范的制定,组织专家对实际应用的现有的20余个区级技术规范进行了适应性评估,确保技术规范体系对全区主导产业的有效覆盖。

3、扎实开展农产品生产情况调查更新。为进一步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工作工作基础,发掘引导潜力产业与区域,区农业局监管股组织局属相关单位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认真开展了《农产品生产企业调查登记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调查登记表》、《农产品种植大户调查登表》、《农业产地环境污染源调查登记表》、《农业投入品经营主体调查登记表》、《收贮运主体调查登记表》、《乡镇粮、油、果、蔬生产面积调查表》等的调查,分别更新建档、分类强化管理。

4、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百日行动” 等重大活动、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项目实施,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共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业标准化相关宣传培训达120余期次,培训人员达1.5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6万份。组织区乡监管人员、企业和合作社负责人、种养大户等开展专题培训87期次。在电视台专题报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业标准化建设3次;在报刊、网络等媒体宣传信息报道10多次,开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农业标准化专栏35次、张贴宣传标语XX6条。

5、着力提升核心示范园区的生产条件。区农业局积极争取和整合项目建设投入,用于农业标准核心示范区建设,加快基地生产条件的改善升级,增强核心区的农业标准化综合生产管理措施承载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全区7个示范合作社标准化基地累计制做标准化基地示范牌7块、更新技术公示牌13块,新建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包装回收箱25个、更新太阳能杀虫灯73盏,修缮机耕道路2800米,修建沟渠3200米,基地生产条件整体改善效果明显。以逆江坪乡水稻标准化示范基地、十美堂油菜标准化示范基地为核心景观区的紫云英节和油菜花节相继成功举办,受到时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6、积极开展标准化生产实施主体培育。区农业局积极鼓励优势农产品基地农户成立农民专合作组织,引导运转成熟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认证和品牌创建,开展规模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将标准化优势转化为市场化效益。全区每个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都择优明确了1个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实施载体,组织合作社和园区农户如实记录作物的生长进度、农业投入品购买和使用情况、农产品销售情况、接受培训指导和抽样检测情况等,探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利用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技术、项目、管理等资源助推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实现农业标准化的多层次共建,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标准化建设从部门推动为主向市场带动为主的转变。

(二)多方整合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有利资源

1、整合项目资源,保障建设投入。全区安排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经费108万元,市财政安排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示范乡镇建设专项资金20万元,支持10个重点乡镇的检测能力提升,区农业局整合粮油高产创建、秋冬农业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等项目资金700多万元支持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引导社会投入农业标准化建设资金达3800余万元。

2、整合技术资源,力求精简高效。区农业局将水稻集中育秧、专业化防治、粮油棉高产创建、阳光工程、秋冬业生产等培训资源进行统筹安排,把专题技术与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义进行融合,达到一次培训、多重收效。聘请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农业大学、省水稻研究所、省作物研究所、市蔬菜研究所的专家担任核心示范园区的首席专家;农业局为每个乡镇下派1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联系指导,标准化核心示范园区明确技术骨干蹲点负责。全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20万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36.41万亩、集中育秧5万亩,在标准化核心区普及率达100%,亩平累计节本增收达335元。

3、整合管理资源,保证稳步推进。区农业局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标准化建设纳入的局年度工作重点并摆在突出位置,在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分工方面与粮食生产联片责任并行,管产量的同时也要管质量。采取了分管领导牵负责、班子成员联片督导,每个核心示范区成立了由联片班子成员任组长、相关业务站站长、所在乡镇监管站站长为主要成员的工作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站负责抓好本乡镇标准化建设任务的分解落实、技术服务和标准化实施载体的遴选与生产管理监督,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适时开展农业投入品使用监督、农产品出园监测、农业产地环境保护等工作,农业标准建设的组织推进力度、综合管理力度得到有力保障。

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总结范文 篇9

今年以来,市供销联社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大局,积极在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村电商等重点领域为农民提供便利实惠、安全优质的服务,努力使供销社成为一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根据江新农[20__]1号、2号文件要求,现就我社新农村建设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扎根农村,夯实为农服务基础。

一是保障我市农业生产物资供应。“春耕”、“双夏”期间,依托市兴合农资有限公司1个配送中心、123家农资连锁(加盟)店,全力为广大农户提供农资供应服务,有效实现农资商品“量足、价平、质优”。1—8月,系统内农资销售额4400万元,供应复合肥4826吨、尿素5905吨、碳铵5983吨。

二是抓好日用消费品购销服务。指导市新红塔商贸有限公司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不断做大做强峡口、新塘边等重点乡镇农村超市规模,将物美价廉的商品、良好的消费体验引入农村。1—9月,增加日用品供应品种30多类,日用品销售额8530万元。

三是开展农村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摸底排查工作。根据《__市城市管理五大专项整治行动方案》部署安排,针对86个农村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异地经营和无证经营情况较多,行业流动性较强的现状,及时进行摸底排查,基本完成情况核实工作。四是落实“大抓基层组织年”活动。深入实施“第一书记”工作法、“生态指导员”结对帮扶活动,帮助大桥镇新桥村和保安乡保安村等挂联村开展党建、“五水共治”、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工作,努力为联系村公益性项目争取上级扶持资金。目前,给予大桥镇新桥村等生态指导员村扶持资金3万元。

(二)扶持农业,激活“三农”经济活力。

一是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年初,经市社党委研究,分管市领导同意,决定由市供销(集团)总公司参股投资建设“__市清心谷生态农业开发项目”。项目选址在峡口镇三卿口村,总投资6142万元,园区拟建樱花主题园、古寺庙保护区和新农村建设区等,是一个集观光、体验、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已竣工,二期工程正在实施。

二是支持农产品经纪人电商创业。召开市农产品经纪人协会一届二次理事会议,商议“十佳、优秀农产品经纪人”评选方案,计划联合农商行对“十佳、优秀农产品经纪人”进行信用评定和授信,根据经纪人信用情况由农商行每年提供信用贷款,用于支持农产品经纪人电商创业。

三是提升江山农产品知名度。1月底,组织“福赐德蜂业”等5家涉农企业参加在上海举办的“舌尖上的衢州”绿色有机农产品展销会,对外推介蜂产品、黄秋葵、猕猴桃、香猪等农特产品。5月,组织参与“浙茶杯”红茶评比活动,我市大林山茶系列江山金堂红茶等4个茶品牌获得优胜奖。6月,组织市裴家地茶叶等4家合作社赴杭参加第二届中国茶叶博览会。9月底,组织农产品经纪人参加“20__中国特色农产品博览会”。

(三)联系农民,坚持利益联结导向。督促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辐射带动力,保障农民社员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做好利益分配和盈余返还。帮助符合条件的合作社申报省供销社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推进“网上供销社”建设,引导合作社通过电商交易平台营销茶叶、果蔬、蜂蜜等。1—8月合作社经营收入7365万元,电商应用率达80%,网销农产品900多万元。大力发挥基层组织为农服务排头兵作用,峡口供销社积极为当地农民群众提供家电销售服务,目前已拥有经营网点4个,1—9月销售额400多万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作抓手较少。根据江政办发[20__]58号“三定方案”,供销社职能相应弱化,供销社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需要得到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

(二)基层组织薄弱。供销社改制后,基层供销社全部改制为民营企业或破产,基层组织陷入“网破线断”的局面。同时,开放办社吸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仅仅是归口管理,关系松散,严重削弱了为农服务的阵地和能力。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__]11号),对供销社推广农业全程化服务、发展农村电商、恢复基层组织网络等工作提出要求。市社下一步将着重抓好以下4个方面工作:

一是督促归口企业做好农资供应、农资淡季储备及日用品采购服务;探索农资综合服务;指导涉农主体做好蔬菜、猕猴桃等农产品产销对接;牵头开展农村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整治工作。

二是推动基层供销社重组改造,因地制宜创办村级综合服务社,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好项目申报、内在提升等工作,计划年底新增农民合作社3家,重组改造基层社1家,创办综合服务社5家。

三是以市农产品经纪人协会为依托,争取市农商银行等部门支持,酝酿支持农产品经纪人电子商务创业具体办法。

四是继续开展“第一书记”工作法、“生态指导员”结对帮扶活动,及时梳理村集体及广大村民遇到的困难问题,真正为挂联村办实事,出实效。

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总结范文 篇10

今年以来,路办事处按照全市“五城一村”建设要求,立足村情实际,以“强基础、促长效、抓绿化、促民风”为重点,扎实推进15件实事,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成果

(一)饮水安全

积极争取省级帮扶资金20万元,柿庄南村、柿庄东村共打深机井2眼,实现了24小时供水。白鹅坟村争取市级拨款8万元进行了水改,共安装水表200块。

(二)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道路硬化方面,季家铺、蒋庄、郝家铺、柿庄北村等4个村根据村民实际需要,召开代表会商议,累计投资100万元硬化村内主干道3280米。柿庄北村利用津保路绕城线经过村北契机,提前安排,硬化通绕城线连村道路1200米。

在安全用电方面,柿庄南村、柿庄中村投资25万元新增变压器2台,新增变压器容量100千瓦,改造低压线路3公里,更换电表40块,地埋电缆450米,改善了因负荷过低经常出现跳闸断电问题。

在亮化方面,投入资金2.3万元安装路灯37个。

(三)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办事处从“百日攻坚”以后,实现了“村收集、处转运、市处理”的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各村严格执行《村庄卫生保洁长效机制》《领导小组制度》《保洁员制度》等各项,村内主街道保持了干净整洁。上半年处村共投资11.7万元清运积存垃圾、杂物18000立方米,新增美丽庭院户50个,12个村配备保洁人员43名,分片包区做好街道保洁。

(四)村庄绿化

新植环村林带40万平米,新植环村树木10万株,村内新植乔木5000株,白鹅坟村在1500米通村路两侧及游园内种植油葵27000平米,实现景观与效益的双丰收,村口道路两侧种植胸径20厘米槐树40棵,种植枫树50棵,苇茅1000棵,种植苗圃150亩。

(五)民居改造

争取上级帮扶,荷花村农村危房改造1户,改善了住房条件。

(六)环境美化

柿庄中村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建设文化广场1007平米,目前正申请安装健身器材,文化广场建成后,绘制农村文化墙30平米,标语广告整治70平米。白鹅坟村在游园内建设篮球场一座,乒乓球台一座。

(七)教育设施建设

路中学新建教学楼、宿舍楼投入使用,投入15.5万元购置教学仪器设备100件,极大改善了师资环境。

(八)产业支撑

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通过外出参观学习,新增永胜葡萄专业合作社,占地50亩,引进17个品种。扶持茂源冬枣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0亩进行扩建。三联牧业大耳羊项目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大耳羊存栏3000多只。

(九)基层组织建设

在村“两委”换届选举过程中,精心部署,摸排走访,把政治觉悟好、带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群众公认的候选人选进村班子,实现了12个村班子健全、团结有力,严格按照党建规章制度开展工作,通过教育平台学习党的政府方针政策,扎实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

(十)精神文明建设。

引导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采取“企业借力、拓展阵地”等形式,富强采暖炉公司在办事处白鹅坟村、太平庄等5个村开展文艺演出,一千多名群众观看;开展了“雅迪”杯广场舞大赛,办事处各村及周边乡镇共16个代表队参赛,经过两轮预赛,荷花村、司马庄、季家铺村在决赛中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利用新建成的文化活动广场和枫林园、锦园两个新建成的游园,村民们开展了文学交流、跳舞健身、戏曲歌唱等活动。

二、主要做法

(一)宣传发动。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农民是建设主体,通过召开支部书记会提高村干部思想认识,要求他们调动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的积极性,通过他们做好村民的思想发动和宣传工作,调动广大村民的参与热情,自觉维护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做好“门前三包”。

(二)民主决策。美丽乡村每一项建设项目事关民生,必须精心策划、科学安排,年初在制定规划过程中,各村班子就精心筹划工作计划,对群众关注较高的项目列入首要待办事项,按时段明确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对具体工作内容,工作环节,对存在的问题、困难,按每个阶段召开村民代表会,开展讨论、分析、解决,使每一项工作都能做实、做好。

(三)多方筹资。经过两年的持续建设,各村积累资金不足,为保证建设资金的投入,积极争取省级、**市级、**市级帮扶资金支持,5个村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进行广场、道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