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工作计划内容页

一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专题总结 语文工作计划总结

2024-04-28 07:20:05互联网工作计划手机版

一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专题总结 语文工作计划总结 篇1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

(2)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3)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写话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的语言交际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

三、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39名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汉字,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在读书、写字、口语交际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养成了基本的学习习惯,能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自觉地完成各项作业,平时学生比较喜欢阅读一些趣味性强的图书,但读书的习惯和方法还需要教师多指导。

从语文的课堂反馈情况来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不断训练,想象能力也有待提高。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同时,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四、教学设想:

1、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多花时间,进一步打好基础。

2、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特点,依据新课程计划,以发展学生的语文兴趣为主,提高积极性,读写说结合,让学生乐学、爱学。

3、围绕教学重点安排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注重熟读、精讲、多练,将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落到实处。

4、注重语文学习中美育、德育的渗透,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5、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以学习小组形式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一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专题总结 语文工作计划总结 篇2

一、每日作息时间表

早上:

7:00起床

7:10—7:40 刷牙吃饭

7:50—8:30做作业

8:30—9:00看电视或玩

9:10—10:00看书

10:00—11:00自由安排

中午:

11:00—11:30吃饭

11:40—1:00复习或做作业

1:00—2:00玩

2:00—3:00看书

3:00—4:30休息

4:40—5:30自由安排

5:40—6:30吃晚饭

晚上:

自由安排

二、假期要完成的事情

1、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做有意义的公益劳动。

3、学会一项家务技术或其他的小技术。

4、改掉一个坏毛病、缺点。

5、读一部好书,写出。

6、根据身边的事物写一些文章,并选出一篇自己认为好的文章。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7、看一部好的电影,试着写出观后感。

8、学一首好歌。

9、试着克服一个自己曾经不敢/会做的(好)事。

10、完成假期作业,并努力做到最好。

11、要注意完成学校布置的所有作业,不要漏做或偷工减料、字体要工整。

12、一个星期至少一次到图书馆看小学生课外读物,或者自己家里有课外书的把它看完,最好看一些自己喜欢的有益的书本。当然也不要忘了读一读本学期的科目书哦。 每天要做适量的运动,不要因为天气寒冷躲。

13、天天看电视新闻报道,知多点国家大事,知多点交通防范安全,知多点走歪道的后果。

14、多帮妈妈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多向妈妈学习做饭炒菜等的生存技能。

一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专题总结 语文工作计划总结 篇3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教学目的、要求

(一)、政治思想方面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思想品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

(二)、基础知识方面

1、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23个声母,24个韵母,4个声调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