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抓娃娃》观后感
电影《抓娃娃》观后感 篇1
近年来,目睹身边父母教育子女的情形,我脑海中时常浮现古书中的一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此句源自《战国策》:赵君新逝,秦兵进犯,赵后向齐国求助,齐国要求以长安君为人质。太后不舍,触龙进谏,“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以此说服赵太后送长安君入齐为质。即便如长安君那般身份尊贵、俸禄丰厚、生活无忧,但若于国无功,一旦失去长者庇护,又何以在赵国自立?
有人言,电影中的马继业即便如普通孩子般成长,最终也至少能生活无忧,享用几辈子都花不完的财富,过上众人难以企及的生活。他本无需承受这些“苦难”。
当然,谈及苦难教育,首先需明晰究竟何为苦难教育,其于人的意义何在。是“苦难就是苦难,永远不要去美化它”,还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此非今日我要阐释清晰的内容,但我坚信其必然是辩证的。
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电影以《抓娃娃》为名,寓意教育应从娃娃抓起。俗话说“三岁看老”,自孩子三岁起,便能依据其行为表现预判未来的发展趋向。遗传学认为,人的气质类型是天生的;同时,教育学和心理学则更强调环境的教育作用。古有孟母三迁,今有天价学区房。诚然,0 - 3 岁是儿童建立安全感、发展好奇心与创造力的关键时期,也是长期心理创伤的源头。这一时期孩子与父母、与外界的接触方式往往是未来生活的投影。故而有些习惯、有些伤痛,即便付出巨大努力,依旧难以改变,犹如附骨之疽。hTtPs://WWw.WenANdAqUaN.cOM
我的童年,说得委婉些,是在一个无忧无虑、宽松平和的家庭中度过。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照料,一个深刻的童年记忆是炎热的暑假,煮好一锅白粥,蹲在家门口望着路口,期待着下一辆破风而来的摩托车上是那张熟悉的面庞。背后夕阳渐沉,红霞满天。最后等到了吗?肯定等到过,只是毫无印象了。除了那点总是等不到的失落与孤独,我还逐渐学会了抱怨。抱怨自己缺乏自制力,更抱怨在缺乏自制力的年纪未得到父母的严格约束。于是在一个个漫长的暑假里,我沉醉于一部部台湾偶像剧,痴迷于言情小说,自青少年时期便产生了漫长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它以看似不起眼的力量逐渐蚕食着空虚的精神世界,当我终于意识到它的存在,早已深陷于这片久远无边的虚妄之海,沉醉其中、难以自拔。我也抱怨父母的勤劳,尤其是母亲。她总是事无巨细地照顾到家里的每一个角落,还总是抱怨其他人什么都不做。若做了,便转而抱怨做得不够好。多少父母,以“我辛苦点没事,只要你好”的美名,扼杀了孩子的行动力与创造力,阻断了孩子的成长之路,却怀着“年纪大了总能照顾好自己”的幻想和“以后没了我可怎么办”的纠结。当然,父母自有其榜样作用,母亲身上的“勤劳”美德终于在年近而立的女儿身上看到了传承的迹象。
我的家庭仿若一方没有规矩、无拘无束的自由天地,又似一处可以“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安逸之所。然而,我并未因此飞向高远的天空,也未真正踏实安居于这片土地。所以当被自律和自弃拉扯得难以自洽时,便将矛头指向父母,把痛苦归咎于缺乏他律。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社会规范的写照。但凡群体,皆有群体生活之规范。在家庭中,社会规范又是如何运作的呢?我们家有一个吹风机,插线很长,每次使用后都是揉作一团塞进柜子里。直至有一天,我打开柜子准备吹头发,发现插线对半折好整齐绕在吹风机柄上,于是那一次,我在用完吹风机后也把插线整齐绕好放回原处,并且从此在收纳吹风机时多了一份思考。难道我以前连如此简单的事都没想到吗?当然不是。只是在“大家都这样做”的环境中,故意忽略了那些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罢了。这便是“破窗效应”。规则属于意识范畴,是后天形成的,也是主观的。每个人都需要在自己或长或短的人生旅途中不断选择、适应、建立、舍弃繁杂多样的社会规则。一个家庭或如麻,或如涅,家庭规则由家长依自身的意识抉择,由自身的行为展现。
父母究竟能给予孩子什么呢?或许是生命的底色。又或者说是“操控”。这个贬义词包含诸多内容,正如《抓娃娃》电影所呈现的:欺骗导致的不信任,情感绑架带来的心理压力,贫穷造就的自卑,沉浸式、实践式教育形成的博学多闻,挫折教育造就的坚忍不拔,以身作则养成的良好习惯……我们难以片面、简单地评判老马的“操控”究竟给孩子带来了什么。教无定法,在教育之路上,无数人前赴后继,怀揣着不同的教育理想,奔赴受教育者漫长未知的人生旅途。
试图操控这重大且影响深远之未知者,也必将被其所操控。
要成为好父母,何其艰难!
后记:关于自由,我有过诸多挣扎,有过诸多向往。向往旷野的风,无拘无束,天地任我遨游,却又若有所失,如同脱离了地心引力般空虚无力;若牵根线做那风筝,倒是有了一份牵挂和支持,也有了来处与归途,却又受限于方圆尺寸之地。于个人而言,既已到来,便要有一份意义和价值;于个人之外,对于自然和人类文明也有一份责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平衡空气,昆虫传授花粉,水滋养万物……自然界的一切都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它们都自由吗?究竟什么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自由?
电影《抓娃娃》观后感 篇2
《抓娃娃》:一部深挖家庭教育、自我成长与梦想追求的喜剧佳作
这部影片凭借离奇荒诞的情节与密集的笑点,触发观众对教育模式的深度思索。
由闫非和彭大魔联合执导,沈腾和马丽领衔主演的《抓娃娃》于 2024 年暑期档上映。该片延续了“沈马组合”一贯的诙谐格调,同时蕴含深刻教育主题,使人欢笑中反思,泪光里感悟。影片叙述了一对表面贫困实则富裕的夫妻,为培养儿子的独立和坚毅,佯装穷人,在艰苦环境中磨砺儿子,充分彰显了家庭教育、自我成长与梦想追求的重要意义。
影片的核心要义在于研讨家庭教育的方式与价值。在“穷养教育”和“富养教育”的碰撞间,抛出一个令人深省的问题:到底应如何培养孩子?是让其于顺境中安逸成长,还是在逆境里锤炼意志?借助角色极端的教育手段,揭示了传统观念与现代理念的冲突,也引发了观众对自身教育方式的反思。
沈腾和马丽的表演是此片的一大亮点。他们分别饰演的马成钢和春兰,以风趣幽默的方式守护着儿子的纯真和梦想,同时不断自我反省与成长。在艺术手法上,导演巧妙运用了一系列喜剧元素,如夸张的表演、巧妙的误会、诙谐的台词等,让影片充满欢声笑语。同时,在视觉呈现上精心打磨,无论是贫困的乡村景象,还是富裕的豪宅生活,都通过精美的布景和细腻的镜头语言完美展现。
此外,《抓娃娃》还精妙融合了社会热点话题,如教育焦虑、亲子关系等,使影片在具备娱乐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影片以轻松幽默的形式探讨深刻的教育主题,让观众在笑声中体悟亲情的温暖与力量,同时也引发观众对自身教育方式的深刻审视,提醒我们在助力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更关注他们的内心需求和情感世界。
总之,《抓娃娃》是一部值得反复品鉴的优秀作品,它让我们在欢笑中收获感动,在泪光中获取启示。
电影《抓娃娃》观后感 篇3
《抓娃娃》观影有感:笑中深思的教育镜鉴
我在持续不断的笑声中看完了新上映的电影《抓娃娃》,这部影片犹如一面清晰的镜子,映照出家庭教育中繁多且引人深省的各类问题。
在影片里,大富豪为培育接班人装穷长达十几年的决心令人称赞。他的出发点无疑是良善的,期望孩子能在缺失财富庇护的境遇中经受磨砺从而成长,学会独立、坚韧和珍惜。这样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激发孩子的进取心,让他们知晓成功需凭借自身的拼搏去获取。
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也目睹了这种教育方式带来的消极影响。大富豪对孩子的道德裹挟和紧密束缚,化作了孩子心灵上沉重的负担。他以自身的期望为准则,过度干涉孩子的抉择和决定,致使孩子在成长之路上丧失了自主探索和犯错的契机。
这样的教育,管得越严,孩子的内心就越充斥着矛盾与挣扎。他们一方面渴盼达成父母的期望,另一方面又憧憬追求自身真正的梦想和兴趣。在这种两难的处境中,孩子的个性遭到压抑,创造力受到限制,甚至或许会产生自我怀疑和心理困扰。
这不禁使我思索,教育的本质究竟为何?是让孩子成为父母期望的样子,还是协助他们发现自我、成就自我?大富豪的初衷或许是为孩子的未来筹谋,但他却忽视了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需求和感受。
在现实生活里,我们也时常能够目睹类似的情景。父母以“为你好”之名,为孩子规划好了所有,却未给孩子表达自身想法的空间。这样的教育方式,即便能够培育出优异的成绩,却未必能够塑造出健康、快乐的孩子。
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引导而非强制,是启发而非灌输。父母理应成为孩子成长之路上的指引者,赋予他们充足的空间去尝试、去失败、去成长。让他们在自由的氛围里,培育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同时,这部电影也让我们明晰,爱与期望之间需要寻求一个平衡。过度的爱或许会演变成束缚,过高的期望或许会化作压力。身为父母,应当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相信他们具备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在恰当之时给予支持和鼓励,而非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
《抓娃娃》这部电影,凭借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内涵,让我们洞察到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它警醒着我们,在追求培育优秀接班人的进程中,不能忽略孩子的内心世界,要让他们在爱与自由中蓬勃发展,方可真正达成教育的目标。期望我们都能从这部电影中获取经验,以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去关爱和教育下一代。
电影《抓娃娃》观后感 篇4
这部剧让我在观看过程中,起初欢笑,而后却在欢笑中落泪。
清华北大,是每个中国式家长心中的梦想。剧中的沈腾、马丽一心望子成龙,为孩子“编织梦想”。教育家“李奶奶”争分夺秒地规划,煞费苦心地教育;生活圈里还有如教育专家般的“假邻居”,随时随地展开语文、数学、物理等生活化的教导;更有外籍生活情境英语老师……让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家庭里父母陪伴式阅读,呈现出“母慈子孝”的温馨场景,可谓其乐无穷!
生活艰辛,包场捡垃圾,见证了一位卓越管理者的精明理念。一路走来,看似完美无瑕,实则虚幻不实。以至于长大后的马继业对人生心生疑虑,发现自己一直都在他人的操控下,朝着预设的目标前行,犹如一个任人摆布的提线木偶,甚至几近崩溃。
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是:奶奶可以假扮,奶奶暴露后,直接被送进火葬场,大家热热闹闹地为奶奶“去世”举行追悼会!在追悼会上大家陪着孩子“表演”,所有人的眼泪都来自“眼药水”,唯有继业的眼泪和情感是真挚的!看到这一幕,心中唯有怜悯与悲哀!所有人都在认真地“陪演”“筑梦”……打着“爱的旗号”,夺走了孩子的情感,剥夺了孩子的体验,实在是荒诞至极!剧中的两位家长和所有“扮演亲朋好友”的人都迷失了自我,也毁掉了孩子的人生。
剧中最令我感触深刻、最为痛心的,是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被监视,周围所有人都在“虚假表演”。孩子明明热爱体育,却被父亲在“精心谋划”中扼杀。虚假的人际关系,虚假的情感体验,这对孩子实在是太过残忍。
我认为,真实的情感、快乐的童年对每个人都极为重要!如果可能,请一定要尊重孩子。人生之所以珍贵,是因为我们能真切地获得情感体验——爱与被爱。倘若父母打着爱的幌子,用“弥补自身的遗憾”来左右孩子的人生,实在是残忍至极!我觉得,再出色的人生规划,如果是以剥夺孩子的情感体验,破坏他们的梦想与热爱为代价,都不应被采纳!成龙成凤,自有定数!真实的人生体验、自己的喜好更应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