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力量
女性的力量 篇1
王汝博
古往今来,女性在历史舞台上出场不多,但也有很大的力量。有种桑养蚕的嫘祖;有登基称帝的武则天;还有文采斐然的李清照……其中有这样一位女性--屠呦呦。她为世界抗疟事业贡献了她的力量--青蒿素。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出自《诗经·小雅》,也是屠呦呦名字的出处。屠呦呦从出生起就与青蒿结下了奇妙的缘分。
1969年,由于抗疟药物逐渐失效。疟疾开始肆虐。屠呦呦接受了新抗疟药物的研制任务。但当时屠呦呦团队像在迷雾中驾船,找不到研究方向。于是屠呦呦与课题组成员潜入古代医学典籍的海洋,想通过古人之言找到有抗疟功效的药物。可找了上百种药材仍旧无果。这时屠呦呦在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看到这样一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于是屠呦呦决定研究青蒿对于抗疟的功效。屠呦呦第二次与青蒿结下缘分。令人欣喜的是她从青蒿中提取出了能抗疟的青蒿素。她的医者仁心伴随着青蒿素的芳香拂过疟疾患者的身上,使许多患者重获新生。
这段隐秘的历史在2023年屠呦呦获诺奖时才被大众所知晓。屠呦呦一时声名鹊起。甚至有人篡改她在诺奖仪式中的致辞。制成心灵鸡汤。但她的致辞只是有着许多专业名词的报告罢了。而处在万众目光下的屠呦呦此时在做什么呢?她在研究如何治疗红斑狼疮。仿佛她从没得过诺奖,也无人对她表示赞美那样。
青蒿素原料的发现是通过翻找古籍得来的。而青蒿素的提取依托的是现代生物学技术。在青蒿素中氤氲的,是古代中医文化与现代科学的气息。它继前人之果,添今人之色。使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出现。拯救了疟疾患者的生命。来源 WENANdAqUAn.com
她的力量隐秘而伟大。从1969到2023。有多少人知道屠呦呦的名字,又有多少人了解她的事迹呢?但她的青蒿素却使得疟疾这一危害人们生命的病症得到化解。这将在人类医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她的力量不为名利而生,只为救人而生。在事迹被人知晓,声名大噪之时。还能不忘初心。继续潜心研究。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对于屠呦呦来说,诺奖不是终点,只是医学旅途上的一个站点。两侧人海观望,她会继续走下去。创造更多的成就,贡献更多的力量。
“她”力量与“他”力量并无差异,都可以为社会、国家、乃至世界做出贡献。我们应该铭记并尊重“她”的力量。
女性的力量 篇2
祝芙
年初有一部电影火了,叫《你好,李焕英》,它的英文名叫“Hi,mom”,有人问导演贾玲,为什么,不把电影名叫做《你好,妈妈》?贾玲的回答十分的触动我,她说:“因为母亲首先是她自己。”3月8号的妇女节,当我们还说着:“祝妈妈、老师节日快乐”时,是不是忘记了她们的另一个身份——她自己。
“她”的力量,从来不小。自古以来都是男尊女卑,男人可以娶三妻六妾,女人只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连“她”这个字也是在20世纪20年代,女权运动的兴起后才广泛得以运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大部分人已经认可了男女平等,但是几千年的思想不可能一下子从人们的血液中剔除,对女性有偏见的事儿从来都不在少数。有时一些话,也许在不经意间就流露了出来,“你一个女孩子,穿的那么暴露干嘛?”“你怎么穿的不男不女的?”“你那么胖,像女孩儿吗?”“女孩儿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等等,但这不应该是禁锢住女孩的枷锁,她拥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也拥有成为什么样人的权利。
不论中外,女性的美都是由男性来决定的。中国古代的女性缠脚,外国的女性束腰,她们为了在男性的眼里变得更美,而牺牲了自己的健康,但也只是为了追赶那一时的潮流罢了。如今的女孩儿以瘦为美,她们用尽各种方法去变成所谓的美,但其实她们自己本身就足够完美了,因为美是与众不同的。
张爱玲说过:“所有的女人拥有栖息之地,不是他人,唯有自己。”,现在的三八妇女节,更多的只是被商业化成为商家用于赚钱的一个通道,却忘了它本身的意义,忘了她的力量,很多人会称之为“女神节,女王节”等等,但“妇女”并不是指那些上了年纪的女人,而是对14岁以上女性的统称,它不应该被定义,每一个女人,也只应该成为自己的女王。
最后,别忘了,你身边的她们,首先是她自己。
女性的力量 篇3
樊亦然
正如木心所说:“历史是一条自己会走的路。”所以,太多的人正在被世界遗忘。也有些人,会让后人不惧艰险倒退回去以拥抱他们。
那些天天嘴上维护女权的人其实是不值得万人追捧的。有那么一群女性在历史长河中发着无比耀眼的光芒,她们不必多说,凭一己之力做出了无数男人做不到的壮举,女权才得以实现。
一个人,一个女性,究竟有多大的力量,应该让维多利亚女皇告诉你。
亚历山德里娜。维多利亚,英国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君主,仅次于伊丽莎白二世,在位时间长达64年。也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称号的英国君主。清朝时期的欧洲有一个国家,大踏步地进入了鼎盛时期,这个时期正是“日不落帝国”时期,而统治者正是这个拥有庞大力量的维多利亚女皇。
没有任何一个成功的人背后不是伤痕累累。刚刚年满十二周岁的维多利亚就开始学习各种冗长繁琐的宫廷礼仪与禁忌:不许与陌生人交谈;不能根据个人喜好挑选书籍;不可以吃定量的甜品。无比压抑的生活化为了强大的力量与野心。18岁,正式登基,青涩但受人尊重。脱离开母亲,她就像脱了缰的野马,于是,打通了苏伊士运河,逼退了俄国…英国极度扩张达到了空前的昌盛。可谁想过,她也是一个女孩子啊!
死后,英国人缅怀她,世人敬佩她。这才是代表女权的力量!
英国在维多利亚时代不断崛起。一个人的力量也可以是巨大的,不论美丑,不论能力,行动了,成功了,就是女神。历史长河越来越长,有的人消失匿迹,有的人则会越来越庞大,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努力,为自己,为女性,为众生平等!
女性的力量 篇4
彭若林
“对于上帝赐予英国人的爱与恨,我毫不知情。但我知道他们都会被赶出法国,除了那些死在那里的。若我还未在神的荣耀下,我希望天主能赐予我,若我已身处其中,我希望真主仍给予我。除叛国之外,我无所畏惧。我无所畏惧,是因为神与我同在。我不惧怕,我生来就是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我所说的是:勇敢的攻入英格兰人之中,而我,也会攻入他们之中。所有的战役,胜负都在于一心。为了法兰西,我视死如归。”——让娜·达克(圣女贞德)
一说到圣女贞德大家可能都不会太陌生,她的绰号是“奥尔良的少女”,一位军队女统领,是法国民族英雄。无论是在《巴哈姆特之怒》《神风怪盗贞德》里,亦或是在《通灵王》《帝国2》,还是fate系列里那位手持圣旗的ruler,几乎所有的二创作品都把贞德塑造成了一个坚强独立、心怀天下、善良美丽、立志拯救苍生的圣女形象。其实,在各个地区各种各样的作品中贞德的出场还有很多,也就侧面说明了人们之所以被贞德吸引,是因为她的人格魅力和她的独立女性形象,那么到底是怎样高洁的灵魂,怎样的力量能使她从普通的农家女变为法国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
贞德出生在法国一个名叫栋雷米的农村,她家里经营着一座农场,同时她的老爹也是个村干部,负责收集税金并领导着看守村庄的工作,家庭条件还是比较好的。在贞德的童年里,村庄遭受了好几次外族人的袭击,其中一次差一点因熊熊大火将整个村庄化为灰烬,那一幕深深镌刻在了小贞德的心中。
贞德16岁时,她前往了附近最近的一个驻防点,请求前往王储的所在地希农,不出所料,她被拒绝了,因为谁又能相信一位16岁的少女能够拯救国家呢?然而这并没有使贞德退缩,过了一段时间,她又来了,并告诉指挥官自己得到了新情报,奥尔良附近的法军将会从鲱鱼之战中战败。结果,法军在鲱鱼之战中真的战败了。指挥官非常震惊,立即将她护送到希农。
指挥官带着她穿过了勃良第人广阔的领土,最后到达了王储查理七世所在的希农城堡。查理与她见面后,两个人进行了许多在哲学上的探讨,他认定贞德是个理解力很强的女人,于是肯定了她在这方面的素养。碰巧这个时候筹备好了资金,准备发起一场拯救奥尔良的远征。查理七世同意了贞德领导这次远征,让她穿上了骑士装备以前往战场。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当时的历史环境,那时恰好是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法国接连战败。军队士气低落,人民没有信心,查理七世在试过很多方法都没有用后,只得选择任用这个没有任何作战经验的农村少女,而这位农村少女却拯救了法兰西。
当贞德的军队到达战场后,当时的法军指挥官不放心让一个乡下来的牧羊女来指挥军队。在没有告知贞德的情况下擅自展开了作战,贞德知道这件事后对此大发雷霆,她主张直接攻击英军。在第一场战斗中把英军打的落花流水。因为在之前的作战中,只要是英军去进攻的地方,当地法军基本上都是毫无战意,直接投降,所以这次只是象征性的带了四千个人去奥尔良随便糊弄,而贞德主张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英军自然被这不按套路来的法军打的落花流水。这一战燃起了法国士兵对胜利的渴望,把贞德当成了真正的圣女。至此,贞德在士兵们的心中已经上升到了信仰级别的地位,大家都认同了她是上帝的使者了。
在接下来的好几场战斗中,她连连打跑了英格兰的侵略者。然而她本身并未负责拼杀战斗,手里拿的也武器而是一面旗帜,也就是说贞德在军队里的站位相当于一个指挥官和精神领袖。在她的军事天赋和光明指引下,法军不断胜利,一直打到了法国的兰斯。兰斯正是法国历代国王加冕的地方,在这里,查理也正式加冕为王,从王储变成了查理七世,查理的心愿也就至此为止。然而贞德并不满足于此,她的使命是解放全法兰西,而不是到了区区兰斯为止。
因为急于攻下巴黎,于是她按照自己的战术发动了一场争夺战,结果在贡比涅城被勃艮第人俘虏。对于当时的查理七世,贞德不过是自己政治的筹码,所以赎回贞德热情并不高,就把贞德给了十分痛恨她的英格兰。
后果贞德被关进监狱,遭受肉体精神上的凌辱和折磨,被自己人扣上了12项莫须有的罪名,被审判成为了一个撒旦派来的魔女。
中世纪有很多人死于火刑,她的火刑持续时间更长,这无疑增加了受刑者的痛苦。火刑架修的出奇的高,是因为他们想让更多人都看一看这位法国女统帅是如何在火中崩溃的。
她那年只有19岁啊。
直到二十多年后,教会才为她平反。
她在成长的过程中,将家乡遭受侵略的私仇变为为国家报仇,为全法人民扛起复仇的旗帜。在自己深受迫害诬陷被自己的国家抛弃时,仍能保持自己优秀的品德。
她以担当与柔情并在的毅力,带领着法国人民走向光明。她的灵魂肉体早已消散,却在历史长河中化作了真正不朽的存在。而勇气和坚毅,也永远属于贞德。
女性的力量 篇5
吴昊语
3月8日妇女节,老师组织了一个了解女英雄的活动,我抽到了秦良玉,看着这个陌生的名字,回到家后便走进了她的世界。
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王朝女将,率领着自己的兄弟秦邦屏和秦民屏先后参加了奢崇明、张献忠的队伍来对抗清朝军队,因为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在1648年的7月10日,寿终而死,享年七十五岁。她就是秦良玉。《明史》里夸秦良玉“为人饶胆智,擅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朝鲜使臣说她“能文墨,熟兵书”。一个文武双全的女侠形象在我脑海中呼之欲出。
年轻时的秦良玉从来没服过谁。十六岁,她就早在石柱建立了自己的地方军,曾扬言史上的那些娘子军都会是她的手下败将。在十七八岁的年华里,她不像其他闺阁少女那样相夫教子,而是一跃上马,平定半边大明江山。这位英姿飒爽、高傲的女将军,以一支白杆命于天下,令胡寇闻风丧胆。
崇祯帝曾在一次战后召见秦良玉,优诏褒美,赏赐彩币羊酒,并赋诗四首以彰其功: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蜀锦征袍自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露宿风餐誓不辞,忍将鲜血代胭脂。凯歌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时
凭将箕帚扫匈奴,一片欢声动地呼。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秦良玉死后,文人赞颂秦良玉的诗词也非常多,近代郭沫若曾撰文赞誉秦良玉:“像她这样不怕死不爱钱的一位女将,在历史上毕竟是很少的”。爱国将领冯玉祥也曾说到:“纪念花木兰,要学秦良玉。”
在我国的历史上,秦良玉是唯一一位正式被皇帝册封为女将军的人。她数十年在地方安乡护土,心向朝廷,忠贞不贰,破家为国,数赴国难,最终为大明铮铮直臣,至死不叛国,不降清。尽管以后人眼光看她在当时历史所起作用无法严格确定,但她一生戎马的赫赫战功,至死为国捍卫大明王朝的铮铮忠诚都让她在青史之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彰显着中国古代女性了不起的“她”力量。
女性的力量 篇6
马云迪
冬意渐浓,寒意四起。朔风凛冽,吹打在英国伦敦的街街巷巷。若是往年,这便是段寂寥且了无生气的日子,可在那一刻,埃米琳·潘克赫斯特,却以一己之力,在这惨白色的季节撼动了无数人的心灵。
“我们女人,是两性中的弱者。”她的声腔中贯穿着愤怒,紧锁着眉头,无奈地默视着远方的地平线。台下,妇女们摩肩接踵,但鸦雀无声,唯有远处纷至沓来人群的脚步此起彼伏。她们的衣衫褴褛,但目光炯炯,似乎台上的那位女性便是这里唯一的希望。更远处,街道早已拥堵得水泄不通,正当人们疑惑,究竟是何种力量驱使,第二句尖锐的话语便越过人群。
“此刻,是男女同样接受考验的时代。”这话语掷地有声,像一声最高亢的号角,吸引来涌动的人潮。达官显贵的男人停住了脚步,思忖那本是无用、无能的妇女正创造着什么名堂。他们奇怪于身份平平的她竟有胆量在众目睽睽之下张口演讲,却也惊叹于她对战争的评判,对自以为是、大放厥词的罪人的尖锐批评。她的声音愈发响亮,声调愈加沉重。当台前的人们联想到当国家大难临头、存亡攸关之际,当荣誉、名声和存在与否都悬于战事成败之际,人们终于按捺不住沉寂与悸动。尽管此刻有几名男人从人群尽头闻声寻来,气势汹汹,她仍站立着,岿然不动。
“虽然我热爱和平,但有时候,仗不得不打。”她抬起头,望向远方乌黑一片的人潮。那一霎那,凛风变为狂风卷地,严寒被沸腾着的空气驱赶而去,爆发的声响中夹杂着呼喊与叫好。男人打量着身旁的妇女,刻薄的面容渐渐消散。人心被一条无形的链绳牵引,指向其共同面对的敌人,而非鄙视与否的任一个对象。
“我要正告年轻人。”她说,只剩周围的人听到这声嘶力竭的呼喊,后半句的声音或无人问津,亦或所有人已心领神会。她仍伫立在低台上,眼神中充满了坚毅,身子挺立,望向远方的人群。
最后,她结束了这场凛冽寒风中的演讲,被推搡着送入了监狱。但无妨,她以一己之力,促使了那个时代的巨变。她是那个时代瘦小虚弱的女人,但也是不屈不挠、撼天动地的战士。埃米琳·潘克赫斯特拉开了女权运动新一轮高潮的帷幕。
十四年后,三十位女性获得了绝无仅有的选举权;二十四年后,她逝世的前一个月,女性赢得了和男人一样的选举权,这就是埃米琳的力量,她的足矣撼动、改变无数妇女不公命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