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对话给革命烈士的一封信
跨越时空的对话给革命烈士的一封信 篇1
与严肃的眼神对视,开始跨越时空的对话。
——题记
微凸起的眼,翘起的薄唇,棱角分明的脸庞。这就是他们一一青铜人像。青铜人像与我们现代人的面部不同,他们似乎更像是外太空的来客。他们在地里等候了千年,终于与我们相聚于此,开始一次跨越千年的对话。
纵目张耳
蚕丛,这位掌握蜀国世俗权力的首领,终于在1986年与我们相遇。这位大人物的眼球往外突出16厘米,便于他关注未来发生的一切:耳似张开的双翼,用于他聆听远古的呼唤。据文献记载,正是这位大人物的存在,才让我们得以机会,于千年前的文化邂逅。
首领是在三星堆的第二祭祀坑被我们请出,他面目迥异,上翘的嘴角似乎是在为巴蜀文化的发展而骄傲。
与神对话
1986年,在首领被发现的同年,我们还有幸的见到了来自远古的蜀国巫师一一青铜大立人像。巫师身长一米七,与现代成年人的身高相仿,但他的身材比例却极为夸张、令人惊奇。在被神话覆盖的时代,祭司常常被誉为是神明的使者,他们可以与神明对话,为部落的人民求得神明的庇护。而眼前的这位巫师,他手持神器,眼眺远方,庄重的神情显示着他的信念,周身自信的气场让人信服。
对于祭司手中已失去的祭器,我们有许多猜测:是在那个时候普遍的青铜器?使周边部落进献的珍贵象牙?亦或是具有特殊寓意的珍稀木材?这些,我们不得而知。
那消失了的祭器为古蜀国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面纱。
人性光辉
观察这些青铜人像,我们意外的发现,在冰冷的面相中,有几面线条较为柔和、带有女性的柔美。她们褪下了神的外衣,具有了人性的光辉。这些线条柔和、面部生动的女性人像,在青铜人像中无疑是一道靓丽风景线。
在三星堆遗址中,我们从未找到任何动物或人的遗骸,这说明,在那个时代,古蜀国并没有将人来陪葬或进行祭祀。
为冰冷的青铜人像赋予人的特征与生命力,整个王国的发展没有沾染上一点血腥一一这些都是古蜀国的人性光辉。这种人性光辉兴许就是巴蜀文化强大的原因,又可能是蜀国消亡的种子。
“来者落地生根,去者落地归根。”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根就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独特、遥远而又神秘的巴蜀文化生根于此。
跨越时空的对话给革命烈士的一封信 篇2
多少亭榭楼台在风吹雨打中逝去,多少强弩都尽皆灰飞烟灭。多少英雄豪杰真抵不过岁月河流的侵蚀,化为一捧黄沙。我是《祭侄文稿》,去找寻先贤未流逝的灵魂。
还记得那夜,天空中还没有星星,四野漆黑一片,只有点点火把在散发着微弱的光。颜真卿手持毛笔,在纸上写下了对战死侄子最深切的祭奠,他挽起衣袖,笔下发出流畅的墨水铺展的声音,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颗颗滑落“亲人们,我想你们了……”笔如行云流水般在纸上写着,字形稍长的娟秀飘逸之风,形成了一种开张的体势,结体宽博,平正奇险。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诞生了。
渐渐,我明白了这文字背后的故事……,颜真卿的亲人们不幸被安禄山俘获,那天乌云密布,沉闷的雷声敲打着大地,敌人以颜真卿的侄子的性命相逼,颜真卿的亲人宁死不屈,凶残的敌人斩下了他的头颅,但他坚定不屈。跨越千年,我想问颜真卿,“你是否无悔”,他在雨中仰头望天,雨水在人世间飘荡,洗涤着世间的一切,他身穿薄衣,早已被雨水浸润的脸露出对敌人的不屑,他说:“我无悔。生在这战争的年代,能够手持武器,与敌人厮杀,听战马咆哮,这是这个时代给我的礼物!我虽然生在这个战争的时代,但是我不会畏惧,不会恐惧!我会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片广阔的天地!”……
后来,在战事稍歇时,颜真卿去寻找亲人的尸骸,却只找到了头颅,他悲愤万分,所以写下了我,我想问:“你是否后悔生在这战争的年代?”他说:“既然已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上活着,又何必庸庸碌碌荒废这光阴?不如试一场坦荡直迎万箭,亦可豪气万丈笑问苍穹?我是颜真卿,是一个文人,也是一介武将,我能用自己的手去书写,能用思维去创造,能明白和了解这人世间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这是我的幸运,更是我的机会与价值!”
我终于明白了颜真卿的心,他们为时代所困,但是不妄自菲薄,不因为时代的战乱而失去了自己的本心,这就是他们的气魄与气概。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先锋人物,也是这个社会的领军者,他们是历史中的沧海一粟,但也是那个时代的英雄。同样的,我和他们一同爱着这个世界。我想说:“我无悔被写出,让后人见证那个时代的战火纷飞、铁马金戈,我无悔于颜真卿的对话,让我明白了他们虽然千疮百孔,但是正在努力热爱着的那颗跳动的心……”
我是《祭侄文稿》,一篇有历史的文稿。跨越千年,我与你对话,去找寻那先人未流逝的灵魂。
跨越时空的对话给革命烈士的一封信 篇3
你就像那竹子,顽强地生长在石缝里,挺立着,面对那狂风毫不畏惧,坚韧地生长着,挺立着。
一首诗,似乎将你和我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你那坚韧的性格,顽强的品性,牢牢地扎在了我的心中。你是那么高尚,在石缝中傲然挺立;你是那么坚强,即使在石缝中也不能磨灭你的才气。
读这首诗,我仿佛在和你对话。你说,它像不像你一生的经历?没有合适的环境,没有漂亮的花朵,但是却能守住自己高洁品性。我猜,你一定是将笔毛用力地按在宣纸上,再轻轻抬起写的这首诗吧?我猜,你一定是将自己坚韧的性子揉在墨里,在用笔把它们藏在一笔一划之间的吧?我猜,你一定是坚定地,没有一丝犹豫地,落下笔锋的吧?
我猜,也猜不出来,你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是什么,让你写下这首诗呢?我想啊,你一定是不愿意说出来,想让他埋在心里。我想啊,你不愿说,那就不说了吧。关于你,我不知道的还很多,也不差这一点。
我说,你这首诗,一定是经过多次推敲,才能想出来的。我说,你这个人,一定也是努力地,像竹一样,厚积薄发。我说,这首诗像极了你的自传。我说,你说话呀。你可能听不见了,但是我认为你一直在听着,从未离开。
这是你的诗啊,这里有你的心血啊,你一定会知道,那细细的竹不畏狂风,你一定是下定了决心吧,才会写出这首诗。你一定是这样的,你说,我说得对吗?
那竹,是你,那石,也应该是你吧?我不知道那石,是在山上,还是任何地方,我只知道,你是块不甘平庸的石,你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取得百姓的信任,像极了那稳稳的石。那长在你身上的竹,是另外一个你,一个坚强的你。他们都是你的真实写照,尽管,那石头并没有出现在诗中,只是作为一个陪衬,映出了竹。
最后,让我再跟你说说吧,你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亦是一位廉洁的官臣。你的诗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令我敬佩。
跨越时空的对话给革命烈士的一封信 篇4
牛年春节期间,我们一家去梅花山看梅花。阳光和煦,漫步其中,别提多惬意了。
我们信步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明孝陵,走进大门,抬眼望去,正对面有一副巨大的人物画像。此人正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我掏出手机,打算给这位传奇皇帝拍张照。突然,一阵风吹来,我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再睁开眼,咦,这是什么地方?我发现,自己已置身于一个古色古香的房间里,一个跟刚才那副画像上一模一样的人,正盯着我看。我忐忑不安地问道:“请问您是?”“我是朱元璋。”一听到这个心中所想的名字,我还是震了一下。
“我是从600多年后的中国穿越回来的。”我本以为他会十分惊讶,而他却只是说了一句:“是吗。”竟然如此镇定自若,他又接着说:“你来得正好,我正在研究地图疆域,快帮我一起看看,告诉我未来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说着,他递给我一张当时的中国地图。“哇,这个地图上的中国和我们那个时代的中国差距好大呀!”我拿出手机,用调出了一张现代中国地图。“你看,我们的中国是一只雄赳赳的大公鸡!”朱元璋拿过手机,细细钻研着我给他看的地图,大为感叹:“原来六百年后,我们的国家是如此辽阔!我决定了,我要率兵北上,收复失地!”
我又得意地说:“我们现代的中国呀,可正是国富民强、生机勃勃!”我一边说着,一边拿过手机,给他看里面的照片。“你看,这张照片是我在上海拍的,这张是在北京拍的…对对对,你看这张,这是中国高铁,全世界最快的陆上交通工具,还有这是蛟龙号、天问一号…”正当我讲得兴高采烈、唾沫横飞的时候,一阵熟悉的风吹过,我又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当我再睁开眼睛时,我又回到了那幅画前。
我摸向口袋,手机还在。我赶紧打开手机搜了资料后才知道: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10月,朱元璋进军北伐,发布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记,救济斯民”的纲领。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
跨越时空的对话给革命烈士的一封信 篇5
“0101,在太平洋沿岸发现一枚天外陨石,速来探查!”作为一名资深陨石研究学家,我隶属于联合国景近刚刚成立的宇宙科,
“已到达指定地点。”我下了飞机,向对讲机中说。
“嗨,大老远把你叫过来,怪不好意思的。”一个光头大汉朝我走来。
“不要紧,这是我的工作”。我淡淡地回答道。
“事情是这样的,昨晚有居民反应说,有大风出现,同时又伴有嘈杂的声音,我们派人过来一看,便发现了这颗陨石。”那大汉用手一指,我朝那个方向看去,一个圆形漆黑的,大约有一个手掌大小的石头在巨坑中躺着。
“知道了。”我答应了一句,便带着镊子,戴着白手套从重重关卡中钻了过去。
我用镊子想要夹起它,但却夹不住,我试了十几次,仍是不行,我找来微型显微镜,哪怕放大到一亿倍,表面也是光滑的。在霎那间,我浑身一颤,想到了三体中的水滴。
突然间,那陨石亮了起来,出现了一个人头。我明白了,这不是陨石,而是记录仪,专门记录某个人的话的。
“这里应该就是地球吧。”那个人头转动了一下说。“阁下来地球有何贵干?”一般这种高级记录仪是可以连接两个世界进行沟通的,人类也通过幅射掌握了这个技术。
他把头转向了我,生硬他说:“不是来,是回。”我眉毛一扬。“对,回。”他接着说“我来自十亿个地球年后的地球,那里的生态环境倒是比这儿好太多了。但是人类也付出了代价。”
我望着他。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他把我拉进了一个空间,我想,这得是多通天的技术啊!
“我来到地球只有一个使命,通知你们逃离。“他说。
“逃离?”我不解地间。
“对,逃离。”
“原因?”我问到。
“更高级的外星文明将会在一万年后入侵地球,我来自未来,历史跟你们的未来一样。”
“无法避免?”我又问。
“无法避免。”他说。
“那个文明太过强大,哪怕是你们再发展一千万年也打不过他们。那个人头毫无感情地说。
“那你们的那个地球文明行吗”我问。
“我们的文明,早已达到极点了……至于你们,还有很长的路,再见了!”他毫无征兆地走了。
“好吧!”我站起来,那个空间早己消散,我没有搭理大汉的话,走向远方,望向天空。
一片蓝天。
跨越时空的对话给革命烈士的一封信 篇6
夜幕垂临,繁星织成唯美的绢布,而我,仍坐在书桌前,捧着书,细细品读着《石灰吟》。内心却好奇:能在12岁便写出“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这般硬朗而正气的话语的人,是多么的刚正不阿,年少有为呢?何况他身处的是一个鱼龙混杂的时代啊!这样的奇人儿令我感慨,同时也想同他一叙。
思绪渐渐缥缈了,恍然间,我来到了一个家徒四壁的小屋前,只见白亮的月光丝毫未受一丝遮拦,洋洋洒洒射在了地上,漆黑的没有一盏小灯或是一只蜡烛的小院亮得朦朦胧胧,煞是好看。
院中有一男子,孤寂而又落寞地低着头。是你吗?是你——于谦吗?为何你毫无一丝的欢喜,反而面色凝重地看向什么都没有的地上,还时不时瞟一眼月亮,并摇头叹息?你在叹息着什么?叹息世人的疾苦?叹息权贵的挥霍?叹息无人理解的孤寂、苦楚与冤屈?
别人或许不理解你的冤屈,但我却理解你。
从你那布满沧桑仍是无比清澈的双眼里,我看到了许多贪官、佞臣与逆党的影子。我不禁气愤:为什么他们高高在上,每日品尝着山珍海味,那么坦然地接受着这滔天富贵,接受着人民的朝拜;而你,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强权,有学富五车之才,在新皇登基时还不含私心,尽心尽力、呕心沥血地帮助他,而如今却吃不饱、穿不暖,而沦落至此境地。你明明只是替那些被达官贵人压榨的贫民们申诉他们的不公,却被那些权利一手遮天的权臣们辱骂,还被宦官们联合打压。连你曾经如此爱戴的皇上,如今也听信小人谗言,将你抄家并贬官流放。我不明白,你究竟错在哪儿啊?难道,一心为民,到头来,也成了一种错?
你如今已是如此狼狈,那些人却依然不愿放过你,仍旧对你苦苦相逼。他们到处散播谣言,使民众人心惶惶。他们得意了,而你这个受害者,却在这个荒凉的院子里白白蒙受着这些冤屈,也无人可诉。
再次望向你,只见你那男儿的双眼里亮晶晶的似有什么在闪烁。啊!原来你正噙着泪。
你的心酸,我知道,我都知道!于谦,你放心,你并不孤独,我了解你,也知晓了那些冤屈。你放心,你的清白在数百年之后流传了下来,被无数人民所赞颂。
你的诗歌也流芳千古,你知道后,定然也会为自己而骄傲吧……
我的眼前,又模糊了……
跨越时空的对话给革命烈士的一封信 篇7
敬爱的革命烈士们:
你们好!
是你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是你们用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和戴在我们胸前的红领巾,你们是最伟大的人,为我们的祖国争的荣誉,没有你们就没有现在的中国,现在的国家。
首先让我向你们问声好,以告慰你们在天之灵。你们知道吗?我跟你们讲我的家乡吧,我的家乡有大海蓝蓝的海水,一眼望去无边无际很美。有绿荫树下的小溪,小鸟在空中飞来飞去,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路边的小草小花也很美。
早上都有能听到学校里的读书声,老师的讲课声。我们小孩经常在草地上玩,到处都是欢笑声。一到晚上家乡人们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喝茶、聊天、打牌……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笑脸。
我们要好好学习,才对得起烈士们,用生命换来我们现在的幸福。最后我衷心的感谢你们,也祝福你们在酒泉之下生活的快乐、幸福!
致敬!
三亚市第一小学四年级2班::王方瑞
2023年4月4日
跨越时空的对话给革命烈士的一封信 篇8
我自小住在清康熙年间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藏书读书之所——贤良祠附近,幼时常在御赐的牌匾下静读、遐思。
一日我怀着景仰之情再次步入贤良祠,细读墙上有关李光地的字画,归家就寝之时,大学士的音容笑貌不住浮于脑海……
恍惚间我步入一个小房间,屋里布设简单,仅一桌一椅,桌上砚台压着宣纸,四周摆满了书。心下正疑,但见一人紧锁眉头,缓缓踱至桌前,手执毛笔,展卷挥毫。我悄悄前探,只见那人写到“侮老犯上,谓之鸱鴞;贪利夺食,谓之虎狼……”字字珠玑,句句真理,这不是李光地告诫子孙“孝廉为要”的名句吗?莫非此人是——
“李大人?”我惊呼。
“何人?”那人猛地回头,是一张威严而又亲切的老人的脸——是了,这老者就是茶乡人的骄傲——清朝康熙年间万人景仰的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
我慌忙作了个揖:“晚辈来自三百余载后您的故乡,得见大学士,不胜荣幸。”
“三百余载?”老者目光狐疑,上下打量了我半晌。
我看他面目和善,便大胆地开了话匣子:“晚辈知道您是清代的文渊阁大学士,康熙皇帝评价您‘谨慎清勤,学问渊博’,雍正皇帝赞您是‘一代之完人’。我们县政府早就编了一本《大清名相李光地》教育我们,我还能背下您家规家训里的一些句子呢!”
老人捋须笑道:“尔为何人之后?”
“外祖父姓许,据传先祖与您还是挚友呢!”
“原是许公后人。故里可还安宁?”
我兴奋地回言:“可好了!您不知道,您留下的家规家训引领了许多人向您学习,争为孝廉,您的家风影响可大呢!”
老人捻须长笑:“甚好!甚好!如此,丫头,你可知我这句训语何意?”
我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是方才瞧见的那句“侮老犯上,谓之鸱鴞;贪利夺食,谓之虎狼”,便自如答曰:“您这是告诉后人不可不孝,不可不廉,侮老,不敬亲之举,此为不孝,如鸱鴞般邪恶;贪利,损人利己,为人所不齿,是谓不廉。其实如今您的家乡,大家都特别注重孝廉美德的培养,各处皆在提倡孝亲廉洁,涌现出不少事迹,还有‘一镇一孝廉’的活动,可谓好上加好!”
“妙!妙!”老人抚掌而叹,“故里蒸蒸日上,美风代代流传,吾甚感慰藉!吾且问丫头,何为孝廉?”
“这……”我略一思考,有了答案,“晚辈认为孝廉一词,既出自儒家,自带有儒家‘仁’风。这孝,便是尊亲善长,古人有‘二十四孝’,今人推崇之,蔚然成风。到我们的时代,孝已应是寻常品行。正如您让后人不可侮老犯上,便是孝的表现。”
“至于廉,您便是最佳典例!曾有幸看过关于您的一场高甲戏,讲述了您清正廉洁的一生。您一心为民,两袖清风,看您为平三藩冒险献奇计;不畏强权,廉能正直,除贪官,兴水利,同学们都拍手叫绝!这廉啊,就是像您一样一生正直,不为一己私利,奉献自己,福泽天下!您立在门口的那座名为‘犭贪’的无头雕像,时刻告诫后人:为官若贪,便会掉脑袋,身首分离。中央纪检委的网站曾报道过您的优良家风;近几年来,有好多领导到您的故居,听您的故事,感受您的家风,学您的孝廉精神!”
“领导?”“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政府官员,都在向您学习廉洁之风呢。”我抢着解释。
文贞公似是理解了般长舒一口气,便又朗声道:“丫头甚智!当年圣上曾赐‘夙志澄清’一匾嘉予清正,祠名‘贤良’,亦为此节。众敬吾‘冰霜之节操、辅政之忠勤、学问之博洽’。然吾终此一生,常忧心后人婴恶习而忘良风,今闻汝言,知后世孝廉之风未尝绝也,此了吾一心事矣!此风定传万世,兴华夏!”满脸笑意的文贞公团起刚才所写宣纸,又写数字递予我说:“丫头谨记:家传一首冰壶赋,庭茁千寻玉树枝!”
蓦然梦醒,余音犹存,铭心不忘!
跨越时空的对话给革命烈士的一封信 篇9
品一壶龙井茶,我在淡雅的茶香与一缕缕的热气中,寻觅着你的踪影。东城外兰竹萧疏,片片竹叶落下,却再也不见你的身影。
每一个清晨与黄昏,透过阳光与微微跳动的烛光。我触摸到你刻苦的背影。苍白的纸张上一个个硬朗的字迹,就已经预示着你为人处世的高尚风骨。何人知晓,那一个个清秀的字包含了你多少的思念与辛酸;风吹灭了蜡烛,年幼的你放下手中的毛笔,走到窗边。月色清冷而又皎洁,轻轻抚平了你心里的思念。
那人来人往的帝都之中,你缓步赴考。你脸上没有丝毫的慌张,杨花漫天,你脸上只有平静。果不其然,你以优异的成绩考中了进士,金榜题名。还记得那时帝都中一片春光烂漫,桃红柳绿,莺飞燕舞。你满面春风,俨然已经做好了为官的准备。这时,帝都的花开的正旺盛。
你站在府衙前,望着远处连绵的山脉,长叹一口气,官场不得志,处处被小人所排挤,你终是厌倦了这种无人理解,无人赏识的仕途。你从不对上级谄媚奉承。你两袖清风,如竹石一般刚正不阿。你最终还是扔下了那顶乌纱帽。金色的树叶片片飞落,落在你的乌纱帽上,落在青石板上,落在你再也不愿踏入的府衙内。你的背影也被这些落叶染上了几分忧伤,几分惆怅与几分高洁。原来,现在已是黄昏时分了。
雪花慵懒地趴在东城外,你屋顶的青砖黛瓦上,在太阳的抚摸下化为冰水,滴在竹叶上。冬日里的晴天实属可贵。你手中捧着一杯热茶,茶水冒出的阵阵暖气与空气中的寒冷相遇,又碰撞。模糊了你眼前的那片竹林,你浅浅地笑了。颜料与那雪白的碰撞,相互交融,构成了一幅幅绝伦的丹青。
荒草丛生的清晨,繁花似锦的午时,寒风阵阵的月暮,大雪纷飞的午夜。是啊,“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便是对你最好的写照了吧。写到这里,我放下笔,“板桥先生,您可还安好?”
跨越时空的对话给革命烈士的一封信 篇10
读着课本上的“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句铿锵有力的诗句,我仿佛看到了眉宇间散发着浩然正气的于谦,正立于案头,慷慨激昂地书写着这首流传千古的诗篇。
于谦,你少年时刻苦读书,敬佩仰慕文天祥的气节,并在十二岁时便作《石灰吟》,以示自己高洁自守的决心。考入进士后,你做了名清官。你不畏上级的诋毁和贬低,一心只为着劳苦的百姓大众。你带着两袖清风,前去官府,只为百姓生活着想,丝毫不想着巴结上司,提升官位,如此圣德之人,不会不深受民众喜爱,但这也会招来得势小人的嫉妒和痛恨。每当我在书中读到你被王振无辜逮捕,处以死刑,就为你感到深深的不平。但是,你的清白官风终于使你逃过一劫,那些平日深受你恩惠的百姓民众,都为你向王振抗议。当你走出牢房,重新呼吸到那新鲜空气之时,你是否会感到后悔呢?不,你并没有。你宁死也坚贞不屈。
土木堡之战,局势大变,明朝有着覆灭之势,皇帝因奸臣被也先部队擒获,眼看着敌人即将南下攻打北京,以皇帝索要大明王朝。你一人力挽狂澜,拒绝迁都之事,态度异常坚决:“建议首都南迁的人该杀!京师乃天下根本,万万动不得,否则大事去矣。”你的正确主张,让明朝又延续了200年的历史。紧接着,你为了稳定人心,将招致皇帝被俘的王振抄家灭族。你丝毫不顾事后可能发生的对你的迫害,另立皇帝。终于,你的不懈努力,打败也先部队,一雪前耻。你也身居高位,功劳显著。
可是,因为被俘皇帝复辟,立新皇帝的你,最终以“谋反罪”逮捕入狱,处以死刑,你虽如石灰般粉身碎骨,但把一身的清白留在人间,人们都始终铭记你这决不同流合污的坚贞精神。在你之后的历朝历代,总有无数仁人志士像你一样,心系百姓、品质高洁。
纵观你的一生,12岁时,便以石灰自喻、自勉,并用你宏大而坎坷的经历,实践了自己的座右铭。这怎能不令人敬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