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赶考路上有我优秀征文2000字
赶考路上有我优秀征文 篇1
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我曾是一个懵懂青年,不知道自己想去往何方、将去往何方。真正确定未来人生的努力方向,下定决心去做一名人民教师,是受到了读研期间导师的影响,他对待学问的严谨、对待学生的温厚都使我无比景仰。自此,我下定决心,也要做一名像导师一样的老师——至真至纯地追求学问,春风化雨地浸润学生,以一身的德行去做照亮人生的灯塔。
毕业后,我如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身份的转变使我一时之间不知所措,还好我遇见了一位英明的领导和一群可爱的同事,她们无私地向我传授工作方法,以身作则地为我示范一位教师的使命与担当,为我指引前行的道路。在大家的启发下,我写给了自己三个问题:我要成为怎样的老师?我要教出怎样的学生?我要如何达成教育理想,向自己、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并把它贴在了办公桌上。
第一个问题是早有答案的——我要向党的要求看齐,向我的导师看齐,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执教以来,我每日“三省吾身”,反思自己是否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是否忠于教育事业,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否始终处于学习状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是否真心诚意,用心去爱每一名学生。如果偶尔出现精神懈怠的情况,我会及时给自己“亮黄牌”,并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我要教出怎样的学生呢?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一开始,我期待自己的学生是刻苦学习、服从纪律的,直到真正遇见孩子们。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孩子们,我们一起上了“开学第一课”,当时,看着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深情齐唱国歌,我的内心充满了震撼与感动,感觉就像是看到了小时候的我自己——一代一代的中国少年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后来,我们学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到《梅兰芳蓄须》,我深深感到,现在的孩子们离那个年代太远了,他们不知道我们今天甜美的家园是如何得来的。
于是,我把我们年级的孩子聚到一起,给大家讲了祖国的历史——我讲了先秦诸子,讲了魏晋风流,讲了大唐繁华……也讲了清政府的故步自封、腐朽没落。看着当时签下的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孩子们当时着急、气愤又难过。但是,惨淡的底色中,还有着一群热血的仁人志士在奋勇拼搏,在民族危急存亡之秋前仆后继,不吝己身,把一切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学到这里时,孩子们随着五四学子们振臂高呼,因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而振奋不已,为着红军长征的艰辛而心疼落泪,看到新中国成立而欢欣鼓舞。孩子们在学习我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史的过程中,建立起了家国情怀,明白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坚定了理想信念,树立了远大理想,纷纷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看到了孩子们求知若渴的小脸,看到了孩子们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雄心壮志,也看到了孩子们对党的崇拜与向往,我感到非常幸福——这种幸福是任何物质上的满足都无法带来的。我也渐渐明白,自己之前的想法是片面的,我所面对的是一群有血有肉的、激扬个性的孩子,而不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学习机器。孩子们就像一棵棵茁壮的小树苗,需要我们去浇灌、去呵护。我用什么样的水浇灌他们、用什么样的养料滋润他们,都影响着小树苗们是否能够健康成长。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严格把关,悉心培养,用自身扎实的学识去熏陶孩子们,用自身坚定的理想信念去引领孩子们,让孩子们最终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那么,我应怎么做,才能真正达成教育理想,向自己、向人民、向第二个必将灿烂的百年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我相信,当代无数辛勤的教育工作者们也在寻找答案。除了自身不断努力外,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有幸依托于这个伟大的时代,全体教育人的梦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我们更要坚持立德树人导向,为教育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贡献全部力量。
2035年,我国将“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这不仅意味着我们全体教育人要共谋发展、共创未来,更是向我们发出了一个信号:从现在到2035年,随着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与大力支持,我国教育事业必将迈入全新的境界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趋势下,我的教育理想一定能实现!我们所有“赶考人”的教育理想一定能实现!
虽然跟先辈们不朽的功绩相比,我所做的事情微不足道,然而,能够在这张壮丽答卷上,留下一点点微小的墨痕,我就深感荣幸和满足了。我愿永远奋斗在教育第一线,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人才。我也相信,有无数个像我一样的人,愿意用一生去书写第二个百年的伟大篇章,以优异成绩向第二个百年献礼!
赶考路上有我优秀征文 篇2
“赶考”曾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专有名词,承载了无数寒窗学子的人生抱负和梦想,而今天,更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和意义,作为2023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赶考”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不畏艰险、浴血奋战,在探索中铸就辉煌、在拼搏中开创未来的奋斗历程。
1949年,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赶考命题,号召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指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2023年在香山革命纪念馆再次提到“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2023年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总书记又一次强调:“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谆谆之心,日月可鉴;“赶考”之路,任重道远。
新的时代,新的梦想,在总书记期盼的目光中,我们该如何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呢?
再有一个月,就是全国万千莘莘学子“赶考”的日子,他们即将开启人生崭新的篇章,正是最美好的年华,充满着绚丽的色彩,而我们全体党员干部也要面临新的“赶考”,二十大即将到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招手,千年企盼,今朝圆梦,我们又应该怎样努力答卷呢?
一、坚定信念、碧血丹青,做对党忠诚的“赶考人”。“天下之德,莫大于忠”,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无数优秀儿女以“碧血丹青”的精神挺身而出,“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如战争年代的冷云、董存瑞、刘胡兰;建设时期的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等,一个个光辉的形象,一个个闪耀的名字,他们并不是大人物,就是我们身边普通大众中的一员,却用血肉之躯践行了对党的赤胆忠心,深深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因为英雄们的负重前行,我们享受着静好岁月,还有什么理由不对党忠诚,为国尽忠?
二、珍惜时光、风雨兼程,做坚毅勇敢的“赶考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历史只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说的那样:“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我们不惧风雨,也不畏险阻”。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不断涌现的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党员干部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对待工作,追寻着英雄的足迹,观大势、怀大局、立大志,心怀百姓,情系苍生,用奋斗之路书写无悔人生。
三、脚踏实地、奋发有为,做一心为民的“赶考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回首过往,共产党人一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春华秋实,成就一次次的辉煌,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春天的故事”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如今又踏上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赶考之路,红色的基因在传承,红色的血脉在沸腾,强则盛,弱则衰,我们深深知道,这一切的成就都是为了人民的安居乐业,没有国,哪有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向9500多万名学员发出了“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的呼吁,发改委作为经济综合管理部门,肩负着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更应该始终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全面铺开之年,也是加快推进高质量建设“五个渑池”关键之年,更要立足渑池实际,行稳致远,在项目建设、产业转型、节能减排、营商环境、诚信建设,民生实事等方面聚力推进,以高质量的服务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同时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改革、发展、创新为动力,以“五个渑池”建设为中心,全力推动发改事业再上新台阶。
四、洁清自矢、克己自律,做清正廉洁的“赶考人”。“公生明,廉生威”,一个政党最难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廉洁奉公,就是保持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公而忘私的光荣传统,从不以功臣自居,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贪图享受,守纪律、讲规矩,生动体现了共产党人应有的道德风范”,很多事例证明,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把“修身”放在首位,就是要告诉我们,只有思想上坚定了,行动上才会由内而外的自律,进而才能有所作为,行之长远,否则迟早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百年来,赶考精神一脉相承,薪火相传,正是有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怕险阻,接力前行,才有了今天崭新的时代,我们不能忘记昨天的苦难岁月,更要牢记今天的使命担当,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才能答好考卷,赢得人民满意,开创新的历史伟业!
赶考路上,我们一直都在。
赶考路上有我优秀征文 篇3
最近,市院李xx检察长一行来内黄进行了一次检察听证,效果很好。不由得想起前年去山东省的那次检察听证。
说起山东郓城,相信大家都会想起梁山好汉。是的,郓城是“中国好汉之乡”,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晁盖、宋江都是郓城人。因为一次跨省检察听证,我跟着焦检、市院领导在郓城搞了个夜间寻人游记。
2023年,我院受理了被害人张某的司法救助申请,张某系一起过失致人死亡案中被害人的妻子,山东郓城人。被害人是退伍军人,上有老,下有小,父母70多了,还有残疾,3个孩子都未成年。一大家子人就靠张某在纺织厂和种点儿地,可以说,不是一般的困难。我院迅速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为方便张某,豫鲁两地检察机关相互协作配合,决定12月15日在张某居住地山东省郓城县检察院召开司法救助公开听证会。
我们赶到郓城,和当地检察机关协调好了检察听证的事情,布置好场地,将吃和住安顿好之后,焦检安排去和张某见见面,实地了解其家庭情况。郓城检察院的车在前,我和段主任、晓亮在第二辆车上,军峰开着车;焦检、政法委黄书记、姜检在最后一辆车上。
一面走,段主任就跟张某联系,想让其发位置过来。
一联系,坏了,电话通,没人接。再打,还是没人接。发微信,也没有回。来之前都说好的事儿,怎么好好的又不接了。我们赶快和郓城检察院的付主任联系,让人家和张某所在地的乡村干部取得联系,先接乡干部,再让乡干部联系村干部。我们也赶快百度张某家位置。路程倒是不远,但都是乡间路,不好走。
一面打电话、微信联系,一面开车走,大约半个多小时,来到村头起。村干部说,我拿个手电筒,在村口路上等你们。付主任说,好,你晃晃。夜色中,真看到有一束光。我们几个人相视一笑,好家伙,对上暗号了。就朝着灯光开去,接上了村干部。
原先焦检安排让买点鸡蛋、奶啊之类的,看看人家的老人。一路上光想着联系人了,也没找到超市之类的。现在进了村,我就问村干部,哪儿有超市,买点儿东西。村干部就领我们到了一个新安置小区里面一个超市。我和晓亮就下了车进超市买东西。从超市物品看,这个地方经济条件应该一般。鸡蛋是有,成件的奶就两三箱,考虑到张某家里有小孩,想弄一箱方便面,结果没有成箱的。
我们一行步行进到张某家里,张某的公婆在家。家里条件确实很困难,街门破败得很,院子里杂物胡乱堆放着,没有灯。我们用手机上的灯光照着,走进了屋。但屋里就进不去人,下不去脚,没有一点暖气儿。看到这些,大家心情都不好受。我们和村里干部赶快收拾一下,让张某的公公坐到仅有的沙发上,焦检和黄书记弄了个小板凳坐着。他和老人拉了会家常,但老人身体不好,交流起来不顺当,有时一个意思得说俩三次才行。张某的婆婆行动还便利些,但只知道张某在线厂上班,哪个线厂却说不清。这时,村干部说,本村有个张某的姐姐,我们去问问吧。
辞别老人,来到张某的姐姐家,人家已经上门休息了。村干部打了一通电话,叫开了门,简单说了下情况。张某姐姐也说不清在哪个线厂,又和张某的妹妹打了个电话。电话那头,张某的妹妹说知道具体地点儿,但电话里说不清,我带你们去吧。张某的姐夫就说,你跟人家坐车先走,别耽误事儿,一会儿我骑电动车去接你。
我们开车拉上张某姐姐沿着乡间小路跑到一个镇上,等了大约20分钟,一个女的骑着一个电动车来了,让我们跟着她走。拐了几个路口,来到张某上班的线厂,最终找到了张某。最后,张某的父亲也来了。
我们几个人说,办一个检察听证,认识了一圈人,真全面,真深入啊。
后续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检察听证会开得很成功。其中一个听证员当场表示要发动企业员工捐款,后来人家捐助2万元,又送了米面油等慰问品。司法救助款按5万拨付。当地政府依据规定为张某家落实相关政策。张某家的困难得到极大缓解。捐款的企业家曾发回来一张和张某家孩子的合影,孩子们笑得很灿烂,很阳光,足以驱散一切秋风冬雨。
想想当时的情形,一个是有点懵,都是乡间小路,七拐八拐,转得头晕。另一个是冷,真冷。一下车,都把外套捂紧,一个劲跳着脚。第三个就是觉得值。通过一晚上奔走,全面摸清了情况,为检察听证成功召开奠定坚实基础,尽微薄之力真心地帮老百姓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值。
干,远比说重要。
再后来,我们接着干起来,“三抓三促”高质量推进检察听证工作获评全市政法系统2023年度十大亮点工作,最高检、省院、市院等层层转发,检察日报显著版面刊发。
我们接着干起来,派驻检察监督实质化工作模式从全省100多个重大品牌项目中杀出一条血路,经过海选、初评等环节,最终进军全省前十五名。
我们接着干起来,我院连续三年全省、全市先进,总分及业务分全市第一,夯实全市第一方阵根基。现在,上级院领导检查调研工作、收集经验材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我们内黄!
我们接着干起来,精品案例、工作亮点、先进典型、指导性案例,以前我们想到的、没想到的,现在一个个地都有了,一项项曾经的空白,都被大家涂写得灿烂辉煌。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澎湃激情、磅礴之力鼓舞着我们,在构筑美丽中国梦征程上,有你,有我。让我们,干起来!
赶考路上有我优秀征文 篇4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播下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承载着中国梦的宇宙飞船,在这百年中,我们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
忆往昔峥嵘岁月,数不尽的酸痛历史。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的革命道路,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创造了人间奇迹。然而党的发展道路从不平坦。革命战争年代,无数英雄抛头颅、洒热血,虽九死而其犹未悔。在大别山,就有两百万人参军参战,近百万人英勇牺牲,当时仅有百万人口的信阳就有30万人为革命英勇捐躯,用鲜血和生命创造出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铸就了彪炳千秋的大别山精神,体现了革命者坚定信念、永跟党走的政治品格。
“25年军旅生涯,父亲身经百战,七次负伤;他曾三次过草地、爬雪山;曾随西路军在河西走廊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曾身负重伤,一个人死里逃生,辗转几千里,历经千难万险,寻找党组织……”
大别山百岁老红军罗明榜的儿子罗传德面对采访向大家缓缓讲述了父亲“一个人东征、寻找党组织”的故事。
罗明榜是信阳新县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6年8月,红四方面军经历三过草地、两越雪山的艰苦征程,冲破敌人围追堵截,在甘肃会宁与中央红军第二次会师。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在西北地区围歼红军主力的企图,中央决定组织一支部队夺取宁夏,巩固和扩大西北根据地并借此打通国际路线。这支部队便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罗明榜被编入总部警卫团,渡过黄河向西挺进,等在他们前面的是一个十分凶恶的敌人,他们便是统治甘肃、青海的反动军阀马步青和马步芳。马家军有18万人,正规骑兵3万余人,民团武装十多万人。在无根据地依托又无兵员、弹药补充的情况下,西路军孤军奋战,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歼敌两万多人,但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1937年2月底,红军到达了河西走廊通往祁连山的一个山口——梨园口,马家军的骑兵蜂拥而至再次包围了红军。三千多缺少弹药的红军战士阻击了三万多马家军的骑兵,战斗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战前动员的时候,每位战士都做了牺牲的准备。总部把准备带到苏联去的银元分发给了战士们,告诉大家,阻击任务完成后,只要还活着,突围出去向东走,到延安,去找党,找红军……
梨园口一战,警卫团仅剩百余人,罗明榜所在的三连只剩他和通信员,突围时几次被冲散,最后只有政委等几个人一起冲出重围。他们白天躲进深山,夜晚靠的是星星辨别方向艰难地向东走去,行至古浪城附近,天降大雪,他们被土匪包围,土匪喊着“抓红军到马家换大洋”往上冲,罗明榜为掩护首长和战友撤离,只身引开土匪。从此他孤身一人,靠乞讨独自向东走。开始了一个人的“东征”。
在寻找党组织的艰难路途中,他曾三次被抓壮丁,并三次脱逃。一次,当他听到红军已改编为八路军并在西安设有办事处,几经周折跑到西安,在打听八路军办事处所在地时,被在西安征兵的国民党军九十七师便衣抓住,被送到兰州当兵。罗明榜十分焦急,跑了一年多才到西安,一下又被送到兰州,这一年的路算是白跑了。不久,日本鬼子进潼关,西安吃紧。九十七师被急调长武设防,在这里罗明榜遇到了通信员石头,利用营长过生日的时机,在石头的掩护下,罗明榜跑到了铁丝网设置的围栏边。国民党的部队为防止有人逃跑,在架设铁丝网时,在正下方挖了一条沟,放上木筒子,罗明榜硬是将木筒子上的土全部扒光,将木筒子翻起来,才从铁丝网下钻出去。
1939年2月,罗明榜历时两年多,行程三千余里,只身一人,完成了一个人的“东征”,回到延安,回到党的怀抱。
面对革命暂时的、局部的失败,他从不彷徨、从不犹豫、从不动摇和变节,即使在被敌人抓捕,严密看管,逃跑就有可能被枪毙的极其危险的情况下,他依然冒险出逃,靠着坚定理想信念的支撑,信守着永跟党走、入党时“死不叛党”的誓言,历经千难万险,寻找党,寻找组织,寻找部队。
正是由于无数罗明榜这样的革命先辈们的坚守信念、永跟党走,才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才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回望过去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党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光辉历程。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作为老区的青年党员,我们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继续发扬老区精神、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斗志、永跟党走的坚定决心,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把革命老区建设的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嘱托,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塑造“美好生活看信阳”的品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斗。
赶考路上有我优秀征文 篇5
有人说,青春是绚烂多彩的花季;有人说青春是流泪时的微笑;也有人说,青春是一坛醇厚的酒、一束明艳的花……在这个盛世里,时代的馈赠、个人的探索,汇聚成青春的蓬勃、生命的丰盛。在人生这个大考场上,青春的我们意气风发,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着为梦想奋斗的决心和勇气,用理性奠定青春的基石,张扬出独属于我们的美丽个性。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古语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十四年前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我并没有那么深刻的感触。那时的自己,在重复却又充实的岁月中夙兴夜寐、奋笔疾书,踏上高考这座独木桥,在“千军万马”的“厮杀”中找寻自己的出路。如今回首过去十余载,竟发现自己的人生路有一番别样的风采:有过刻骨铭心的失利,也有过放手一博的精彩;有过骄兵必败的警示,也有过无谓得失的淡然。时间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好的坏的,都是风景。不管路途之上风景如何,换个角度,总能在过往的人生旅途中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变化。所谓成长就是在不断的经历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这一路上,我始终明白要想有所收获,就要坚持原则,不忘初心,用自己十二分的努力,去拼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也渐渐地真正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涵义——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应对未来不可预知的挑战。
身着素衣,心有锦缎
22岁,我回到了家乡,与从小成长的角色不同,这次是工作。还记得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的紧张与羞涩,还记得工作中接踵而来的困惑和烦忧,包括因为课上得糟糕而沮丧、受到家长的误解而委屈、学生的淘气而气馁,特别是学生不肯学、学不好时,我常常会手足无措,失去信心。经过岁月的沉淀和洗礼,从容和幸福是自己从教十年最大的收获了。在每一个与孩子为伍的日子里,我都感受着幸福的喜悦,心中总是装着满满的感动。
最近原来教过的几个男孩子晚上总喜欢跟我视频。视频一接通,他们却都又不敢对着屏幕,只听得对面的哈哈笑声,含羞的几个人却又一起齐声对着屏幕说:老师,我们想你了。这让我想起原来这几个孩子上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上课的时候我一件衣服袖口上装饰的珠子掉落在讲台和黑板里面的缝隙里了,下课后我看了看也不容易弄出来就说不要了然后径直回了办公室,过了一会这几个小男孩气喘吁吁的跑到办公室,居然把那颗珠子放在我的桌子上,我惊讶地问,你们怎么弄出来的?他们却又边笑边含羞地说,我们几个人合力把那个讲台抬动了挪了挪(讲台是可以挪动的那种木制长方体,很重,然后用扫把扒出来了,那一瞬间,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被这些孩子们深深触动了。到现在带的已是第五届孩子了,每一届孩子里总会有一些孩子的举动温暖着我。在寄宿学校带的一年级孩子在吃过晚餐回教室的路上会过来牵着我的手说,老师像妈妈;休完婚假回来学生送上来的亲自折叠的满满一大盒的星星;孕晚期去二楼上课孩子们老远看见就会匆匆跑过来接过手里的课本和水杯;现在的这些小可爱总会说一些俏皮温暖的话逗我开心,还会在某个降温的早晨问我穿得冷不冷。孩子们的真挚,热烈,应该是教育路上最美的风景了吧。
身着素衣,心有锦缎。不忘初心,怀揣美好。
多难兴邦,共克时艰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的城市再次按下了暂停键,原本该正常返校的我们却只能足不出户,静待疫散。然而我们总会被一群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总有人逆着万千车流,选择默默坚守岗位,他们勇担责任的同时也撑起了万家团圆、灯火通明。在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白衣逆行者毅然选择奔赴最前线,以血肉之躯为你我撑起生命的屏障。这些最美逆行者们因为高尚的人格与坚韧的性情,使生命璀璨不凡。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并非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无数逆行者们在和默默支持他们的人并肩作战。他们是暴风雨中的海燕,是不改颜色的孤星。
身为一名青年教师,疫情虽然阻止了上课的脚步,却挡不住我们和学生的距离,停课是对生命的保护,不停的努力是对梦想的追求。为了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在疫情防控期间学子居家学习的良好状态,内黄县第六实验小学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积极响应,统筹安排,按照“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的原则,实施全学科教学,关注每一位学生。
疫情无情,网课有爱。面对一场特殊的考试,有的教师选择逆行而上成为最美志愿者,有的教师选择坚守岗位,无私奉献。为了让学生不掉队,学校和老师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担当。教师认真授课,学生认真思考,即使不能面对面,也能架起学习的桥梁。我们的学生没有因为停课暂停下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梦想的追求。
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也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过去的我,毅然决然地选择教育事业;如今的我,坚定不移地选择教育事业;今后的我,会一如既往地选择教育事业。也许未来还有很多不可预知的挑战在等待着我,但我相信未来之路一定会越来越明亮开阔。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行百里者半九十行至终点相当不易,也正因如此,才让坚持到底的人显得更为可贵。我们始终怀着初心勇敢前行,便能如火炬照彻黑暗,在平凡的生活中,一步步走向梦想的远方。
守初心诚至金开,敢追梦奔赴山海。在时代的考场上,我们是永远的答卷人。筑梦岁月,砥砺前行。
赶考路上有我优秀征文 篇6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是谁为了祖国的希望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流下了智慧的足迹;在硝烟滚滚的战争中,是谁为了祖国美好的未来,英勇杀敌,留下了鲜血的足迹;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建设中,是谁为了祖国的繁荣、强大,不断努力前进,流下了奋斗的足迹!是谁?是他们:汉武大帝、唐宗宋祖……是他们:刘胡兰、黄继光……是他们:毛泽东、孔繁森……不光是他们,更有那些辛勤的劳动者们,他们无私地做出了自己的奉献。其实,是他们创造了中华之崛起!留下了深刻而伟大的足迹。全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如今我们美好的生活,富裕的社会,畅通的经济!
在如今的生活中,我们又留下了怎样的足迹?
有些人遇到困难则“望而却步”或“半途而废”。有些人可以顺利地走完人生的路,即使遇到坎坷泥泞也可以跌倒了再爬起来。而有些人则正与这相反!
比起战争我们是不是更幸运?比起过去,我们是不是更幸福?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去珍惜现在,去创造未来。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继承革命先烈的精神,留下自己“伟大”的足迹。每当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他们的身影……
记得伟大领袖毛泽东曾说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是啊,是革命烈士们用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热血、他们的生命为我们创造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我坚信,虽然他们的身体已死,但他们的精神却依旧存在!我坚信,即便是在和谐的现在,我们依旧可以找到他们留下的“红色足迹”!
张丽莉老师的事迹感人肺腑。在生死一线之际,她完全没有考虑自己的人身安危,而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将学生推开,确保了学生的生命安全,彰显了一位人民教师无私、伟大的品格。这样的老师,足以成为共和国人民教师的代表。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
她在生死考验关头,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用爱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用生命诠释了师爱的真谛。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我想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他们便是革命烈士精神的体现,他们留下的足迹就是我们要寻找“红色足迹”!
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哺育了幼小的树苗;老师就像一枝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老师又像默默无闻的春蚕,吐尽了最后一根丝……
在这个发展迅猛、竞争激烈的时代,奋斗者能追赶进步大潮,能彰盈异彩。奋斗者的号角已被吹响,这是奋斗者的时代。
于个人而言,奋斗为梦想助力,为成功助跑;于社会而言,奋斗增添社会正能量,使社会朝气蓬勃向前跑。奋斗的号角是历史的必然结果,是社会选择的结果。奋斗者能够在奋斗中充实自己,砥砺前行,能够收获更多惊喜。以自己的方式奋斗着,守护祖国山河。奋斗者们不畏艰难,奉献时间与汗水,铸就自己的人生。这是奋斗者的时代,只有奋斗者才会被铭记。
对于国家也是如此,国家实力的崛起,民族的伟大复兴,都与奋斗者息息相关,与国家的奋斗紧密相连。今天中国所取得的种种成就,有哪个不是奋斗搏来的?从高铁到墨子号,从移动支付到共享经济,从5G到天眼建设,中国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中国也在以超凡的毅力奋斗。中国作为世界的“奋斗者”,正在努力加快步伐,稳中求进,显示大国风范。
奋斗者是国家前行的驱动力,国家为奋斗者铺就未来。为了实现个人的梦想,民族的梦想,奋斗的号角已被吹响,新时代召唤着每个奋斗者来发光发热。这是美好先进的时代,这更是属于奋斗者的时代。
忆四十年惊涛骇浪,九万里风鹏正举。以梦为帆,以奋斗为桨,扬起风帆,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敢为人先,乐于奋斗。“何须浅碧深绿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不同的岗位上闪耀着奋斗的灿烂光辉。量子研究者潘建伟,经济体制的改革者林毅夫,数日地潜心钻研,他们,奉行的是敢为人先,奋斗不息的信仰。以奋斗为桨,驰骋于自己人生的大海中,时而顺风顺水,时而逆流而上,就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敢做,敢想,这才是勇者的气概”。
“这些年,我最大的感触是天更蓝、水更清、城市更美丽、人们更文明了。”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肉眼可见”。
“城市文明就在每一个市民的举手投足之间,在日常过马路、不乱扔垃圾、戴好口罩、保持一米线距离、实行分餐制的文明习惯之间。”他最大的感触是,在大街上几乎听不到机动车的鸣笛声,司机主动礼让行人;行人过马路走斑马线,主动遵守交通规则。“有次我看到有人问路,一个热心大哥不但指路,还带那人走过去,这就是这座城的‘温度’。”
“出了家门,就是公园。这种润物无声的改变让我更有幸福感。”“以前这边黑灯瞎火,没有人气。现在闲暇之余,在随处可见的各种公园健身、散步成为我们居民生活的新常态。”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市民才能享受到文明创建的成果。
怀揣梦想,以奋斗为桨,梦想人人都有,可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惊涛拍岸中匆匆返回,实在不是一名合格的航行者。没有经历过风雨,怎能见彩虹?在岩峭绝壁处,舟不渡人可自渡,以梦想为帆,奋斗为桨,必将冲破黑暗,迎来黎明。
赶考路上有我优秀征文 篇7
时代是出卷人。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全新的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渑池人民对教育有了新的向往、新的追求。他们渴望有更宽敞的教室、更宽阔的操场、更快捷的教学硬件、更优秀的教师队伍——这些,都是渑池人民对优质教育的向往。
如何实现城乡教育均衡?
如何破解农村教育发展瓶颈?
如何实现在“双减”背景下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如何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
一个个时代之问,一个个时代之题,摆在每一个渑池教育人的面前,不容回避,不容彷徨,不容退却,不容犹豫,因为这是时代的答卷,它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只能直面,只能勇敢,只能进取,只能解答。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时代考卷常出常新。面对新时代的答卷,面对二十一世纪的答卷,面对全球教育信息化、革命化的答卷,面对全新风貌的受教育者,我们渑池的教育者应该以只争朝夕的气概,挥动手中心中的彩笔,去绘最新最美的图画,去谱最新最美的乐章,去答最新最优的答卷。
二
隆冬季节,风凛冽,昨夜小雪。驾摩托,风驰电掣,倍道不歇。两畔衰草黄似火,一轮残月白如雪。听朔风,正萧萧劲吹,枯枝裂。
衣虽单,身不觉;手虽僵,心犹热。一腔血,壮我书生本色。胸怀信仰渡雄关,肩负责任跨栏铁。待明朝,桃李芬芳日,放声歌。
这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师填写的《满江红冬晨赴校》,它是四千余名渑池教师——渑池教育答卷人的写照,在这些答卷人中,有:
——“立志为乡邻,立志铸师魂”用39年的坚守,丈量山里娃求学路的渑池县段村乡百灵学校的教师代水周;
——“默默奋战在抗疫一线”用方向盘上直播课,撑起学生求知殿堂的渑池县洪阳镇初级中学的特岗教师段琼;
——“用青春书写渑池韶幼最动人的风景”点燃孩子求知之梦的渑池县仰韶幼儿园教师张慧芳;
——“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令一位血液病患者获得新生”重新站起来的渑池县高级中学教师张振华;
——“涓涓细流,大爱无疆”用无私的爱给予孩子们最大感知的渑池县特殊教育学校全体教师;
——“六朵金花撑起山区教育一片天”团结一心、克服困难、彼此激励,奋勇向前的南村学校六名女教师;
……
厚重的仰韶文化,蕴育了优秀的渑池教育答卷人;
众多的模范教师,装点了璀璨的渑池教育星空天。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们在勇毅前行;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他们在用诚心爱心恒心在回答最新的时代答卷。
三
天地之间有杆秤,这秤砣是老百姓,民谣亦如此讲。
渑池教育事业的评价权在谁?渑池教育人的答卷要谁来阅?要37万渑池人民来评判,他们是真正的阅卷人。
我们渑池教育人要把他们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教育得失的根本标准。
于是:
——我们切实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让乡村孩子受到和城区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努力让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我们切实推进农村“改薄”工程,让教育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的农村家庭,农村孩子;
——我们认真贯彻农村学生“两免一补”和精准脱贫政策,让每一个贫寒学子有书念、有学上;
——我们俯下身子搞好调研,切实解决城乡务工人员子弟的“入学难、入学贵”问题;
……
勤勉谨慎,万事可为。态度决定成败。我们教育人近几年答出了优秀的成绩。渑池人民在教育方面的收获感和幸福感日益增加,赢得了渑池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四
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有诗云: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们过去的成就是辉煌的,但我们的渑池教育人的赶考之路会更长,更伟大,更艰苦,这就需要我们渑池教育人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积极进取,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要有“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自觉,要有“大雁高飞头雁领”的担当,要有“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拼劲,锐意进取、笃定前行,在新时代的答卷上书写新奇迹,创造新辉煌;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勇毅笃行,创造荣光!
赶考路上有我优秀征文 篇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从西柏坡出发的“赶考”,告诫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一重要论述,既向全党发出了继续“赶考”的动员令,又赋予了“赶考”新的时代内涵,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不禁回想起了自己的赶考之路。
第一次赶考
我人生的第一次赶考,是在1991年6月30日奔赴县城参加中招考试。那是我十几年来第一次乘坐大巴、第一次到渑池县城,参加我人生道路上至关重要的考试。
记得那天特别热,我们几十个人挤在一辆大巴车上,汗湿的衣服贴在身上,空气中弥漫着混浊的汗酸味。书包里没有水壶,没有零食,没有换洗衣服,只有几本快要翻烂的书和笔记,但大家心中却是莫名的亢奋——为即将到来的中招考试,为第一次进县城的好奇。
一路欢声笑语。
进入县城,从平板桥车站下车,我们顺着仰韶大街向西步行去渑池招待所(即现在的渑池宾馆)。第一次见到如此宽广的柏油马路,许多同学激动得连路都走不稳了!
路过仰韶广场,发现那里热闹非凡,一大群学生排着队伍在敲锣打鼓!我们惊得张大嘴巴:县城的孩子也太太幸福了吧?不走泥泞路、不用干农活,还天天有人带着玩!和他们相比,我们这群农村孩子个个都像叫花子。
进入渑池招待所,我们这群农村孩子更显得灰土土脸。按照惯例,校长要集中开一次考前动员会,地点就在同学们住的最大一个房间里。至于多大已记不清,好像放有二十几张床。看着洁净的白被子白枕头白床单,我们生怕弄脏了洗不干净,所以都站在床边听校长讲第二天考试注意事项。当时有一个同学的嫂子就在招待所上班,给她安排了双人间,引得大家羡慕不已。而我当时的条件,连大房间的通铺也住不起,跟随着姐姐去她打工的服装加工店借宿。好在我成绩优异,对考试充满希望,内心没有丝毫自卑。
中招考试安排在7月1日和7月2日两天。我们报考中师中专的同学在实验小学考点,隔壁就是县委大院。第一场考语文,印象最深刻的是作文《生日》,我写了自以为满意的文章,全然没联想到隔壁县委大院鼓乐齐鸣为哪般!上午考试结束,从带队的语文老师手里拿过书包,一行人激动地讨论着考题,老师问我们作文是否写到党的生日?我顿时懵了!那一刻,才发现自己多么的浅薄无知,简直就是那只坐井观天的小青蛙!沮丧之余,更加坚定了通过考试改变自身命运的信念。所以,接下来的几场考试,我丝毫不敢大意。
那一年,我考上了梦寐以求的豫西师范。
职业生涯,与考相伴
师范毕业,我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教师,从此与考结缘。
无论何时何地,校园生活都离不开考试这个亘古不变的主题。因此,孩子们的各类考试自不必说,身为教育队伍主力军的教师,与考试更是不离不弃。
进入工作岗位,曾经引以为豪的师范毕业证不再耀眼,与大专学历的同事站在一起已相形见绌。于是在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我又开启了赶考之路——参加自学考试。白天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夜晚灯下苦读自学教材。那时的我们,好似开展竞赛一般,业余时间鲜少娱乐,都在刻苦学习,资料笔记互相借阅,遇到难题共同探讨。临到考试前几天,个个争分夺秒、挑灯夜战。
自学考试安排在每年的4月下旬和10月下旬,地点在三门峡市区各学校。深处偏远山区的我们,需要提前一天请假,乘车前往市区赶考。
我们先一早坐车到县城教体局附近下车,去成教股取考场座次条,再一起乘坐洛阳—三门峡的大巴,中午能赶到到市里。再花几角钱乘坐公交到市百货楼附近下车寻找宾馆。等安顿下来,早人困马乏,饥肠辘辘。有工资傍身,出去吃个便饭,回到宾馆继续临阵磨枪。等到了考点,放眼望去,好多熟悉的面孔!昔日的师范同窗,在此不期而遇。老友相聚,又是一番互相勉励。
就这样一边工作,一边复习考试,历时三年,我拿到了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证书。
有位同事更是废寝忘食,只用两年就考完了所有课程,令人佩服至极。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给学生一滴水,教师最少得有一桶水甚至一缸水。为永葆教育青春,不再年轻的我,还在不断地参加考试:
诸如计算机应用考试、学科能力考试、班主任业务能力考试,以及与时俱进的各类培训考试等等。可以说,考试,伴随着我职业生涯每一天!
赶考,永远在路上
跨越新时代,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界定更加宽泛,学生们的考试不再局限于文化课,扩大到综合素质考核。学校的工作重点也随之调整,教师作为教育直接实施者,思想认识和工作方法都需要改进和提高,因此,老师也需要不断学习,迎考而上。
近年来,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身为一名基层教师,深感个人力量之渺小,不能为国分忧。惭愧之余,唯有努力提升工作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把灾难当教材,教书,育人。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秉承“停课不停学”原则,认真学习网络直播技术,积极备课上课,同时做好孩子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干好分内事,不给社会添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文化自信。如何建立文化自信,我个人觉得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我们,基础教育战线的一分子,责无旁贷!
双减政策已落地,教育改革正当时。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成为一名令社会满意、家长放心的人民教师,需要我们不断进取,继续赶考!
赶考路上,你我共勉!
赶考路上有我优秀征文 篇9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在启程之前,毛主席在讲话中说道:“今天是我们进京赶考的日子,不能退回来,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希望我们都能考出一个好成绩。”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在一百年的光辉历程中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凡是过去,皆为序章。”现在,我们党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只有始终坚持不懈奋斗,才能续写新的辉煌,交出一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优异答卷。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要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心之所善,虽死未悔。对党的忠诚从哪里来?最根本的是来自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坚定,绝对忠诚才能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信仰、信念、信心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压舱石”。人无信仰没有精神,人无信念没有力量。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党的五大产生的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十名中央监委委员、候补委员在血雨腥风的斗争中,在生死考验的抉择前,没有一名叛徒,其中八人在数年内相继牺牲,用生命诠释了对信仰的忠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初心的第一要义就是坚持对党的忠诚。忠于组织和人民是党员干部的实践品格和精神气质。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牢固树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念,坚定政治立场,坚守理想追求,忠于党和人民,忠于党的事业,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朝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提供不竭动力。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要践行初心使命,永葆亲民爱民的公仆情怀。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干部楷模焦裕禄曾冒着风雪,忍着剧烈的肝痛,一连走访了九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群众。当他来到梁孙庄梁俊才的家里,老大爷卧床不起,老大娘双目失明。老大爷问:“你是谁呀?大雪天来干啥?”焦裕禄同志说:“我是您的儿子,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的。”老大爷感动得热泪盈眶。眼睛失明的老大娘颤抖着双手,上上下下摸着焦裕禄,连声说“让我看看共产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之所以深受人民群众爱戴,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始终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在于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弘扬和传承好焦裕禄精神,深怀爱民之心,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奋斗。特别是在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更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换取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要恪守职责担当,永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发出伟大号召,“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振聋发聩,时刻警醒和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在赶考路上不畏艰险、一往无前。去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实地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和红旗渠标志性工程青年洞,观看了红旗渠精神的有关纪录片和情景剧,接受了红旗渠精神的深刻洗礼和熏陶。当年红旗渠开工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国际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对我封锁、制裁。林县人民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毅然上马红旗渠项目,“流自己的汗,干自己的事”,充分体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气概。红旗渠建设中,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群众按受益面积出工,自备工具,自带口粮,石灰自己烧,水泥自己造,节约每一分钱。整个红旗渠建设总投资6865万多元,其中国家资助1025万多元,仅占总投资的14。94%。正是这种勇于吃大苦、耐大劳,不畏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支撑了整个红旗渠建设始终。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越是要发展越是要奋斗的紧迫感、压力感、使命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始终牢记“两个务必”,主动接过先辈艰苦奋斗的接力棒,传承谦虚谨慎、自强不息的优良作风,永葆奋发有为、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
赶考路上有我优秀征文 篇10
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启程前往北京时,毛泽东主席提出了“进京赶考”的重大命题,自此,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202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同当地党员干部群众座谈时郑重表示:“‘考试’仍在继续,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呼应新时代历史使命,指明新时代前进方向,催人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奋力奔跑。
坚定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政治本色,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必须要修好的终身课题。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信仰之基、精神之钙、思想之舵,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从浴血奋战的长征到烽烟四起的抗战,从新中国的建设探索到新时代的改革攻坚,从国家发展的事业到民族复兴的伟业,党百年赶考路上的历史经验科学阐释了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彰显体现了坚定理想信念诞生的无坚不摧的力量,深刻揭示了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所在,必将激励广大党员常修常炼理想信念这个终身课题,真正做到信一辈子、做一辈子、守一辈子。
坚定理想信念,是勿忘昨天、珍惜今天,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时代赶考路的根本途径。2023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诗,来分别概括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寥寥数语,勾勒出中华儿女在苦难中不断奋起抗争、奋发觉醒再创辉煌的壮阔历史,彰显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的坚强意志与拼搏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人不怕牺牲、为国为民的政治品格和理想信念。知耻而后勇,明史而励今。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已成历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完成,我们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责任,持续努力、奋发有为,不断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中取得更高分。
坚定理想信念,是走在新时代赶考路上攻坚克难、破除顽瘴痼疾、交出优异答卷的制胜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内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从根源上说都是思想上的问题。从延安整风运动以来,我们党开展历次集中性教育活动,都是以思想教育打头。”现阶段,我们长期处于和平时期,祖国的强大庇护着我们不再饱经战乱,党的光辉照耀到了每一处角落,但我们党的肌体仍然时刻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和“四风问题”的不断侵蚀。坚定理想信念依然是我们永葆“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是“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顽强精神,是防腐拒变的“天然免疫力”。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廓清思想迷雾,练就一双政治慧眼,才能历经千难万险,练就一身过硬本领,才能准确把握时代大势,更好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交出不负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时代历史答卷。
坚定理想信念,是在新时代赶考路上接续奔跑的不竭动力源泉。2023年5月20日,在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永不熄灭。”党的百年峥嵘岁月证明,理想信念始终如火炬般照亮前行的道路,如号角般激荡起永不言败的信心,如榜样般激发出一往无前的磅礴伟力。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指引我们填平道道沟壑、冲破重重迷雾,保护我们党从一艘小小红船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坚定理想信念支撑我们党历经百年苦难辉煌,一次次绝境重生,永葆我们党为民情怀,初心不改。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坚定理想信念将继续推动我们勇于拼搏、善于胜利,不断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局面,持续指引我们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一百年雄关漫道,九万里风鹏正举。经过百年奋斗,我们党交出了人民满意的答卷,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华丽蜕变,谱写出历史铭记的中国篇章。今天,新征程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作为赶考路上的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我将继续保持“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进取之心和“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清廉之心,行动上“勤”与“苦”,精神上“挤”与“钻”,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对“围猎”腐蚀的警觉,勤学苦练、打好基础、愈变愈勇、砥砺奋进,在赶考新征程上留下我们新时代纪检监察人的奋斗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