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内容页

吏于成龙观后感心得体会

2023-12-14 09:25:02互联网心得体会手机版

吏于成龙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1

2023年6月22日,XXX党支部组织公司全体党员领导干部观看了廉政专题片《廉吏于成龙》。

该片塑造出的是一位旷古罕见的清官——于成龙,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曲折动人。主要讲述了清康熙年间,被誉为“天下第一廉吏”的于成龙在担任福建按察使期间勤政廉政、关注民生的故事。

观看廉政专题片有益于公司全体党员干部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自身清正廉洁维护党的良好形象。

在以后的工作中,XXX全体党员领导干部要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意义。在学习思想理论、坚持党的宗旨基础上,我们将继续兢兢业业、身体力行地完成上级组织领导布置的各项工作,努力把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反腐倡廉的思想建设贯穿始终。

吏于成龙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2

中国戏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经过几百年来的传播、发展,戏曲有着深厚的观众基础,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但是到了当代,我们的传统戏剧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戏剧要寻求发展,就必须适应时代特点。于是,京剧电影成为传统戏剧传播、发展的新路径之一。

何谓京剧电影?似乎无法下一个非常完整准确的定义。简单来说,京剧电影就是结合京剧和电影的手法来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的艺术综合体。而京剧和电影的元素和手法该如何取舍,如何相辅相成,这就见仁见智了。

《廉吏于成龙》是我接触的第一部京剧电影,它与我想象中的京剧电影还是有差异的。我以为它会以京剧内容为本质,以电影手法为辅,但我的观影感受却是两者不分主次,甚至感觉更像电影。这或许是因为我对电影更熟悉,又或是我的审美偏差。

在一般的京剧电影中,人物的妆扮都是很符合京剧要求的,比如脸谱、服饰等。而在《廉吏于成龙》中,人物的妆扮丢失了京剧的特色(演员没有勾脸,服饰贴近真实生活)。从这一角度而言,可能会导致“缺少了京剧的韵味”,但另一方面,则更有利于不熟悉京剧的观众直观地感受人物形象。而在电影中,对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的运用还是非常精彩的,出现的时机和具体表现都把握得不错。WeNAndaQUAN.cOm 整理发布

电影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于成龙与康亲王斗酒和于成龙读家书的情境,这两处很好地体现了导演如何结合戏剧和电影的的艺术手法。

斗酒时,导演分别给了于成龙和康亲王长镜头和特写,又有俯拍二人仰头喝酒的镜头、杯子被抛起的镜头等等,这些都是在京剧乃至戏剧中无法突出的细节。又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结尾,于成龙在大榕树下装泥土,以及渐渐远离的背景的镜头是非常明显的一处电影手法。此前的表演均在摄影棚(或舞台)里完成(导演也是有意向观众揭露这一点),到最后却取景于郊外。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京剧和电影的融合,大大扩大了京剧的艺术表现力,把京剧的从单一的舞台视角抽离出来了。

而京剧的表演艺术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因为需要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于成龙读家书的表现方法,明显就是虚实结合,读家书是实,梦见妻子是虚。再结合电影中的其他细节,比如以投影的方式布置场景、突出二胡演奏等等,都是有意在渲染“虚”和“写意”的艺术特征。“虚”和“写意”是京剧电影中必不可少的审美因素,为注重细节和“铺叙”的电影手法增添了美感。

最后,谈一谈在讨论中被提到的该片“没有明显的善恶对比和强烈的戏剧矛盾”的观点。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到:正剧,这个“处在悲剧和喜剧之间的”“戏剧体诗的第三个主要剧种”,“没有多大的根本的重要性”。因为这个剧种中的“主体性不是按喜剧里那种乖戾方式行事,而是充满着重大关系和坚实性格的严肃性,而同时悲剧中的坚定意志和深刻冲突也削弱和刨平到一个程度,”“正剧就是由这种构思方式产生出来的”。

在黑格尔看来,戏剧是冲突的艺术,这种既缺乏悲剧精神也缺少喜剧精神的作品,可能会面临“越出真正戏剧类型而流于散文的危险”。这种“散文”只好以直接的人物描写,取代行动与冲突中所显示的人物的“乖戾式”和“坚定意志”。由于不能在剧场提供悲剧和喜剧所带来的“诗意”,这种寡淡的戏剧文体只好利用“道德教益”打动情感,或者仰仗演员的表演艺术。

《廉吏于成龙》存在黑格尔所批评的“正剧”中的不足。《廉吏于成龙》的高潮应该是于成龙拜见康亲王“为民请命”的部分。然而,该剧的高潮不是建立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之上,而是用谐趣的方式于成龙凭借酒力而请命成功。请命之艰难被斗酒的谐趣置换了,而在后来的表现中也再无尖锐的冲突,只是因两处“误会”:山牛典当的玉镯被勒春误会为赃物,于成龙随身携带的一箱泥土被勒春误会成金银财宝,产生了波折,而这两个误会,几乎成为了于成龙到王府“为民请命”后的主要事件。其次,于成龙受到康亲王的再次刁难,又收到妻子家书时,产生了辞官还乡的念头,也削弱了于成龙的这一人物的典型性。

吏于成龙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3

9月29日,由吕梁青年晋剧院改编的新编历史剧《廉吏于成龙》在吕梁市拉开巡回展演的序幕,感人的剧情和演员们精彩的演技,将于成龙公正无私的人格魅力和清正廉洁的品行操守,演绎得淋漓尽致,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于成龙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出生在吕梁市方山县。他在20多年的宦海生涯中,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奉公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被誉为臣之标准、吏者之师,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他指出:“国家之安危由于人心之得失,而人心之得失在于用人行政,识其顺逆之情”。令今人叹服,为后世楷模。

一个为官者,是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还是贪赃枉法、滥用职权;是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还是纸醉金迷、低级趣味……以什么样的姿态和面貌出现在群众面前,关系政权的声誉和形象,关系民心的凝聚和背离。这不得不说是《廉吏于成龙》给人们重要的“观后感”。

历史剧《廉吏于成龙》的巡演,是大力弘扬廉政文化建设的一种形式,通过文艺表演的方式让廉洁理念扎根心灵!大力倡导这种方式,对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和搞好廉政文化建设,都是十分有意义的。一代廉吏于成龙廉政亲民的品性,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传递着对正气的称颂和美德的褒奖!

吏于成龙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4

几年前曾去吕梁市方山县采风拜谒于成龙故居,故居在来堡村,当时正在故居附近修建于成龙廉政文化园,一排由旧窑洞改造的纪念馆简洁古朴,通过看展览听讲解,对一代廉吏于成龙的史实记载有了更多的了解。官至一品大员,粗布袍褂,青菜稀粥,死后家中连棺材钱都没有,他的清廉能干、凌厉仁慈,一直为后世称道。于成龙后半生的官场之路,足迹遍布广西、四川、湖北、福建、直隶、两江,饱经离乱风雨,心忧天下苍生,后世流传了他大量的清廉传奇故事。康熙皇帝下诏表彰:天下廉吏第一。

朔州市廉政文艺作品展演剧目——右玉道情戏《廉吏于成龙》选取于成龙在福建任按察使期间,顶住压力秉公办案重申“通海案”的事件,表现于成龙的精明多智、廉洁奉公、宽厚仁慈、挺身而出、勇于担当的高洁品格。同时进行了适度演绎,比如和康亲王斗酒比胜负的情节设置,一种具有戏剧色彩的表现,为整个剧情增添了看头。虽为移植剧目,但进行了深入的二度创作,从唱腔到表演融入道情戏的特点,柔婉抒情,起伏跌宕,仿佛在向观众娓娓道来一个感动人心的故事。于成龙身材高大,须发茂密,面如重枣,目光如电,长相十分威武。道情剧团团长王海成很好地把握塑造了这一形象,立于舞台,立于人心,立于天地。

剧目的演出成功证明了小剧种演大戏的实力。于成龙上任福建按察使后,发现前任遗留下来的“海通”案十分复杂,他重新审理案卷,发现关押的几千名罪犯大都是被冤枉的,如果他大笔一挥,几千人头落地,但他时时记着自己的天理良心,怎能草菅人命?于是他决定办一件出格的大事,重新审理。这又谈何容易?请示巡抚,不敢答应,只好请示康亲王,康亲王同样是不答应的。于是斗智斗勇,喝酒比输赢。康亲王的侍从勒春也从中作梗,一口咬定于成龙家有财宝,处处刁难。在此艰难的过程中,于成龙萌生退意,不再留恋功名,又逢山西老家发来书信,妻子生病,于成龙决定回乡。

睡梦中,他和妻子邢氏相见。“十八年两鬓如银霜雪染,十八年只身颠簸多烦忧,儿女们晨占鹊喜盼相见,为妻夕下灯花祷平安,身子可康健,做官难不难”暗沉沉的灯光下,大段唱词直抒胸意,于成龙道出心中无限柔情,“你代夫尽孝奉椿萱,你身染疾病口不言,于成龙欠你一百年,我与你情相系共患难,青山盟白头,誓铭记心间”。这一情节的安排设置让于成龙这个人物瞬间血肉丰满,可亲可信。如是人间烟火儿女亲情,听来动心,看着眼热。最美不过人间真情,对家庭如此,对百姓如此,对子民如此。无奈只能梦中相见,康亲王没有批准于成龙回乡。

于成龙坚持秉公办案,严纪执法,勒春进谗言,说于成龙重申案件无非是想从犯人身上敛财,而且家中还有一箱子金银财宝。康亲王决定亲自前往于成龙家中探个究竟。万万没想到,出现在康亲王眼中的竟是于成龙一贫如洗的家,清寒至极。勒春眼看谗言破灭,猛然从床底下拉出一箱子,断定里面装满钱财。但是箱子打开后,是什么呢,是满满一箱子泥土!

“所到之处,取自百姓脚下山村小路,这是广西罗城的山泥,包含着土著同胞的心意;这是四川合州的黑土,寄寓着巴蜀父老的情愫;这是湖北黄州的红土,寄寓着荆鄂赤子的热血;这是武昌江畔的流沙,记载着世代平民的甘苦;让这些滋养过我的泥土,永远伴随着我;记住那里的山水,记住那里的百姓,记住那里的悲欢,心怀坦然地走完我人生之路”。于成龙道出原委,康亲王和勒春顿时惭愧万分,只听说于成龙每日稀粥青菜,不曾想清苦如此。再看看跟随于成龙的几位随从,个个布衣平民,哪里有半点富裕的迹象。从几位随从的口中得知,于成龙省吃俭用,把节约下来的俸禄全部周济了穷苦百姓、布施口粮,做了公益慈善,自己常常身无分文,有时靠典当衣物去换口粮。康亲王当即宣布批准于成龙重审案件,批准于成龙公事完毕后回乡省亲。

戏曲是集文学、音乐、表演、舞蹈、美术于一体的复合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于成龙的几大段唱腔,连续优美,婉转悠扬,长于抒情,唱词美,唱腔美,充分演绎了戏剧音乐的韵律美。

“非吾之有莫伸手,非分之财不进门,这是我于成龙一生的箴训。不负朝廷不亏黎民,对得起天地良心;一番话雷霆震响,一颗心晶莹闪光,一抔黄土百世流芳,君子品行坦荡荡,廉吏节操正堂堂”道情戏的唱腔在此注入了浓烈的深沉的家国情怀,全剧达到了一个高潮节点,为的是天下,想的是社稷,爱的是百姓,恨的是贪吏,一身正气,勤政不息。于成龙去世后,谥号“清端”。

如今,于成龙化作吕梁山上的一缕清风,吹拂着北国南疆,吹拂着春夏秋冬,吹拂着人间世道,涤荡沙尘,淘洗心灵,长存天地。

吏于成龙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5

近年来,有关一代廉吏于成龙的戏剧创作屡见不鲜,其中京剧《廉吏于成龙》与晋剧《布衣于成龙》颇受关注,反响巨大。然而,以于成龙故事为题材的话剧并不多见,最近由山西演艺集团出品的新创话剧《于成龙》令人耳目一新。该剧由编剧马连伦执笔、导演王晓鹰执导,讲述了一代廉吏于成龙智斗贪官、为民请命的感人故事。它传承了于成龙题材以典型人物诠释民本思想的创作特点,并在推陈出新中选取了新的故事切入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颖的叙事窗户。

该剧主人公于成龙从灾民的实际处境出发,视百姓利益高于一切。剧中于成龙一到直隶地界就遇到了到处流亡的难民,县县遭灾,家家饥荒,为了让百姓能够活下去,他不惜私开皇家粮仓放粮。面对粮仓被“贼人”抢劫后的危难境地,他智斗贪官,历经艰险寻得粮食下落,却不料遇到了更大的考验,原来伙同贪官私藏皇粮的竟是自己的内弟。于成龙在大义灭亲中维护了江山社稷,当伦理与道义发生冲突时,他选择维护国家利益。

全剧中于成龙一直都在为灾民英勇抗争,然而,这些人物塑造和思想传达并没有陷入概念化图解的泥淖,创作者将于成龙置于社会历史与人伦道德夹缝中进行立体塑造,让典型人物在欲望与困境之间来回煎熬奔波,充分彰显了一代廉吏于成龙忠诚担当、廉洁奉公和以民为本的情怀。

话剧《于成龙》共八场戏,叙事流畅、高潮迭起,全剧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历史剧创作原则,将于成龙在直隶和两江总督任职的大事件和小故事有效穿插,依托小情节、小细节让大历史故事更加丰满扎实。

正邪对立的双线结构是该剧叙事的两条主线。第一场戏有两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一处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且骨瘦如柴的直隶难民讨饭吃的悲惨遭遇,一处是大名知县赵履谦与于成龙小舅子邢家良在县衙酒席的奢华场面。两处场景极好诠释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第二场戏围绕为官之道和政绩观展开辩论,于成龙与布政使奇英发生了激烈的价值观冲突,奇英秉持“为官之路是杆秤,大秤砣是政绩”的错误观念,而于成龙将这个大秤砣换成了老百姓,将凌驾于百姓利益之上的政绩视作粪土和草芥,民本主义和人本思想在他心中不可动摇。不难看出,两派的为官之道大相径庭,一方更看重官民鱼水情,另一方更在乎官场世故人情,不同的政绩观决定了能否坚守正确的人民立场。剧中,面对灾情,于成龙不顾杀头大罪,开皇仓放粮,救民于水火;明珠、奇英一派邪恶贪官却漠视百姓死活,绞尽脑汁对付于成龙,处处使绊子欲置其于死地,两派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正邪斗争。

编剧马连伦为观众安排了一个富有深意的悲剧结局,布政使奇英的落马并没有让于成龙感到些许欣慰,他深知最大的贪官明珠依然贵为权相,把持朝政,反腐之路远未结束。这凸显了一代廉吏面对腐败危害的一种高度清醒和自觉。

话剧《于成龙》的导演王晓鹰保持了一贯的戏剧呈现风格,在话剧写实的基础上运用了多种写意手法,颇具象征性和隐喻性。首先,导演采用了多功能的十四人歌队营造社会生活场景。这一方法的运用最早在古希腊悲剧当中比较常见,演员在不同的场景中通过简单换装可扮演不同的人物群体,同时实现场景的自如转换。本剧中,歌队分别扮演了灾民、大臣、衙役、盗匪等多种人物和社会群像。其次,白色面具与“衣架代人”的设计引人深思。明珠作为一代权臣、贪官之首在剧中只出现了一次,其余场景明珠的戏都是以三人持衣架戴白色半脸面具代替出场,隐喻着强权邪恶势力就像幽灵一样在封建王朝上空徘徊游荡。最后,舞台道具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导演主要以一把套着紫色椅套的高背椅为介质完成主人公于成龙的舞台调度。这一设计颇具写意性,紫色代表入仕和地位,并且是高官厚禄的象征,传达了座位决定地位的深意,于成龙每次大的抉择都是在这把紫色椅子上完成的——开仓放粮、整治贪官、告假回乡……同时,这与传统戏曲“一桌二椅”的舞美设计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椅子在多场景出现,其实为演员留出了足够的表演空间。特别是最后一场戏,紫色椅套突然上升至台顶,台上只留一把透明的高背椅,彰显了一代廉吏的平民情怀和布衣本色。

当然,话剧《于成龙》并非白璧无瑕,部分台词的通俗性打磨还稍欠火候,部分配角演员的协同性还需要磨合,部分造型的晋地风格化典型呈现还有待增强。

吏于成龙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6

影片《于成龙》以廉吏于成龙从七品芝麻官做到两江总督这一封疆大吏为主线,突现了主人公从为百姓处理芝麻小事,到主理影响国家政局的大事国事,高举“天理良心”之为官理念和浩然正气的历程……他改革盐务、修复城池、缉盗捕匪、平冤狱、免徭役、纳流民、开荒田,乃至创办养济院等……“天下廉吏第一”是历史给予于成龙的最高赞誉。

在片中,有一个场景对我很震撼:一个官吏对着说:“大人,私开官仓那可是要杀头的。”而于成龙却大义凛然的说:“五马分尸也要开仓!”瞧,他那种为民请命敢作敢为、敢于担当的胆识气魄,让人振奋;他那种严于律己、不为富贵所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气概无不令人钦佩。

该剧虽言历史,却关现实,是史传精神的一次回归。通过观看影片《于成龙》,给我留下的不仅仅是感动,留下更多的是意味深长的思考:

该片既是一部反腐剧,也是一部古为今用的好教材。我们要积极学习廉吏于成龙他那种名为官,实为仆,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为老百姓谋福利上的高尚品德;要积极学习他那种越是困难、越是危险、越是需要负责任的时候,就越是走在最前面的大无畏精神;要积极学习他那种为了百姓,可以放弃自己的所有,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浩然正气;要积极学习他那种淡泊名利、严正无私、心无杂念、全心全意想着老百姓,全身心为老百姓办实事而丝毫不计较个人利益的为民精神;要积极学习他那种廉洁勤政、以民为先的人格力量和爱民如子的人格魅力。

“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两会”当前,这正是我们落实实际行动最基本、最现实、最直接、当务之急的工作。我们要向廉吏于成龙一样自始至终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力求做到沉下身,深入社区,了解群众真实诉求,“行百里者半九十”,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古人云:“世界上有一种宝贵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影响一个执政体的前途和命运,这就是民心。天下大势,常系民心。”我们何以喜欢于成龙这一廉吏形象,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此。

在这个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当今社会,在这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的今天,这也不正是我们每一位公安民警都可以从廉吏于成龙中所获得的引以为荣、引以自豪的东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