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2023版理念和目标解读
语文新课标2023版理念和目标解读 篇1
课程理念学习心得
2023版语文新课标所阐述的课程理念,本着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以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终极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为学科基础,让老师们在语文的各种主题实践活动中,设定目标明确的任务群,根据学段特点整体规划。
最好能经常设置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投入学习,从而起到对学生的感染和熏陶作用,同时也可以培养出三观正确的孩子。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和评价目标要一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务必渗透听说读写这四个语文学科教学原则。
下面就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一课,说说我对课程理念这部分内容的理解。
这就提示我,今后教学这一课,我要先领学生到操场边去亲近那一排高耸参天的大白杨树,引导孩子们从不同角度去观其形,亲手去触摸白杨树的外表,体会这种树的表面质感,仔细聆听风吹过时,杨树叶发出的声音。
在学生渐入佳境时,再去适时启发他们去想:白杨树让我们联想到了哪种人?就这样我由设置情境入手,引导学生先去写一篇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因为七年级已经学过几篇托物言志手法的散文)的500字作文,写写自己眼中的白杨树让自己想到的!
完成这篇习作之后,再让学生去读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读完后让孩子们想一想,说一说茅盾先生笔下的白杨树的外形和他对白杨树的理解,和我们自己观察感受到的有什么不同!
我希望并且会要求自己,每一课,都要想办法引导学生在注重情境性和实践性的前提下,渗透听说读写,来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激发孩子们对祖国文字和语言的热爱,让文化自信根植在孩子们心里!
课程目标学习心得
读这部分,首先明确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即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我很赞成这种说法。
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是建立在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的,这三种能力的形成就意味着文化自信的提升。说白了其实就是孩子们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先认字识字,然后学会阅读,接着把阅读积累的词汇运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这其实就是语文实践活动,日常生活其实也就是语文学习的具体情境。语言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思维能力的形成过程,形成了思维能力,自然就会产生审美创造能力。
文化自信诞生的过程,离不开身边环境的影响,而语文课就是一个重要阵地。我们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文化的同时,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总目标的达成与平时对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的积极引导分不开。
比如在与学生一起学习《木兰诗》的过程中,我们在教学生阅读背诵的过程中,教学生认识了更多的古文常用字,这是在完成积累目标;在引导学生自己查阅《木兰诗》故事背景的同时,学生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对祖国古典文化的兴趣,完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这完成了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手段获取知识的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复述《木兰诗》故事情节的过程,又培养了学生口述的能力;引导学生续写《木兰诗》的过程,不但培养了学生写作的能力,更是培养了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这不就是思维能力的提升训练吗?而检测考试中的理解性默写,不就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训练吗?与学生一起观赏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演唱的《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视频过程,不就是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吗?与学生一起设计排演其课本剧,不就是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吗?
我觉得,只要在备课授课过程中肯围绕总目标积极动脑想办法,一定会想到很多种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
读完各学段的能力目标后,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只要各学段的老师们能够在遵循总目标的基础上,在把握和尊重各学段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的前提下,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学生的能力一定会在循序渐进中提升的。
语文新课标2023版理念和目标解读 篇2
课程理念部分学习心得
2023版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理念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立足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二、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
三、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的整合。
四、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改变。
五、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
此处我想就第二个方面“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谈谈自己粗浅的想法。
温儒敏教授说“任务群就是要解放老师,解放学生,而不是把天下的语文教师都捆绑在教科书上,都去照本宣科,更不是绑在练习题上,让学生整天刷题。学与教都应该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大家都来设计,探索新的学与教的方式,让语文教学更加民主,更加符合规律,更加生动活泼,更加为孩子们所喜欢,引领孩子们去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所以说任务群的构建本质上是对老师和学生从模式套路中解放出来,以期达到语文素养的提升。
合理定位建设目标是确保任务群建设后,具有可操作性、合理性、有序性的前提基础。因此,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是结合定位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对课程设计、课程设置、课程定位进行深入挖掘,明确任务群侧重点,精炼教学内容。
任务群建设过程中,应转变教育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进一步扩大教学资源共享与整合渠道,提升教育资源利用率,强化教学优势,增强课程实践性。
建设任务群的同时也应制定明确的课程任务群建设评价指标和标准。在评价指标构建时,要综合考虑,结合教育者与学习者实际情况,应能反映出后期教学质量,确保评价机制可操作性与科学性。
我们在语文课程任务群建设中还要不断摸索,努力探求。在大量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不断完善。
课程目标部分学习心得
课程目标部分的第一句话就是“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可见课程目标的确立依据是核心素养,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
目标部分从“核心素养内涵”“总目标”“学段要求”三个方面进行了指导和要求。“核心素养”和“总目标”是贯穿四个学段的,“总目标”是对核心素养的体现,对教学质量的指引,对教学过程的规范。
因为本人是初中教师,所以特别关注了一下第四学段的学段要求。第四学段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项活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识字与写字”要求会运用多种方法独立识字,积累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以正确的姿势良好的书写习惯在熟练的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我想先说说”识字与写字“。“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层进的,逐步提高的。个人觉得“识字写字”是我们基础语文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现在的孩子包括现在的老师,能写一笔好字的少之又少。我曾经观察过,一个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孩子书写姿势不正确,也曾试图强力给孩子们纠正过,但收效甚微。孩子们的书写习惯一旦养成想要纠正真不是单凭老师一己之力能够做到的。如果想要后期纠正,必须要学生、家长、老师、学校的通力配合才有望收到成效。所以说书写习惯和书写姿势的养成一定要放在起步阶段,第一二学段是关键期。
“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是四个交互式的活动,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鉴赏”进行“表达与交流”的活动,也可以通过“表达与交流”推进“阅读与鉴赏”。无论是“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还是“梳理与探究”,它们都建立在识字与写字的基础上。无论是“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还是“表达与交流”都需要“梳理与探究”。当然它们也可以是四个独立的活动,因为每个活动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四项活动既是相对独立的,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不要生硬的割裂四个活动,因为它们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语文新课标2023版理念和目标解读 篇3
由“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想到的——课程理念学习心得
随着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的变革,语文课程标准理念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教师专业发展更应关注实践性知识的获取。教师实践性知识需要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生成、内化并发展。在教师知识的情境性指引下的语文课堂,目的在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升思维能力,达成核心素养,教师则可以达成知识的转型升级。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关注实践性知识的习得,而实践性知识的习得主要依赖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发现、辩证地吸收。教师知识的情境性体现为教学课堂上生成的教学机智。
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的学习任务,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注重在“做中学”,在特定教学情境中生成新的实践性知识。通过创设情境,有现场效果呈现,有评价反思跟进,带有鲜明的研究色彩与实验特点。教师则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将研修心得内化为适合自己的实践性知识。
但并非所有的日常教学都能营造教学情境,典型的教学情境则需要教师精心营造。语文课堂中典型的教学情境有话语的交锋、思想的激荡和情感的共鸣。
不久前听过一位教师讲作文指导课《如何选材》,以问题链接设置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写作的兴趣。包括如下环节:(1)学校现在要拍摄宣传片,从师生中征集拍摄内容和拍摄画面。(2)节选保留画面,预估拍摄时长。(3)陈述拍摄思路,阐明剪裁理由。(4)拟写拍摄方案评分标准,评选最佳方案。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选材情境,寻选材之踪迹,学选材之方法,悟选材之应用。知识往往在情境中生成和显现,典型的学习情境能建构知识的盛宴,学生有所得,教师有所获。教学相长的意义即为此。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可以使得课堂教学问题化、思维化、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情境日益复杂化,教师更需要加强理性知识学习,从实践性知识的累积裂变为教学智慧。教师专业发展是一辈子的马拉松,成为终身学习者是每一位教师的愿力修行。
让审美创造流向学生心底——课程目标学习心得
美的形式多种多样,语文课堂作为提升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培养学生形成审美情趣,进而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生活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一次独特的审美体验,这是贯彻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基石。应该如何恰当地将审美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审美,课程目标对审美创造进行了明确定义。也给教师们提供了方向。
现以初中语文经典篇目《紫藤萝瀑布》为例,结合课程标准,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途径。
《紫藤萝瀑布》是著名女作家宗璞的散文,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的一篇经典必读课文,如何将作者宗璞的所见所感、所想所悟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审美世界的独到魅力,我们有必要对《紫藤萝瀑布》进行不同层次的审美划分。(1)感触自然之美,藤萝花的绚烂(2)品味语言之美,流入心底的触动(3)透视生命之美,品味哲理人生。
在教学时,教师有必要对课文按照不同的审美角度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审美体验。从文章中的自然美入手,反复诵读发现语言美,跟随着作者的情感变化,体验意境之美,进而品味哲理人生,最后统筹发现文章的布局之精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合理运用优秀的语文经典课文,生动地创作审美情境,完美地诠释高雅的审美情感,以培养学生形成深切的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学生净化心灵、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从而为提高学生日后的审美创作动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站着读者,那边的桥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更是链接作者和读者的桥梁。审美创造是作品和读者的桥梁,通过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内涵和艺术价值,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
美的文章带给学生美的享受,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的学习与运用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创造的重要途径。朱光潜曾说:“引起移情作用的事物必定是一种情趣的象征。”紫藤萝之美,流入作者心底,美文美品,也会向学生内心的真善美深处漫溯。
语文新课标2023版理念和目标解读 篇4
课程理念学习心得
新版课程标准的要核和精髓都体现在了“课程理念”之中,新的“课程理念”明显比之前的更具体、更丰富、更创新、更先进了,它的“新”体现在五个角度: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具体分析如下:
一、从目标来看,它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较之前的“课程理念”,它目标更清晰,从“语文素养”到语文核心素养”,从“全面提高”到“立足全体”、“全面发展”,进一步凸显了“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如果说之前是告诉我们“去哪儿”,现在是将“怎么去”也涵盖其中。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达成德智体美劳的综合性目标。
二、从结构来看,它强调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在新课标中首次单独设定了课程内容,让课程内容成为一个独立的板块呈现,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的学习任务群:即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包括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包括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个学习任务群;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包括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这六个学习任务群不是单独存在的,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它强调”整合”,也就是说在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时,注重整体规化,根据学段特征,突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连贯性和适应性、阶段性与发展性。
三、从内容来看,它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首先它强调精选文质兼美的作品,注重价值取向,突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政治育人功能;其次,它注重课程内容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这无疑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更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从实施来看,它强调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这就需要教师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等,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创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这些学习达成预期的学习效果,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拥有好奇心的习惯、喜欢想象的习惯、有求知欲的习惯、注重积累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勇于探索的习惯等,从而应用到具体的阅读、写作实践中,使学生能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当中,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五、从评价来看,它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这一环节至关更要,如果说前面四条是在引导我们“去哪儿”、怎么去”,这一条就是在评估我们“去了没”,但评价不是简单的来区分对错,新课标强调“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不同学段的学习目标,选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加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以及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评价方式的变革。
新课标“课程理念”吸收了过去课改的经验,并非是颠覆性的彻底革命,而是改进、创新。我们要遵循课标精神,尊重教学实际,不断探索与进步。
课程目标学习心得
在目标的定位上,2023版的课标是围绕新增的语文核心素养确立的。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提取四组动词,即认同与热爱,继承与发扬,关注与参与,了解与借鉴,也就是说,在这样的学习任务中,使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心,从而形成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积淀一定的文化底蕴。如七下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安排,就是以此为目标,让学生在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让学生在家国情怀的感染下,培养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从语言运用来看,它是四个方面之中的核心内容,在这里,我们可以关注三组名词,即语感和经验,意识和能力,内涵和情感。我们要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语感,在语感丰富的过程中,慢慢地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提升学生的语言品质。当然,学生有自觉的意识是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能使学生的这用语言文字能力得到提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深厚感情。
从思维能力的角度来看,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勇于探索创新的勇气,从而使学生有求真、求实的态度和积极思考的习惯。另外,它与语言发展是共生共长的,语言运用过程中是语言思维的表现,二者密不可分。
从审美创造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审美经验是在他不断的审美活动当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在语文学习过程当中,语言文字的美,语言文字所表现出来的生活的美、自然的美,思想的美,都是帮助学生积累审美经验的良好载体。他不仅要能够感受美、发现美,还要能够表现美和创造美。学生的经验和能力都要在正确的审美观念的指导下去进行发展和提升。
如课标中所述: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
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学习与运用也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位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
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语文新课标2023版理念和目标解读 篇5
课程理念心得体会
新课程标准课程理念体现了一个“新”字。
首先是学习方式的转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
以前的语文学习虽然倡导学生为主体,但实际学习过程中,多数时间以教师的教为主,课堂主要是师生问答对话,得到问题的标准答案,也意味着教师把课讲完了。至于学生学习的效果,恐怕大打折扣。等到考试时候,教师认为该讲的都讲过了,学生成绩不好是自己没学会,和教师就没什么关系了。这样的学习模式,持续了多年,在我上学时如此,如今我做教师了,也用同样的方式教了很多年,现在想来,自己只是把教参或者收集到的一点课外知识“搬”给了学生,根本没从课程本身的角度思考怎样设计语文学习活动。新课程标准要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加强课程内容整合,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因此学习方式会有很大的转变,语文课一定会成为学生特别喜爱的学科。
其次是评价标准的转变。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注重考察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过程、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不同学段的学习目标,选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加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促进语文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首先应具有创新性,不能局限于用语文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评价方式的变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为目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具有满足感、成就感。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突出内容的时代性,充分吸收语言、文学研究新成果,关注数字时代语言生活的新发展,体现学习资源的新变化。
新课程标准课程理念体现了一个“实”字。
文学作品的创作素材要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学生的语文学习也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将实际生活变成学生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语文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积极的事,并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勇于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学习还要特别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这里提到“读书品位”四个字,由此我想到当下部分学生喜欢的畅销小说,很大一部分是网络小说,其中不乏同性恋、暴力、道德沦丧等题材,孩子们看似在“如饥似渴”的阅读,实际只是满足了“口腹之欲”,根本没有得到文学作品中的营养,相反可能还有负面影响。对于每册语文教材推荐的经典书籍,学生反而嗤之以鼻。因此提高学生读书品位非常重要,多读的书也一定是好书,是名著,是经典,是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书籍,是实实在在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的书籍。
新课程标准课程理念还体现了一个“高”字。
立意高远是我对课程理念的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内容的典范性,精选文质兼美的作品,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价值取向,突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语文课程致力于对人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基础性,尤其义务教育阶段,正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国家观和世界观的阶段。语文课程致力于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说,语文学习首先是要育人,将育人渗透到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由此观之,语文课程任重而道远。
课程目标心得体会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其中7-9年级学段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个方面对课程目标进行了细致的要求。我最感兴趣的是梳理与探究这一部分,除了“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梳理、反思自己语文学习的经验,努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外,还倡导“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我很喜欢这样的语文学习,不仅夯实基础,更重要的是提升能力。语文学习一定是活的,是能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引入活水的,是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是思想与思想的交流,不是在故纸堆中摇头晃脑,更不是在作文纸前冥思苦想。
叶圣陶先生说:“学好语文就是学好听说读写四项本领。”听说读写是连带关系,听就是用耳去读,读就是用眼去听,说就是用嘴去写,写就是用手去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起来实践吧。
语文新课标2023版理念和目标解读 篇6
课程理念学习心得
时值六月,临近中考,作为一名初三的语文老师,每天研究最多的就是考题与学生的考试数据,在数据中发现学生的薄弱点,在剩余不多的时间中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地做一点弥补。于是,最近的语文课也就变回了“做题——批改——讲解”的模式。看着学生满脸疲惫地做题记背,再翻看新课标“课程理念”部分,尤其看到“倡导少做题、多读书”被写到了课程标准中,心中确实百感交集、五味杂陈,再次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也不禁再次思考:作为语文老师,我们究竟应该教学生什么?
我想,在当前体制下,完全避开“应试”是不可能的,但我们的指向绝不应当是应试。学生经过多年的语文学习,最终目标难道是只是完成那一张120分的考卷?如果学生最终没有考上高中,是否证明他多年来的语文学习是无意义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语文作为我们中国人的母语,语文课作为我们中国人的第一要课,我们需要在语文学习中学会如何去积累,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表达。语文老师,应该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船长”,指导学生学习方向,如何阅读,如何提升信息获取与概括能力,如何形成一个终身的、可维持的甚至可提升的语言与思维的力度,如何思考人性,如何体察人性,如何在艺术中升华,如何在枯燥的学习中获得灵魂滋润的果实……
其实,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就会发现,语文课应当教什么在《课程标准》中早已做了完整而系统的回答。我始终坚信语文素养的形成不靠刷题,靠刷题得高分的时代终将成为过去。然而最近又回到了“做题——批改——讲解”的模式中,除了有应试压力,更因为自身的“信念感”不够强。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感”,让学生和自己都从刷题的圈子中跳出来,就要深入细致地思考如何在我们的每一节课中落实新的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评价反思的过程,都应从课标的高度出发,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惟愿不久的将来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能底气十足地说“我学生的语文能力,足以‘应付’语文中考”!
课程目标学习心得
2023版语文课标在“课程目标”部分加入了“核心素养内涵”的表述与阐释,这也是本次课标修订的变化之一。这里我想从“思维能力”部分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语文学科向来被认为是一门“感性”的学科,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的时间都用在了教学生如何“品味体会感悟”,思维能力的提升被摆在了一个无足轻重的位置,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似乎顺理成章的变成了理科老师的责任。此次新课标的修订,将“思维能力”列为语文核心素养,足见其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看到学生这样的状态:大多数同学在写作文的时候都是如同挤牙膏一样挤一点是一点,拿着老师平时要求积累的华丽语词,几乎是见缝插针地能填充进去就填充进去,也不管逻辑是不是通畅,也不管是不是符合自己所写的中心思想,基本状态就是写几句话就要抬头看一眼自己距离那条600字的线还有多少的距离。大部分的同学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论证的是什么,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见一斑。
说来惭愧,我自己在走上教师岗位之前也并没有具备逻辑论辩的基础,所以在指导学生的过程当中也不能切中要害的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只是在就题讲题,做了学生作文素材的“搬运工”。归根结底,我们没有给学生逻辑思维方面的训练,一是没有足够重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学生逻辑思维品质的锻炼,二是因为自身逻辑知识方面的匮乏。
中学时代的学生能够最大最快地接受新鲜事物,能够包容不一样的新思想,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速度更是让人惊讶不已,如果我们的老师还是固步自封不想方设法地让自己进步的话,那就很容易让自己的课堂满足不了学生的期待,更谈不上学习能力的提升与核心素养的发展。我们不仅要在教学中重视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训练,还要在作文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思维,培养他们如何鉴别好坏的能力,培养他们独立进行思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给学生恰切的指导,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语文教师必须要懂逻辑,会思考,敢质疑,做终身学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