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500字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篇1
XXX,韩阳镇李家巷村人,现为韩阳镇卫生院副院长。多年来,XXX勤俭持家,孝老爱亲,用自己的爱心凝聚着整个家庭。左邻右舍每次提起他时,都赞不绝口,说他是一位默默付出的“大好人”。几十年如一日,他的孝心和爱心感染了村里每一位村民,成为了大家争相学习的好榜样。
一、悉心照顾,让老人安享晚年
由于其他两个儿子常年在外,作为家中二子,照顾自己年迈父母的重担就落到了XXX的身上。多年来,光是在老人的健康调理上,XXX就下了不少心思。他自己省吃俭用,为老人准备的每日三餐却尽量做到营养搭配合理,让老人吃的舒心,他还经常给双亲买些营养品滋补身体。在日常生活中,大小事也让母亲“随着性子来”,从不惹老人生气。老人年纪大了,时常担心自己年老体弱成为儿女们的包袱,性格有些古怪孤僻。XXX就尽量和老人多交谈,拉些家常里短。
每天回家前,XXX都要先去父母家里转一圈,给老人按摩疏通筋骨,扎针看病,洗脸泡脚,XXX常对人们说:”父母生我们,养大我们,不容易啊,他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啊。古人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现在他们老了,我们做子女的要拿一百倍的孝敬来报答父母才对呀!”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他的影响下,一家人对长辈也都十分的孝顺。正是因为有了子孙们的孝敬,家里的老人才愈发福寿延年,一家人其乐融融,特别的惹人羡慕。
母亲晚年多病,XXX就在病床前衣不解带地悉心照顾,为老人穿衣、洗漱、端屎端尿、洗衣洗床铺。他不怕累、不怕脏、不怕苦,毫不厌烦地照顾着老人。母亲因为上了岁数,时常话多唠叨,有时候言语还很难听,每当这个时候,XXX从不跟母亲计较,从无一句怨言,直到母亲于2023年12月去世,终年86岁。
孝敬父母、尊敬长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人伦道德的基石。正是XXX这种默默付出的孝子之心,才使得老母亲安享晚年,得以高寿。
二、兄弟团结,妯娌和睦
谢家兄弟三个,虽然都已分家过日子,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他们是分家不分心,每当家庭有事或困难的时候,总能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决困难的办法,特别是对待老人的问题上,他们都是争先恐后地孝敬老人。比如:每当老人住院交药费的时候,兄弟三人都是争这去交钱,争着在医院照奶奶。他们之间相互谦让、相互体谅,从不为鸡毛蒜皮的事计较,都本着以和为贵的态度对待对方,每年孝敬父母赡养费都是多给。您敬我一尺、我敬您一丈,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从不因一些锁碎的小事而破坏家庭和睦。有些兄弟之间、妯娌之间闹矛盾都是小事引起,背着不忠不孝的骂名,最终走上法庭。这些年来,正是他的高风亮节,大仁大义的作法,使这个大家庭和睦幸福,让四邻羡慕,并且得到大家的交口称赞。
三、家庭和睦,悉心培养孩子成才
XXX为人和善,富有责任心,与妻子结婚至今从未有过争吵,三十年如一日,互敬互爱,相濡以沫,共同营建了一个充满温馨、和谐、安宁、幸福的家庭,赢得了四邻八舍的羡慕和赞誉。亲朋好友都说XXX是世上难得的好丈夫!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他重视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经常鼓励两个儿子勤奋刻苦学习,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习惯。大儿子在运城市二一四地质队上班,吃苦耐劳,赢得领导同事好评,二儿子尚在南京上研究生,学习成绩优异,成为栋梁之材指日可待!
XXX的事迹在李家巷村里传为佳话,但是他本人却说,我做的这些都是我们作为儿女们的责任、作为父母的义务;村里人提起他都竖起大拇指说:谢医生是当之无愧的敬老爱亲的好模范!
就是这样,XXX怀着一颗孝顺之心,一颗体贴之心,一颗关爱之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孝老故事,写下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爱亲诗篇,奏响了一曲曲令人钦佩的孝老爱亲乐章!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篇2
XXX,男,73岁,XXX镇XXX村,初中学历,退伍军人,共产党员。家有88岁老母亲,全家儿女、孙子17口大家庭。曾担任村副主任,村主任30余年。为集体贡献了青春。他是一名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老人。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论语·学而》中就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的说法,也有“父母在,不远行”的警句。人们对孝的含义有着深刻的理解,人间最真挚的爱是母爱,最无私的是母爱,最伟大的是母爱,最永恒的更是母爱。让父母丰衣足食过幸福晚年。“百善孝为先”,身体力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弘扬孝亲敬老精神,培养后代孝亲养老的优秀品德,为礼貌家庭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母亲张桂莲,得了眼病,看不见东西,他妻子身体也不太好,由他照顾老母亲的起居。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XXX夫妻俩用实际行动改写了这句话。他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总是把可口的饭菜送到母亲手上,和妻子一起帮助老母亲穿衣、洗漱、喂饭、按摩,十几年如一日,他和媳妇也曾经在院子里徘徊,在床上辗转反侧,害怕一大家子人会有什么闪失,想到今后的日子,他怀疑他也许撑不住这个家。但良心、责任在推着他,对老人的孝,对亲人的爱又使他一次次的坚定信心,挺直腰杆,黎明来临之时,又满面微笑的迎接着新的一天。每天都为老母亲重复做着繁琐而又必须做的护理。给予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用爱心温暖亲人,以言行诠释着新时代尊老爱亲的含义,谱写了一曲曲敬老爱亲的赞歌。现在XXX老母亲还幸福地生活着。十几年来,他不怕脏、不怕苦累,任劳任怨照顾着母亲,感人的事迹在三家店村及邻村广为传颂。
XXX没有闲的时候,总是急匆匆的,他除了担起家庭,还要忙地里的活计,毕竟一家人都还指望着他。但他对村里的大事小物很热心,谁家有红白事都要挪出时间去帮忙,他尊敬村里的老人、长辈,爱周围的兄弟子侄,尽管日子过得不算宽裕,繁重和家庭重担有时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但他始终微笑开朗,没有怒气,没的怨言,脸上写满天了满足,他不但是村乡四邻眼中的“孝星”,也是团结乡邻,睦邻和谐的典范,他用无言的爱和满心的孝来充实使自己的生活,去诠释人生的价值。凡是认识XXX的人都无不感受到来自心灵上的巨大震撼,都会被他孝老爱亲的精神所感动。
XXX17口大家庭,多年来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困难,但他艰苦奋斗、勤劳致富支撑着大家庭一步一步前行。尤其是他的家庭道德教育方面,以德治家的优良家风为目标,严格要求自己和家庭,树立榜样。在孝敬老人、夫妻互敬、齐心协力、处理家庭矛盾上都能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XXX说:“母亲赋予我生命,把我养大,现在他病了,我理应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好好照顾他,让他度过美好的晚年。我坚信,我们一大家人一起的日子是最值得珍惜的,为了一家子人的生活,我就是苦点、累点不算什么,孝老爱亲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XXX感悟的说道:人的一生可以错过很多东西,但万万不能错过回报父母恩情的机会,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们应该为老人的健康和幸福付出最大的努力和孝心。
他怀着一颗孝顺的心、一颗体贴的心、一颗关爱的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篇3
XXX:
女,汉族,出生于1948年9月,中专文化,水矿集团公司退休职工,居住在发扬路社区机关解困楼。
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发扬路社区解困楼住着一位普通而平凡的母亲,她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生活不能自理、一级智力残疾儿子,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母爱的伟大。期间很多人劝她放弃,多为自己考虑一下以后的生活,但XXX仍然不离不弃,坚守着母亲的那份责任,无微不至地照料脑瘫的儿子,用陪伴和坚守谱写着人间大爱。
XXX的家庭,原本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爱人是师范学院的教师,XXX在水矿工作,夫妻双方都有固定收入。但天有不测风云,1983年的一天,XXX三岁的儿子王琛不慎从二楼摔下。先送到六盘水市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后经贵州省医学院进行一段时间的医治,最后确诊王琛小脑受损,并伴有外伤癫痫等后遗症,丧失语言能力及行动力,生活无法自理,鉴定为一级智力残疾。当时XXX身边的同学和亲友都极力劝导XXX放弃,不要把这么一个生活无法自理,智力为一级残疾的孩子留在身边,但XXX听后依然没有动摇,因为她于心不忍。
既然有了孩子,就要对他负责,XXX毅然决定将儿子留在了身边。出院的儿子虽捡回了一条命,但是年级尚小,又患病在身,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他每天从起床开始就必须由母亲照顾洗脸、吃饭、穿衣、大小便,而且他还有一个习惯,每天晚餐必须有肉吃,否则就会尿床,平时还要时时提醒,防止其摔倒,做到寸步不离。如此,照顾儿子成了XXX生活中最重要的事。XXX每天早起为孩子做饭、喂饭、穿衣、穿鞋、带儿子出门锻炼,陪他聊天。这一照顾,转眼就是36年。XXX说:“为了儿子,理发、刮胡子、按摩都得学。”“我要养好我的孩子!只要我活一天我就不让孩子饿着、冻着!”
为了给儿子治病,XXX和丈夫寻访了任何有可能治好儿子的医师,讨要偏方,抓药、熬药、喂药,吃了无以记数的中草药,但是儿子的病情始终没有好转。XXX只有天天坚持,带他出门走走,并刻意锻炼儿子的身体,强化腿部肌肉,避免小腿萎缩。
2009年,灾难再次降临在这个不幸的家庭,XXX的老伴因患癌症,医治无效而离开了XXX母子,这对XXX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雪上加霜。有好心人劝XXX,把儿子王琛送到国家养老院,以减轻XXX的负担。但是,XXX的坚韧打动了所有人,她说:“就算自己再苦再累,也要照顾好残疾的儿子,直到自己动弹不了的那一天再说!”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XXX独自承受着时间、体力、经济上的压力,用坚强的毅力照顾着患病的儿子,因为记忆力不好,怕耽误儿子不能按时吃药,XXX亲手做了一张时间表记录着给孩子喂药的次数,以防忘记喂药儿子癫痫发作。
提起儿子,XXX满怀内疚,她说自己最大的心愿是:愿时光可以倒流,愿能回到过去,愿永远没有不幸的那一天。只要妈妈在,妈妈永远不松手,这是XXX对儿子一生的承诺。
在生活中,XXX勤劳简朴,36年来她省吃俭用,不乱花一分钱,她知道以她现在的收入只能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更何况家里还有一个生病需要用钱的残疾儿子,所以,每次有好吃的,她都留给自己的孩子吃,自己舍不得吃,就是再苦再累,生活再艰辛也要将残疾儿子王琛穿戴得整洁干净,让他也要像正常人一样快乐地享受生活。
这就是母爱,伟大而平凡,如春雨润物,似和风拂面,无私而博大,永远都不求回报,无私地付出,自然而高尚,执着而感人。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篇4
XXX,女,汉族,现年38岁,中小学二级教师,1984年8月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2002年参加工作,现任玉川路小学教师,拥有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家庭。XXX老师身上具有农村孩子特有的勤劳、善良、淳朴,她用全身心的爱,为老人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在父母眼中,她是一个贴心的好女儿;在丈夫眼中,她是一位善良的好妻子;在孩子眼中,她是一位慈爱的好妈妈;在公婆眼中,她是一位孝顺的好儿媳。
一、父母说:她是一位好女儿
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年来,XXX老师深深扎根乡村教育9年。刚参加工作时,父母经常对她说:闺女,好好工作,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用心对待班里的每一个孩子,他们可都是父母的希望啊!那一年,她带的是七年级英语,一次自习课上,教学生唱《父亲》这首歌,一位男生忍不住痛哭,那歌词实在太朴实了: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歌词表达了对父亲的想念,对小时候的回忆和无限的爱,仿佛看到了父亲为了维持家庭拼命操劳的场景,听着听着,老师和学生已是满眼热泪。是父亲教导她爱生如爱子,孝敬公婆如父母。每当回到家里,时常和父亲聊起学生,讲讲孩子们的一些趣事,父亲听着很是欣慰,一脸满足的样子。因为他看到,女儿对待学生是真爱。爱,简简单单,体现在亲切的微笑里,在温柔的目光里。
2023年元宵节刚过,XXX老师年近70岁的老母亲突然生病住院,术后不但需要照顾母亲虚弱的身体,还要安慰她难以接受现实的心理。看着母亲不能进食进水,甚至不能排气,那痛苦的样子真让人心疼。父亲知道学校工作忙,坚决不让女儿耽误一节课,白天父亲在医院照顾。由于她儿子年龄小,晚上需要陪伴,她的哥哥就白天上班,晚上医院值班。王老师在周末假期全天陪护母亲,术后的母亲只想喝鸡蛋疙瘩汤,于是她的老公每天按时给老人家送饭。她和母亲一起听歌曲,一起讲故事,让母亲暂时忘记身体的疼痛。她说只要能让母亲减轻疼痛,快乐起来就是她最开心的事。
二、丈夫说:她是一位好妻子
爱人,是一辈子扶持的柴米油盐。不再需要刻骨铭心的誓言和海枯石烂的承诺,携手爱人,拥有平安幸福和快乐,安于现状又何妨?粗茶淡饭又何妨?丈夫说,妻子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虽然生活不富裕,但不缺快乐。看着一双儿女逐渐长大,懂得感恩,友爱相助。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在那个多事之秋,那天下着大雨,上班时的王老师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赶紧赶往医院。看到家里的顶梁柱意外受伤导致脾脏破裂被切除后的样子,让她一下子不知所措。术后,她老公发烧几天不退,半夜温水擦拭降温,喂水喂饭,照顾大小便,一个月下来,看着老公本来就瘦弱的身体一下子又瘦了二十多斤,怎能不让人心疼?怎能不让人感受到无助?王老师说无论白天黑夜,无论上班下班,她心里想的都是让老公赶快好起来,能够一起回家,一起吃饭,一起快乐!一家人在一起快快乐乐又何尝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呢?家人的陪伴,老公的坚强,孩子的笑脸,让他们重新看到生活的光。是的,他们夫妻两人已经成为彼此生命的一部分,他们一起奔跑,一起向未来!
三、孩子说:她是一位好母亲
王老师认为,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她的儿子在一次作文中写道,妈妈是伟大的、是严格的,同时也是和蔼可亲的,在妈妈身边总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安全感。那是一个春花烂漫的下午,王老师带着儿子在蟒河公园里漫步,经过公厕的时候,六岁的儿子一抬头看到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几个大字,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很多地方都有学雷锋的字呀?”“因为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要学习雷锋多做好事。”“那雷锋是真的人吗?”“是呀!”“那他现在还活着吗?”“虽然雷锋叔叔已经不在了,但雷锋精神永远都在人们心中,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在一问一答中,儿子若有所思地说:“那消防员叔叔就是雷锋呀,我也要学雷锋,帮助大家做好事。”习近平主席倡导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体现在家庭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家庭关系会更加和谐,社会文明会更加前进一步。
四、公婆说:她是一位好儿媳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多种角色。女人也是,在家里既是女儿、母亲,也是妻子、儿媳,每一个角色都要承担很多的责任和义务。自从结婚十多年来,王老师一直和公婆住在一起,房子不大,但很温馨,人数不多,但笑声不断。她始终认为,要想家庭和睦,一定要孝敬公婆。一个夏天的中午,正值午饭时间,王老师刚参加机动车科目二考试回来,没有通过,正难过,公公的电话打过来,以为公公要询问考试情况,谁知是公公的同事李叔叔打过来的,说父亲突发疾病,需要紧急送至医院。当时只有她和婆婆在家,于是她不知哪里来的力气,扛着意识不清浑身瘫软的公公上车送到医院急诊。等到检查结果出来,公公意识清醒后她才松了一口气。在她心里,公婆就是和父母一样的亲人,无论哪一个都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她说必须保护好他们。在王老师生病住院时,公公婆婆对她关心照顾,嘘寒问暖,安慰她,不要有任何压力,不要考虑医药费、孩子等问题。公婆在亲人面前,经常说王老师知书达理,贴心孝顺是家里的大女儿。王老师说正是有了家人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她才能够安心工作和幸福生活。
就是这样,XXX老师怀着一颗孝顺之心、体贴之心、关爱之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情真意切的孝老爱亲故事,真真切切地打动着我们。她还经常利用假期走进社区、走进养老院,关爱老人,送去温暖,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孝老爱亲的明灯照亮更多的家庭,温暖更多的人心。她就是我们孝老爱亲的好榜样——XXX。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篇5
泱泱中华,礼仪之邦,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做人的本分。美林镇旺业甸村XXX,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有着最朴实、最真诚美德的人。
XXX,1956年10出生,年逾花甲的她性格率真,待人热情,做事麻利,乐于助人。XXX一家四口人,她本人2000年在美林镇工商所退休,丈夫现在美林镇中心校工作,儿子有自己的小公司,女儿在锦山中学任教师,都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XXX的孝顺在村子里远近闻名,她不仅孝顺自己的父母公婆,还义务担当起了姨公公、姨婆婆的晚年生活。自1992年起XXX夫妇就开始照顾无儿无女的姨公公、姨婆婆。姨公公身体一直不好,XXX在照顾姨公公期间还没有退休,那12年间,工作家庭两方面的压力,加之孩子正直教育的关键时期,邻居说,XXX是起的最早的睡的最晚的,因为白天单位有工作,她只能在上班前和下班后挤时间。春夏要耕种老人的地,秋天要为老人准备过冬的柴,冬天的时候还担心屋里冷,每天都要去老人的院子照看。丈夫那时候还在教学一线,担任班主任,XXX总说,家里的事还是女人要多做。所以她全心全意支持丈夫工作,不让丈夫有后顾之忧。上有老下有小,XXX总是说,谁的家里没老人谁的家里没孩子,咬咬牙都过去了。2004年,她的姨公公安详的离开了人世。
到XXX家走访时才发现,原来她的姨婆婆是聋哑人,八十几岁高龄的老人,精神奇佳,心态特别好,虽然没有言语上的交流,但是短暂的停留,老人家用手势、动作告诉我们,多亏了这个外甥媳妇。老人指着新盖的房子,又指了指XXX夫妇,听邻居说了我们明白,难怪老人的院子看起来比XXX夫妇的院子要整齐宽敞,原来2023年XXX夫妇花7万元给老人翻盖了新房,难怪老人一直在指她的新房子。老人又指了指自己的额头,指了指XXX,表情很痛苦,听XXX解释明白,前些天老人不小心摔破了头,缝了三针,在锦山照顾孙子的XXX听说之后,马上赶回来照顾老人。人不是铁打的,本来患有心脏病的XXX,在照顾老人期间,劳累和心疼使她心脏病发作,2023年6月赶往北京安贞医院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在手术期间,丈夫、儿子、女儿寸步不离的照顾她,她感动的直落泪;人家说,付出总有回报的,丈夫的体贴、儿女的孝顺那都是她的点滴付出的回报。
XXX用她的温情细心照料老人,为老人排忧解难,为他们撑起一片睛朗的天。她的孝贤行为对孩子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儿子目前经营一家打印喷绘店,女儿在父亲的影响下也成为了一名教师,儿子和女儿都非常孝顺。XXX常说:“孝敬、照顾老人是应该的,也是做人的根本。”她的一双儿女也总说:“妈妈的一言一行就是我最好的榜样”。XXX是儿子和女儿的第一任好“老师”,在他们的成长中托起一片风帆;她用真爱全心支持着丈夫的工作,为丈夫奔波忙碌,是丈夫生活中温馨的“港湾”,在她身上无处不展现着一个东方女性的美德:善良和贤惠。
XXX同志她就像一棵大树,在炎炎夏日里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放飞希望,自己却总是守巢。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腼腆的一笑说:“这些都我应该做的呀”。最简单的话语,表达出的却是最崇高的品质。XXX用自己一言一行诠释着一个孝顺的晚辈、一个伟大的母亲,一个贤惠的妻子最无私的奉献,在她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中华民族最光辉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