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内容页

2023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培训心得

2023-12-30 07:35:26互联网心得体会手机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培训心得 篇1

本世纪初,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十多年过去了,课程改革有了长足进步,社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从国家层面厘清了育人目标,校准了改革方向,优化了课程内容,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再动员再部署。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一步优化了学校育人蓝图,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更加精准的定位和导航。

一、细化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建立高质量育人体系

新修订的课程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育人目标,强化课程育人导向。课程育人不是一句空话。学校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重新组合学校的人力、资源、时空、内容等要素,从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管理等方面建立系统性、结构性的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教与学方式,合理统筹课内外学习,有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提供更加丰富的课程供给,建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育人体系。我们常说,一所好学校就是一个充满成长机会的博物馆。

义务教育阶段有9522个学时,每个学时都连接着学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构成学生人生底色的重要时光。不同的学习方式,会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相同的学习内容也会引起学生不一样的思考,我们的教学就是将知识、能力、体验、思维、情感、思想方法等等有机融合在一起,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厚重且有力量。促进由教师讲、学生听,一问一答看似“顺畅”的课堂学习转向开放的、有挑战性的、真实建构的学习过程。

二、做好学段衔接,为完整的人的培养创造更加通畅的成长环境

新修订的课程方案立足学段一体化设计,删除了一些学科间内容简单重复和交叉现象。特别对幼小衔接和小初衔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校要做好相应的调整,为教师提供专业引导。

比如,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都提出,在一年级的学习内容和形式上要加大活动和体验性学习,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这就要求我们克服那种以“讲授、提要求”为主的单一方式或路径,创造更加贴合初入学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教学活动。那些对一年级新生看似“好用”的“立竿见影”的纪律要求,也要转型为唤醒学生内在动力、激发好奇心的新型教与学关系,在儿童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良好习惯,逐渐建立起稳定的自主行为。那种刚入学就比谁认得字多,谁算得快的惯性节奏要慢下来,要将教学的注意力放在观察学生是如何思考,怎样才能学会的角度上。

同样,在“小初衔接”上,各个学段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也更加清晰。这些措施,都将有助于消除或者缓解部分学校抢跑、超前教学、过度训练等违反人才成长规律的现象发生,学校要抓住这次契机,主动营造积极良好育人生态。Www.WENAnDAQuAN.CoM

三、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提升不同课程对核心素养发展的贡献度

注重加强学科实践和跨学科主题学习,用跨学科的思维培养学生整体认知世界的能力,是这次课程方案修订重点之一。

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是几个学科简单相加或轮番上场,也不是各自学科独立的信息和知识碎片,而是在解决真实问题/任务过程中所需的综合知识,包括综合运用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以及团队协作等能力。设计基于真实问题/任务的驱动性问题,并分解成有结构的问题链,引发学生一系列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意愿,是衡量课程方案有效落地的一个重要支点。

组织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是学校课程改革的一个新任务。这涉及到教师教学方式,更涉及到学校治理方式。应对这样的挑战,需要建立相应的课程研发机制,引导教师突破学科边界,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联合教研,在“共同备课、协商上课”的共建中,开发“主题鲜明、问题真实”的跨学科学习活动。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机遇,也是提高不同学科共同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贡献的有效着力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培训心得 篇2

目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已经修订完毕,新修订课程方案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素养导向”,“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是义务教育课程建设的五个基本原则之一,素养导向贯穿于课程编制、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一、什么是素养导向的课程建设

素养导向的课程建设,就是指课程建设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方向、为目标。素养与知识不同,是知识、技能、态度的超越和统整,是人在真实情境中做出某种“行为”的能力或素质。人活一生需要很多素养,要突出其中的“核心素养”的培育。准确而言,素养导向的实质是“核心素养导向”。

新修订的课程方案要求“坚持素养导向”,依据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明确育人主线,加强正确价值观引导,重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育。凝练课程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课程独特育人价值和共通性育人要求,形成清晰、有序、可评的课程目标。

核心素养是使个人在21世纪能够成功生活、能够适应并促进社会进步的为数不多的关键素养。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公民素养、合作与交流能力、自主发展能力、信息素养等,是国际上具有最大共识的核心素养。新课程方案强化课程的综合化、实践性,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我国对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方面还有一些体现国情的要求。课程建设要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展开,要为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从知识到素养”是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的方向。

二、课程建设为什么要坚持素养导向

课程建设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建设教育强国的需要。为应对21世纪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组织与许多国家或地区相继提出核心素养框架,世界范围内的核心素养热潮实质上是教育质量的升级运动,是国际教育竞争的集中反映。国民的核心素养决定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地位。我国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必须积极应对时代挑战,坚持素养导向,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世界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与前沿,才能提升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国际竞争力。

课程建设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是推进我国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需要。我国的社会发展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首先要促进人的现代化。核心素养是21世纪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素质的集中体现。课程建设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

课程建设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核心素养是一个统帅教育改革的上位概念,引领并拉动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方式变革、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评价等关键教育活动,不仅有利于解决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对于改革教育顽瘴痼疾、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至关重要。

三、如何推进素养导向的课程建设

第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发课程体系。课程是为落实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标准研制、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建设,都要紧扣核心素养这个育人目标,都要与核心素养精准对接,并以核心素养为中心,不断精简内容,优化结构,加强跨学科学习,做到减负增效。新课程方案要求明确提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明确课程内容选什么、选多少”,注重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关联,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探索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组织方式。

第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满堂灌、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传统教学方法是难以培育出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方案要求准确把握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素养要求,改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培养创新能力与批判性思维,需要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第三,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改革评价考试方式。广义的评价包括考试、测验、操行评语、综合素质评价等,评价是个“指挥棒”,用好这个指挥棒,将会倒逼教学过程、课程内容发生深刻变化。要从考知识向考素养转变,将核心素养转换为可观察的外显表现,进而开发相应测量工具,通过终结性、表现性评价等形式对核心素养开展评价。

考试评价改革必须强化素养导向,明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与关键表现,注重对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考查,注重对价值体认与践行、知识综合运用、问题解决等表现的考查,全面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建立有序进阶、可测可评的学业质量标准,强化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教学的一致性,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

我国义务教育课标修订中,充分发挥了核心素养对于课程建设的指挥棒作用,把素养导向的课程理念充分细致落实在每一个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建议、学业评价等方面。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培训心得 篇3

课程体现和凝聚着人类文明精华,体现着国家意志和人民期盼,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基本遵循和重要载体。课程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集中反映,具有极强的科学性,一刻也离不开教育科学研究的支撑、驱动和引领。

本次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凝聚了一大批专家学者的智慧,从核心素养的凝练、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组织到学业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三级管理体制的优化,都集中体现着教育研究的价值和作用,可以说教育研究贯穿在本次课程修订的全过程、各领域和各学科,有力地支撑了时代新人的培养。一是系统研究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政策要求,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课程方案、进课程标准,体现明确的战略性和方向性;二是着力开展现状调研和矛盾分析诊断,破解十多年来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体现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三是深入开展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稳定中推进”,使课程改革既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华,又反映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仍然会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教育研究的任务依然艰巨而复杂。例如,如何充分发挥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和综合育人价值,既要纵向一体化贯通,处理好幼小衔接和初高衔接的问题,又要横向关联,体现学科融合渗透?如何在“双减”背景下体现课程结构体系优化完善,改进育人方式,提高课程实施的实效?如何优化育人环境,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进课程实施的有效机制?等等。这些问题仍然需要我们不断思考、深入研究。只有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系统思考,整体把握,重点突破,反思总结,不断揭示育人规律,破解实施难题,以扎实研究深化课程改革,才是应然和可行之道。一是把准正确育人导向,深入研究学生核心素养的转化机理。深入研究课程教材作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根本载体的内涵实质和基本要义,认真研究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以此为导向,深入研究核心素养的学科特点和要求,学段特点和要求,揭示核心素养由静态知识向动态转化的内在机理,探寻从学科目标内容转化为学生认知和能力的影响因素、培养路径和实践方式,真正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二是聚焦课堂教学主渠道,创新改进育人方式研究。一方面,要基于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要求,研究以“知识本位”教学转向以“核心素养本位”教学的特点规律和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启发式、问题式、情景式和探究式等教与学方式,提出创设合理教学情境,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可行性,深度挖掘教学内容,关注课堂中不同学科内容的有机融合,推进课程融合和学科渗透,全面提高教学的综合育人价值。另一方面,要强化实践性、综合性课程的育人研究,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选择恰当的活动主题,合理倡导学生在全身心参与的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三是跟踪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不断总结课程改革经验。实践既是检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唯一标准,又是催生课程理论的源头活水,必须把调查研究、行动研究贯穿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在生动的课程实践中,运用并发展课程理论思想,发现鲜活的课程实施案例,提炼示范性的课程实施经验,推进“理论与实践”“政策与行动”的双向良性互动,形成专家专业化研究为引领、教师实践性教学研究为基础、群众性研究为支撑的共同推进新课程落实落地的研究格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培训心得 篇4

课程内容是课程标准修订最为实质的问题。课程内容不变,核心素养理念很难落地。本次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基于核心素养对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处理和呈现,反映了课程内容改革的新动向,必将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强化课程内容育人价值

本次课程修订明确了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结构化改革方面率先垂范的地位和意义,强调站在课程育人的高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育人方式改革。

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视角来看,学科知识必须置于育人方式改革语境下,进行结构化整合处理,增强知识学习与学生实际生活以及知识整体结构的内在联系,体现综合化、实践性,实现减负提质。在课程内容的组织形态和呈现方式上,跳出学科逻辑和知识点罗列的窠臼,坚持素养导向,回到人本身,回到知识学习为人服务的初心上来。

按学生的学习、发展逻辑来进行课程内容结构化设计,学科知识是手段,学生学习和发展是目的。学科知识必须根据学习和发展需要进行筛选、集约、重组和统合,纳入核心素养培育的内容整体结构,做到“少而精”,避免机械训练、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同时,课程所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可迁移的综合性品质,可以不断丰富、发展和进阶,适合而且需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彰显学习中心课程内容观

本次课程修订超越学科内容观和教学内容观,彰显课程内容观。在课程内容理解上,以学习为中心,不仅包括教什么、学什么的内容问题,还包括怎么教、怎么学的过程方式问题,以及为什么教、为什么学的目的价值问题,甚至还有教的什么样、学得什么样的结果水平问题。

这种复合型的课程内容观,更利于从学科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本位,突出习得知识的学习方式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价值,打破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知识技能训练魔咒,克服高分、低能、价值观缺失等乱象。学生可以在主题活动中,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亲历实践、探究、体验、反思、合作、交流等深度学习过程,逐步发展核心素养。

比如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前主要是以区域地理学的领域(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平铺设计安排课程内容,学科逻辑很强,但学生学习立场考虑不够。修订后则体现学生学习立场,建构出学科活动与学科知识融为一体的地理学习内容体系:以认识宇宙环境、地球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这条核心线索为主干,将运用地理工具和参与地理实践这两条支撑线索贯穿其中,形成学科知识与学科活动融为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

三、开发大观念、大主题或大任务等课程内容形态

本次课程修订引入大观念、大任务或大主题驱动的问题式学习、项目学习、主题学习、任务学习等综合教学形式,重构课程内容,优化呈现方式,使各部分内容彼此间建立有机联系,实现“少而精”,做到“纲举目张”。

比如语文课程标准,坚持以文化人、强化基础的原则,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等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每个任务群融合学习主题、学习活动、学习情境和学习资源等关键要素,按学段呈现学习内容,实现语文课程内容结构化,体现语文课程内容的典型性和“少而精”。

事实上,各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结构化设计方面,都强调以核心素养为主轴,构建大任务、大观念或大主题等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课程内容结构单位和教学单元组织形态,以此作为学习内容聚合机制和学习动机激发机制,有效清理、归纳、整合学科知识点或主题活动内容,在学习内容安排层面落实减负、增效、提质。

需要强调的是,本次课程内容修订没有弱化学科知识,而是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把学科核心知识融入学科或跨学科的主题、项目或任务等学习活动中,形成横向关联互动、纵向进阶衔接的课程内容结构体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培训心得 篇5

传统育人方式的典型特征是“坐而论道”,它以听讲、记忆、理解、练习、考试为主要活动形态,可以称其为书本型或认识型的育人方式,这种育人方式在掌握知识和技能上有其优势,但这种优势同时又是我国基础教育的“软肋”,它严重束缚着我国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核心素养导向的新课程、新课标呼唤新的育人方式,我们如何找到一个支点,破解这个“短板”,倡导和重建崭新的育人方式?这个问题一直伴随着课标的修订(研制)过程。

课标修订(研制)不仅要为课程内容确立标准、也要为学业质量确立标准、同时还得为教学活动确立标准。为教学活动确立标准本质上就是解决“怎么培养人”的问题。“怎么培养人”是最关键的问题,当然也是难度和挑战性最大的问题。各课标修订(研制)组在对这个问题进行持续交流研讨的基础上,取得的重要共识就是必须强化“实践意识”,确立实践在各学科培养人中的重要乃至核心地位。学科实践因此成为各学科课程实施和教学活动的关键词和中心词,为此各课标在教学建议和教学提示中大量增加了实践活动的要求,如观察、考察、实验、调研、操作、设计、策划、制作、观赏、阅读、创作、创造等。从这个角度说,落实课标就是要把这些实践性活动真正落在实处。可以说,实践性就是新课标为教学活动确立的“刚性”标准,新课标所要求的新教学不是简单地在原有的育人方式框架中增加点“实践”“活动”的成分,进行修修补补,把实践活动只是作为手段、点缀,而是要以学科实践为支点,撬动传统育人体系,构建以实践为中心的新型育人方式。

为什么要强化实践,确立实践在教学中的关键和核心地位?说到底这是由核心素养的本性所决定的。核心素养本身就是人身上具备的可以真实而持续地表现出来、行动出来的素质,它的形成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过程,没有行动、创造、体验、感悟,只有记忆、背诵、理解、思维,根本无法形成核心素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书本的知识与学生的身心有机融为一体,外在的知识才能变成学生内在的能力和品格。

当然,我们强调实践绝不是要否认认识的作用,而是要把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让认识在基于实践、通过实践、为了实践的过程中得到落实、得到纠正、得到批判、得到提高、得到深化、得到建构、得到创新,这样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引领实践、指导实践、推进实践,从而使两者共生共长。只停留在观念和符号层面的认识与实践是“两张皮”,这种认识往往是浅尝辄止并常常导致“假知”,无助于人的发展特别是创造性能力的发展。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是以学科的形式进行的,这就是学科实践的由来。学科实践与上一轮课程改革就倡导的“综合实践活动”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实践就其本义而言是相通的,它是一种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活动,从教育的角度说,它是一种以“身体参与和亲身经历”为表现形式、以“体验和感悟”为内在特征的学习活动。学科实践是基于学科、通过学科、为了学科的实践,没有学科的实践必然导致实践的泛化、浅化,没有实践的学科(教育)必然导致学科(教育)的固化、僵化。学科实践的宗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比如,数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就表现为“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语言”,数学学科实践活动就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可以说,学科育人价值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载体,学科实践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路径,学科实践和学科育人价值是改造和提升学科教育的两翼,是学科层面落实和培养核心素养的两大创举。总之,学科实践本质上就是要求用学科独特的方式来学习学科,用语文的方式学习语文,用数学的方式学习数学,用科学的方式学习科学,用体育的方式学习体育,设想一下,语文课要是没有阅读、数学课要是没有思维、科学课要是没有实验、体育课要是没有锻炼,那么各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就会丧失。尊重并彰显学科的独特性、体现学科的精气神,是学科实践的核心要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培训心得 篇6

近日,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3年版)。就课程方案而言,这是2001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执行20年来的首次系统修订;就课程标准而言,这是2023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执行10年来的一次系统修订。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关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这也凸显了本次课程修订的重大意义与基础性价值。

中国教育学会(以下简称“学会”)是我国教育系统成立最早、覆盖人群最多、影响面最广的全国性、专业性、群众性教育学术组织,是教育部党组联系基础教育战线特别是一线校长和教师的桥梁和纽带,是高水平平台型教育智库,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基础教育科学决策、服务课程实施、提高基础教育整体质量水平等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学会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学术组织的平台优势、专家优势和资源优势,以重大项目工作为载体,服务义务教育新课程高质量实施。

一是着力开展好课改培训“领航计划”,为课程实施提供专业支持。学会专家和会员遍及全国中小学,是推动课程落地的重要力量。为服务课程改革,学会专门研究制定了课改培训“领航计划”。随着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的公布,学会将发挥联系一线学校校长和教师优势,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任务驱动,积极组织开展案例式、互动式、个性化、研究型的研修培训,帮助一线学校校长和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钻研新课程标准,用好新修订的教材,改进教学,为推动国家课程方案落地、引导课程理念深入人心作出学会贡献。

要着力提升一线学校校长和教师对新修订课程方案的充分理解和行动自觉,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求,进一步理解培养目标;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进一步理解课程设置;从校长和教师作为教育的最终实践者,进一步理解课程实施。

要通过实施“领航计划”,着力提升一线学校校长和教师对新修订课程标准的理解把握和日常运用。更加突出思想性,在教育教学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更加突出基础性,在教育教学中强化核心素养培育;更加突出综合性,在教育教学中加强统筹设计和学段衔接;更加突出实践性,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动手探究和知行合一。

二是着力开展好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为课程实施提供典型示范。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课程实施的质量直接关乎课程改革的成效。在开展学习宣传、解读培训的同时,通过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引领课程落地,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学会分支机构覆盖基础教育全学科、全学段、全领域,将通过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更好地联系一线、凝聚一线、服务一线和引领一线,更好地服务课程落实落地、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发展和区域教育创新。

学会将综合运用示范推广、展示推广、交流推广、宣传推广、研究推广等方式,形成研究-推广-应用紧密结合的成果推广链条,提升推广实效。

学会还举办有中国基础教育论坛、《中国基础教育》杂志,各分支机构多年来形成了广受好评的观摩展示等品牌展示活动,这些阵地、平台都要在服务课程改革落地中贡献力量。

三是着力开展好教育评价创新项目,为课程实施提供机制牵引。在整个深化教育改革过程中,课程改革是核心,考试评价改革是牵引。按照中央《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教育部出台《关于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任期结束综合督导评估工作的意见》,其中在义务教育阶段,明确提出了“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落实中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教育部等6部门出台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其中在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中,明确提出“课程教学”方面的要求;在学生发展质量评价中,强调包括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重点内容。

学会将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在开展相关工作过程中深化教育评价创新项目,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以评价改革为牵引,牵引一线校长和老师牢固树立核心素养导向,注重对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考查,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强化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教学的一致性,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牵引一线校长和老师“破五唯”,创新评价方式方法,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注重动手操作、作品展示、口头报告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关注典型行为表现,推进表现性评价,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有效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带动新课程的高质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