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改写记叙文800字
石壕吏改写记叙文 篇1
一个时代的苦难
夕阳渐渐地降落在地平线以下,远行的飞鸟也都回了巢。日暮时分,我独自一人行走在空旷的小路上,附近没有任何旅店,只有远处的一个小村庄里闪着星点灯火。我轻轻地叹了口气,朝那个小村庄走去,想到一户人家去借宿。
“咚咚咚”我轻轻地敲响了一扇紧紧关着的门,传来一阵满跚的脚步声,“吱呀”一一年久未修的门发出呻吟声。门开了一道缝,一位老妇人警觉地探出头来朝四周望了望,看见我孤身一人站在门外,目光稍稍柔和了些许,声音略带沙哑地问道:“官人,您有何事呀?”我简明地向她表达了来意。老妇人迟疑了一下,但还是点点头,打开了门让我进去。
我进了屋,看见屋子到处都破败不堪,床上只有一位年轻妇人与一个正在酣睡的小婴儿。年轻妇人衣衫褴褛,眼眶红肿不堪。老妇人为我指了一处地方,我连声道谢。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阵官吏的吆喝声。刚才还在椅子上眯眼打盹的老翁听见这声音,立即如老鼠见了猫般警觉起来。只见他与老妇人对了下眼神,轻轻点了点头,立刻精神抖数来,悄悄地出了门。老翁走到后墙边,迅速地踩着事先放好的桌子,翻过墙头,逃之夭夭。其敏捷程度令我目瞪口呆,全然不像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所能有的姿态。
官吏的大呼小叫声已经到了门前,如同一群豺狼在喊叫,老妇人红肿着眼睛前去开门,喉咙里不住得呜咽。差役刚看见门打开就厉声喝问:“你们家还有男人吗?”老妇人的眼泪如同开了闸门一般哗哗流下,哭诉道:“官人呀,我的三个儿子都去参加了邺城之战了,其中一个儿子刚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同样不会复生了!”
官吏望着老妇人哭得凄惨,心中仍是半信半疑:“还有其他人吗?屋内的人是谁?一定还有人!”老妇人泪流满面,干涩的皮肤如树皮一样粗糙,嘶哑着嗓音说:“大官人啊,老妇我屋内实在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完整整的衣裙都没有。”官吏仍不满足,乜着眼打量了一下老妇人,说:“我看,你们家再怎么也得出一个人吧?你们女人缝洗浆补,做饭吧!“老妇咬咬牙,毫不犹豫地回答:“老妇我虽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您连夜赶回营去,还能为部队准备早餐。”差役答应了,带走了老妇人。
看到此情此景,我的心犹如被一只手抓捏着,难受得喘不上气。我走在院子里,抬头仰望那往日繁星密布的夜空,如今只剩下一两颗星在闪着微弱的光。这不正如当下的大唐朝廷么?藩镇割据,宦官当权,安史之乱,皇帝整日沉迷于风花雪月之中,不理朝政。整个大唐混乱不堪,战争频发,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大昔日的盛世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乌云笼罩在每个人的头上。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憔悴的老翁告别。
出了石壕村,走在荒凉的小路上我心中不禁像打翻了调味瓶般五味杂陈。回头望着那座小村庄,回忆着那饱受战争推残的家庭,长叹一口气,内心的感受无以言表……
石壕吏改写记叙文 篇2
如此朝代
杜甫在赶路途中,又苦又累,而天空又早已被黑夜笼罩着,无奈之下,便寻寻觅觅,找到了一家小村庄,名曰“石壕村”。
杜甫在那里落脚,休息了一阵子之后,便敲响了一户人家的门。开门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眼圈能明显看到红肿,杜甫询问她为何如此模样,老妇人向他解释原来是她收到了一封家信,上面写的是她儿子战死的消息。听到这,杜甫也沉下了头为她默哀。
突然,一阵嘈杂打破了交谈,外面人和马的声音交杂着,显得吵嚷不安。一群官兵冲来打砸抢要拉壮丁,这时,家内的老翁早已翻墙逃跑了。那位老妇人出了门,同官兵们理论
“你们家还有男的没有?!识相的话赶快麻溜地交出来,不然我们可不会给你面子!”那官吏朝老妇人恶狠狠地叫骂着,眼神愤怒。而那老妇人则是哭哭啼啼的说:“官爷您听我说,今天我的一个儿子送信来,信中写他已经战死了,我那另外的两个儿子也已经牺牲了,活着的人活一天算一个天,可我这儿子死了就永不复生了!”
也许因为良心所迫,官吏说到“我也是没办法,拉不到壮丁我就没法交差啊!”那妇人又接着哭诉:“大人啊,我家里真没有别的男人了!里头屋里还有我那吃奶的孙子,床上没还躺着我的儿媳妇,孩子他爹战死了,儿媳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您说我们多可怜啊!”老妇人哭喊着,沙哑的声音中流露出她的悲痛
官吏叹了口气,说:“我也没办法,要不你跟着我们过去,干点杂活,去河阳帮忙做做饭,缝缝衣服。”妇人回答道:“好好好,只要您不嫌弃我又老又弱,我跟你们走,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为部队准备早餐!”就这样,老妇人跟随着军队远去了。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第二天天亮,杜甫想起昨夜的事情,感触颇深。与老翁告别后,杜甫写下一篇文章来抨击这个朝代的混乱。令人感叹,如此朝代!
石壕吏改写记叙文 篇3
路途石壕村所见
唐肃宗乾元元年,为平定安史之乱,唐军围攻叛军所占的邺郡,胜利在望。次年春,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我杜子美,虽为一阶文弱书生,但“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胸怀大志,满腹经纶,誓死追随圣上,报我拳拳爱国之心!
风雨兼程,途经石壕,见天色渐晚,落日渐沉,便随手敲开一户人家的门,欲借宿于此。
门缓缓打开,露出一条门缝,里面有两只眼睛在向外张望。见我独自一人,问道:“来者何意呀?”我答:“小生姓杜名甫,欲回华州,怎奈天色已晚,能否借宿一晚?”
一位衣着破旧的老妇打开门,引我进去。
此户人丁稀少,仅有一对老夫妇和一个年轻的寡妇及她尚未断奶的儿子。一户四口,生活清贫,日日劳作,家徒四壁,艰难度日。即使日子难过,但他们仍然热情地招待了我,拿出家里仅有的一些粗糙的干粮赠与我这个陌生人。
夜里,我睡在茅草上,听见门外急促的敲门声。隔壁房间亮起微弱的灯光,屋中似有人在低声说着什么。
声音很快就停了。老翁带着一只只剩半截的蜡烛,借着那似有似无的光亮越过破旧的屋墙踉踉跄跄地翻了出去。年迈的老妇则端着一盏满是污渍的小小油灯,颤颤巍巍地打开了屋门。
差役骂骂咧咧的进来大喊道:“我等奉朝廷之命前来招军入伍。你家的人呢?都给我出来!”
老妇小心翼翼地迎上前,说道“官,官爷,我家真的没有人啦!家里总共有三个儿子,都应征去了邺城防守。前两天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最近刚刚战死在沙场上。剩下的人尚能苟且的活着,可是我那死去的两个儿子,生命却早已结束了!”老妇哭咽着。
这时候,屋里传来婴儿的哭声以及女子的急切安慰。
差役愤怒地盯着老妇,骂道:“老太婆,你不是说你家没人了吗?里面还有谁?别拦着我,我要进去看看!”
老妇努力拦住差役。哭喊道:“官爷,屋子里真的没有人了!只有我那还在吃奶的可怜孙子。他的爹死在了战场上,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但家境贫寒,我那可怜的儿媳连出入都没有完整的衣服,您不能进去啊!”
“那你要我怎么办?这可是朝廷的命令,你有几个脑袋能违抗?”
老妇说道:“老婆子我虽然力气不大,但我可以跟着你们现在就走,应该还能应征上河阳的军役。我还能给你们做顿早饭!”
差役听了拽着老妇就走。那盏小小的油灯跌落在地上,大门砰的一声被踹开。老妇一路哭诉着跟在差役身边,磕磕绊绊地走着。
夜深了,说话声音渐渐断绝,我好像听到低微又断续的哭声从屋里传来。
我恼怒于差役的粗鲁和不解人情。可是国家毕竟需要人来打仗,我身为朝廷命官不得不为国家着想。可我同样也是百姓的儿子,我又怎能看着差役看着朝廷这样苛待百姓!唉,只盼得战争早日结束,百姓不再受苦。
天亮了,耳边传来一声渺远的鸡鸣,我与老翁告别,行走在寂寥无人的小路上……
石壕吏改写记叙文 篇4
沉寂的心——改写《石壕吏》
夜幕渐渐笼罩了天空,黑暗悄然遮住了天空的暖意与光亮,我透过破败不堪的窗户,远远望见了一个驾夕阳而来的男子。我不禁在心里默默祈祷:但愿不是石壕吏才好。
那男子驾着马,马蹄扬起纷纷尘土。他在我们家门口停下,下马俯身敲了敲门,婆婆与公公对视一眼,让我去屋里躲着。我只能倚门倾听,唯恐公公与婆婆遭遇不测。门外有细细碎碎的说话声,随后那男子进了屋,我本打算出门迎接,却又听一阵敲门声。这次敲门声急促且伴有大量的咒骂,婆婆赶忙让公公逃走,公公只得不舍的与婆婆分别,仓惶的翻墙而逃。
婆婆让那位男子躲起来,他慌忙下竟推开门走了进来。他看见过我与孩子,愣了一下随后赶忙道歉,并且要退出去。我听见官吏的声音愈来愈近,连忙劝住他,他只得一脸尴尬地找了个角落坐下。即使隔着门却也能听见官吏大声的吼叫,心中一凉:他们又来征兵了。婆婆歇斯底里的哭喊透过门缝传了进来,一阵翻东西声音过后,我看见婆婆手里拿着一张信纸,于是我的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
婆婆对石壕吏说:“我的三个儿子都去参加邺城之战,一个儿子来信说另外两个儿子都死了,我怎么活啊?我的儿啊……”石壕吏愣了一下,但依旧不依不饶的问:你老头呢?你不会没有儿媳吧?婆婆上气不接下气的哭泣回答说:我苦命的老头早死了,儿媳刚生下一个儿子,看在我死去的儿子的面上,别去看了。”我也哭着,为家人,为丈夫,为孩子,为苦难的百姓。
石壕吏说:你儿媳和你必须要走一个。我刚想推门而出,婆婆却用她瘦削的手擦拭眼泪说:我去。现在出发,还能明天上午给你们做个饭,洗个衣服。我抱着孩子痛哭,孩子也许是因饥饿或是感受我的情绪似的,也嗷嗷大哭起来。婆婆的声音渐渐远去,天渐渐亮了。
那男子向我表达关心与他的愤怒之情,对于赶来的公公问为什么让婆婆去。公公一脸悲伤地对他说,这只是迫不得已的举措。随后,他便离去了。公公充满怜爱的对我的孩子说:以后你我和你母亲就要相依为命了。
天亮了,我的心却永远沉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