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事理说明文
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事理说明文 篇1
从浊到清
春日的大黑河畔,绿水青岸,鱼翔浅底,时不时从芦苇荡中探出头的鸭子们,都是春日里别样的
景色。河边的石头上布满青苔,蝌蚪也会来和你打招呼,可见呼和浩特的环境日渐变好。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里的好风景,在2023年以前,可是以“脏乱差”而闻名的,路人走过都要捂住鼻子快步向前。呼和浩特的生态环境治理一直存在很大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更是一大顽疾。2023年起,呼和浩特市对大黑河段进行集中整治,通过大力实施河道整治、加固堤防、景观绿化“三位一体”的综合生态治理工程,让大黑河段重新焕发生机,有了让人赞叹的水质环境。
阳春三月,在土左旗的海流水库,我们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朋友”,他们有天鹅、苍鹭、银鸥等一批候鸟,为水库增添了活力和春天的气息。还有从2023年起,每年有四五千只赤麻鸭不在南迁,永久定居与此。以上种种,都体现了“环境在变好,自然在回馈”这个道理。如今的海流水库,每年过境的候鸟有10余万只,这里已经成了重要的“中转站”和“补给站”了。
大黑河和海流水库的巨大改变,只是呼和浩特市生态文明治理、水质环境工作逐步开展并实施的一个缩影。我们不仅在做好河湖建设的同时,也在不断规范工业企业排水管理。2023年,呼和浩特市通过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巩固监察能力,实施监控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全市的水环境持续向好。我们已经完成了21个“千吨万人”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连续15年百分百达标,小黑河三分闸前段面水质持续改善,去年9月份以来连续4个月水质达到III类,劣V类水比例20%,达到了自治区考核要求。
2023年,呼和浩特市将继续强化生态保护治理,统筹再生水生产、调配、利用各环节,全力争创国家区域再利用水循环试用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碧水绕城、绿水长流,不断变好的环境,水质从浊到清,都看在每一个人的眼里,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创建属于我们的美好家园。
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事理说明文 篇2
空气污染
城市中绿树掩映,空气清新;农村里碧水环绕,泥土飘香。头顶,晴空如洗,白云似梦;身边,鸟语如歌,鲜花似锦。几年前我们的生存环境就是这样的,令人倾心,令人向往!
我生活在省会太原,这里现在的天空常常被雾霾侵占,一团团工业废气直冲云天,大气中到处散播着灰尘与污染物,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的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造成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危害,甚至威胁到生存。这就是空气污染,又称大气污染。
那么造成这一可怕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首先是工业,工业是空气污染的一项重要来源,工业生产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烟尘、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机化合物、碳化合物等等,有的是气体,有的是液体,大多都会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如: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排放的工业有害废气和粉尘对人体造成综合影响,一周内近60人死亡,市民中心脏病、肺病患者的死亡率增高,家畜死亡率也大大增高。工业排放的废气中各种污染物数不胜数,它们“齐聚一堂”,当然会对空气造成极大的危害了。
其次是交通运输,现代科技发达,人们的出行方式由步行变为了汽车、火车、飞机等这些便捷且速度快的运输工具,但它们的烧煤或石油产生的废气也是重要的污染物。特别是城市中的汽车,量大而集中,它排放的废气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危害性都很大,可以直接侵袭人的呼吸器官。例如:20世纪40年代,美国洛杉矶的大量汽车废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的光化学烟雾,造成许多人眼睛红肿、咽炎、呼吸道疾病恶化乃至思维紊乱、肺水肿。由此可见,汽车废气对城市的空气污染非常严重,会危害人体的健康,是大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最后是生活炉灶与采暖锅炉,城市中民用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煤炭在燃烧过程中要释放大量的灰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会污染大气。特别是在冬季采暖时,往往使污染地区烟雾弥漫,使人难以喘过气来,这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污染源。
另外,人们的环境意识薄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比如:一些部门和一些地区只考虑近期的、局部的经济发展需要,在制订一些综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缺乏对保护大气环境的考虑,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因而造成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
空气污染是现在社会的一项严重灾难,它不仅会影响气候,还会对人体及动植物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是生命健康,因此,我们要尽己所能地防治空气污染:绿色出行,少开私家车,减少尾气排放;植树造林,利用树来吸收更多的污染物,减少空气污染的程度;加大保护环境的宣传力度等等。
行动起来吧!让我们的天空变得蔚蓝,让我们生存的环境变得更美好,更舒适!
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事理说明文 篇3
老旧小区的变化
我生活在呼和浩特市,这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塞外古城,也不知从何开始,我身边老旧破败的小区变得越来越少,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美。
2023年,呼和浩特吹响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角,全市上下同心协力迈开了追求创建文明城市的铿锵步伐,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文明创建热潮。
院子老,房子老,设施旧,生活环境差……这些都是很多老旧小区都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我市的老旧小区大多建成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些老旧小区没有物业,缺乏统一的管理,基础设施陈旧不能发挥作用,公共绿地少,居民私搭乱建十分严重,而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城市美观,还会造成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对我市的城市管理也造成了诸多不便,为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我市自创城计划启动以来,就马不停蹄地对老旧小区开始改造。
2023年改造计划至今,针对老旧小区,呼和浩特市先后投入资金36。14亿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471个,受益人口30。5万户,76。6万人,35个棚户区,138处城市边死角,75个片区。296个老旧小区供排水管网和二次加压设备被改造,1554个老旧小区实现准物业长效管理,水、电、气、暖等市政管理服务延伸入户。呼和浩特市为环卫工人定向安排公租房145套,新建各类保障性安居房2。9万套,大力解决了近四万户群众回迁安置遗留问题,3。7万户居民因此而受益,生活质量也随之而上升。
如今的青城,道路宽阔平坦,大街小巷干净整洁,老旧小区焕发新颜,而这些,让呼和浩特这座文化名城更加光彩夺目。
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事理说明文 篇4
绿水青山扮靓美丽青城
20年前,呼和浩特市四季吹大风,黄沙满天飞,植被少绿色,水土泛青黄,早已不复当年“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呼和浩特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的战略要求,坚守“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理念,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倾力打造生态之城、绿色之城。
呼和浩特市在中国绿色城市指数排名由2023年的第43名一举跃升为2023年的第13名,这是因为什么呢?
这与呼和浩特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线是密不可分的。近10年来,呼和浩特市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举全城之力发起“蓝天、绿水、青山”保卫战。出台修订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条例,燃煤治理、扬尘防控、机动车尾气防治和挥发性有机物防治4个行动方案、6个专项实施方案及3个配套考核办法,构筑起大气污染防治“1+10+3”的政策保障体系。去年,呼和浩特市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18天,优良率87。1%。
不仅如此,还制定了“水十条”管理措施,编制地下水超采区和重要水源地双控方案,开展各项专项行动,并连续14年保持100%达标。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年攻坚计划,真正实现了环境管理工作“治本”成效。
通过持续开展以“绿化青山、守护北疆”为代表的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构筑起以大青山前坡和大黑河生态水系为重点的南北生态屏障;城区“内核”着力打造“点、线、环、面”相结合的绿化网络,逐步形成“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绿化体系,为呼和浩特市披上了绿色的新衣。
民心所望,政之所向,呼和浩特市正以百倍信心、千倍努力换蓝天常在、碧水长流、大地常绿,奋力书写美丽首府新篇章。
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事理说明文 篇5
青山,蓝天
在我生活的呼和浩特市,每每一到春天总是黄沙漫天,从这张14年·的空气质量日报课题、可以看到呼市的空气质量有260,属于重度污染。可如今,却是阳光明媚,空气清新。这可不是我瞎说,截止三月十九日,今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达65天,达标率83。3%,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4%。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首先,市政府全力实施”九大生态工程‘’,而大青山作为内蒙古及呼市的天然生态屏障,承担着控制风沙侵袭京津唐地区的重要职责。因此,政府全面停止了大青山山脉呼市境内矿山企业勘探,开发,建设活动,取缔了违规矿山开采等污染企业286家种植苗木1476株(丛),让青山更清。同时,全市公园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9。8%,绿地面积达到了3900多公顷,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9。7平方米。这重新建设的大青山和大幅提高的绿地面积加强了呼市的空气净化能力,改善了呼市的空气质量。
除此之外,居民供暖污染,车辆尾气污染,城市扬尘作为城市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政府也加大力度整治,对于居民供暖污染问题,截止2023年,淘汰了全部70台35蒸吨每小时以下燃煤供暖炉,同时,大力推进含65蒸吨每小时锅炉污染治理措施升级改造,初步估算,可削减灰尘6961吨,二氧化硅2687吨,氮氧化物577吨。在控制车辆尾气污染方面,全市公交车为新能源车辆,且每年平均新增500辆,淘汰黄标车,黑烟车。针对城市扬尘,政府严密监控所有在建工地,确保其为无尘工地。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愿在政府的带领下,“塞上江南”可以山更青天更蓝
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事理说明文 篇6
“逃跑”的黄沙
在十几年前,这片土地是一派“渺渺黄沙天万里”的景象,而如今却是疏星朗月照水云。这是因为什么呢?而黄沙又是因何“逃跑”呢?
内蒙古位于我国北部,而内蒙古的中西部便是沙尘暴频发的地带。一方面因为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征使得内蒙古成了沙尘暴的“栖息地”。内蒙古气候干燥,仅在西部的阿拉善盟,沙漠所占面积就已达到了585。3万公顷。而我生活的呼和浩特所在的中部地区,平均海拔高达1000米,而周边地区却不足100米,由于特殊地貌使得此地区成为主要风源地。另一方面,过度放牧,植被覆盖率低……这些问题也是造成我的家乡沙尘暴频发的主要原因。
而近几年,这些黄沙却在渐渐“逃跑”,它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次数也大幅减少,我市的空气质量也在日渐好转。究竟是什么让这些黄沙望而生畏,纷纷被赶跑了呢?
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有很多种,如植树造林,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合理安排工业布局……这些方法并不困难,但是需要我市每个公民齐心协力,共同加入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的行列中。同时,我市政府也在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印发了《呼和浩特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全面推进了生态建设行动。截至2023年底,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224。6万亩,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04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3%,平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达到49。74%,为1990年以来最好水平。随着植被覆盖率的增高,对防风固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是沙尘暴得到治理的有效措施。
除此之外,在政府和公民的努力下,我市空气质量总体改善,2023年,全市空气优良天数达294天,优良比例为80。3%,较2023年增加4。7个百分点。
我们的环境在一天天变好,黄沙便也“逃跑”了留下的是新鲜的空气。愿更多人能够加入环境治理中,让我们的呼和浩特的绿水青山更美!让黄沙彻底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事理说明文 篇7
青城之变
近年,呼和浩特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因高楼大厦的林立而四处乌烟瘴气,严格遵循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首先,呼和浩特的空气质量明显提升。原因有如下两点:一是持续实施污染源三级巡查管控,通过采取集中供暖,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取暖方式,淘汰散煤取暖,解决了燃煤散烧造成的污染问题。二是对烟花爆竹进行重点管控,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点放孔明灯、堆燃旺火等行为。这些政策使呼和浩特的空气污染指数连年下降,提高了空气质量。
其次,呼和浩特的水质也在逐渐变好。我市在做好生态河湖建设的同时,也不断规范工业企业排水管理,完成了21个“千吨万人”水源地保护区划分,使老百姓用水放心,喝水更放心!
同时,我们的耳边也少了狂风呼啸的声音,眼见之处也不再有黄沙漫天的景象。这主要得益于呼和浩特市的植被覆盖率显著上升。因为降水的增加为植被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分条件。同期国家实施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以及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工程,促进了植被生态的改善。
但我市仍还有做得不足的地方。例如交通拥堵等现象,而此主要原因有:一、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相对滞后;三、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高;四、道路交通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五、市民交通意识有待增强。
有了青山绿水,便有了优美环境;有了优美环境,便有了金山银山。
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事理说明文 篇8
绿色环保
时光飞逝,在不知不觉间,我美丽的家园——呼和浩特从“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月黑风沙恶。”到了“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呼和浩特市环境监测站,通过对10年的环境监测,表明了二氧化硫,悬浮颗粒物呈下降趋势,这表明10年来党和国家的领导,大大改善了呼和浩特市的空气,例如在上世纪末,正呼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市的目标,并实施了“蓝天绿地”工程,开展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活动,可以明显看出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同时这也离不开每一名优秀的呼和浩特市人民的默默付出。
从呼和浩特市的空气质量来看,处于旧城居民区的治理的质量较差,原因是以平房为主,能源集中使用煤炭,所以可以通过更换落后的生产工具,换为更加先进的环保工具,可以使呼和浩特市的空气质量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在第一和第四季度的空气质量较差,因为是采暖期,燃煤烟气排放多,导致了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其他技术高,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将烟气经过处理,降低二氧化硫浓度再排放。
同时气候变化也对二氧化硫浓度有影响,冬季静风多,降水少,使得空气中的污染物易积累,而秋季降水相对集中,利于空气中的污染物的净化,所以污染较轻,我们可以总结出一条规律,即风越大,气候越干旱,沙尘天气越多,颗粒的污染程度越严重,空气质量越低,而现在烟雾进行排放后处理,现在的空气质量比10年前更好。
作为普通人,我们没有办法去规划重大事件去保护环境。但我们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例如我们可以绿色出行,告诉爸爸少抽烟。正是有了政府和一个个普通人的配合,所以现在呼市的大气污染自2003年后得到了有效控制,好于二级以上空气质量的天气增加。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加油!
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事理说明文 篇9
“青城”实至名归
前段时间去爬山,我站在阴山山峰上,将城市一览无余。在这儿,可见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亦可见街道两旁笔直的白杨、山脚下高大挺拔的青松……瞭望此景,深呼着新鲜的空气,心中不免感叹:“嗟乎,此真是‘青城’矣。”
现在,我的家乡呼和浩特绿草如茵,空气清新,可见其近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十几年前的呼市还是漫天黄沙,让迈出家门的人有种“黄沙百战穿金甲”之感。在南方春暖花开的季节,呼和浩特却只有肆虐的沙尘和伸手不见五指的雾霾,它们如同猛虎下山,无情的损坏人们的健康、危害着城市的容貌。而最近几年,如雾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日益减少,城市的空气质量逐渐好转而变得清新,“青城”渐渐有了轮廊,那么是什么原因造就的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沙尘和雾霾,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表卷起大量的尘土,在半空中形成的沙土团。这是一种荒漠化的标志,而它的水平能见度也就在1000米以内,严重时甚至在几十米以内。大风把大量的沙粒吹入近地表层,所形成的飘浮于半空中挟沙风暴皆为沙尘暴;而雾霾通常是指超过大气循环能力的大量细颗粒物质,持续聚积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常见的细颗粒物有PM2。5,而长期吸入这种颗粒则会导致肺部纤维化,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与沙尘暴的危害大同小异。
那么为什么近些年我们呼市的雾霾程度大大减少了呢?答案显而易见。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产生了不少的环境问题,因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逐步调整环保方案,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呼和浩特属于半农半牧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因此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始大量的植树造林、种花种草,从而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并倡导“绿色出行”。风沙逐步稳定了,城市的污染也相应的减少,自然就净化了空气。一出门就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试想那是一种多么惬意的心情。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心情舒畅了,一个活灵活现的“青城”再次呈现在人们的眼中。这归根结底还是党的正确指挥和英明决策,才有我国各行各业的成就,才有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所以,我们青年一代要努力学习,发奋图强,为祖国将来的更加强盛出一份力,献一种情,让“青城”永存不灭!
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事理说明文 篇10
春踏大青山
青城之美在于“青”,而大青山就是“青”的代言人。
清明假期期间,我再访了大青山,汽车蜿蜒入山,我却为这宏伟景致惊讶。
当年林木荒,如今满眼绿,眼前是一幅美丽画卷—泛白的天际下,一个个翠绿的山头生机可爱,远处青山连绵起伏,山势如水墨线条般在画卷上弯曲跳动。彩云幻化出各种图案,在绿色幕布的映衬下如骏马奔驰,似彩带飘逸。山脚下河流潺潺、河水叮咚,唱着对大青山的赞歌。
可谁知,眼前秀丽如画的大青山,在以前却是一座草木稀疏,平房遍地的荒山。原来是因为缺乏有效管理和无序的开发利用,导致大青山区森林植被消减,特别是前坡区域岩石裸露、树木匮乏、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了保护大青山,还绿于民,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政府全面加强对大青山的建设和保护,把大青山区的环境治理作为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分阶段治理大青山。
为此,2023年底,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决策启动大青山前坡生态建设工程PPP项目。该项目东西全长120公里,南北平均宽3。3公里,区域总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对大青山区进行大规模、全面的生态环境改善。
加强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是大青山前坡生态建设工程的主要项目。项目集生态建设、基础设施改造、旅游休闲、产域融合、富民增收于一体。突出重要节点绿化。兼并哈拉沁水库、五一水库、红领巾水库、万家沟水库下游沟口治理,完善沿线7个高速公路出入,沿山沟系,美丽村庄的生态治理工作。
大青山前坡生态建设工程的第二个项目是绿化建设。该项目由点及面,逐步形成了由生态路和塔拉大街两条道路生态景观廊道;同时还自西向东打造了多处生态建设工程地点,例如乌素图森林公园、哈拉沁生态公园、敕勒川草原、蒙草百草园等地,实现了大青山总体生态功能的恢复。据林草部门统计,从2010年以来,大青山前坡绿化造林约2600万株,种植了各种乔木、灌木。形成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壮美景观。
截止目前,完成淘汰落后产能,棚户区改造627户,159万平方米。大青山前坡区域的工矿企业已全部关停;生态路绿化工作全面完成;生态园林型、果树经济型、生态防御型、村屯绿化建设基本成型;大青山沿线防护功能和景观效果初步显现。这些为将大青山打造成集生态绿化、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和彰显文化特色为一体的首府北部绿色长城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再顾大青山,满身绿油油的,风儿轻悠悠的,而这一切都是呼和人民齐心协力保护生态的结果。此时的大青山,好像化作一座座水库、粮库和金库,笑吟吟看着他怀抱中的青城子民。
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事理说明文 篇11
从坑洼小路到平坦宽巷
我从小便生活在呼和浩特市,在一条名为“小府路”的小巷里,发生过许多事——而修路,便是我印象最深刻的那件事。
这条小巷上的居民楼大约于我出生前后建成,随后便涌入不少居民。在2007到2023年春,小府路的面貌是极不堪入目的,从南向北走,路上坑坑洼洼,大的坑约有十几米长,一两米宽,小的也有一平方米大小。无论是步行、骑车或是驾车,崴脚、摔跤或是下雨天有人掉进水坑尽常态。而2023年夏,经多次反馈,这条小巷变得平坦开阔,充满烟火气与欢声笑语。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小府路的面貌焕然一新呢?
2023年8月《北方新报》报社以《呼和浩特小府路:路面全是坑,居民盼修复》为题发表了一则新闻,使此事初步获得了部分关注。而事后,相关部门只是垫了点土在上面,根本问题仍未解决。又经过了一轮轮的反馈,直到2023年4月中旬,《内蒙古晨报》发表了相关通知《呼和浩特:四区二十条小街巷改造路段确定,5月园施工》,而其中正有小府路的名字,随后,小巷里挂起了大海报,施工队也迅速赶到……
从一开始的反馈无果到后来的引起重视这其中也说明了我们城市在成长,在进步。有人说:“想要富,先修路。”对此我是相当认同的。交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极大,因此,无论是大街,还是小巷,都应当被重视起来。此外,各种高架桥与地铁的开通也为呼和浩特的交通注入新灵魂。国家富强了,城市富强了,民族才能振兴,人民才能幸福,生活才能便利!
路是为百姓走的,国家重视起来,百姓才能走畅通路、安全路、方便路。小府路的变化体现的是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吾辈当自强”的理念。
八年前,驾车驶上小府路,“过山车”般的体验让人不禁感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如今走上小府路,也让人不禁感慨:“国家强,城市富,人民安,社会安!”
从坑洼小路到平坦宽巷,从百年耻辱到国家富强……
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事理说明文 篇12
呼和浩特的交通
时间悄然过去,我所在的城市变化是很大的。
儿时在自己生活的那一小方天地总想走到更远的地方去玩,父母却经常以交通不便,不太放心的理由拒绝,与那时不同的现在,自己想去哪就去哪,甚至可以进入山区,在那高山上眺望远方,在那宽广的草地上撒野奔跑。
始建于1996年的鼓楼立交桥,于1997年6月正式落成,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东西街南北街的交汇处。这里因为有众多住宅小区,区域内的人流量、车流量较大,经常造成交通拥堵,立交桥的设置极大缓解了交通压力,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立交桥建设起来,鼓楼立交桥也成为了这里的交通枢纽。
在2023年12月29日,呼市地铁第一线路开通试运营,是呼和浩特市成为中国内地第四十座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截至2023年10月,呼市地铁已开通运营线路共两条,全市地铁运营里程总长49。019千米,共设站43座。这大大减少了地面交通的压力,也减少了人们出行时间,有了更多的交通方式选择,可以优化和增强地面的使用价值和使用效率。
这两者的建立和一系列其他交通的完善,不仅缓解了交通压力,不再使呼市的交通变成一片“红色的海洋”,在一定程度上是该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象征。在这些的后期运营需要技术维护、安全管理等人才,客观的提高了城市的发展潜能,并且这些设施的建立,还塑造和提高了城市形象。
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事理说明文 篇13
“青城”还是“青城”吗?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古时对呼和浩特景色的描写,“青城”是对呼和浩特的美称。这些都反应了以前呼和浩特应该是一个芳草遍地,植被丰富且覆盖率很高的地方。但现在我们眼前“青城”还是原来的“青城”吗?
近几年来,呼和浩特沙尘暴尤为严重,最不可忽视的一点便是植被破坏。观察研究表明,内蒙古市辖九个旗县区,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自然生态恶化,森林面积减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现象。土左旗、托县、和林县及呼和浩特周边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较好,但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人为的破坏,耕地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及盐碱化随之增大,造成环境质量破坏严重。
大青山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我们对它的印象应该是“琼林玉村,绿树成荫,郁郁苍苍”,但近几年大青山的生态环境也不乐观。作为呼和浩特天然屏障的大青山生态保护问题刻不容缓。多年来,由于超载放牧,牲畜骤然增多,致使大青山土壤植被遭破坏。刚刚长出的嫩枝嫩叶惨遭啃食,草场丧失了结籽、繁衍的再生能力。近年来,呼市有关部门在大青山植被覆盖率最高的地段建设宾馆、别墅群、陵园坟地等,对大青山的植被也造成严重破坏。
也许有人会说,植被破坏了再重新种啊。确实,植树造林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呼和浩特的绿化设施却屡遭破坏。之前有一篇报道反映:呼市投入大量资金搞城市绿化,但是,记者走访市内多条街道及游园发现,绿化后的很多树木、草丛遭到人为破坏,如:乱倒污水破坏树木,使许多树木无法存活而死亡,每年都要对街道树木补栽,但补栽的树木也活不长久;学生贪玩进而破坏草坪,随便践踏;许多绿化带成了垃圾场,生活垃圾随处可见。
以上还只是市内的绿化设施,而大的植树造林计划也难以实现。由于环境长时间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十分严重,再加上呼市是西北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所以植被成活率非常低。植树造林也成了一大问题。
环境遭到破坏,想要补救却困难重重,现在的“青城”还能恢复为原来的“青城”吗?
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事理说明文 篇14
家乡的沙尘
在我的家乡内蒙古呼和浩特,过去每到春天,沙尘暴就如同家常便饭,漫天的黄沙和猛烈的狂风,我都几乎习以为常,但在最近几年里,沙尘暴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少,几乎不见了踪影,那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就要先从植物说起,植物的根系深入地下,为了吸收更多水和无机盐,有些植物的根系异常发达,像一张大网,而植物的地上部分为了更好进行光合作用,会长得很高很大,一是为了增大光合作用的表面积,二是盖过妨碍它生长的其他植物,从而形成了庞大的地上部分。在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沙化土地面积41。59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土地面积35。16%,土地沙漠化已成为内蒙古危害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而建设防护林、保护天然林资源、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成为防沙治沙的重点工程。因为植物的根系发达,可以形成一张大网,将泥土牢牢绑定,从而起到固沙的作用,而植物的地上部分体积庞大,可以削弱地表风力,使得风速下降,不会带起很多沙土,如此一来,植物就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而采用一些特殊植物,防风沙效果更好,如杨树、柳树、榆树、红柳……这些植物根系更加发达,耐旱性也更好,再加上设立保护区、有计划地引水调水、恢复绿洲生态……防风沙的效果也就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所以综上来看,内蒙古沙尘暴减少的原因就是防风沙植物的种植和一系列辅助措施共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