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残疾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篇1
xxx同志自20XX年以来,一直任xx市市残联肢残协会秘书长、xx区残联肢残协会主席、xx办事处残疾人专职委员等职务。他是残疾人的朋友,心系残疾人朋友的疾苦,常怀“三心”投身于扶残助残行动中。
全心全意帮助残疾人的责任心
作为7个爱心车间的管理员,xxx同志任职期间任劳任怨、全心全意投身残疾人事业,怀着赤诚之心为残疾人排忧解难,帮助大量残疾人入托“残疾人之家”——日间照料爱心车间,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梦!
由于对爱心车间模式的不了解、不信任,爱心车间建立推广工作困难重重。为宣扬爱心车间建立的初衷和目标,让残疾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使更多残疾人及其家属了解车间的运转模式及对残疾人家庭带来的深刻影响,xxx同志不辞辛劳,走街串巷,一次又一次上门为辖区残疾人家庭做宣传、做介绍、做动员,逐一化解他们的疑虑,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在他的引导下,目前xx区爱心车间已有98名残疾人入托。
为保障入托残疾人在车间的工作生活得到改善,xxx同志积极奔走,主动和辖区内各企事业单位对接,为残疾人争取工作机会,发挥中间纽带作用,推动入托残疾人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帮助入托残疾人走上工作岗位、融入社会。
xxx同志创新工作思路,探索以手工带动康复的方法帮助入托残疾人进行康复。他多方打听,积极协调,以公心换信心,带领残疾人朋友以实际成果改变了企业对残疾人工作质量不信任的旧印象,牵头与辖区电子企业建立长久合作关系,解决了车间工作订单不稳定的问题。入托残疾人每天都能在稳定手工活中锻炼脑力、体力,提高肢体灵活度,精神状态稳定,自信心越来越强,他们的家人也更加舒心、安心。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残疾人和企业间反复奔走,为车间残疾人配送电子配件,为企业运送成品,无论是在经济上、体力上都投入大量精力,从未向任何部门提及报销的需求。他用无私的付出和实际行动,切实帮助残疾人家庭解决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让他们更有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无微不至关爱残疾人的热心
作为一名残疾人专委,他立足岗位,始终把残疾人救助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作来抓,扎实开展残疾人排查、康复救助等工作,广泛宣传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各项政策,使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把助残惠残政策准确无误传达到残疾人家中。
他推进建立辖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站,亲自带领专职康复医生定期为残疾人做康复指导。在残疾人就业、教育上,帮助残疾人与桂新大厦、妇幼医院等单位签订合同,帮助残疾人走上就业岗位,实现个人社会价值。在帮助残疾人解困脱困上,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残疾人各项优惠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为其中50名精神残疾人办理药物补贴并及时发放到位,为225名重度残疾人办理了护理补贴且足额发放,100%的重度残疾人全部参加了居民医保和社保。
攻坚克难服务残疾人的耐心
xxx同志是基层工作者,也是一名残疾人,最切身感受残疾朋友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遇到困难乐观面对,多年的服务残疾人工作经验,锻炼出了他耐心十足的品性。在治理车间散漫上,他有妙招。为帮助车间残疾人朋友形成遵守车间管理纪律的良好习惯,帮助入托人员建立友好相处,其乐融融的关系,他对经常闹情绪和早退人员反复宣讲车间制度,并组织家长学习。他逐一了解入托残疾人的残疾状况、日常表现、生活习惯、服药情况、心理状况等,建立一人一档案,为有针对性提供帮助做好充分准备。他率先学习电子产品加工技术,亲自走访每一个车间,给车间残疾人演示,一遍又一遍讲解,对于操作困难的人员,一一指导,手把手教会,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为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关心关爱残疾人,帮扶弱势群体,他常年主动联系企业,向企业宣传助残政策,邀请共同加入助残行动中,汇聚帮扶力量。
残疾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篇2
“只有带着真心和感情的人,才能热爱残联工作,才能精心干好残疾人事业。”汝州市残联理事长xxx把自己常说的这句话当做座名铭。自20XX年履职以来,他诚于事业、精于求索,团结带领残联一班人凭真情实干使汝州市残联跨入全省先进单位行列,连续7年被河南省政府残工委评为“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和“全省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凭心报得三春晖。“入情、创新、知心”,这条工作轨迹凝聚着xxx太多的付出和求索。
“三联制度”体温情
入情,只有把残疾人当做自己的亲人,才能踏实地去做“孺子牛”。xxx以真情实干为“弱势群体”注入了春天的曙光。
20XX年11月,在市人大常委会任中层干部的xxx调任市残联理事长。到知名度低得连群众都不知道的残联工作,亲朋好友很是不理解,面对劝阻与非议,他毅然决然服从组织安排,并下定决心要在“冷清”的“弱势”部门创出一番新天地。
亮相时xxx在机关干部大会上讲的那句话把大家的心拧在了一起:“我们只要带着视残疾人如父母、如姐妹的感情去投入工作,就会热爱这项事业,并能精心把它干好“。这句动情的话扎根在了每名工作人员的实际行动中,并成为了工作的准绳。
残联面对的是占全市总人口6。5%的6。8万残疾人,xxx施政的第一步就是提高干部素质,改变机关工作作风。他认为,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与时俱进的整体素质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基础。
xxx有特色地提出“三联制度”,即联系实际、联系基层、联系残疾人,并以此作为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的重要内容,纳入到责任制考核中。市残联规定,机关干部每人要长年联系1个乡镇街道、联系1户残疾人家庭,在联系中交朋友,做实事,在联系中摸清底数搞调研。
xxx率先垂范,他把陵头镇养田村的肢体残疾人毛建平作为他的联系户,有空就去探望,逢年过节慰问,给予无微不尽的关怀,还用自己两个月的工资购买了5只优种绵羊,让他从事养殖,自力更生,摆脱贫困。
小屯镇杨其营村的李许要在上中学时患强直性脊椎炎和肾炎,举家欠债10多万,四处求医诊治,病情得到基本控制。生性好强的李许要在20XX年6月以优异成绩在南阳医学专科学校中医系毕业。由于身体残疾,工作没有着落。理事长xxx得知后,多次到市人社局、卫生局协调,终于使李许要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李许要在给市残联写的感谢信中说:“感谢理事长,市残联是我永远的家”。
理事长的垂先垂范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在“三联”中,市残联机关干部不仅摸清了底数掌握了实情,而且发现、扶持、宣传、树立了一批批自强自立的残疾人典型。
机关干部作风的转变是搞好工作的基础,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则是落实工作措施、确保工作实效的手段。xxx下决心理顺管理环节。
市残联把涉及到的所有工作内容全部细化、量化,分解、落实到具体科室、个人,做到人人担责任、个个扛指标,分三个层面层层签订责任书。一是理事长与机关科室负责人签,二是理事长与各乡镇、街道主管镇长签,三是市残联各科室负责人与工作人员签。在保障落实中,加强平时检查和年终考核,对残联机关内部和乡镇街道实行百分制考核。宏观与微观的管理带来了市残联和残疾人事业的可喜变化,形成了“奖勤罚懒,褒优抑劣”的争创一流工作业绩的风气。
“授人以渔”求创新
创新,只有不懈求索,残疾人事业才能实现辉煌。xxx如是说,并如是做。他把求索创新始终做为他工作的主旋律。
xxx认为,残联不是事业,只有与社会划等号,才能构成残疾人事业。因此,没有领导的重视,部门的关心,社会的参与,残疾人事业便没有生命力。
为了争取领导重视,市残联每年都把自己的工作思路、打算等,分别向市委、市政府主管领导作全面详细汇报。在日常工作中,既主动汇报工作进度和成效,又及时邀请市四大班子领导和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检查指导工作。同时,xxx充分发挥自己人大常委会委员的作用,每届都要向市人代会提交3-5件建议案,以利引起市领导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关心残疾人事业上,市残联主动出击,及时沟通,提出想法和建议,共同研究有关政策、探讨解决方案、争取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通过xxx的努力,汝州市残联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机关内设“五部一室”,下属事业单位有“三个中心”,现有干部职工78人,全部经编制批,实现了机构完善、人员充实、作用发挥良好。几年来,xxx累计向市财政和上级残联争取资金3000余万元,汝州市广大残疾人普遍得到实惠,残疾人事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
为了动员社会参与残疾人事业建设,市残联与市内媒体联手开设专题、专栏、专题论坛,并以“文化墙”板报,拍摄电视专题片,开展文化活动、运动会、活动日等形式全方位、立体式地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并大张旗鼓地推广残疾人自强自立典型、表彰爱心助残模范、弘扬助人为乐精神,打造残联文化形象。
主动性的工作个性创新了市残联的工作方法,xxx又以辨证性的思维审视并运用着一则古老的命题:“授人以鱼,足解一日之饥;授人以渔,足食终身之鱼”。
“授人以鱼”,整体的工作格局调动了全市协力解决残疾人的切身利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几年间,各级领导节日走访慰问残疾人、深入家庭了解情况已成为一种制度;企业界、知名人士、社会群众献爱心资助残疾人也蔚然成风。市民政局、财政局、卫生局也以行政资源向残疾人倾斜。
“授人以渔”则以社会的合力丰厚着残疾人的福祉。市残联联手有关部门,采取多种形式扶持农村残疾人创业、建业,并发挥扶贫助残基地的辐射作用,劳动残疾人发展种养业。5年间,全市先后投入60多万元兴建了5家扶贫助残基地,带动了1500多名农村残疾人走上了自食其力的脱贫之路。
打开心结论知心
知心,深知残疾人所想,并由此拓开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打开“心结”搞服务,是xxx不断破解的主题。
xxx在走访小屯镇山王村残疾人孙要伟时,看到他因煤矿事故造成高位截瘫,常年躺在病床上,心里很不是滋味。xxx由此引发思考,在民生福祉提升后,下肢重残人最渴盼的是解决出入问题,使他们能融入社会。为解开残疾人这个“心结”,xxx多次向市领导汇报,争取资金,购置1500台轮椅,为1500名肢体残疾人带来了新的欢乐。
“缺技能”是有劳动能力残疾人最普遍的“心结”。几年间,市残联下力量破解这项课题,采取多种形式增长残疾人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充实自强自立本领,完善了“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培训载体、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多元培训途径”的培训制度。每年都有近千名人接受专业技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自20XX年以来,残疾人就业率每年都以1—2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到20XX年达到了90%,5年间累计安排残疾人就业3760多名。
几年来,xxx先后荣获河南省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残疾人工作者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被平顶山市政府授予“个人二等功”,连续五年考核等次为优秀。
“金奖银奖不如残疾人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残疾人的口碑”。民心所向提振着xxx和他的同事们干好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他们有决心要使汝州市残联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更大的飞跃。
残疾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篇3
视力仅0。02她却以健全人标准自我要求
艰辛的旅程更能激发顽强的斗志。参加工作的十几年里,她以一个健全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常人做到的,她要努力去做好,常人做不到的她也试着去挑战。她自修完成了专科、本科的全部课程,并取得了学士学位;她自学计算机技能,不仅可以快速盲打,还能熟练运用办公、图像、音视频处理等各种软件,网络工具更是应用的得心应手。十几年里,她默默耕耘,默默奉献,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生命价值。
设立爱心信箱和热线为盲人疏导心理
1994年4月27日,一个她生命记忆里永远无法抹去的日子,那是她第一次提起笔,鼓起勇气,把自己的故事和心路历程写成文章投给媒体,就在这一天,她的故事被德州电台的“青春风铃”节目播出。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会成为广播故事的主角。不久,满载鼓励与祝福的信鸽从四面八方飞来,激励她走过那段黑暗的日子,那日起,她便与广播结下了不解之缘,为她的生活注入了崭新的色彩!
社会的温暖和朋友们的真诚抚慰了她那颗受伤的心,让她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感动之余,她下决心要把获得的爱传递出去,让更多需要帮助的朋友体味阳光的温暖。于是,借毕业后在家待业之机,她先后以爱心信箱、爱心热线、去电台做特别节目等方式自费为需要帮助的朋友送去温暖、树立生活的信心。虽然大量的邮资和话费给她的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但是父母省吃俭用,用实际行动支持她继续她的爱心接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她看到她的残疾朋友找回了失落的信心;当她知道她大墙内的朋友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当她听到许许多多的朋友因为她的努力再次拥有快乐时,所有的辛酸与汗水都化为幸福的微笑盈满心田!
做盲人的“眼睛”帮他们阅读
她坚强地笑对生活。20XX年,她的作品《七月的阳光,永远的辉煌》在中国残联举办的“生命中的太阳——残疾人喜迎建党90周年”征文活动中,荣获全国一等奖。20XX年,她和她的同事们成功创办《暖伞报》,并担任主编。20XX年,她当选为河北省残联六届主席团委员、xx市盲人协会主席,20XX年再次当选河北省残联第七届主席团委员、xx市盲人协会主席。
她坚信“收获爱,奉献爱”的信念。在当选为xx市盲协主席之后,怎样才能更好的帮助盲人朋友们成了她整天思考的问题,最后她决定为盲人朋友读书,用声音缓解他们的阅读之苦,让他们在有声读物里收获知识,学会坚强,笑面人生。
她自费购置电脑、声卡、录音设备,开通了她的微信公众号“生命阳光之为爱读书”。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精心挑选文章、配音乐、录音、后期处理、上传分享……制作时,虽然把电脑上的字调到很大,她仍然需要眼贴屏幕才能看到,并且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去辨识,看的速度远远低于语速,为此,录音之前,她必须一遍遍去读,去记,每篇文字都要基本达到能够背诵的水平才能开始录音。录音的过程中,她要眼贴电脑屏幕,中间根本放不下话筒,她只能将话筒歪到一边,一手持话筒,一手拿鼠标,滑稽的姿势有时连自己都不禁哑然失笑。尽管如此,还是不能避免因为看的速度太慢而读错,那就从头再来。就这样,删了录,录了删,删了再录,每篇文字录下来都需要四五个小时;每晚整理完毕都是凌晨。不管怎么苦怎么难,她都没有想过放弃,她始终坚信,困难有限,爱心无限。
“生命阳光之为爱读书”微信公众号成了她的战场,成了残疾朋友们“读书”的专场,成了奉献与爱的家。为了更好地帮助残疾人朋友们,她寻找可以利用的网络电台,通过刻录光盘等各种方式帮助不方便上网的盲人朋友们。
有朋友问她,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这样不停地旋转到底为什么。她说,“我没有美妙的声音,没有精湛的朗诵技巧,但是我有一颗火热的、渴望奉献的心,我愿意燃烧自己,为黑暗中行走的朋友们带去一丝光明。”
残疾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篇4
xx,女,39岁,中共党员,从事残疾人工作以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工作,积极主动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在本职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为残疾人事业发挥出自己的贡献。每次看到患有残疾的群众由于缺乏劳动能力,致使一家人仍然在贫困中挣扎,责任感、使命感便油然而生,决心对残疾朋友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服务残疾朋友。
履行职责,做残疾人的“贴心人”
她深知作为残联工作人员,只有全面掌握党和国家的对于残疾人事业的各项方针政策,才能更多的服务残疾人朋友。想要帮助到更多的残疾人必须能够钻研政策,强化自身素质,她加班加点,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面系统的学习了《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证管理办法》、《残疾评定标准》,认真学习贯彻阿拉善盟出台的各项残疾人扶助、扶持规定和措施。经常和残疾人朋友谈心,了解他们生活、工作中的困难,成为残疾人的“知心人”和“贴心人”。
创新工作、无私奉献
作为一名服务于基层的工作者,她最了解残疾人情况,也最关心残疾人疾苦,踏踏实实为残疾人解决大量的实际困难,赢得广大残疾人的信任。作为一名普通残疾人工作者,尤其是负责残疾人证办理、审核、核发工作,自残疾人证换发工作全面开展后,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让残疾朋友用上新证,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她多次利用节假日和晚上休息的时间,认真学习熟悉新的系统,调试制证相关设备。能够向其他盟市残联的同志虚心学习,分享经验,多次和阿盟残联办证同志学习、沟通,为全旗换发残疾人证工作的正常开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她对残疾朋友始终充满着爱心、细心、耐心和恒心,对残联工作始终充满着真情和激情。
架起一道联系政府与残疾朋友的彩虹
她认真学习相关政策和法规,特别是对残疾人朋友有利的各种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险等优惠政策,他经常会拿着上级文件,逐字逐句推敲研究,认真领悟文件精神,再及时宣传到残疾人朋友中去,并为符合条件的人积极办理,让他们享受到国家优惠政策雨露滋润的同时,进一步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
作为一个残疾人工作者,她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是那么的平凡而又那么的伟大,只有真正从行动上保持工作的先进性和积极性,只有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才不辜负领导和广大残疾人对自己的信任,要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残疾人办更多的好事和实事。
残疾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篇5
陈成信同志于1964年出生,是一名中共党员,现为东兴市残联理事长。通过工作中表现出的不畏劳苦的敬业精神和对残疾人的无限深情,陈成信同志赢得了全市残疾人的认可和赞誉。自20XX年任现职以来,他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节奏,创新服务模式,带领全市残联系统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推动全市残疾人事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得到自治区残联和防城港市残联及东兴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
着力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按照“托住底、补短板、保基本、广覆盖”的工作目标,东兴市残联全面落实残疾人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优惠政策,有效扩大了残疾人的社会保障覆盖面,使全市残疾人普遍享有民生基本托底服务保障,基本生活有了稳定的制度性保障。“十三五以来”,市残联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并逐步提标扩面,社会保障实现了4个100%:持证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农合”、16岁以上持证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持证城镇残疾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持证城乡残疾人参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参合率和参保率均达到100%。
扎实有效抓好康复工作
市残联在42个村(社区)配备了康复协调员,深入开展社区康复,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可及性问题。为全市有康复需求的持证残疾人和残疾儿童实施精准康复服务,康复服务率达到90%以上。康复工作每年都得到上级残联的好评。
稳步推进就业工作
市残联完善以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为主,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网络就业为辅的残疾人就业新模式,协调发挥各方面力量,采取技能培训、推荐就业、援助就业和扶持创业等办法,积极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20XX年,新增城镇残疾人就业343人,农村残疾人稳定就业1328人,全市劳动年龄段有劳动能力和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就业率达75%。五年来全市共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523。1万元,有效保障了残疾人事业发展。
扎实推进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
“十三五”以来,市残联累计投入培训资金12万元,共培训农村残疾人191人次,使受训者普遍掌握了1—2门种养技能,奠定了脱贫致富的基础。市残联先后对63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进行重点扶持;优化实施“党员扶残温暖同行”项目,先后扶持200名贫困残疾人发展家庭种养;共计投入扶持资金100万元,建设“阳光助残扶贫基地”2个,以辐射带动方式,扶持320个贫困残疾人家庭养鸡、养鹅、养鱼、养猪和种果等,保障残疾人居家也能创业增收。累计为1381名残疾人办理残疾人证,及时为残疾人申请“两项补贴”,有效推动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战。通过扶持邓辉文、刘有胜、张志强等多名残疾人创业,打造了良好的示范引领效应。20XX年至20XX年,为做好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他遍访贫困残疾人家庭678户2100多人次,赢得贫困残疾人好评。
强力抓好残疾人文体工作
积极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文化进社区活动,组织残疾人参加公共群众体育活动,活跃基层残疾人文化活动。同时,深入挖掘、培养、推荐残疾人文体人才,做到了培养有计划、平时有指导、人才输送有保障,使一批优秀残疾人文体人才脱颖而出。20XX年以来,东兴市残疾人运动员在全国、全区各类比赛中共获13枚金牌、6枚银牌、9枚铜牌。20XX年该市残疾人运动员梁远东参加全国游泳锦标赛,获得2金、1银、1铜的好成绩。
有序推进法制维权工作
在实施“扶残维权工程”工作中,进一步建立健全群众团体法律援助机制。20XX年止,全市市镇两级均设立完善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残疾儿童就读安置工作机制,保障残疾青少年儿童同等享有受教育权利。截至20XX年10月,全市残疾青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达到了92。68%。依法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管理工作,筹集资金56。8万元,为142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居家无障碍改造。
抓细抓实组织建设工作
一是组织开展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健全各项制度,进一步加强专门协会规范化建设,活跃专门协会工作,使他们切实发挥好“代表、服务、维权”职能。二是创新完成基层残联组织改革任务。至20XX年,全市42个村(社区)残协主席由村(社区)两委主要领导担任,并配备一名专职委员驻村(社区)办公,待遇按公益性岗位1810元/月发放,每村(社区)残协有专门的办公场地和办公设施,并制定了完善的工作制度,市财政每年为各村(社区)残协工作拨付5000元配套经费;各镇残联除理事长外,配备2名专职工作人员,待遇按参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工同酬计发;市残联配备4名专职工作人员,待遇按参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工同酬计发。市残联为五个专门协会设立固定办公场所,并向财政部门为每个专门协会和各镇残联申请3万元/年的工作经费并拨付使用。改革后,残联组织上述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作为经常支出列支。通过改革,基层残联组织工作力量明显增强,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残疾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篇6
“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这是一句老生常谈的话。当兵,得经过层层筛选,不是每个人都能去当兵。但好男儿就该上战场,到部队这口大熔炉里锻炼,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历练;锻炼自己的韧性,历练自己的品性。
xxx是漳州市平和县人,他就是这样一位好男儿,他听从祖国的召唤,20XX年12月1日,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20XX年4月退出现役,现安置于平和县残疾人联合会,成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
离乡从军十六载,建功立业在军营
离开家乡那天,虽然心中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是期待,期待着能在部队里建功立业,展现自身价值。当他刚到部队时,发现部队并不是电视里播的那样热血,新兵连还要花大把时间在搞卫生、叠被子。但他当时心想“别人能做好的,我也一定能做好,我不比别人差”。正是他心中那股不服输的劲,才能在部队中脱颖而出,获5次嘉奖、5次先进个人。让他印象最深的是朱日和的“红蓝对抗战术演习”和军委紧急拉动,演习中,三天三夜急行军1300公里。他说,在茫茫大草原上,天气变化多端,可见度较低,特别是夜间稍作调整的时候,根本不敢走出去,走出去10多米就找不到回来的方向了。在军委紧急拉动中,在规定的时间内,克服长途劳累和困乏,连续不间断12小时紧急奔赴1200外的指定地点,保质保量完成军委交给的保障任务,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作为一名老兵,他对刚入军营的新兵特别照顾,总是会把自己学到的有用技能耐心教导他们。他说:“当时自己也是新兵过来的,远离家乡,刚到部队多少会有不适,作为老兵应该多关心关爱他们。”
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正是这样,xxx同志刚出来就能很好地融入外面世界。他说自己是一块砖,组织哪里需要建设,自己可以搬去哪里。服从组织安排,安置于平和残疾人联合会,负责全县的残疾人办证事宜。直接面对着特殊群体,他觉得自己的责任更重了,服务好每一名残疾人是分内事。他说:“有时也会有压力,有些残疾人朋友对一些评残标准不理解,自己需要耐心解释;但总体工作还是比较愉悦的,因为可以帮到许多残疾人朋友,让他们能感受到人间温暖。”
危急时刻显担当,见义勇为美名扬
20XX年3月18日,下午下班去查看新房装修情况,刚进小区大门,就看到草坪上一个小男孩大声哭泣,内心的责任感驱使他前去查看原因。当他来到小男孩身旁时,看到另一个小男孩掉到4米多的泳池排水井,小男孩在水中一浮一沉,没有哭声。危急时刻,他顾不上水有多深,冒着被触电的危险,衣服和鞋来不及脱就下水救人,当时水浸到他的腰,最后将小孩成功救下。将小男孩交给家长后,他便悄然离开,家长后来是通过物业了解到在县残联上班的xxx及时把自己的小孩给救出来的,特制锦旗前去感谢,当得知他是退伍军人时,为他竖起大拇指点赞,说当兵的就是好样的。
xxx常说:“现在自己的首要任务,就是办好每一张残疾人证,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为残疾人朋友办好实事。”返乡的他仍然不忘初心,虽然脱下了军装,但内心的红星一直闪耀着,让他自己知道该如何走好后面的道路,能够更好地照耀他人。
残疾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篇7
xxx自20XX年以来,一直从事残疾人就业扶贫等工作,直接参与了宿迁市残联系统培训就业、按比例就业及残保金征收、盲人按摩、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等多项残疾人扶贫就业开创性工作,其带领的宿迁市残疾人就业管理中心20XX年被省政府残工委授予“残疾人之家”称号,20XX年被中共宿迁市委授予“共产党员先锋示范岗”称号,20XX年被省政府表彰为“xx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其本人曾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他本人20XX年被省政府表彰为先进工作者。20XX年,该同志敢担当,擅作为,全力克服疫情影响,帮助6万余名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如期实现脱贫,在市残联荣获“全省残联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市作风建设“月度范例”中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他所在集体获市残联脱贫攻坚专项嘉奖,本人被评为全市20XX年度“双创一争”工作勤廉标兵。
持之以恒奉献残疾人就业脱贫。xxx不忘初心,一心一意奉献残疾人就业工作。“十三五”以来,认真实施残疾人培训就业民生实事项目,累计举办残疾人“就业援助”等招聘活动150多场(次),培训8000多人,新增就业近5000人。在省内率先举办残疾人电商培训,推动“京东包容美力计划”落地实施,累计培训电商客服800多人次,386名残疾人入职京东专(兼)职客服。创新举办扶贫产品直播销售培训796人,创建残疾人电商直播创业服务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帮助全市219名残疾人电商创业。组织实施的“电商名企引领残疾人就业脱贫”工作获省残联20XX年创新创优奖。
善抓机遇推动辅助性就业发展。他工作敏锐,抢抓我省“十三五”期间建设“残疾人之家”机遇,组织创建6个残疾人就业创业支持中心,建成覆盖全市的辅助性就业服务网络,为221个“残疾人之家”提供了27个稳定劳动项目,帮助3332个残疾人家庭年增加辅助性就业收入600余万元。试点为残疾人购买社区公益就业岗位超过500个。向市委建言出台“贫困残疾人从事辅助性就业所得报酬不计入家庭收入”,消除残疾人顾虑,激发参与就业热情,获得省认可推广。
勇于创新催生残疾人就业新机遇。他勇于创新,善于采取“实招硬招”帮助残疾人就业。在全省率先出台疫情期间纾困解难18条惠残政策,促进残疾人稳岗就业,得到中国残联、省残联领导高度肯定,《新华日报》等媒体专题予以宣传报道。创新实行差别化征收比例,形成随安置残疾人就业增多相应降低残保金征缴比例的激励机制,实行全省最高标准的达超奖补政策,累计发放560万元奖补资金,对4。5万家企业减免残保金2800余万元等,激励越来越多的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20XX年疫情严重冲击下全市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逆势增长14%。创新做法被省政府办公厅《专报信息》(第355期)刊载,并得到副省长赵世勇的批示,要求省残联“组织推广宿迁市规范残保金的创新做法,精准助力残疾人就业增收”。
无私奉献助力挂钩村提前脱贫。他顾全大局,作为市残联挂村包户结对帮扶xx区曹集乡孙庄村的具体责任人,能够克服诸多困难,多方筹集资源,真心实意帮助挂钩村发展。多方筹措资金,建设占地3亩、600多平方米的残疾人之家,并引进辅助性就业项目,通过新建1300余平方标准厂房、2个专业合作社,建设大型户外广告牌,购买大型农耕机械两台、16个残疾人就业岗位等多种方式,多措并举帮助挂钩村提前在20XX年集体脱贫,20XX年集体资产超过700万元,集体收入超75万元。
残疾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篇8
XX,男,46岁,现任泗洪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所长。自1998年调任县残联,成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以来,他始终坚持以一名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用甘于清苦、甘于奉献的精神,默默无闻地为残疾人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先后被省残工委、市残联、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先进个人”,在年终考核中,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等次。
用脚步丈量使命。“十三五”以来,为了全面掌握全县建档立卡残疾人的困难需求和脱贫状况,他先后组织残疾人服务状况和需求动态更新、残疾人脱贫攻坚专项行动、残疾人“三进三查三帮”等调查活动,深入基层,摸排全县1。18万名残疾人脱贫动态,为残疾人家庭排忧解难。一次,他来到瑶沟乡付圩村贫困户付金柳家走访,了解到其妻子是一名肢体残疾人,日常生活需要人照顾,儿子付玉乐在无锡上大学,家里全靠付金柳平时在附近打零工维持生计。每逢年过节,XX同志总是会带上小礼品和慰问金去看望他们家,考虑到其妻子是残疾人,找工作十分难,XX和同事们一起积极争取,主动与相关部门多次协调,在瑶沟乡顺利建成了残疾人之家,将付金柳妻子就近安排在残疾人之家从事辅助性就业劳动,每月有1000-1500元收入,解决这个困难家庭的后顾之忧,20XX年这个困难家庭顺利脱贫,也帮助了全镇数十名残疾人通过残疾人之家找到了脱贫的平台,目前,全县已建成残疾人之家30个,服务579人,实现了“托养一人、解放一家、造福社会””的初衷。在走访帮扶残疾人时,XX同志用自己耐心、细心、关心,最大限度地争取了相关部门、基层单位和残疾人的理解和支持,走访收集的问题解决率达90%以上,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他也会记在心上,找寻时机推动破解,切实增进了与残疾人之间感情,搭建起了桥梁。
用实干书写担当。残疾人就业一直是家庭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多年来残疾人就业不仅受到自身身体条件限制,还受到技能、文化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一些企业也还普遍存在对残疾人就业的歧视。和残疾人接触多了,XX同志对残疾人就业的困难感同身受。他日常深入企业调查用工需求,为残疾人搭建就业平台。胡杰亮是一名聋哑人,因疫情影响其原所在的企业停产了,他父母多次带他到企业求职均无结果。XX了解这情况后,主动与市残联联系沟通,2次带他到市区企业应聘,在市县残联联动帮助下,最后成功推荐胡杰亮到宿迁市美百加有限公司上岗就业。为了帮助更多残疾人获得稳定就业机会,XX同志总是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为残疾人留意合适的工作岗位。同时利用残保金年审,他经常和同事一起,深入到园区企业宣传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优惠政策,与企业领导和在岗的残疾人职工交流谈心,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累计成功推荐各类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125名,帮助他们实现了就业愿望和家庭的经济增收。
残疾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篇9
招贤社区有一位身残志坚的残疾人,他是招贤社区的创业明星,更是社区残疾人中的自强模范,他便是xxxx厂厂长xxx。
xxx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二十出头,他被分配到原泰州电缆厂,厂里照顾,让他“闲”在库房值班。那阵子,xxx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翻了一遍又一遍,保尔·柯察金成了他的精神支柱,他告诫自己“不能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一有时间,他就到厂里的橡胶模具车间“偷师”,并很快摸透了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各个工序,成了厂里“最不利索”的熟练工。1985年,xxx被调到厂里专修“三相电机”的门市部。买书、学习、操作……他不仅成了电机修理的一把好手,还为厂里开辟出修理特种电机、潜水电泵、手枪钻等新路子。3年后升任门市部主管时,他已将修理部带成全厂最挣钱的部门之一。因为业务能力出众,xxx不久当上了电线厂的厂长。
1998年,厂子改制,xxx调任城北街道办事处工业办公室副主任。家人为他捧上“铁饭碗”而高兴,xxx却在办公室坐不住。不几日,工办“二把手”辞职的消息成了当时街道办事处里最大的新闻。放着好好的“官”不当,xxx重操旧业,揣着6万元家底和从亲戚朋友处借来的7万多元,在北仓路租下一间不到200平方米的厂房,办起了一家名叫xx的电缆厂。“我要给自己的人生一个交待,也要给厂里的老同事们一个交待。”xxx的新厂子里请的全是老厂的职工。他对厂里的职工有句承诺:让大伙一直干到退休。
自建厂以来,xxx一直使用“超标铜丝”生产电缆,铜料他亲自把关,全部选择有“3C”认证的供应商。“2。5平方的线,我们的铜丝直径从来都是做1。8毫米,你跑遍全国都找不到第二家。”车间里的工人说道。所谓“2。5平方的线”,是指市场上最常见的导体截面积为2。5平方毫米的电线,国家标准要求这种线的铜导体直径为1。78毫米,而xx生产的该类电线一直使用直径为1。8毫米的铜芯。“多出20微米,可避免铜丝因拉伸导致粗细不均。做买卖讲究足斤足量,咱要以诚信为本。”xxx说。十多年来,老程的厂子没有接到一起因为产品短斤少两而引起的投诉。
上游供应商的货款,老程也坚持货到付款,从不赊账。“只要用过我们的产品,就不愁他不成回头客。”虽说成本有些高,但客户也越来越多。在泰州,从“金通牡丹园”、“阳光国宾”等高档小区,到“朝晖锦苑”等安置住宅都有采购老程的电缆。最让老程骄傲的是,他的电线还中标央企的非洲援建项目,远渡重洋出口到安哥拉等地。“一截电线也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只有质量过硬,才能不给国家丢人。”xxx说。
如今xxx已经退休,他的子女也都成家立业,家庭美满。由于身体的特殊状况,他的许多朋友和亲友都劝他保重身体,不要这么拼,退休回家养老,但他仍然不放弃他的厂子,他说我现在不干了,对不起一直支持我的员工,更对不起我奋斗多年的厂子,我要信守承诺,奋斗下去!
生活中他热心公益事业,曾默默资助了数名困难残疾人。他曾受社区邀请,向社区居民讲述自己的创业历程,分享一路走来的心得感悟,鼓励残疾朋友自强自立,让大家深受鼓舞。
残疾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篇10
失去双手的残疾人干部黄立温,他怀着报党恩为民谋的情怀,主动请缨奔赴深度贫困村;他咬定目标加油干,全村没有摘帽不回撤。他用一种敢于挑战自我的奋斗精神激励着村里的群众,用一名基层党员的实干担当帮扶村里的困难家庭,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黄立温获得20XX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
残疾干部请缨去驻村能行?请给我机会!
“一个没有双手的干部到咱村搞扶贫,能行吗?”村支书韦俊勤心里暗自嘀咕。
这位干部就是黄立温,广西上林县残联办公室主任,自幼因事故失去双手,二级双上肢残疾。
20XX年上半年,全国精准扶贫攻坚战正开场,黄立温主动请缨,要到脱贫攻坚一线做扶贫专干。
“你有这股干劲,组织看到了。可贫困村条件艰苦,你身体不便……”县委组织部派人特别找他谈话。
“我有两点优势:一是自己到残联工作18年,积累了一些帮扶经验;二是要帮群众脱贫,除了产业、项目,更要扶志气,而我自身条件和经历应派上用场。恳请组织给机会!”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科级干部,他曾荣获自治区自强先进个人、全区残联系统先进个人称号、全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他一直铭记这一份党情、国家情,时时怀着一颗尽己所能帮助服务基层群众为党争光为国分忧的心。
黄立温被派驻到深度贫困村古春村。由于道路不通,有几个庄子得走最窄最崎岖的山路,黄立温翻山越岭进村入户开展工作。白天用手腕夹笔登记,晚上用手腕敲键录入。连续一个多月,他走遍古春村所有10个自然屯,对295户人家进行了识别登记,摸清了底数:建档立卡89户369人,贫困发生率36%,其中残疾贫困户多达34户。
他积极争取后盾单位支持。除了给补助资金,发放鸡苗,还实施残疾人无障碍改造,新建卫生间、厨房。过去有的残疾户用石棉瓦围着石缝当厕所,改造后全然一新。几年下来,让15户残疾人用上崭新的卫生间,帮助并资助1户修缮房子。
他饱含服务热情,急群众所急。南宁春暖家人协会、县红十会、市县文联、团县委、上林网、武装部、福州商会、当地老板等纷纷前来慰问并资助留守学生和老人。村里3户贫困户出现人身意外,他亲自跑医院跑保险,落实理赔金。有贫困户的孩子须上户口,黄立温四处奔波直到名单落户。有残疾人户口在外地,黄立温多方联系,帮助办理低保、护理补贴、困难补助。他把各种奖励1万多元资助了村里4名孤残儿童。
20XX年驻村期满,他选择留下,不获全胜决不收兵。20XX年,对最后无劳动力的贫困户进行蜜蜂养殖扶持,实现产业收入,全村贫困户“清零”。防疫期间,他第一个进村工作,发挥党员作用。
山里穷惯没志气?我就是没手的!
山里穷不怕,就怕穷惯了;扶贫难,最难在扶志。作为自身带残的县残联干部,他经常说只要有信心石头变黄金。
塘歪屯的蓝子也,初中毕业就到广东打工,因为家里有残疾人,被评为贫困户。夫妻起早贪黑在山里种植,可是却被野兽糟蹋一空,颗粒无收,创业以失败告终。黄立温知道后,多次爬到山弄里,鼓励他们坚定信心,艰苦创业。他邀请县养殖协会会长、党员致富带头人覃文全一起进山考察,扶持蓝子也养殖野猪。黄立温还争取上级部门修建了产业路,20XX年又争取到提升工程。几年下来,蓝子也养的野猪存栏200多头。为打造山区品牌,黄立温还帮助蓝子也注册商标,成功地拿到“石山年猪”“古春香椿鸡”两个商标。20XX年,蓝子也成为了一名党员,被评为脱贫励志户,20XX年成为村干部。
东乐屯残疾青年韦永贞,站不直身子,母亲也七十多了,家庭困难。起初韦永贞对驻村工作队员根本不搭理。黄立温不轻言放弃,只要有机会,就去找韦永贞拉家常,讲很多残疾人自强故事。黄立温了解到韦永贞有初中文化,就安排担任村残疾人协管员、图书管理员。争取后盾单位扶持了一批鸡苗,鼓励韦永贞创业,指导韦永贞办网店,推销山区土特产。然而第一次提出设想的时候,韦永贞苦笑说万一卖不出去,搞砸了怎么还债?黄立用了半年时间才说服韦永贞。韦永贞说担心学不会电脑。黄立温亲自辅导韦永贞,还跟韦永贞到处采购货源。几经努力,东乐土特产网店终于办起来了,成了农村电商的网点,让村民享受到电商的便捷服务。黄立温根据韦永贞电脑特长,让他应聘村里扶贫信息员,直接参与到脱贫攻坚一线。
下浪屯蓝喜民户,自身智力低弱,妻子患大脖子病,全家从山顶搬下来,只有三间政府帮改造的房子,周围全是别人的地,想发展太困难。黄立温来到他们家,没说几句,夫妻俩都摆起手:“养鸡发瘟,养蜂空巢,养牛没牛栏,搞不好的。”话没说完,便躲出门了。黄立温不灰心,跑去找生产队长黄天军和几名老党员商量,一致认为本地人少山多草多,最适合养牛。可是,最起码的牛栏地在哪建设资金又在哪?黄立温冒着大雨找到庄里养殖大户韦俊华。当看到黄立温无手的双臂从助力车扣套里抽出,难以想象怎样驶过那么陡峭、湿滑的山路而来,韦俊华感动不已,当场决定让地出钱出力。黄立温又发动周边群众和党员干部一起,在半山腰给蓝喜民建起一个40多平方的牛圈,并集资买了一头牛。20XX年蓝喜民卖了一头小牛,这是他第一次依靠劳动得到最大一笔收入。
扶贫路上困难多?敢想敢做敢担当!
古春环境恶劣,首要在修路。要立项修路,须自己先把基础数据报上来,他亲自带领群众拿着麻绳上山,一段一段量出来,山上荆刺多,他全然不惧。
靠着一股牛劲儿,20XX年起,黄立温带着村民们先后修建17条路,危险路段全部安装防护栏,大部分装上路灯,解决了行路难题。古春庄最后一户贫困户几年来门前一直是泥巴路,20XX年他积极争取进行硬化。为此,他已经骑坏了3辆车。
古春村干旱缺水,过去村民只能喝池塘水,前些年建了水柜但并不起多大作用。黄立温下决心要解决喝水的问题,他来到要求最迫切的弄矿屯,村民对他半信半疑,好在身边的包片村干樊永贵说:“我觉得黄主任有办法,能帮我们解决问题。”黄立温郑重地说包在我身上。经过他的发动,弄矿屯、古春四队、下浪屯群众不等不靠,自筹资金6万多元打井。第一口井打到60米都不见水,面对群众,面对压力,黄立温选择了坚持,与村民带领工程队重新选址,当井打到地下67米时,水冒出来了,终于找到稳定水源。在上级支持
下,新建成7处人饮水工程,彻底改变古春村缺水的历史。
村里面貌大变样,群众脱贫致富的热情更高涨了,黄立温积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新产业。改造低产桑田,争取到县知识产权局扶持强桑一号八千余株示范种植,县扶贫办扶持嫁接大叶桑90多万株,全村改造低产桑田300多亩。他还请来县畜牧专家,先后举办了养猪、养牛、养羊培训,同时指导引进波尔黑山羊改良本地品种,利用山弄养殖杂交猪。他不辞辛劳进山入户宣传发动,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特色养殖遍地开花。引进专业户,在山地建成年出栏生猪2000多头的养殖场。20XX年他争取到800多平方米的古春庄文化戏台项目。20XX年,他开始着手古春村乡村振兴谋划,积极打造野猴谷景点,他的全部身心已融在山里。
黄立温同志跨越7年坚守脱贫攻坚一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一份力量,弘扬了脱贫攻坚精神,践行了党员忠诚干净担当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