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内耗议论文800字高中生
精神内耗议论文高中生 篇1
以“中国牛”耕出“中国红”
陈星宇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与牛的关系可谓是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牛帮助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牛的精神已逐渐和中国精神融为一体。古往今来,多少的仁人志士践行“三牛精神”,才能在神州大地上耕出一片“中国红”!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的殷切嘱托。从党的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以来,为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深入人心,历久弥新。雷锋同志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于是他将自己的一切全部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身体力行的诠释了孺子牛精神的可贵。“这就是我们的国家,首先抓住人的生命是第一宝贵的!”钟南山院士的讲话感动了无数人,回顾抗疫历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最好的体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无数的孺子牛为我们负重前行。
时代在进步,如果我们依旧一尘不变,那只会被历史所淹没,只有不断的创新发展,我们才能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前进。是“糖丸爷爷”顾方舟的不畏风险以身试毒,才有了中国脊髓灰质炎的全面消除;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十四万颗水稻中挑出的六颗,才让中国人民再不为吃饭发愁。如果没有创新,深圳还是小渔村,浦东依然沉寂。披荆斩棘,前仆后继,攻坚克难,不辱使命,这就是中国“拓荒牛”。「 发布于HTtps://wWW.WenANdaQuan.Com 」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老黄牛”们的默默奋斗。为研制国之重器“两弹一星”,科学家们数十年如一日在草原荒漠上挥洒汗水;为保卫祖国领土,边疆战士顶着风霜雨雪,用热血书写无悔青春;为守护生命的防线,白衣天使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奔赴抗疫前线;为决胜全面小康,党员干部在深山老林中艰难穿行……从科技创新前沿,到为国戍边前线;从疫情防控的现场,到脱贫攻坚的战场,无数艰苦奋斗的老黄牛,创造了一件又一件彪炳史册的功绩,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时代赞歌。
星汉灿烂,洪波涌流。回首过去,先辈用“三牛精神”开创了今天的盛世。展望未来,作为新时代的引导者,我们必将用“三牛精神”创造更加耀眼的辉煌!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起航吧!让我们以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在世界的东方耕出一抹崭新的中国红!
精神内耗议论文高中生 篇2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
吕游
忆往昔,望今朝,展未来。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刻苦,踏实,坚韧的民族。许多伟人先辈秉持着“三牛”精神,创造了传奇篇章。
甘当“孺子牛”,为民服务怀赤心。
他,摒弃众人仰慕的虚荣名利,从早到晚,依旧风尘仆仆地来往于实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依旧追逐着阳光从北到南挑选育种。本该颐养之年的他,却每天下田种谷;满面皱纹的他,每天却像小孩一样乐此不疲。是因为他始终觉得“只有下田最快乐”,更因为他希望“发明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他,就是“杂家水稻之父”袁隆平。阳光炽热,土地温暖。然而,就在不久前,袁老已然飞逝,或许,在天的那边,他依旧怀着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完成他更大的梦想。
争当“拓荒牛”,创新发展耕新田。
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在联合国上空,邓稼先长空铸剑,写下山河的颂歌。他一生致力于核武器的研究开发,他不畏惧核的威慑,时刻守在试验台,从早到晚,不休不止。他敢于想象,奋勇创新。终于,在邓稼先的带领下,于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横空出世;此后不久,我国第一颗氢弹威震山河。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换来了我国外交上的和平。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两弹元勋”,更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
勤当“老黄牛”,艰苦奋斗蹄澄碧。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是“铁人”王进喜的口号,亦是他的行为准则。对待事业,他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他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和严明的纪律。他吃冷风,睡地铺,用手当杵,用脚当磨,几年来勤勤恳恳,不折不挠,也终于让他成为领导中国石油的一座丰碑。他经久不衰,即使那个时代已经远逝,但王进喜留下的“铁人精神”“大庆经验”将永远长存。
“三牛”精神慎终如始,源于人民,达于人民。值此雏鹰展翅之际,立下鸿鹄之志,勇攀时代之巅,让我们勇承“三牛”精神,谱写时代华章!
精神内耗议论文高中生 篇3
孙若曦
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令中华民族高歌的日子。他代表了新中国从此站起来了,在世界上终于占领了一席之地。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新中国成立以后,真的没有外敌来侵犯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抗美援朝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说这是抗美援朝,可美国占领了朝鲜以后,不会对这一块肥大的蛋糕下手吗?我们看似是在帮朝鲜,实际上是和朝鲜共同抗击敌人。
就说说我在电影里看到的长津湖战役吧。美军第一次对朝鲜下手后,联合国军稍作调整后,继续向北进犯。他们用脚一步步踏着,坦克一下下碾着,美军的飞机好似看不到这条用生命筑起的“三八线”。他们只看到他们想看的——胜利。无所谓道德,也不在意牺牲。他们已实实在在地变成了一匹野兽。
我们为了遏制其攻势,急调第九军团入朝,担负东线作战任务。最后的结果不会不让我们为之振奋,我们打退了美军最精锐的王牌;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粉碎了麦克阿瑟的愚梦;扭转了战局态度。
我们在知晓结果时,也会为了中国而捏一把汗,更别说是在战场上的军人了。他们所做的只有用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向前推进,用一点点的力量守护心中的净土。他们不会知道他们的死会为中国带来什么,唯有用一腔热血去奔赴心之所想。
骄兵必败。麦克阿瑟曾在美国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说出了在圣诞节占领朝鲜的这番大话。这成功地激怒了我们,也麻痹了他们。我们在冰天雪地下等待时机,而他们却在谈天说地;我们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天气,吃硬得能把牙硌下来的那种冻土豆,而他们却在基地里大口吃肉……终于在11月27日下午3点时,我们不再等待,看准时机打的他们措手不及,他们见反扑无望,便落荒而逃。可是他们毕竟是精锐的战士,反扑时,美军飞机用炮弹炸出了一片片血花,炸开了一条条鲜艳的生命。最后那一小段《沂蒙山小调》,真是山东人刻在骨子里的声音,无论何时都能产生共鸣。
其实当时打仗的目的真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后辈能吃饱穿暖,不会再经历这残酷的战争。您放心,这盛世如你所愿!
寒冰永远冻不住坚定的心脏,战火打在身上,寂静的雪山忽然荡起声响。鲜红的血光透过眼睛糊在身上,两行清泪,笑容却定格于那段时光。
精神内耗议论文高中生 篇4
“赶考精神”,实则是可拆成“赶”与“考”二字的。“赶”,既是时间紧迫,又是追赶他国脚印;“考”则是泱泱中华在决策上、发展中,在经济与实地战场中,交出的完美“答卷”。
何为“赶”?古代书生进京赶考,一路步履匆匆,赛风霜、竞雨雪,是因时间有限,更是因心情迫切。近代中国又何尝不是如此?有人说,近代史便是一部屈辱史、血泪史。中国一步步实现近代化进程,既是“赶”时间,与时间、与历史洪流赛跑,又是追“赶”他国,真正实现自强。不只是技术、制度在时间紧迫下的追赶,我们的心情要更为迫切。五四运动,无数青年、工人,怒吼出“外争主权”,以无比急切的心情渴望国家独立、民族自由;新中国成立时,万千民众饱含热泪所唱出的《义勇军进行曲》,则是“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之迫切愿望实现后,内心最深沉的震动。这两份“赶”,是物质的“赶”与精神的“赶”之结合,是在四万万中国人“赶”的热血下,在“赶”的时间里,共谱的华美中华乐章!
何为“考”?“考”,便是要交一份答卷,不过这份答卷是由所有中国人共同写就的,有的笔触平淡而有的墨迹辉煌,共同组成这一张密密麻麻的“试卷”,在全球的见证和时间的检验下,判出最后的成绩。一路走来,中国早已交出了不少答卷。大唐的开放包容,两宋的富庶发达,是百姓共同写就。那“答卷”上的字迹,是书生落在书旁的小注,是铁马将军扬起的战戟,是纺织机上垂下的一缕细丝,是稻田里沉甸甸的麦穗。时至今日,这份答卷由谁写就?是我们的十四亿同胞。“核物理之父”于敏,鞠躬尽瘁三十载,答卷上的笔迹,是他绘出的一张张演算纸;笔迹也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弯就是六年的脊梁;笔迹还是国庆七十周年阅兵式上,那绿军装中一张张黝黑而鲜活的军人面孔;笔迹更是奋斗在每一个岗位上的普通人,每天最朴实的生活轨迹。万千双手,书写出最标准最完美的“中国答卷”,承载着泱泱华夏扬帆远航。
何为“赶考精神”?答曰:赶,考。是人民迫切之心境,是群众奋斗之身影。“赶”的时间,“赶”的心情,浇铸出坚实的成果;“考”的奋斗,“考”的精神,书写出辉煌的篇章!
精神内耗议论文高中生 篇5
王睿杰
勿忘先烈,警钟长鸣
最近,《长津湖:水门桥》正在各大影院放映,我在抖音刷到了预告片,很感兴趣,于是便去电影院观摩了一番,该片不愧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史诗级战争题材大片,全片近三个小时却毫无尿点。我在观看过程中,不自觉地也将自己带入到了影片中的战斗中去,看完下来,竟不觉得已是满头大汗淋漓。
不同于其他的抗战神剧中的荒诞剧情。《长津湖》追求的就是”真实”二字。除了宏大残酷的战争场面,还有就是影片对服装道具的高度真实还原。剧中的每一种武器,都有当时军队对他们独特的叫法,军人之间的交流时不时地蹦出来的家乡话也让人倍感亲切。
《长津湖》是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由于之前网上以此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并不多,因此大家对于这一部分的历史并不是很了解。当时美国侵略朝鲜,意图将朝鲜作为将来侵略中国的踏板,并将朝鲜的战火烧到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我国为了避免向美国宣战这样的尴尬局面,便以志愿者的名号将军队送往朝鲜抵御美国,这便是中国志愿军。当时新中国才刚刚诞生,志愿军的装备自然也比不上早早进入工业时代的美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甚至以“敌有我无,敌多我少,敌好我差”来形容。这一点在《长津湖》中也有所体现,炮连的大炮在运送途中被敌机炸毁,于是七连便带着炮连的兄弟占领了地方炮军阵地,将装备硬生生地打了出来。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美军圣诞节吃着美味佳肴,志愿军战士却在零下40摄氏度的雪地里啃着“硬邦邦”的土豆,战士们没有一丝抱怨,眼神里没有丝毫动摇,冲锋路上更是毫无迟疑。是什么让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然愿意将自己的生命乃至一切都投入到这场看似实力悬殊的战斗中去,正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来这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一个个奋不顾身的背影,一套套浸满鲜血的军衣,一腔腔热血洒遍长津湖,一把把血染过的的步枪换来的是国泰民安的家园。
一部《长津湖》,打动了我的爱国情怀,教会了我不屈的精神,更让我学到了坚强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