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狙击手观后感1500字作文
观看狙击手观后感作文 篇1
很多年前到丹东,坐游船走鸭绿江中线的我方一侧,到了被炸毁的断桥附近,还在不太远的距离上遥望了对岸。那时候鸭绿江这一岸的高楼大厦和对岸的平房建筑之间的对比就已经很鲜明。也许是基于这种鲜明带来的自豪感,船上有人将火腿肠之类的食物裹了塑料袋向对岸扔,被人家穿制服带枪的人高声制止。江还是那条江,江上的风依旧,一定也与当年大桥被炸毁的时候类似吧。
那次到丹东,也曾去抗美援朝纪念馆瞻仰过。从灯光镶嵌的幽暗中走出来的时候,感慨万千:烈士墙满壁的照片,都是年轻的面孔。大多数牺牲者都在青春年华的20岁左右。而能留下照片的只是众多牺牲者中的一小部分。
只有在上了一定年纪以后,为人父母之后,才会慢慢体会到每一个这个年纪的牺牲者背后都有着家人怎样的深深痛苦与悲凉。而唯一的安慰来自这样的事实:个人的、家庭的哀痛之上,覆盖的是民族大义的旗帜。他们是为民族为国家献出了生命的人,永远应该被后代记住的人。记住的方式有很多,阅读历史、凭吊旧址等等都是,《狙击手》这样的电影所做的也是。
狙击手题材电影是中外电影中一个持久题材,在貌似平静中敌我双方互相以命相搏,一个瞬间定生死,互相角斗的既是技术,也是运气,更是勇气。在飞机大炮的热战时代里,狙击战场上这种类似放冷箭一样的战斗方式是很有单挑格斗的意味的,它近于古老的角斗对阵,唯一的不同是互相不能见面,一旦见面就意味着一方中弹倒下的结束。这其中的残酷和画面上的强烈冲击力,造就了以之为题材的电影的长盛不衰。
志愿军的一个狙击班,装备落后,后勤物资有限,而敌人训练有素的狙击小组则事先有准备,有计划,设计好了诱饵和圈套……在开始吃亏之后的攻心与枪法、速度和耐力的比试中,双方互有胜负,最终班长以大无畏的精神挺身而出,同意敌人以他自己换取负伤的侦察员的条件。一步步走向敌人,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他在将炸药包绑在身上的时候就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是在去赴死。但是他没有任何犹豫和彷徨,没有任何退而求其次的折中与稳妥考量,他的遗言就只是嘱咐班里仅存的战士,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非常具体的怎么打、怎么防御的措施。
战争是政治的极端形式,是捍卫民族国家的最高形式,虽然双方的战士之间未必直接有仇,但是为了各自的国家民族互相攻伐杀戮本身就已经是最直接的生命威胁之下的生死搏斗。
就每一位具体的战士来说,人生真正走到你死我活的这一步,任何退缩都将只能是自取其辱,只有大无畏的顽强才能赢得包括对手在内的他人与社会的尊重,才能不失人之为人、战士之为战士的无上荣光。
《狙击手》相对较为真实地将那场物质极度匮乏之下的战斗用纪实风格表现了出来,甚至连一个班大多数人都是四川人,都讲四川话的事实也直接做了尊重,而不是像其他某些抗美援朝电影一样由着演员飙京腔,而不是习惯性地在电影里做现代感十足的酷酷的姿态。
电影如果止于此,是基本符合战争本身的真实的。但是就观众的观影习惯来说,结局不能如此仓促,故事也不能不彻底。后续的敌人动用坦克大炮又撤走坦克大炮,偏偏又留下了一辆,结果坦克里面的两个狙击手都被五班最后一个战士击毙的情节,很大程度上的确能够满足观众的这种习惯性的叙事期待。至于最后全体战士面对五班最后一个人完成任务归来的时候集体宣誓,则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舞台化效果的强化场面。它使电影从强烈的纪实风格中脱离开来,进入到一种展示意义上的高潮中……
记住先烈,重现他们牺牲的瞬间,定格他们大无畏的细节,振奋民族精神,培养后人的勇敢气质,并且注意节奏感,最大限度地节制着情感宣泄,《狙击手》这样的电影,基本做到了。它还有一种也许创作者自己也不期然的作用,就是将同一档期上演的某些武打导演主持的使用武打演员耍酷的同题材电影,给比得露出了神剧式的破绽。它在不经意中揭露了一个事实:任何只以商业电影好看的原则、票房的原则、挣钱的原则,对严肃的民族抗争、保家卫国的深重历史进行所谓表现的创作,其实都是可疑的。
观看狙击手观后感作文 篇2
这是由张艺谋和张末共同执导的围绕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是继去年集体观看《长津湖》后,又一可圈可点的红色影片。
说起张艺谋的电影,很难绕开《英雄》。画面色彩处理是他的核心业务能力,相比之下这部片的故事内核却略显单薄。
《狙击手》这一次反其道而行之,没有充分发挥善用色彩的能力,反而认真地讲起故事来。
选拍的地点是不知名的山坡,颜色只有一片白雪茫茫,大地真干净。
演员是清一色的新面孔,多次合作的著名演员张译也就是个跑龙套的,仅在头尾各出现了几分钟。
不再那么宏大叙事了,而是更加懂得聚焦。
在一个不知名的山坡由一群不知名的战士打了一场不知名的战斗,一叶知秋,以小见大,强调了军事活动本身和团队协作,展现英雄群像。
最会套路的人,这次竟然没有套路。
都说内容为王,讲一个好的故事,比好好讲一个故事更重要。
在逻辑上,这部片是站得住脚的。当我们看到牺牲了几个战士,为五班捏一把汗的同时,又知道不可不为的必然性。
五班班长也意识到这不是救人这么简单,而是落入了敌人的圈套。
观众也不禁要质疑,那就应该壮士断臂,放弃救援啊!为什么要搭上一个班的人,去救一个伤兵,这不是自杀式的英雄主义吗?
后来故事交待了,亮亮手上有重要情报,救亮亮是连长交待的任务,必须完成。有了逻辑前提下,故事才显得有力量,牺牲才有了价值。
所以无论是王忠义接过急救包暴露身体被狙击,还是胖墩牺牲前大喊给儿子改名铁板,无论是被炸战士“我感觉不到我的下半身了”,还是亮亮用血书传信,都戳中了我们的泪点。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一片片撕裂给人看,战争的悲壮就是你看到牺牲却又无能为力。
影片中,好几次出现了耀眼的阳光,在胖墩彻底暴露面临牺牲前那种令人窒息的宁静,还有班长单枪匹马闯入敌营的时候,镜头语言是耀眼的阳光,那不仅是阳光,更是向死而生的信念之光,还有观众的泪光。
抗美援朝这段历史距今已经70年了。
封住历史的尘埃,比雪还厚。
在这70周年的系列纪念活动中,陆续上映了电影《长津湖》《水门桥》《狙击手》,均以那段历史为原料,烹制上桌了热辣辣的爱国主义影视大餐。
与满满战狼味和高“含京量”的《长津湖》相比,《狙击手》对爱国主义的表达,更加克制和聪明,含而不露、点到为止。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我们最不想看到手撕鬼子、盲目自大的神剧情节。
对于非战死亡人数巨大的一场战争,我们应该铭记的是战争的残酷性,战斗的艰苦卓绝,缺衣少吃,正如彭老总所说“志愿军的困难超过了长征时期”。
也要铭记志愿军战士的义无反顾,记住冰雕连、杨根思、黄继光这些响亮的名字。
还要看到我们以弱胜强的光荣传统和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集体智慧。
《狙击手》是以“冷枪冷炮运动”为大背景,以32天442发子弹(一说436发)击毙美军214人的“狙神”张桃芳为原型,戏说了1952年冬,中美在朝鲜战场敌我对峙僵持下,发动密集狙击战的历史。
因为一个叫徐世祯的副连长一次气不过美军挑衅的愤然开枪,歪打正着打响了“冷枪冷炮运动”的第一枪,打出了对峙僵持的突破口,拉开了人民军队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一幕幕故事。
比如说,狙杀外出拉屎的敌人,要等到其蹲下再开枪;对于洗澡的敌人,要等脱掉一条裤腿再开枪。
不断抠细节,在实战中优化,逐级集中总结,从而快速推广到全军,演变为争相立功的集体比拼。
这是集体智慧凝聚的战争艺术,是分工细致、各不相干的美军抄不来的优秀答卷。
把气焰嚣张的美军,打成了不敢上厕所的缩头乌龟,志愿军神枪手神炮手共击毙伤敌5万余人,让敌人闻风丧胆,倒逼美国政府重新回到谈判桌上。
用毛主席总结的话说,这是“零敲牛皮糖”战术,不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积小胜为大胜,达到战略上消耗敌人,逐渐转化战争形势之目的。
70年前,我们“一穷二白”,仰视他人。
70年后,国庆阅兵不需要“飞机再飞两遍”,实力平视他国。
现在的我们更需要缅怀先烈,致敬英雄,感恩那些一直保护着中华民族的、最勇敢和最可爱的人。
同时,我们更需要学习抗美援朝精神,通过《狙击手》这样的优秀影片,像钥匙一样打开精神财富宝盒,学习敢于斗争的精神、善于斗争的智慧和敢于胜利的自信。
正如《我的祖国》所唱的那样:“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观看狙击手观后感作文 篇3
王兰
一年多之前,在陈堡草荡微信文史群中就看到,以抗美援朝狙击英雄张桃芳为原型的电影,将由张艺谋导演开拍。作为一位陈堡人,很是期盼能够早日看到这部讲述家乡的了不起的英雄,通过电影的方式呈现。
官媒预告,2023年的大年初一,电影《狙击手》将在全国上映。这是张艺谋导演和女儿张末联合导演的,也是他们第一部战争题材的影片加入春节档。
大年初一,为了先睹为快,下午就去博纳影院看了电影《狙击手》。
《狙击手》主要讲述了我志愿军侦察兵“亮亮”遭遇联合国军枪击,生死未卜,但敌方一系列举动似乎又有险恶目的。“狙击五班”刘文武、大永、胖墩、米老二、王忠义等7人小队承担了营救战友这一重大任务,其中有被美方称为“死神”的高手班长刘文武,有能背负300多斤货物的大力士胖墩,有心软喜欢哭鼻子的大永(张桃芳原型)。“狙击五班”战士在与敌军备差距悬殊的境地下,跟强大的美国狙击精英小队展开生死角逐。“狙击五班”战士面对不利的局面,依靠精湛的狙击技巧、灵活机动的作战智慧、大无畏的战斗精神,最终绝处逢生。“狙击五班”小队在营救亮亮的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的战士倒在了敌人的狙击枪口下,营救小队只剩下了被敌人称为“幽灵”的大永一人。
这部电影都是在零下20多度的东北拍摄的。2023年我去过一次哈尔滨和雪乡,感受到过东北的天寒地冻以及冰天雪地那种极寒的难耐。因为有过严寒现场的亲历体验,所以我观影时有很强的代入感,如临其境。在那种环境下,酷冷已经是让人难以忍受的事了,何况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干随时“抛头颅洒热血”的事。强烈的冷“热”对比,猩红的血和洁白的雪强烈的视觉冲击,这是电影取景的成功之处。
2023年7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上,一群青少年高亢激昂的诗朗诵,深深地刻入了我脑海,特别是最后一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更是让我震撼。《狙击手》中狙击队员们一起高唱《志愿军战歌》的画面,让我感受到那个年代年轻人的大无畏精神。那一句“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就是“请祖国放心,保家卫国有我们!”天安门广场上的诗歌朗诵者和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狙击手,都是用最美的青春致敬祖国。
电影中有一位战士有些绝望地说:“那鬼子啥都有!各种望远镜,各种瞄准镜,大炮,飞机,坦克……咱啥也没有!”班长刘文武回话:“哪个说我们啥子都没得?老子还在!你娃还在!五班还在!”班长的话告诉我们,面对任何困难,我们决不能气馁,更不能妥协,只要团结、机智,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反观拥有强大武器的对手,关键时刻的临阵退却,战场上的相互指责,更加体现出我们志愿军战士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浇铸出的生死战友情谊。
电影的尾声,大永孤军奋战,如何破了敌人连环计的。他就像一个幽灵神出鬼没,击毙了敌军的上尉,击瘫了敌军的坦克,救下了朝鲜小孩,并从朝鲜小孩的头发里取到了亮亮留下的重要情报。这个片段,把神枪手原型张桃芳的机智勇敢,特别是“冷枪”传奇表现得淋漓尽致。
看整个电影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完全进入了那个战争年代。场面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紧张得大气不敢喘,看到一个又一个的战士牺牲了,我眼泪就掉下来了。在冰天雪地里,战士流淌的热血跟白雪形成了鲜明对比,战争的残酷直击心灵。
电影《狙击手》可能与我们家乡张桃芳的真实环境有些偏差,因为电影“狙击五班”小队中,他们的方言不是四川话就是陕西话,但是,艺术的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通过这个电影故事,让我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特别是当今的年青人,能够体会到这一点,这部电影就算是成功的了。
观看狙击手观后感作文 篇4
战争是无情的,可战士是有情的。
战火纷飞的年代,战场上到处硝烟弥漫,子弹随时会擦过你的耳朵或击中你的身体,手榴弹随时会在你身边炸响,横尸遍野是常见的,前一分钟你还在奋力打仗,准备拉响手榴弹扔向敌方,后一分钟,你便被一颗子弹击中,鲜血从你的胸口不断往外涌,你甚至连交代遗嘱给战友都来不及。此时,你的性命不是你自己的,也不是家人的,而是国家的。《狙击手》的朝鲜雪地战场上,虽然作战双方的人数均不多,各自仅八九个,正是因为人少,每一个人对于双方都无比重要,任何一方少了一个人,都将造成势力单薄,于战胜对方多一分危险。一个战士倒下了,又一个战士倒下了,班长刘连大家发出哭声都不许,必须把眼泪憋回去,但,我们深知,留下的每一个战士的机关枪中,充满愤怒的眼神中,化悲痛为力量,随时作好为牺牲的战友报仇的准备。
英雄主义需要,而集体主义更要紧,何为责任何为家国情怀。
战争结束,美军失败,我军胜利,这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因为作战双方的工具根本不在一个水平上,我军的机关枪明显不如美军的,美军带有高倍望远镜的机关枪能在很远处锁定目标击中,我军的机关枪仍是很原始的近距离瞄准了再击中一个。而为何结果却敌败我赢。电影放到高潮时,敌军内部开始出现人心动摇,其中一个士兵觉得上司让他们在这样的冰天雪地中,忍受寒冷饥饿,拼死搏斗就为了普通的一个士兵,值得吗?“我”不要当这个英雄也罢,英雄主义让别人去争吧。
人心齐,泰山移。而同样,我军战士起初也不清楚要营救的亮亮是侦察兵,不清楚他身上有机密情报,只是上级命令他们必须救回亮亮,哪怕是尸体,也要背回。五班战士因为这个命令,可以将自己生命置之度外,这就是责任,是集体主义,他们的作战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英雄梦,不是个人主义。
双方作战目的的不同,已经奠定他们的胜负之分了。
情节曲折固然吸引人,可人物形象、史诗般叙事、场面聚焦可深入人心。
都说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但《狙击手》这部电影没有曲折的情节,也没有纷繁复杂的大场面,但它就是那么吸引人,让人为之动容。整个事件,就是雪地中的泥巴保垒战,有点像地道战,敌我双方皆躲在泥保垒后,冷枪一下一下,不是那种很多战士机关枪横扫四野的壮阔画面。如果放轻松点看,以为他们在进行特讯队模拟战。但,每一个战士的形象却像写小说一般刻画得非常细腻,班长刘,从开始到最后,指导每一个战士每一枪如何使用,如何布局,都在他心中。他教会战友们利用土办法——铁勺照敌方,利用铁勺的反光,测出敌人的方向与距离,以便快速瞄准敌军(后来,大永就是利用这一招和自己的神枪击毙了最后一个美军)。在最后关头他又挺身而出,拿自己性命交换亮亮。在整个战斗中,既体现班长的指挥有方,又体现了他的英勇主义。当然,为配合班长背着铁皮背回亮亮而牺牲的大顺,神枪手大永,以及亮亮将情报藏身于自己的伤口中,后来艰难地从伤口中掏出情报黏在一颗糖里黏在朝鲜孩子的头发上才得以在战斗结束后被大永发现,为我军成功获取情报立下大功……后来,当美军要将受伤的他用担架担走,他毅然用刺刀自杀……无不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有赖于张艺谋在拍摄这部电影时,聚焦人物,紧抓人物的言行(尤其是动作)进行特写和铺面烘托。整个故事很自然,只是叙事般的前行,人物刻画虽细腻,但朴素自然逼真,无夸大其词,使得这战斗像史诗般,你既可定它为战斗(因为敌我双方人数太少,算不上规模),也可称它为战争(因为战线被拉比较长)。
大场面大手笔大智慧,这些词都值得点赞,而小处落笔,朴素叙述,结结实实,自然烘托,以小见大,更值得借鉴与学习。
张艺谋平常拍摄影片,多讲究布景、画面、影象、色彩的艺术,而这一次却一反常态,整个过程,就是叙述、描述,没有抒情,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行为,自然呈现,一切都在场景中,让观众自己去看去体会。这有点像现代诗的冷抒情方式——借助叙述来抒情,诗人好像什么都没说,但其实什么都已说,靠读者自己去体会。且整部电影只是选取朝鲜雪地战场上的一次战斗,可以说像这样的战斗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次战斗中普通的一次,然,正是这普普通通的战斗,让观众在与电影进行视觉碰撞心灵碰撞后,深刻感受到它的不普通,以点透面,以小见大,让我们对志愿军战士肃然起敬,觉得他们真的不简单,不是一个“伟大”的词就可以概括;更让我们铭记抗美援朝的战争史,这是值得可歌可泣的人道主义战争。
人分两笔,有大有小,何为大,何为小。
看似简简单单的两笔写成的人,要想让人稳稳当当地立于天地之间,必先将一撇一捺写好。一撇一捺的笔画上端犹如人伸展的手臂,下端犹如人的两只脚。双手托着天,双脚舒展踏着地,深入地,才能干大事。反之,若根基不稳,人必倒地,诚如影片中的敌对方美军,就本部作品中,他们是侵略者,本身出发点和动机不良,其次,他们的士兵作战只是为了个人的英雄主义,此二点足以注定他们的战争失败,而我军作战是为了集体为了国家,是国际主义精神,真正的大国情怀,战必胜。当然,你可以说这是文学艺术的情怀,即便如此,那又如何。
观看狙击手观后感作文 篇5
又是一个周末,不安分的心还是想着出去玩玩,于是去翻看了影院的排片。分数不错的电影是有几个的,比如《水门桥》和《这个杀手不太冷静》,都看过了,四字弟弟让我完全对那个分数也不错的电影毫无兴趣,毕竟他在《长津湖》系列里就会咬着牙一副仇恨世界斜眼的表情太过生硬单一。所以选择了《狙击手》,因为看过《我不是药神》和《无名之辈》,对章宇的印象深刻,加上老谋子的加持,想来不差。然而点开剧情简介的时候发现又是一台抗美援朝剧的时候,是有些被泼冷水的感觉的。
其实《长津湖》系列这两部并不差,但绝不算好。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影视作品这片阵地开始大批涌现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起初我并不反对这样的方式来迎合国际局势或者说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国家立场,同时还能增强人民信念,种下各种思想的种子。影视作品应该是归于文化口,我不确切的了解到似乎《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后来是被移出初中课文的,我小时候耳熟能详的黄继光、邱少云等烈士的影子似乎也不再那么铺天盖地,然而现在又要用新的形势换上来新的一批。曾经网友会说调皮的中央六套会迎合局势适时播放电影的方式很赞,但我对如今的这股潮流多少的有那么一点不太积极的想法,导致我多多少少降低了对《狙击手》的期待,觉得它无非又是个政治产物。
这个想法大概是受《长津湖》影响,吴京的影视形象就是太正了,太爱国了,以至于越来越觉得他有些用力过猛了。用力过猛这个词来形容两部《长津湖》我觉得非常合适,里面虽然也多方面刻画了当年战争的艰难,各种悲壮的场面,但想来当年的战争绝非如电影里演的一般。表面上看,电影整体讲述的是悲壮的胜利,这个调调并不错,可仔细去想,这种悲壮的气势可以符合当下的国情,而当年的祖国远没有如今的强大,我们取得胜利的代价要更为惨烈,应该是惨到“壮”不起来的压抑。在这方面,《狙击手》做的就要好一些,狙击的潜伏特性也刚好符合这个调性。
还有一些明显的对比,比如《长津湖》里的漂亮国大兵无论从造型声音语言等等全方面都趋向于废物,这一点失实的严重程度无异于开了最高级别的美颜照片——就连小可爱用了华为以拍照见长的手机后都要感慨不如苹果手机拍照好看,我相信大家都是会喜欢真实多一点。这一点《狙击手》至少没做的那么过分,网友有吐槽把大兵当傻子的声音,这倒也没必要妄自菲薄,只是剧情后段颇有狗尾续貂的意思,大概是老谋子要捧男主给他多了一些戏份吧。
《长津湖》系列片尾的升级渲染把用力过猛这个事彻底坐实,《狙击手》的后半段倒也半斤八两,这符合我们一贯的文风影风各种风,就连当年电竞比赛中,中国辉煌的时期也是稳发育,到最后爆发。最后不爆发的话,就不符合一切的逻辑,哪怕剩一个人,也要爆发一下子!这个度很难把握,我也不好把这事作为一个槽点,但是我还是觉得,章宇饰演的班长牺牲后,留下的人就那么压抑着完成情报传递任务就可以了,没必要非得杀他个干干净净。
不过一贯善于运用大手笔大场面的老谋子缩小圈子来刻画,这种转变是成功的,用他并不擅长的方式展现了他强大的功底,不得不承认他首屈一指的地位。章宇从喜剧滑稽角色到一个不笑的班长,真的是在他演艺路上“族大族强”了。片尾配上韩红的嗓音,算是一个圆满的电影。回到车库才想起兜里没喝的饮料,也差不多可以说全程无尿点了吧。
表达了一些负面一点的想法,但是不能影响我对中国电影的期待、不能否认国产电影的进步,更不能影响我对祖国的热爱。《狙击手》让我想到了《拯救大兵瑞恩》,差距显然还有,但是越来越多的国产电影能够让我联想到国际封神之作,也是进步的象征。
小场面的精彩才能汇聚通盘的胜利,正如个人的不断进步,才是集体提升的根本。愿自己也能不断提高,为小家大家增辉添色。
观看狙击手观后感作文 篇6
王牌部队,王牌班组,战斗能力顶过一个连,战斗方式不是谁都能代替。
他们的任务去营救一个侦察兵,一个躺在雪地里不知生死的战士。这是连部的命令,团部的命令!
他们迅速组队执行,任务执行中,当一个战士,又一个战士牺牲的时候,我们心里就会下意识地评估一下,这次行动值不值,为了躺在雪地里的未知生死的战士!
又有战士牺牲了,每次牺牲一个,我们的心被揪痛,在滴血!特别有一个战士情急之下的错误判断,情感判断,低估风险给战友送急救包,又牺牲了一个班组成员。
看到班组成员一个一个的牺牲,也许每个观众心里都在评估这场营救的意义!但我知道,他们没有选择,这是团的命令,师部的命令,是他们在战场上的使命。
最后美国人亮出他们的目标,要班长出来交换雪地里生死未卜的战士,他们研究班长的个性,义胆忠心,成了他们攻击班长的弱点,交换开始的时候,战士们还在挣扎,是否值不值?是否去不去?
班长说一定要去,虽然他说的台词:侦察兵带有的情报,可能大于一个连,大于一个团,可能改变战略形势!
也许侦察兵身上什么重要的情报也没有,也许因为微弱状态,情报无法传递出来,这有很多不确定性!没有完全胜算的交换。
狙击手他们,确定能打击敌人。重要的班组,重要的狙击力量,没有代替,没有重复!班长他像大鹏鸟一样站起来的瞬间,我们被震撼了,他呵护身后的战友,顶天立地,赤胆忠心,他的热爱,他的深情,对祖国,对人民,对土地。
他们在战壕里竭尽生命,呼唤生命的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的誓言。
我们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带着使命来的,否则就辜负了父母之恩,天地之恩,时代之恩,祖国母之恩!
我们生命的来源,生命滋养的源泉,使命时刻召唤我们每一个人,为了时代,为了不辜负父母给的生命,为了祖国给我们的滋养,天地滋养过我们!
我们必须给予回报,必须为下一代做出榜样,必须为自己的与生俱来的使命奋斗、努力。
《狙击手》观影是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党支部组织的爱国教育活动,在观影前,党支部做了一个有奖问答,最后出场的是何耀,血液科医生,他曾两年前亲赴战场,参加武汉的疫情救援。他何尝不是一个战士,一个英雄,一起出征的还有顾遵才、钱明月他们像大鹏一样,去实现捍卫生命的铮铮誓言,他们奔赴战场,是为了医院的使命,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去执行任务,一样护我们周全,只有顺利完成任务,作为同事的我们才可以相对安全,国家才安全,虽然没有雄赳赳气昂昂的歌声绕梁,但是一样的慷慨,赤胆忠心的白袍战士,肝胆热血的同事。
援建新疆医疗的同事有我们党支部的书记潘道勇主任,医务处贾荣主任,外科黄继超主任、妇科秦新蕾主任,他们都是我们心中的英雄同事,榜样的力量!一批又一批抗疫英雄,前赴后继!他们对党对国家对事业,忠诚热爱,使命感。
作为医生我们有时候在病人的诊治过程中,面临艰难选择的时候也是一样,没有小我,只有大我,医疗风险,勇往直前前,推进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是我们的使命,作为医生的使命,无悔付出,磊落行世间,浩荡情怀!
每个推动医疗技术进步的专家们,医院作为一个团队,他们和影片里的战士一样,承担他们的使命,完成医院的使命,一样是大家的榜样,一样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影片中班长时刻叮嘱战士们的一句话:控制!忍住!作为一个团队,我们有很多的情绪,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但是班长嘱咐:策略!控制!隐忍!这样才能完成最后的目标。
其实作为一个团队,情绪中有差异、分歧,甚至差异会给判断造成失误,牺牲战友的生命。在团队组织中,我们要隐忍、控制,为了更大的使命,理想的完成。情绪,意气用事,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唯一的保障。安全,就是自己过硬的本领,最快的速度,最快的反应。
美国部队,他们也是作为一个团队出现在战场上,他们之间的冲突对比,也是整个故事架构震撼人心的地方!单纯利己主义,注定失败!
震荡我灵魂的电影《狙击手》,张艺谋张未,父女兵团导演。
观看狙击手观后感作文 篇7
近期公司党委组织部组织观看了电影《狙击手》,看过之后感触很深。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中“冷枪冷炮”运动为背景,通过一段中国志愿军狙击小队与美军精英狙击队之间的殊死对决,展现了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艰难取胜的英勇故事和可歌可泣的奉献精神。
《狙击手》的原型是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张桃芳。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被誉为“志愿军神枪手”、“冷枪英雄”。他在32天之内,以442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创造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1952年后双方阵地进入拉锯战状态,为大量杀伤和消耗联合国军有生力量,1951年1月29日,志愿军司令部向前线守备部队发出命令,要求在全军范围内组织特等射手,对联军单个目标进行射杀,5月起扩展成全军范围内的狙击运动,8月起炮兵也加入其中,最终形成全军性的冷枪冷炮运动,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
“没事就乖乖蹲在工事里,别到外面乱跑,共军战士个个是狙击高手”“一个冬季见不到太阳,都快憋死了……”这些话出自抗美援朝战争中,在“三八线”与志愿军当面对峙的敌军口中。令他们闻风丧胆的,正是志愿军神出鬼没的冷枪冷炮。
志愿军的冷枪冷炮运动,是人民军队灵活机动战术的生动体现。美军阵地火力配备体系完善,且有纵深火炮支援。起初,敌只要发现志愿军狙击手位置,就以轻型火炮实施精确射击,并以纵深大口径火炮覆盖射击,给我狙击手造成较大伤亡。针对这种情况,志愿军坚决贯彻“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原则,充分发扬军事民主,集中一线指战员智慧,采取事前划分射击区域、标号射击目标、提前完成测距、加强伪装、观察协作提示和预设备份阵地等办法,增强狙击作战的隐蔽性、灵活性。志愿军狙击手在实战中越打越精,根据不同情况下不同目标的活动方式,总结出多种狙击作战原则。比如,前一天夜间秘密进入阵地,白天作战,第二天夜间返回,有利于避开敌火力。再如,对挑水的敌人,要待其刚灌好第二桶水时开枪,这时敌人动作最慢,等等。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政府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兵入侵朝鲜,并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声明和警告,把战火烧到中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对此,中共中央作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美国在形势更加不利的情况下,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同中朝代表签订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历时3年零32天的朝鲜战争结束,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巨大而深远。如果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向世界显示和证明了,这个政党同国民党领导下的军队和中国是完全不一样的,其军队的战力要强悍得多,其对国家的领导力与凝聚力也要强大得多,那么,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则向世界宣告了,新中国在世界上真正诞生了!
无数先烈的鲜血,浸染了鲜红的五星红旗,浩荡的铁流里,我们看见了先辈伟岸的身躯,是他们在为民族争解放,为人民争自由的战斗里,创造了伟大的功勋。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更不能忘记战争中牺牲的先烈。今天,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不应该忘记抗美援朝战争,更不应该忘记那些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最可爱的人——志愿军们,是他们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是他们保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让中国人民免遭外国侵略者的再次侮辱。生活在和平时期的我们应永远铭记这段历史,以他们为榜样,时刻以祖国的强盛为己任,为国家的发展和壮大作出自己的贡献。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富饶和美丽。
让我们铭记那些曾经奋不顾身向前作战的志愿军吧!战争虽已结束,但历史将被印烙印在我们的心中!英雄的事迹将千古流传,作为后辈,我们将永远致敬英雄烈士!
观看狙击手观后感作文 篇8
年过古稀的张艺谋大导演,不是要指导设计冬奥会开幕式闭幕式分身无术吗?他还有空拍贺岁片?他还要父女档上阵,第一次拍他之前从未涉足的战争片?
2月4日首映之后,同时万众瞩目的2023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结束之后,“给张艺谋补张电影票”的话题迅速登上了网络热搜。无数影迷突然想起,他们可能错过了一部好作品,要看还来得及。
听说,这片子立项的名字,叫《最冷的枪》,冷枪之下流的,血未冷吧?
就冲张大导首次涉猎战争题材这一点,本来去年“10。1”看了《长津湖》,想到影院追看《长津湖。水门桥》的我,改变了主意,决定还是看看这一部张氏父女联合出品的《狙击手》吧。
这部影片与中国影史最高票房作品《长津湖》的续集《水门桥》题材“撞正”,都是描述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的故事。张导的大格局思维和视觉,怎么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吧,口碑的信心,《狙击手》排片率一定会逆势上扬的。
没有人潮涌动的战火纷飞和炮声隆隆,片长96分钟的《狙击手》在绝大多数时候是安静的。狙击手对决狙击手,双方斗智斗勇,斗的更是冷静、隐忍和灵敏。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玩的是心跳,玩的也是心态。稍安勿躁,冲动就可能命丧枪下。因为潜伏所以安静,因为等待时机开火,所以更揪心——片中人与观影人,都不知道,下一声枪响何时响起,又是谁会在枪响时倒下。一次枪响,决定谁的生死;一次枪响,一次满含战术智慧的诱导或试探;一次枪响,对敌我双方的关键减员队伍实力变化都极其重要;一次枪响,一次戏剧转折……
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中,电影《狙击手》选择聚焦“冷枪冷炮运动”——这是1952年至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对“联合国军”发起的高密度、低强度的小规模袭击和狙击战斗。而狙击战故事的切口再缩小,就聚焦一场双方狙击手之间的遭遇战,战斗规模不超过20人,三五个对决到单打独斗。
这样的电影,好拍吗?不用前赴后继的群众演员,没有排山倒海的冲锋阵势,只是你一枪我一枪的静态演绎,不枯燥吗?不呆板吗?而电影要动起来才好看啊,战争片还“冷冷地开火”,怎么演?《狙击手》在春节档,反映的是战争场景,这是一个另类,也是一个挑战啊。
最冷的枪,要亮剑,是来自敌军的精心预谋。因为我志愿军“狙击五班”的班长刘文武带领狙击手们歼敌无数,被敌军视为“死神”,而敌方狙击手为了拿下“死神”,建立奇功,用此前刚抓获的“担架兵”亮亮做诱饵,刘文武和“狙击五班”果然掉入了他们设计的圈套……十个救一个,以身犯险,却没有一个对随时献出自己的生命有过犹豫,观众都被他们坚定信念和家国情怀而深深感染。
而,最冷的枪,是班长刘文武吗?没有最冷,只有更冷。片中,在敌方精良装备的压制下,我方狙击手不断牺牲。大永经常哭鼻子,让铁汉子班长很瞧不起。除了沉着果敢指挥战斗,刘文武对队员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哭个锤子!都给老子憋着!”但每次说完回头,自己的眼眶通红。不过,他的斗志从来没被敌人打灭过。打到后期“狙击五班”只剩两个人,他给自己唯一剩下的兵打气:“谁说我们啥都没有!老子还在,你还在,五班还在!”
“哭包”大永窝囊吗?实际上,战友牺牲了,他虽然伤心难过眼泪滴答,但他与“狙击五班”的所有战士一样,完全置生死于度外,泪未干,血未冷,最后,大永完成了所有人牺牲都未能圆满的情报传递任务。虽然包括侦察兵亮亮在内的战友都留在了那片冰冷的土地,但有了这封情报,这些牺牲不会白费。
战争是残酷的,茫茫白雪,进行着敌我双方的生死较量。最冷的枪,最热的血,没有轰轰烈烈枪林弹雨的大场景,极其克制的叙事和画面,却拍出了最真挚的情感,催出了观众汹涌的泪水……
这部影片也诞生了一批新面孔“谋儿郎”,坚持全实景拍摄,选定吉林白山作为最终取景地,在最低温度达零下35℃的东北山坳里,真实还原了冰雪覆盖的抗美援朝凛冽战场。在《狙击手》中,通过一场干净利落的阵地狙击战,刻画了一群在抗美援朝伟大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却鲜为人知的无名英雄,虽不刻意煽情,作品却在克制中迸发出强烈的情感力量,年轻演员的全身心投入让观众感受到当年抗美援朝战场上那群普通年轻人的热血和牺牲。
面对冰雪上窒息般的死亡威胁,怕亮亮昏睡过去,“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声嘶力竭的歌声能唤醒重伤的战友吗?
《狙击手》,由张艺谋、张末导演,陈宇编剧,陈永胜、章宇、张译、刘奕铁、黄炎、王梓屹等主演,好影片!
韩红唱起片尾曲《回家》,一直到唱完之后,我还不肯退场,回顾身后,还有很多人坐着……